分析甘露醇联合纳诺酮对高血压性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分析甘露醇联合纳诺酮对高血压性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邵华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21000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纳诺酮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甘露醇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纳洛酮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格拉斯哥评分(GCS)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格拉斯哥评分(6.34±0.97)分与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5.67±0.93)分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纳诺酮与甘露醇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甘露醇;纳诺酮;高血压;急性脑出血

临床上,高血压作为脑出血的主要发病因素,严重影响着广大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脑出血患者在其急性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神经功能的变化,出现语言组织瘫痪、单侧肢体活动不便甚至无法活动等临床症状,在患者患病初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指数较低,一旦患者血压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则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则随着升高,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我院为进一步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纳诺酮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特选取100例患者的治疗资料,对其展开研究,并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1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中24例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年龄在57岁-82岁,平均年龄为(72±12.6)岁;试验组中22例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年龄在55岁-80岁,平均年龄为(70±11.9)岁[2]。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甘露醇(国药准字H13021754生产单位: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药剂量为125ml/次,静脉快速滴注;1次/d,7d为一个疗程。用一天几次,连续用几天?

试验组:甘露醇(国药准字H13021754生产单位: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药剂量为125ml/次,静脉快速滴注;同时,纳洛酮(国药准字H20052704生产单位:浙江浙北药业有限公司),用药剂量为0.8mg/次,溶于1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推注[3]。1次/d,7d为一个疗程。一天几次,连续用几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格拉斯哥评分(GCS)情况,并记录分析,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状态越好。显效:患者的失语、偏瘫、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全部改善;有效标准:患者的失语、偏瘫、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部分改善;无效标准:患者的失语、偏瘫、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没有改善甚至加重[4]。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没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s]

组别例数平均年龄

对照组5072±12.6

试验组5070±11.9

2.2两组研究对象的格拉斯哥评分情况

试验组治疗后的格拉斯哥评分(6.34±0.97)分与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5.67±0.93)分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研究对象的格拉斯哥评分情况[±s]

组别例数格拉斯哥评分(分)

治疗前治疗后

试验组505.12±0.856.34±0.97

对照组505.23±0.795.67±0.93

2.3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情况[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5016(32.00)14(28.00)20(40.00)60.00

试验组5034(68.00)12(24.00)4(8.00)92.00

3讨论

高血压是在脑出血急性发作的过程中起着推进的作用,对患者的脑组织神经功能造成损伤,且患者的恢复过程较慢,身心健康受到影响[5]。甘露醇是较为常用的减轻颅内压的药物,但其临床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纳洛酮是近几年来临床上新兴的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疾病的主要药物,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的一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药物亲和力,进而能够较为顺利的通过患者的血脑屏障,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在一起,发挥临床作用,同时,该药物还能够减轻吗啡重度的症状,因此到达促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趋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过程,使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且药物的不良反应现象较少发生,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安全且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改善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关注程度,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更为满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6]。本研究中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的格拉斯哥评分(6.34±0.97)分与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5.67±0.93)分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中,患者在应用纳洛酮实施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纳洛酮能够快速的通过患者的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拮抗患者的机体应激能力,使其释放出大量的阿片肽,使脑组织内部分成分失去活性,促进病灶部位的血肿进一步吸收,缩短患者昏迷时间,使患者提早苏醒,进而改善患者的脑组织功能,为患者的后期手术过程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阻止患者血压的逆转过程,阻碍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环境,使血压得到控制[7-8]。与此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纳诺酮与甘露醇联合治疗的过程中,其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恢复了患者的精神质量,使治疗过程更为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来勋,张镇涛,刘美真,等.甘露醇对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和预后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5(18):5459-5461.

[2]杨春祥,王爱萍,邓超,等.硝苯地平联合甘露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9):1471-1472.

[3]吴贵平,沙龙金,曾文胜,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2):195-198.

[4]张兆华,廉德花,彭檀,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甘露醇观察指标评估的临床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168-171.

[5]王承辉,阮海林,何嗣华,等.出诊现场联合应用小剂量甘露醇与纳络酮对高血压性急性脑出血重症患者血压及GCS评分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2):2246-2248.

[6]吴学斌.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时机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3):85-86.

[7]邹祥,郭丽霞,王坤红,等.基于甘露醇静脉输注研究参照动态颅内压调整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案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0(28):153-154.

[8]吴善阅.甘露醇用于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762-6763.

标签:;  ;  ;  

分析甘露醇联合纳诺酮对高血压性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