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权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权,农地,稳定性,土地,功能,农场,土地权。
地权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灵辉,李明玉[1](2019)在《家庭农场地权稳定性提升的实现策略——从土地租赁型过渡到土地产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土地是通过众多土地流转合同构建起来的"契约式合并",存在着地权的不稳定性、收益分配的复杂性、生产经营的低可持续性等问题。应通过农民土地退出这一桥梁和纽带,逐步扩大家庭农场享有完全支配权和控制权的承包地规模,进而实现由土地租赁型家庭农场向土地产权型家庭农场的转变。然而,这一转变过程可能面临土地退出对价补偿水平以及补偿方式的确定、家庭农场主支付土地退出对价补偿的资金来源、退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科学界定土地退出对价补偿标准,设计多元化的退地对价补偿方式;拓展家庭农场筹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完善退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退地方式,降低农民退地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洪炜杰,胡新艳[2](2019)在《地权稳定性与劳动力非农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地产权具有财产功能和生产功能,两者从相反的路径影响农户劳动力非农转移,两条作用路径的相对强度随着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而发生变化,导致地权稳定性如何作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存有争议。本文整合农地产权的财产与生产双重功能,构建"2(两种功能)×2(两种权益诉求)×2(两种作用方向)"的分析框架,进而从农地是否调整、调整次数和调整幅度等不同角度分析产权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权不稳定主要通过弱化农地产权的生产功能而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从边际效应看,农地"大调整"较"小调整"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促进效果更大;以同县不同镇的农地调整率为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旧稳健。(本文来源于《经济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洪炜杰,胡新艳[3](2019)在《地权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基于拓展Todaro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新一轮农地确权,把地权稳定性对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的两种理论逻辑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并引入农户资源优势(土地、资本)异质性条件,构建拓展的Todaro模型,分析地权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总体影响以及对异质性禀赋农户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总体上,地权稳定性增强会通过提高农户的投资意愿而抑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地权稳定性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抑制性影响对于不同特征农户而言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激励承包地多、农业资本相对充裕的农户返乡务农。(本文来源于《财贸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刘淞林[4](2018)在《地权稳定性视角下的农地流转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982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但由于土地市场化流转中的地权稳定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其成为“叁农”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土地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创办涉农企业发展现代农业,这对农业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创办涉农企业过程中企业与农民双方地权稳定性则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做强做大的关键。伴随着资本下乡,不少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农地流转中做出许多损害农民权益的行为,这对农村社会的长久稳定发展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农地流转中涉农企业与农民双方地权稳定性问题就成为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涉农企业与农民双方地权稳定性视角出发,以博弈论和行为理论等为指导,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对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探讨能够保证实现涉农企业与农民双方地权稳定性的农地流转行为。全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等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基础及农地流转行为的概念界定;第叁章是样本区域农地流转基本情况;第四章是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是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对农地流转中涉农企业与农民双方地权稳定性的条件进行分析;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农地流转行为的实证研究中,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比重、平均地块面积、地权稳定主观感受对农民农地转入行为影响显着;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重、地权稳定主观感受、平均地块面积、政治面貌、农地流转主体选择倾向对农民农地转出行为影响显着。同时,从农地流转中的博弈行为关系分析得出“双重保障型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机制是目前解决涉农企业与农民双方地权稳定性问题以及保证农地流转稳定可持续的一个可行办法。最后,本文给出相应政策建议:即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完善相关农地流转政策;建立“双重保障型”农地流转市场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冯华超[5](2017)在《保障功能替代与农民对地权稳定性偏好——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民地权稳定性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民对农地调整的偏好较高,近叁成的农民偏好调整;第二,农地就业保障替代程度越高的农民,其对地权稳定的偏好越强:有外出经历的农民更偏好调整,但是有叁个月以上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更偏好地权稳定;第叁,农民个人或家庭成员享受养老保险后,其对农地调整的偏好减弱;第四,土地流转对农地调整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转入土地的农民更偏好地权的稳定;第五,性别、干部经历、受教育年限、闲暇状况和年农业劳动时间等个体特征以及粮食收入、人均土地面积大小等家庭特征对地权稳定性偏好也有显着性影响。因此,提高对农地保障功能的替代程度,可以增强农民对地权稳定的偏好。为真正实现地权稳定,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同时推动农地的依法有序流转。(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经济》期刊2017年11期)
李体欣,朱蕾,伍海涛[6](2011)在《地权稳定性与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金融的供需主体——金融机构和农户的角度,来探讨农村金融发展问题。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和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了地权稳定性越好,则农村金融供需双方的供给和需求越大的结论。以此得出政策启示,稳定农地产权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1年07期)
程旭[7](2011)在《我国农村地权稳定性对农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弄清地权稳定性对农业绩效的影响,更好的推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从土壤学、期望理论和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功能分析地权稳定性对农业绩效产生影响,得出稳定的地权对农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稳定的地权对农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这种消极的影响由于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功能而减少甚至消除。最后,在我国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下,解决好农民的社保问题可以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前进,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2011年01期)
晋洪涛,俞宁,史清华[8](2009)在《稳定性地权的养老保险替代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兼论土地永用和新农保政策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世代交迭模型研究了稳定性地权和养老保险之间的替代关系。理论模型显示:相对于不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家庭来说,拥有土地永用权的农户较少购买养老保险。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实证分析证明了稳定性地权对养老保险确实具有显着的替代作用。基于稳定性地权所具有的养老保险替代功能,土地永用和新农保两大政策的出台将对土地利用、农地流转、征地制度改革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09年11期)
孔祥建[9](2009)在《地权稳定性与农业绩效、农户经营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地权稳定性、农地长期投资及农业绩效之间逻辑关系的文献综述出发,利用农地投资回收模型主要分析了农地地权期限对农户投资水平、农业技术选择、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效率与公平权衡中国农地所有制改革,当前最有效率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制,推行使用权创新——土地承包权物权化。(本文来源于《开发研究》期刊2009年02期)
许汉石[10](2009)在《农村地权稳定性与农地长期投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农村土地权的稳定性及其对农民长期投资的影响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十七届叁中全会的决议也证明了这一点。农地的频繁调整造成地权的不稳定,对农地投资的影响如何关系到农业绩效和农地制度的正常运行。希望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梳理,能为后来者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09年03期)
地权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地产权具有财产功能和生产功能,两者从相反的路径影响农户劳动力非农转移,两条作用路径的相对强度随着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而发生变化,导致地权稳定性如何作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存有争议。本文整合农地产权的财产与生产双重功能,构建"2(两种功能)×2(两种权益诉求)×2(两种作用方向)"的分析框架,进而从农地是否调整、调整次数和调整幅度等不同角度分析产权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权不稳定主要通过弱化农地产权的生产功能而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从边际效应看,农地"大调整"较"小调整"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促进效果更大;以同县不同镇的农地调整率为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旧稳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权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灵辉,李明玉.家庭农场地权稳定性提升的实现策略——从土地租赁型过渡到土地产权型[J].中州学刊.2019
[2].洪炜杰,胡新艳.地权稳定性与劳动力非农转移[J].经济评论.2019
[3].洪炜杰,胡新艳.地权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基于拓展Todaro模型的分析[J].财贸研究.2019
[4].刘淞林.地权稳定性视角下的农地流转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5].冯华超.保障功能替代与农民对地权稳定性偏好——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7
[6].李体欣,朱蕾,伍海涛.地权稳定性与农村金融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
[7].程旭.我国农村地权稳定性对农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
[8].晋洪涛,俞宁,史清华.稳定性地权的养老保险替代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兼论土地永用和新农保政策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
[9].孔祥建.地权稳定性与农业绩效、农户经营行为分析[J].开发研究.2009
[10].许汉石.农村地权稳定性与农地长期投资研究[J].企业导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