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评价论文-赵瑾,李文根,魏国仁,康海斌,王得祥

树种评价论文-赵瑾,李文根,魏国仁,康海斌,王得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树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土树种,抗旱性,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

树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赵瑾,李文根,魏国仁,康海斌,王得祥[1](2019)在《宝鸡市5种乡土树种抗旱性综合评价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蛇藤、苦皮藤、臭檀吴茱萸、爬山虎和火棘5种陕西宝鸡渭北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胁迫末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种乡土树种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5种植物叶片的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叶片含水量、苗高、地径增长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叶绿素a/b值都表现为减少的变化,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并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出现了叶绿素"浓缩"现象,干旱胁迫末期不同树种间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差异显着(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可以代表乡土树种抗旱性96.577%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计算5种乡土树种的综合评价值(D),对抗旱性进行了评价。5种乡土树种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爬山虎>火棘>苦皮藤>臭檀吴茱萸>南蛇藤,研究结果为宝鸡市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汉波,郭洪英,陈炙,黄振,肖兴翠[2](2019)在《引种桉树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早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引进的5个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和4个小帽桉(Eucalyptus microcorys)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早期(6 a)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6 a内生长性状在不同的桉树种间和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6年生大花序桉种源和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79~0.94和0.84~0.89,均呈高强度遗传。6年生小帽桉种源和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70~0.86和0.83~0.84,也均呈现高强度遗传。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大花序桉较小帽桉在生长表现上有较强的优势。经性状相关分析可知,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平均相关系数为0.842 3。以DBH、H和V 3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小帽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3个大花序桉和1个小帽桉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11.70%和15.28%。(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谢光园,魏甲彬,冯倩,赵富群,陈乐谞[3](2019)在《衡阳市公园绿地彩叶树种物候调查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衡阳市3个城市公园(西湖公园、平湖公园、岳屏公园),15个样地的彩叶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120 d的现场实地调查,记录彩叶树种秋季叶子变色时序和变色周期,并利用综合评价法对调查区域中的彩叶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用于衡阳市公园绿地的优势彩叶树种,为彩叶树种的筛选与配置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彩叶树种秋季叶色大多呈现一个变化过程,开始变色时间集中在10月和11月上旬,可观赏时间集中在8~31 d,变色总周期均在30 d以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所调查的彩叶树种观赏性评价,进行模型构建和权重值赋予,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所调查的彩叶树种进行等级划分。通过调查评价观赏性表现优良的水杉、银杏、金枝槐、朴树、构树、梧桐等可广泛用于衡阳市各类园林绿地中。(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李泽东,李亦然,周晓莹,张如明,程甜甜[4](2019)在《3种华北石质山区造林树种抗旱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白蜡(Fraxinus chinensis)、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3种华北石质山区常用造林树种的抗旱性,采用盆栽控水的试验方法,测定2年生白蜡、麻栎、皂荚幼苗在持续干旱条件下的光合参数、丙二醛(MDA)、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一系列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比较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加剧,白蜡和皂荚在T3时限制其光合作用的因素从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限制; 3树种的MDA、细胞膜透性和SOD都呈上升趋势,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麻栎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白蜡和皂荚则是先上升后下降;皂荚脯氨酸含量大幅上升,白蜡和麻栎的脯氨酸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用隶属函数法对3树种进行综合抗旱性排序,无论是中度还是重度干旱胁迫下3树种的抗旱性排序都表现为:麻栎>皂荚>白蜡;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在中度干旱胁迫时叶片相对含水量、SOD活性与3树种的抗旱性关联较密切;在重度干旱胁迫时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与抗旱性关联较密切。(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董晓蕾,段晓梅[5](2019)在《云南省绿化树种筛选——基于普洱市乡土园林树种调查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普洱市乡土园林树种为研究对象,在乡土园林树种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原理与方法,建立普洱市乡土园林树种评价体系,对已应用于普洱市绿地中的434种乡土树种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依据得分的高低将434种树种分成Ⅰ、Ⅱ、Ⅲ级,筛选出符合普洱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绿化要求树种332种。(本文来源于《保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京,姜卫兵[6](2019)在《南京4所高校新老校区彩叶树种调研评价与提升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京4所典型高校新老校区绿地中彩叶树种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南京高校校园彩叶树种景观营造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丰富种类,平衡结构;注重季相,调整色配;因地制宜,科学配置;整体规划,分区彩化;科学管理,精心养护等优化建议,为今后高校校园彩叶树种的运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蒋华平,薛雪[7](2019)在《滨海城市道路防护绿地树种综合评价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叁亚市46条主要道路的道路防护绿地树种为对象,调查评价分析了树种整体构成、生长状况、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叁亚市主要道路防护绿地树种丰富度高,有35科72属123种;选择14个重要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滨海城市道路树种综合评价模型,对47种乔木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将29种乔木划为Ⅰ级树种,12种乔木划为Ⅱ级,6种乔木划为Ⅲ级;在道路配置模式方面,39.1%的道路为乔木+灌木+草本模式,其次是乔木+灌木模式,有15条道路,21.7%的道路采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模式,较少的是乔木单一配置模式和乔木+草本模式。以此研究结果为依据,推荐叁亚市道路绿地骨干树种、基调树种、抗风树种、观花树种以及配置模式和指标,为滨海城市绿地树种的优化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李祥彬,朱政财,王海华,朱嘉焕,言瑶婷[8](2019)在《13种乡土树种在广州万寿寺林分改造的早期生长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了13种乡土树种在广州万寿寺的早期生长情况,以筛选出适宜该区林分改造的乡土树种。[方法]调查并测量13种乡土树种的保存率,比较其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量的变化。[结果]参试树种保存率均在90%以上,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各树种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显着差异。聚类分析表明,13种乡土树种可分为5种生长类型,千年桐为速生树种;红锥和枫香为较速生树种;火力楠、观光木、短序润楠、龙眼润楠、木荷和红花荷为中等速生树种;华润楠、浙江润楠和油楠为较慢生树种;闽楠为慢生树种。[结论]千年桐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量均最大,造林效果最优。(本文来源于《亚热带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高育慧,毛君竹,曾鹏飞,李军娟,宫彦章[9](2019)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深圳市绿化树种抗风性评价——以台风“山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台风"山竹"袭击后的100种常见绿化树种风害受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抗台风能力进行分级。结果表明100种常见绿化树种的抗风性强弱可分为3个等级,I级抗风树种54种,II级抗风树种35种,III级抗风树种11种,其中I级抗风性能最好,III级抗风性能最差。深圳市常用绿化树种有89种较为抗风,11种树种抗风性较差,抗风树种大多为乡土树种,在今后的规划设计中,应尽可能选用抗风性强的I级抗风树种。(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郭莉娟,陈果,郭超,杨明刚,唐春艳[10](2019)在《主要园林树种在西充地区的适宜性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适宜在西充县及相似生态气候环境城市种植栽培的园林绿化树种,对试种于南充市园林管理处西充苗圃的52个树种进行存活率、生长状况及抗寒性等评价。结果表明:这些树种可大致分为最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4类。其中:32个树种表现最适宜,10个树种表现适宜,7个树种表现基本适宜,3个树种表现不适宜。本研究丰富和补充了西充县适宜园林绿化树种的种类,同时对促进相似生态气候环境城市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树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引进的5个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和4个小帽桉(Eucalyptus microcorys)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早期(6 a)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6 a内生长性状在不同的桉树种间和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6年生大花序桉种源和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79~0.94和0.84~0.89,均呈高强度遗传。6年生小帽桉种源和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70~0.86和0.83~0.84,也均呈现高强度遗传。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大花序桉较小帽桉在生长表现上有较强的优势。经性状相关分析可知,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平均相关系数为0.842 3。以DBH、H和V 3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小帽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3个大花序桉和1个小帽桉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11.70%和15.2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树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赵瑾,李文根,魏国仁,康海斌,王得祥.宝鸡市5种乡土树种抗旱性综合评价和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2].杨汉波,郭洪英,陈炙,黄振,肖兴翠.引种桉树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早期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3].谢光园,魏甲彬,冯倩,赵富群,陈乐谞.衡阳市公园绿地彩叶树种物候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9

[4].李泽东,李亦然,周晓莹,张如明,程甜甜.3种华北石质山区造林树种抗旱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

[5].董晓蕾,段晓梅.云南省绿化树种筛选——基于普洱市乡土园林树种调查与评价[J].保山学院学报.2019

[6].李京,姜卫兵.南京4所高校新老校区彩叶树种调研评价与提升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9

[7].蒋华平,薛雪.滨海城市道路防护绿地树种综合评价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9

[8].李祥彬,朱政财,王海华,朱嘉焕,言瑶婷.13种乡土树种在广州万寿寺林分改造的早期生长评价[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9

[9].高育慧,毛君竹,曾鹏飞,李军娟,宫彦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深圳市绿化树种抗风性评价——以台风“山竹”为例[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

[10].郭莉娟,陈果,郭超,杨明刚,唐春艳.主要园林树种在西充地区的适宜性初步评价[J].四川林业科技.2019

标签:;  ;  ;  ;  

树种评价论文-赵瑾,李文根,魏国仁,康海斌,王得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