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森林病虫害防治项目

整合森林病虫害防治项目

一、整合森林病虫害治理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杨波[1](2019)在《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林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数据获取与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林业数据体量将持续增长,数据格式与种类也愈加多样化。基于可视化可视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和洞悉林业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解决林业生产科研中的问题,给林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森林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森林病虫害作为最主要的森林自然灾害,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威胁,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分析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森林病虫害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多层次且高维度,而且涉及时空属性,不同时间和空间粒度的分析结果千差万别。其次,数据中各属性并非完全孤立,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难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间的联系与规律,因而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数据可视化是一种使用人类可感知的视觉符号来增强数据认知的有效方法,可以辅助数据分析者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蕴含的规律。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交互式可视分析为研究核心,围绕森林病虫害数据建模、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方案设计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指导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更有利的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一种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用于提高森林病虫害数据的数据质量。在数据清洗过程中为了比较森林病虫害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性,提出了文本型数据相似性匹配算法。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可视数据清洗框架,对数据进行交互式地检测分析及清洗,实现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2、设计了一种聚类数据可视分析方法,其可定量评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各地区的相似性。在可视化绘制算法研究方面,提出了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对树图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数据中的有序层次数据;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聚类边绑定算法对平行坐标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聚类数据的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用于揭示各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相似性的数据聚类可视化方案。3、基于三种模型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提出了多视图协同可配置模型,其可针对相似数据分析情景模式进行配置;基于该模型针对不同的情景分析模式所包含的数据属性是否一致,设计了不同的可视分析模板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层次关联交互模型,该模型用于指导多个具有层次性的属性进行渐进式关联交互分析;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分析不同病虫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发展情况的交互式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多个自变量与单一因变量之间的多种组合构成的线性关系;基于该模型和数据流模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可视分析方法,针对森林病虫害病情指数与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的特点展开分析研究。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基于论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结合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时序、地理、灾害等级、灾害种类等特征,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等数据,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多角度综合性分析,从而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观察及分析工具。5、基于论文所设计实现的原型系统,针对真实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病虫害数据的时空特性及多维属性间的关系,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索,以期找到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实施了相关用户研究和专家评估以验证上述所提模型、方法等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工作结合了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为解决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辅助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聂选华[2](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秦会艳[3](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退化,据估计全球20%的森林资源已经退化。由于很多地区的居民和企业都是长期依赖森林资源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基础,因此,不断退化的森林不仅是个生态环境问题,其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困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应解决贫困问题。世界粮农组织指出贫困将不断并继续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增加的环境威胁、退化的自然资源甚至气候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倾向于构成复杂的联系,但全面探讨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系却鲜有报道,那么森林生态与贫困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关乎我国东北部生态安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动态演化受哪些因素驱动?当森林生态与贫困存在冲突时,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以实现双方的共赢?这些都是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结果”出发,运用生物共生理论将森林生态与贫困视为一个系统中不同但相关的“有机体”,根据其相互作用结果,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划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寄生和竞争关系,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共生类型的特点,为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提供一个框架;其次,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一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化的过程及国有林区的空间扰沌,针对重组更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不确定性,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反映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共生度模型判别现阶段各林业局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再次,分别从恢复力和利益主体行为选择两方面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影响因素,恢复力作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关键属性,主要选取制度、灾害和气候变化三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变的扰动路径,并着重分析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此外,试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并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机理;最后,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不协调的实际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动态演化的外部扰动、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机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动机分析,从恢复力和利益协调视角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共生理论可以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潜在的可能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与该区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重构更新阶段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多样化,互利共生、寄生和竞争都有经历,但非互利共生发展模式为主导(占95%),且各林管局辖区内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差异较大;制度、气候及火灾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扰动路径不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不断提高,系统总恢复力指数由0.23上升至0.73,影响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以非线性影响为主;协调森林生态与贫困冲突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

许昌市人民政府[4](2018)在《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文中指出许政[2018]2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46号)、《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8]2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省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

张静娉[5](2017)在《碳汇林经营风险识别及生成原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气候变化与国际谈判进程的推进,森林碳汇逐渐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的林业活动如造林再造林、保护森林和防止森林退化等成为国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手段。尤其自2001年通过《波恩政治协议》、《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碳汇造林项目正式在世界各国之间展开序幕。中国政府也积极参与其中,并向世界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因而碳汇造林项目在我国迅速发展。发展至今,已形成三大经营主体: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碳汇市场试点初步成功并于2016年全面推开建设。政府部门主导,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的积极参与,促进碳汇项目的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发展的不断进步,诸多经营问题也开始陆续出现,尤其是碳汇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日渐暴露,而经营主体对碳汇林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缺乏全面的认识。一方面,经营主体普遍认为碳汇林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无非是自然风险。事实上,自然风险确实是重要的风险,但是对碳汇经营而言,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人为干扰风险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基于对风险认知的不全面,因而在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也是十分缺位的。因此,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碳汇市场的发展,增加我国森林碳汇供给量,并增加碳汇经营主体的碳汇收益,研究碳汇林风险的形成原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碳汇林经营风险的识别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碳汇林风险的本质,并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理风险,这不仅有利于保障我国森林碳汇项目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碳汇林经营过程存在的风险及其管理问题,以碳汇林经营风险的识别和生成原因为主要切入点,以管理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风险管理等为理论框架,结合实地调研,运用流程图法对碳汇林经营现状及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识别进行研究,运用回归分析、R/S分析法等方法对碳汇林经营风险的生成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尝试为防控碳汇林经营风险提出相关的治理办法。具体而言:首先,以风险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对主要浙江、四川、云南、广东四省的实地调研资料对我国碳汇林经营风险进行识别。首先,通过前期大量文献的阅读,大致找出现目前森林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人为干扰风向等,再运用生产流程图法,结合实地调研了解到的具体情况,梳理出我国碳汇林的经营流程图,找出影响我国碳汇林经营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自然灾害、政策变动、市场波动、人为干扰、林农认知、管护人员失职等诸多方面,然后分阶段梳理并识别出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人为干扰风险等四个方面。其次,基于对碳汇林经营风险的识别,再深入探讨自然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人为干扰风险等四个方面风险的形成原因。自然风险最本质的原因在于自然界的自身变化,人为的一些干扰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政策风险主要来源于政策的不稳定性,其影响涉及多个方便,对市场风险、人为干扰风险也有一定从影响。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碳汇市场的波动及其制度的不完善,供求变化、交易体系不完善,都存在相互作用,最终带来市场风险。人为干扰风险主要来源于林农和管理者两个方面。林农认知不足是造成人为干扰最主要的原因,管理者的职责认识不清或利益分配不均,也会对碳汇林经营带来风险。最后,通过对碳汇林经营风险的识别及其原因的深入探究,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分别从风险预防、风险转移和风险补贴三个方面来提出对风险的管理建议。前期预防,可采用营林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加强防火知识宣传,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立法等方式可预防自然风险,同时通过购买森林保险来转移自然风险。政策风险的预防不仅需要国际上的合约束缚,同时应该不断提升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从而降低风险。市场风险的预防措施需要交易制度建设和规章制度完善的同步进行。人为干扰风险的防范则主要在于加强人们知识水平的培训和提升,适当的通过奖惩制度来约束人们的不规范行为。最后,为了有效推动整个碳汇林的发展,可以通过碳汇补贴这一补偿风险措施来减少经营者的风险损失,更加大其经营积极性。这也将有利于推进我国林业发展。

曾灏[6](2017)在《基于BPM的林业局森林资源管护信息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世界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林业信息化建设成为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林区在林业信息化中起着示范和导向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国有林区的信息化水平是目前林业信息化的研究重点之一。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和林业经营活动管理的融合是林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则还有所欠缺。基于上述问题的考虑结合业务流程管理的视角和相关理论,本文以XX林业局为例,梳理并优化该林业局森林资源管护相关业务流程,基于Activiti5工作流引擎设计并实现一套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PMS),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通过调研、座谈、访谈等途径,获取XX林业局森林资源管护相关业务活动的基础数据和资料,找出其关键业务流程。(2)运用业务流程管理理论方法,参照BPMN2.0业务流程建模与标注,对林业局森林资源管护相关业务的实际运行(AS-IS)流程进行细致的梳理识别并绘制流程图。采用ASME表格对梳理过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增值/非增值”分析,明确业务流程中的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结合“增值/非增值”分析识别流程断点,找出业务流程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之后的业务流程优化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流程优化的相关理论方法,针对实际现有(AS-IS)流程进行优化,设计“SHOULD BE”流程技术规范、设计“COULD BE”候选、最终设计出XX林业局相关业务的未来改进(TO-BE)流程,运用KPI结合BSC绩效管理相关理论构建流程节点的考核标准,从而对业务流程活动进行有效监管。(3)根据流程优化结果进行信息系统设计,基于Activiti5开源工作流引擎设计并实现基于未来改进(TO-BE)流程模板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PMS)。

曾凡勇[7](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陈柯[8](2013)在《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基层林业站是在乡镇设立的具有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论文从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改革与建设模式、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途径和办法、保障体系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对林业站发展各阶段及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林业站建设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具有很大影响,建设中的行政命令手段起很大作用;在建设中往往强调硬件建设而职能建设滞后,注重投资建设而疏于内涵提升;由于诸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林业站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低下;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不足是基层林业站建设亟待破解的两大难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既有管理体系不顺、组织系统欠完善、硬件设施落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低效工资待遇、机构不稳定等内在原因,也有乡村社会环境恶化等外在原因。对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选择既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乡村林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求。在确立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模式基础上,从综合目标体系和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两个层面,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设定基层林业站改革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内容主要有组织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要对目前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和林业站管理组织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建立一个体系完整、职能完备、运行有效的林业站组织体系。要注重各项制度的有机联系,相互依托,共同发挥作用。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要注重以组织结构为载体,系统相互作用,将行为制度化,采用有效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基层林业站有效发挥职能。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途径、建设方法、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强化各级政府与林业行政部门职能,改革现行资金投入渠道与办法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采用分区域分类型分步骤建设、监督检查和投资制约、优化乡村社会环境等办法,实施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通过净化执法环境、加强执法、优化政策环境为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提供政策法律保障,通过指导管理、控制监督、技术支撑为其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政府财政进行资金补助和奖励为其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升人员素质、调整人才配置结构为其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办公条件改善为其提供硬件设施保障;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社会意识保障;实施有偿服务和补贴奖励政策,推动基层林业站职能有效发挥。

汪朝辉[9](2012)在《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森林旅游以高质量的环境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森林旅游的迅猛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旅游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完善和改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开展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和管理研究,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已有的森林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基本是分析旅游活动对大气、水体、植被、垃圾、噪声、土壤、野生动物等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和评价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所发生的变化。而很少有学者从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出发,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旅游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已有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涉及的对象虽然很广,但目前关于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还没有提出完整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安全评价还是空白。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旅游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探讨了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其他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复合旅游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对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予以了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环境影响评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提议的开发计划和决策的不利环境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和控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手段和综合决策机制,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法;生态系统理论要求生态安全评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旅游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子的变化对旅游生态系统的安全影响程度。(2)分析了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得出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森林气象和地质灾害、大气污染、地表水的污染、旅游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人为因素包括游客接待量的增长强度的压力、水量供需平衡能力、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外来物种的入侵、森林植被的破坏、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三废”处理的强度、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社区管理水平。(3)构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开放式访谈法和高层专家研讨等方法,经过4轮的讨论最终建立了包括游客量接待强度等21个指标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提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在分析现有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5)以温州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我国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现状。得出温州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仅有花岩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处于“安全”状态,其余公园都处于“不安全”状态。(6)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予以实证。运用所提出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并分析了影响其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其生态安全管理对策。以上研究成果是对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理论的完善和补充,从生态安全视角研究我国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了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旅游生态学和森林旅游学的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春兴[10](2011)在《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极少数外来或本土的昆虫、病原体、啮齿动物或杂草等林业有害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危害森林中的木本植物,进而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或功能,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损失。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森林生物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在森林生物灾害的基础研究、灾害管理与灾害法制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亟待改进。本文运用自然灾害科学基本原理,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森林生物灾害是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客观的自然表象与主观的人为评价的统一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分为内生和外生致灾因子两大类。内生致灾因子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组分一起构成了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管理论域,外生致灾因子(外来种)则是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管理的主题。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从历史上看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其评估方法主要有田野调查法、遥感评估法、形成机理评估法、专家访谈法、邻域类比法等,并据此可把林业有害生物划分为四级。引起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发生的致灾行为具有负的外部性,应通过多种内部化措施予以矫正。消除或降低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管理对策主要包括森林植物检疫措施和致灾因子种群灭除或控制措施等。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依不同标准可有针叶林与阔叶林;天然林与人工林;乡土林与非乡土林等划分。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的稳定性从历史上看呈现日益下降的趋势,其评估方法主要有生态系统稳定性、近自然度和森林健康等思路。森林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应通过多种内部化措施予以改进。提高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主要有生态系统管理、近自然林经营和森林健康措施等生物孕灾环境管理对策,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污染控制等非生物孕灾环境管理对策。森林向人类提供经济价值(狭义)、社会和生态价值等多种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系,依其可拥有性的不同,相关受益人群分为特定受益人、不特定受益人和人类整体三类,由此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就有了特定承灾体、区域承灾体和全球承灾体之分。人类对森林的各类依存行为导致了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脆弱性,它在历史上呈现出一种总体上逐渐升高的趋势,这种脆弱性可由物理暴露性(Ve)、灾损敏感性(Vs)和应灾能力(Vd)等指标来加以评估。降低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脆弱性应针对三类承灾体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针对特定承灾体的森林生物灾害保险、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等;针对区域承灾体的区域合作、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等;针对全球承灾体的国际合作、发展援助和国际志愿者行动等。森林生物灾害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先后经历了主要针对致灾因子、兼顾孕灾环境以及灾害系统管理三个阶段。在对森林生物灾害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一般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森林生物灾害的管理客体进行了详细探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它由森林生物灾害管理目标、管理主体(体制)、管理客体、管理环境、管理过程和管理法规等六部分组成。法律是森林生物灾害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宪法、法律(狭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国际法律文件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部分或全部条款是森林生物灾害法制的主要法律渊源,共同组成了一个可分解为立法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概念、主要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森林生物灾害法制体系,在当前的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应通过基于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现有法律解释性适用、现有法律修改以及制定新法律等三种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法制化的方法予以改进。法律在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中的局限性、森林生物灾害法制落实的困难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森林生物灾害不可避免性是森林生物灾害法制中应注意的三个边缘问题。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把一般意义的自然灾害学原理应用于森林生物灾害这一特殊灾种,为一直局限于传统的森林保护学科视域内的森林生物灾害(病虫害)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和解释框架,是一种典型的“旧现象新方法”的研究范式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基于自然灾害系统分析的森林生物灾害成因新解释;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森林生物灾害管理新思路;基于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森林生物灾害法制的新框架。

二、整合森林病虫害治理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合森林病虫害治理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2.1 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1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
        2.1.2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2.1.3 数据可视化在各领域应用现状
        2.1.4 多种数据可视化技术
        2.1.4.1 时序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2 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3 高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4 文本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5 可视化交互技术分析
        2.1.4.6 混合可视化方法分析
    2.2 森林病虫害研究现状及分析
        2.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2.2.2 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2.2.3 森林病虫害监测
        2.2.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2.2.5 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2.2.5.1 林分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2 土壤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3 地貌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4 生物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5 气象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6 人为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3 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森林病虫害数据体系结构
        3.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3.2.2 森林病虫害发生环境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3.3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点分析
    3.4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关键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数据清洗方法
    4.1 引言
    4.2 数据质量与数据清洗
        4.2.1 数据质量
        4.2.1.1 数据质量的定义
        4.2.1.2 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
        4.2.1.3 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4.2.2 数据清洗
        4.2.2.1 数据清洗的定义
        4.2.2.2 数据清洗的原理
        4.2.2.3 常用数据清洗算法
        4.2.2.4 数据清洗的一般过程
        4.2.3 可视数据清洗
    4.3 森林病虫害数据质量问题
    4.4 森林病虫害数据清洗方案
        4.4.1 数值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4.4.2 文本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4.4.2.1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检测与清洗策略
        4.4.2.2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匹配方法
        4.4.2.2.1 Jaro-Winkler距离
        4.4.2.2.2 改进Jaro-Winkler距离
        4.4.2.2.3 改进算法数值分析
    4.5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思路
        4.5.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主要功能
        4.5.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清洗过程
        4.5.3 规则库和算法库
    4.6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
        4.6.1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清洗任务需求
        4.6.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设计原则
        4.6.3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采用的可视化技术
        4.6.3.1 数据异常检测可视化
        4.6.3.2 交互设计
    4.7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4.7.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
        4.7.1.1 错误数据可视清洗
        4.7.1.2 不完整数据可视清洗
        4.7.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的聚类可视分析
    5.1 引言
    5.2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研究
        5.2.1 树图简介
        5.2.2 典型树图布局算法
        5.2.3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
        5.2.3.1 算法描述
        5.2.3.2 示例说明
        5.2.4 实验评估与分析
        5.2.4.1 评价指标
        5.2.4.2 实验说明
        5.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聚类边绑定分析方法
        5.3.1 平行坐标聚类绑定方法分析
        5.3.2 基本平行坐标绘制
        5.3.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设计
        5.3.3.1 聚类中心控制点
        5.3.3.2 簇内引力场绑定
        5.3.3.3 算法实现流程
        5.3.3.4 不透明度视觉增强设计
        5.3.4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绘制
    5.4 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聚类可视化设计
        5.4.1 数据聚类可视化需求分析
        5.4.2 数据聚类可视分析管线
        5.4.3 数据的降维与聚类
        5.4.4 数据聚类可视化技术
        5.4.5 数据聚类可视化交互设计
    5.5 案例研究
    5.6 用户反馈
        5.6.1 可视化设计
        5.6.2 可用性评价
        5.6.3 相关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
    6.1 引言
    6.2 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模型
        6.2.1 可配置模型建模
        6.2.2 可配置模型的一致性约束
    6.3 基于多视图可配置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6.3.1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需求分析
        6.3.2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设计方案
        6.3.2.1 可视分析管线
        6.3.2.2 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板
        6.3.2.3 配色方案
        6.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可视化技术
        6.3.3.1 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6.3.3.2 病虫害相邻年份发生面积比较
        6.3.3.3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
        6.3.3.4 各地区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6.3.3.5 病虫害发生在地域上的分布
        6.3.3.5.1 Choropleth地图
        6.3.3.5.2 邮票地图
        6.3.3.6 病虫害发生地区间比较
    6.4 案例研究
        6.4.1 数据来源
        6.4.2 案例1: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6.4.2.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2.3 单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3 案例2: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4.3.1 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6.4.3.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4.3.3 单个地区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5 用户反馈
        6.5.1 可视化设计
        6.5.2 可用性评价
        6.5.3 相关建议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层次关联交互模型的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
    7.1 引言
    7.2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
        7.2.1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建模
        7.2.2 层次间的交互约束
    7.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设计
        7.3.1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需求分析
        7.3.2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可视化设计方案
        7.3.2.1 可视分析管线
        7.3.2.2 总体概览
        7.3.2.3 配色方案
        7.3.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技术
        7.3.3.1 基于标签云的病虫害种类视图
        7.3.3.2 不同地区各等级病虫害发生分布视图
        7.3.3.2.1 基于环形堆栈图的可视化方法
        7.3.3.2.2 基于雷达图的可视化方法
        7.3.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关系视图
        7.3.3.4 病虫害发生在不可标注地域的分布视图
        7.3.3.5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视图
        7.3.3.6 病虫害在各地区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
        7.3.4 可视化相关辅助设计
        7.3.4.1 地区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器
        7.3.4.2 交互设计
    7.4 案例研究
        7.4.1 研究区概况
        7.4.2 数据来源
        7.4.3 案例1: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7.4.4 案例2:某种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7.4.5 案例3:某地区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7.4.6 案例4:某地区某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7.5 用户反馈
        7.5.1 可视化设计
        7.5.2 可用性评价
        7.5.3 相关建议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CMVLR模型的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
    8.1 引言
    8.2 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8.3 基于MCMVLR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8.3.1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需求分析
        8.3.2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设计方案
        8.3.2.1 可视分析管线
        8.3.2.2 数据流模型
        8.3.2.3 总体概览
        8.3.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数据可视化技术
        8.3.3.1 数据分析模块
        8.3.3.1.1 数据集统计量表
        8.3.3.1.2 数据集分布度量
        8.3.3.1.3 属性间相关关系度量
        8.3.3.1.4 属性间相关关系评价
        8.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块
        8.3.3.2.1 研究变量选择
        8.3.3.2.2 归一化方法选择
        8.3.3.2.3 多组合线性回归分析
        8.3.3.2.4 预测分析
        8.3.4 可视分析交互设计
    8.4 案例分析
        8.4.1 案例1:云杉矮槲寄生在天然云杉林内的发病因子分析
        8.4.2 案例2:气象因子对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影响分析
    8.5 用户反馈
        8.5.1 可视化设计
        8.5.2 可用性评价
        8.5.3 相关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9.1 引言
    9.2 可视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9.2.1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9.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9.3 可视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9.3.1 架构设计原则
        9.3.2 系统架构设计
        9.3.3 系统设计模式
        9.3.4 功能结构设计
    9.4 技术选型和数据获取
        9.4.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9.4.2 实现技术
        9.4.3 数据获取
        9.4.4 数据库构建
    9.5 可视分析系统实现
        9.5.1 可视数据清洗模块
        9.5.2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9.5.2.1 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9.5.2.2 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聚类可视分析模块
        9.5.2.3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关联分析模块
        9.5.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模块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工作总结
    10.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有林区
        2.1.2 森林生态
        2.1.3 林区贫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共生理论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相互关系类型
    3.1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联分析
        3.1.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哲学思考
        3.1.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内涵
        3.1.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特征
    3.2 生物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适用性研究
        3.2.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契合性
        3.2.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必要性
        3.2.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充分性
    3.3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概念性共生模式及分析
        3.3.1 互利共生模式分析
        3.3.2 寄生共生模式分析
        3.3.3 竞争共生模式分析
    3.4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与发展模式
        3.4.1 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3.4.2 冲突有限发展模式
        3.4.3 螺旋恶性竞争发展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现状与问题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区位概览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状况
        4.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总量状况
        4.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状况
        4.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功能状况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状况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工资状况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发展状况
        4.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相关配套水平状况
    4.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存在的的问题
        4.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森林资源
        4.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管理战略(制度)影响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4.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利益主体的行为映射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4.5 本章小节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动态演化
    5.1 森林生态与贫困适应性循环的属性分析
        5.1.1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潜力
        5.1.2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连通度
        5.1.3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恢复力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演化过程
        5.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5.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5.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空间多尺度的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扰沌
    5.3 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的判别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综合指数测度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的判别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外部扰动及恢复力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扰动因素
        6.1.1 制度扰动—演化的主要因素
        6.1.2 灾害扰动—演化的关键因素
        6.1.3 气候变化扰动—演化的潜在因素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测度
        6.2.1 恢复力测度方法选取
        6.2.2 构建评价共生系统恢复力的指标体系
        6.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的恢复力测度结果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分析
        6.3.1 贫困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6.3.2 森林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6.3.3 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子对系统总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及诉求
        7.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识别
        7.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7.1.3 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过程及行为结果
    7.2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7.2.1 森工企业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缓解贫困)多任务分析
        7.2.2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间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7.2.3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的行为选择利益分析
    7.3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7.3.1 林业职工缓解贫困行为发生道德风险的表现方式
        7.3.2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
        7.3.3 林业职工不同行为选择的驱动因素
    7.4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实现互利共生的对策
    8.1 从恢复力视角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8.1.1 转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管理理念
        8.1.2 积极开展外部干扰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8.1.3 提高行为主体应对能力的自我管理策略
    8.2 从利益协调视角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8.2.1 纠正森工企业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错位
        8.2.2 协调林业职工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
        8.2.3 深化森林生态提供者与使用者间的利益转移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碳汇林经营风险识别及生成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碳汇林概念研究
        1.2.2 碳汇林经营风险及生成原因研究
        1.2.3 碳汇林经营风险的管理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可能的新颖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碳汇林
        2.1.2 碳汇项目
        2.1.3 风险识别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供求理论
        2.2.3 博弈论
3 碳汇林经营风险的识别
    3.1 我国碳汇林经营现状
    3.2 碳汇林经营风险因素及识别
        3.2.1 碳汇林经营风险因素
        3.2.2 风险识别方法选择
        3.2.3 碳汇林经营风险识别
4 碳汇林经营风险的生成原因
    4.1 自然风险的生成原因
        4.1.1 统计性描述分析
        4.1.2 回归分析
        4.1.3 自然风险生产原因分析
    4.2 政策风险的生成原因
    4.3 市场风险的生成原因
    4.4 人为干扰风险的生成原因
5 碳汇林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5.1 风险预防措施
    5.2 转移风险措施
    5.3 补偿风险措施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BPM的林业局森林资源管护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业务流程管理的研究
    1.3 国内外林业信息化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相关理论方法综述
    2.1 业务流程管理
    2.2 业务流程优化
        2.2.1 业务流程优化基本方法论
        2.2.2 流程优化的两个常用工具
        2.2.3 流程优化原则
        2.2.4 流程优化的不同视角
    2.3 绩效评价
3 森林资源管护相关业务流程识别
    3.1 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流程
        3.1.1 病虫害预测预报流程
        3.1.2 病虫害防治流程
    3.2 苗木检疫流程
        3.2.1 苗木产地检疫流程
        3.2.2 苗木调运检疫流程
    3.3 森林火灾防治流程
        3.3.1 森林火灾预测预警流程
        3.3.2 森林火情处理流程
    3.4 本章小结
4 森林资源管护相关业务流程分析
    4.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流程
        4.1.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AS-IS”流程“增值/非增值”分析
        4.1.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流程断点识别
    4.2 苗木检疫流程
        4.2.1 产地检疫“AS-IS”流程“增值/非增值”分析
        4.2.2 苗木检疫流程断点识别
    4.3 森林火灾防治流程
        4.3.1 森林火灾防治“AS-IS”流程“增值/非增值”分析
        4.3.2 森林火灾防治流程断点识别
    4.4 本章小结
5 森林资源管护相关业务流程优化
    5.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流程
        5.1.1 设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流程“SHOULD BE”技术规范
        5.1.2 设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COULD BE”候选
        5.1.3 设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TO-BE”流程
    5.2 苗木检疫流程
        5.2.1 设计检疫流程“SHOULD BE”技术规范
        5.2.2 设计苗木检疫“COULD BE”候选
        5.2.3 设计苗木检疫“TO-BE”流程
    5.3 森林火灾防治流程
        5.3.1 设计森林火灾防治流程“SHOULD BE”技术规范
        5.3.2 设计森林火灾防治流程“COULD BE”候选
        5.3.3 设计森林火灾防治“TO-BE”流程
    5.4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6 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系统开发技术
        6.1.1 MVC框架
        6.1.2 表现层技术
        6.1.3 Mybatis数据处理和Spring技术
    6.2 表单存储模型
    6.3 系统功能简介
        6.3.1 用户权限管理
        6.3.2 流程管理
    6.4 流程设计与实现
        6.4.1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流程
        6.4.2 编制森林有害生物防治调查设计书流程
        6.4.3 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验收流程
        6.4.4 苗木调运检疫流程
        6.4.5 森林火情预测预报流程
        6.4.6 森林火情处理验收流程
    6.5 业务流程变更的处理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概述
    2.1 林业站基本概念
        2.1.1 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2.1.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相关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相关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公共产品理论
    2.3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2.4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基层林业站建设与发展历程
    3.1 基层林业站建立和缓慢发展期
        3.1.1 基层林业站建立初期
        3.1.2 基层林业站的缓慢发展
    3.2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时期
        3.2.1 国家提出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战略
        3.2.2 林业部加快林业站建设的措施
        3.2.3 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支持
        3.2.4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情况
    3.3 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巩固提高时期
        3.3.1 基础设施建设
        3.3.2 人员稳定与素质提升
        3.3.3 制度建设与职能发挥
        3.3.4 创办经济实体
    3.4 基层林业站重点建设时期
        3.4.1 投资建设资金大幅增加
        3.4.2 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4.3 稳定机构与从业人员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与问题
    4.1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
        4.1.1 全国林业站管理体系现状
        4.1.2 全国乡镇林业站数量 设置形式及管理体制
        4.1.3 全国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总体状况
        4.1.4 全国乡镇林业站硬件设施总体状况
        4.1.5 全国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现状
    4.2 中国基层林业站目前存在的根本问题
        4.2.1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
        4.2.2 服务能力不足
    4.3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及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4.3.1 管理体制不顺组织体系欠完善
        4.3.2 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滞后
        4.3.3 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4.3.4 工资待遇低
        4.3.5 机构缺乏稳定性
        4.3.6 社会环境原因
    4.4 本章小结
5 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目标
    5.1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必要性及客观需求
        5.1.1 强化基层林业站职能建设的客观必要性
        5.1.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现实需求
    5.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
        5.2.1 综合目标体系
        5.2.2 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
    5.3 本章小结
6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
    6.1 组织体系建设
        6.1.1 改革调整现有相关部门和机构
        6.1.2 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
    6.2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6.2.1 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6.2.2 目标责任制度建设
        6.2.3 素质提升制度建设
        6.2.4 项目公开制度建设
        6.2.5 考核奖惩制度建设
        6.2.6 管理制度体系的效用分析
    6.3 管理机制建设
        6.3.1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6.3.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6.3.3 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途径与办法
    7.1 建设途径
        7.1.1 调整组织职能 推动林业站建设
        7.1.2 改革投资路径 优化投资办法
        7.1.3 实施项目带动 促进建设工作
    7.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实施办法
        7.2.1 分区域分类型建设
        7.2.2 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
        7.2.3 监督检查,投资制约
        7.2.4 优化乡村环境
    7.3 本章小结
8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相关政策建议
    8.1 职能发挥保障体系
        8.1.1 政策法规保障
        8.1.2 组织系统保障
        8.1.3 资金投入保障
        8.1.4 技术人才保障
        8.1.5 硬件设施保障
        8.1.6 社会意识保障
    8.2 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服务职能的主要政策建议
        8.2.1 有偿服务政策建议
        8.2.2 林业科技推广服务补贴奖励政策建议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论文的创新之处
    9.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9.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附录一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二 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 全国林业站本底调查汇总表

(9)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2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需要
        1.1.3 生态安全研究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1.2.2 国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3 国内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1.3.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1.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研究
        1.3.5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1.3.6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及理论体系
        2.1.2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2.1.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4 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科学理论指导
    2.2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2.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目的
        2.2.2 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方法
        2.2.3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概述
        2.2.4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
        2.2.5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与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的关系
    2.3 生态系统理论
        2.3.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2.3.2 旅游生态系统的内涵
        2.3.3 旅游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2.3.4 旅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3.5 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评价
        2.3.6 旅游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 森林公园的分类
    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
    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3.4.1 森林火灾灾害
        3.4.2 森林病虫害灾害
        3.4.3 森林气象、地质灾害
        3.4.4 大气污染
        3.4.5 地表水污染
        3.4.6 旅游垃圾污染
        3.4.7 噪声污染
        3.4.8 游客接待量增长强度的压力
        3.4.9 水量供需平衡能力
        3.4.10 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3.4.11 外来物种的入侵
        3.4.12 森林植被的破坏
        3.4.13 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
        3.4.14 “三废”处理的强度
        3.4.15 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
        3.4.16 社区管理水平
    3.5 本章小结
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4.1.2 科学性原则
        4.1.3 主导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1.5 可比性原则
        4.1.6 前瞻性原则
        4.1.7 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4.1.8 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指标筛选的技术路径
        4.3.2 指标筛选的方法
        4.3.3 指标的筛选
    4.4 本章小结
5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标准研究
    5.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
    5.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5.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评分值研究
    5.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分级标准研究
        5.4.1 单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分级及评分值
        5.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总体评价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以温州市森林公园为例
    6.1 选取温州市为调研对象的原因分析
    6.2 近三年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6.3 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6.3.1 生态环境压力
        6.3.2 生态环境状态
        6.3.3 人文环境响应
    6.4 本章小结
7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7.1 选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地的原因分析
    7.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7.2.1 自然环境概况
        7.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7.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分析(以2009年为例)
        7.3.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各评价指标值选择、采集及分析
        7.3.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
    7.4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4.1 游客等生态意识淡薄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7.4.2 黄金旅游线路的环境容量压力
        7.4.3 周边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7.4.4 生态教育体系不完善
        7.4.5 生态环境监测及保障体系不健全
    7.5 本章小结
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8.1 完善公园的管理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8.1.1 精简机构,强化和突出管理处的旅游管理职能
        8.1.2 将环境管理纳入公园管理体系
    8.2 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智力支持
        8.2.1 健全森林公园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
        8.2.2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其生态环境意识
        8.2.3 对游客开展全程的生态环境教育
        8.2.4 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译系统,使之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
        8.2.5 学术型团队引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管理
    8.3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8.3.1 建立长期定位的环境监测保护体系
        8.3.2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
        8.3.3 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8.3.4 建立旅游发展统计体系
        8.3.5 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
    8.4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法律支撑
        8.4.1 完善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8.4.2 加强执法的监督
    8.5 构建多渠道的环保资金筹措体系,加大生态安全的科技投入
        8.5.1 吸引社会捐助
        8.5.2 组建内部生态环保基金
        8.5.3 以生态彩票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
        8.5.4 民间资本融资方式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9.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湖南省张家界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9年度)
附录B:森林公园部分考察照片
附录C: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A
附录D: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调查表
附录E:真空厕所的经济效益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森林生物灾害的缘起
        1.1.2 国外森林生物灾害现状、管理与法制概况
        1.1.2.1 全球概览
        1.1.2.2 美国
        1.1.2.3 日本
        1.1.2.4 德国
        1.1.2.5 新西兰
        1.1.3 国内森林生物灾害现状、管理与法制概况
        1.1.3.1 森林生物灾害现状
        1.1.3.2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
        1.1.3.3 森林生物灾害法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新颖之处
        1.4.1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分析的森林生物灾害成因解释
        1.4.2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森林生物灾害管理思路
        1.4.3 基于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森林生物灾害法制
2 森林生物灾害成因的系统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森林
        2.1.2 灾害
        2.1.3 生物灾害
        2.1.4 森林生物灾害
    2.2 自然灾害成灾机制的系统分析
        2.2.1 致灾因子的危险性
        2.2.2 孕灾环境的稳定性
        2.2.3 承灾体的脆弱性
        2.2.4 灾害系统分析
    2.3 森林生物灾害成灾机制的系统分析
        2.3.1 致灾因子方面
        2.3.2 孕灾环境方面
        2.3.3 承灾体方面
        2.3.4 灾害系统分析及其进化生物学解释
        2.3.5 具体例证分析
3 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一般原理
    3.1 基本概念
        3.1.1 管理
        3.1.2 系统管理
        3.1.3 灾害管理
        3.1.4 灾害系统管理
    3.2 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组成要素
        3.2.1 管理目标
        3.2.2 管理主体
        3.2.3 管理客体
        3.2.4 管理环境
        3.2.5 管理过程
        3.2.6 管理法规
    3.3 自然灾害等级划分
        3.3.1 分级原则
        3.3.2 自然灾害的等级
    3.4 具体灾种的灾害系统管理
        3.4.1 非生物灾害
        3.4.2 生物灾害
4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管理
    4.1 基本概念
        4.1.1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4.1.2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
        4.1.3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
        4.1.4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
    4.2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的分类
        4.2.1 按物理实体划分
        4.2.1.1 昆虫
        4.2.1.2 病原体
        4.2.1.3 啮齿动物
        4.2.1.4 杂草
        4.2.1.5 其他林业有害生物
        4.2.2 按来源地划分
        4.2.2.1 本土种
        4.2.2.2 外来种
        4.2.3 按危害范围划分
        4.2.3.1 全国性
        4.2.3.2 地方性
    4.3 森林生物灾害(外来)致灾因子历史考察
        4.3.1 概述
        4.3.2 物种自然交流与入侵
        4.3.3 人类史早期
        4.3.4 人类史近期
        4.3.5 当代
        4.3.6 趋势
    4.4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4.4.1 评估方法
        4.4.1.1 田野调查评估法
        4.4.1.2 遥感评估法
        4.4.1.3 形成机理评估法
        4.4.1.4 专家访谈评估法
        4.4.1.5 领域类比评估法
        4.4.2 林业有害生物分级
        4.4.2.1 一级林业有害生物
        4.4.2.2 二级林业有害生物
        4.4.2.3 三级林业有害生物
        4.4.2.4 四级林业有害生物
    4.5 森林(外来)生物灾害致灾行为的外部性分析
        4.5.1 分类
        4.5.2 经济学分析
        4.5.3 内部化对策
        4.5.3.1 概述
        4.5.3.2 庇古方案
        4.5.3.3 科斯方案
        4.5.3.4 道德机制
        4.5.4 总结
    4.6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管理
        4.6.1 检疫措施
        4.6.1.1 入境检疫
        4.6.1.2 国内检疫
        4.6.2 种群灭除或控制措施
        4.6.2.1 物理防治
        4.6.2.2 化学防治
        4.6.2.3 生物防治
        4.6.2.4 遗传防治
5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管理
    5.1 基本概念
        5.1.1 自然灾害孕灾环境
        5.1.2 自然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
        5.1.3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
        5.1.4 森林生物灾害学灾环境稳定性
    5.2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的分类
        5.2.1 按物理实体划分
        5.2.1.1 针叶林
        5.2.1.2 阔叶林
        5.2.2 按起源方式划分
        5.2.2.1 天然林
        5.2.2.2 人工林
        5.2.3 按优势树种来源划分
        5.2.3.1 乡土林
        5.2.3.2 非乡土林
    5.3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历史考察
        5.3.1 人类诞生前
        5.3.2 人类史早期
        5.3.3 人类史近期
        5.3.4 当代
    5.4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评估
        5.4.1 评估方法
        5.4.1.1 生态系统稳定性
        5.4.1.2 森林近自然度
        5.4.1.3 森林健康
        5.4.2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分级
        5.4.2.1 森林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5.4.2.2 森林健康程度分级
    5.5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的外部性分析
        5.5.1 森林的公共物品属性
        5.5.2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5.5.3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
    5.6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管理
        5.6.1 森林生物灾害生物孕灾环境管理
        5.6.1.1 生态系统管理思路
        5.6.1.2 近自然林经营思路
        5.6.1.3 森林健康思路
        5.6.2 森林生物灾害非生物孕灾环境管理
        5.6.2.1 气候对策
        5.6.2.2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5.6.2.3 环境污染控制
6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管理
    6.1 基本概念
        6.1.1 自然灾害承灾体
        6.1.2 自然灾害承灾体脆弱性
        6.1.3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
        6.1.4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
    6.2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分类
        6.2.1 森林价值体系
        6.2.1.1 狭义的经济价值
        6.2.1.2 涵养水源及保持水土
        6.2.1.3 清洁空气及降低噪音
        6.2.1.4 防风固沙与调节气候
        6.2.1.5 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
        6.2.1.6 保持生物多样性
        6.2.1.7 释氧与汇碳
        6.2.2 森林价值受益人的类别划分
        6.2.2.1 特定受益人
        6.2.2.2 不特定受益人
        6.2.2.3 全体人类
        6.2.3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类别划分
        6.2.3.1 特定承灾体
        6.2.3.2 区域承灾体
        6.2.3.3 全球承灾体
    6.3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历史考察
        6.3.1 人类史早期
        6.3.2 人类史近期
        6.3.3 当代
    6.4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6.4.1 物理暴露性(V_e)
        6.4.2 灾损敏感性(V_s)
        6.4.3 应灾能力(V_d)
        6.4.3.1 基础应灾能力
        6.4.3.2 专项应灾能力
        6.4.4 问题与展望
    6.5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管理
        6.5.1 特定承灾体
        6.5.2 区域承灾体
        6.5.3 全球承灾体
7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
    7.1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的历史流变
        7.1.1 致灾因子管理阶段
        7.1.1.1 简单防治
        7.1.1.2 综合防治
        7.1.1.3 综合治理
        7.1.2 兼顾孕灾环境阶段
        7.1.2.1 生态控制
        7.1.2.2 持续治理
        7.1.2.3 森林健康
        7.1.3 灾害系统管理阶段
        7.1.3.1 灾害科学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7.1.3.2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概念
    7.2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目标
        7.2.1 根本目标
        7.2.2 具体目标
        7.2.2.1 短期目标
        7.2.2.2 中期目标
        7.2.2.3 长期目标
    7.3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主体(管理体制)
        7.3.1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体制的内涵
        7.3.1.1 一般自然灾害管理体制
        7.3.1.2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体制
        7.3.1.3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体制的二元化问题
        7.3.2 森林生物灾害入境管理体制
        7.3.2.1 新西兰模式
        7.3.2.2 美国模式
        7.3.2.3 日本模式
        7.3.2.4 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
        7.3.3 森林生物灾害境内管理体制
        7.3.3.1 国外通行的管理模式
        7.3.3.2 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
        7.3.4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体制改革
        7.3.4.1 现行体制的历史沿革
        7.3.4.2 现行体制的改革或完善
    7.4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客体
        7.4.1 管理客体系统化
        7.4.2 森林生物灾害等级划分
        7.4.3 森林生物灾害成灾标准
    7.5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环境
        7.5.1 政治环境
        7.5.2 经济环境
        7.5.3 文化环境
    7.6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过程
        7.6.1 灾前管理
        7.6.2 灾中管理
        7.6.3 灾后管理
    7.7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小结与讨论
        7.7.1 小结
        7.7.2 讨论
8 森林生物灾害法制
    8.1 法律与森林生物灾害
    8.2 相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8.2.1 宪法
        8.2.2 法律
        8.2.2.1 森林法
        8.2.2.2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8.2.2.3 环境保护法
        8.2.2.4 其他法律
        8.2.3 行政法规
        8.2.3.1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8.2.3.2 植物检疫条例
        8.2.3.3 部分法律的施行条例
        8.2.3.4 其他行政法规
        8.2.4 部门规章
        8.2.4.1 林业部门
        8.2.4.2 质检部门
        8.2.4.3 环保部门
        8.2.4.4 农业部门
        8.2.4.5 其他部门
        8.2.5 地方性法规
        8.2.5.1 单行性地方法规
        8.2.5.2 配套性地方法规
        8.2.6 国际法律文件
        8.2.6.1 国际森林文书
        8.2.6.2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8.2.6.3 生物多样性公约
        8.2.6.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8.2.6.5 其他国际法律文件
        8.2.7 非正式规范性法律文件
        8.2.7.1 政策文件
        8.2.7.2 法律解释
    8.3 森林生物灾害法制体系
        8.3.1 立法目标
        8.3.2 法律概念
        8.3.3 基本原则
        8.3.3.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8.3.3.2 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
        8.3.4 主要制度
        8.3.4.1 检疫御灾制度(消除或降低致灾因子危险性)
        8.3.4.2 森林健康制度(提高孕灾环境稳定性)
        8.3.4.3 控灾减灾制度(降低承灾体脆弱性)
        8.3.5 保障机制
        8.3.5.1 法律责任
        8.3.5.2 激励措施
    8.4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法制化的路径
        8.4.1 现有法律的解释性适用
        8.4.2 现有法律的修改
        8.4.3 制定新的法律
    8.5 讨论
        8.5.1 法律在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中的局限性
        8.5.2 森林生物灾害法制落实的困难性
        8.5.3 当代社会森林生物灾害的不可避免性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整合森林病虫害治理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D]. 杨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D]. 秦会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4]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J]. 许昌市人民政府. 许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06)
  • [5]碳汇林经营风险识别及生成原因研究[D]. 张静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基于BPM的林业局森林资源管护信息系统设计[D]. 曾灏.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8]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D]. 陈柯.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9]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汪朝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 [10]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D]. 刘春兴.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整合森林病虫害防治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