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脉翅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石,昆虫,分类学,线粒体,基因组,幼虫,系统。
脉翅目论文文献综述
陈涛,兰旭娥,陈晓宁,尤平[1](2018)在《叁种螳蛉线粒体基因组及脉翅目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PCR结合引物步移法测定日本螳蛉Mantispajaponica、汉优螳蛉Eumantispa harmandi和铜头螳蛉Euclimacia badia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螳蛉、汉优螳蛉和铜头螳蛉的全线粒体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6 106、15 741和15 899bp,基因组成和排列与其他已测脉翅目昆虫一致,均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2个转运RNA基因(tRNA)、2个核糖体RNA基因(rRNA)和1个长度可变的A+T富集区。蛋白质编码基因除COⅠ以ACG作为起始密码子外,其余基因均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除COⅠ、COⅡ、ND5、ND4以不完整的T作为终止密码子外,其他基因终止密码子均为完整的TAA。汉优螳蛉的22个tRNA均形成典型的叁叶草形二级结构;而日本螳蛉和铜头螳蛉的21个tRNA形成典型的叁叶草形二级结构,仅trnSAGN二级结构缺失DHU臂,在该位置形成1个环。A+T富集区位于rrnS和trnI-trnQtrnM之间,长度分别为1 281、936和1 092bp,并在该区域存在一些串联重复序列及1个茎环结构。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数据集,采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对脉翅目进行初步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系统树拓扑结构一致,符合以往形态学和分子分类的研究结论,支持螳蛉科的单系性,但不支持蚁蛉科的单系性。(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古丽扎尔·阿不都克力木,茹仙古丽·尤努斯[2](2017)在《脉翅目细蛉科昆虫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脉翅目细蛉科昆虫的研究进展,在对其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现生与化石细蛉科昆虫,同时阐述了近几年世界学者对细蛉科昆虫的研究进展,探讨细蛉科昆虫在脉翅目中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7年24期)
张杰[3](2017)在《蚁蛉科幼虫形态与分子鉴定研究(脉翅目:蚁蛉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包括两个方面:(1)蚁蛉幼虫的形态鉴定;(2)蚁蛉幼虫的分子鉴定。论文概述了蚁蛉科幼虫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系统研究了蚁蛉幼虫外部形态特征,对常用形态术语做了定义和注释。对蚁蛉幼虫的形态鉴定是通过将蚁蛉幼虫饲养至成虫,再根据成虫确定幼虫的学名。本文鉴定了中国分布的23种蚁蛉幼虫,涉及到1亚科(Myrmeleontinae)5族(Myrmeleontini,Myrmecaelurini,Nemoleontini,Nesoleontini,Acanthaclisini)5 属和 3 未定名属,对这 23 种蚁蛉幼虫做了详细的形态描述,编写了各级检索表。国外的蚁蛉幼虫研究,笔者检视了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NHMUK)馆藏的88头蚁狮(即蚁蛉幼虫)标本,采集地包括非洲、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其中己鉴定的16种,涉及2亚科(Myrmeleontinae,Palparinae)5族(Myrmeleontini,Myrmecaelurini,Nemoleontini,Acanthaclisini 和 Palparini)8 属,对该 16 种蚁狮做了形态描述。本文提供了国内23种和国外16种蚁蛉幼虫的形态记录图像共计39版398张。为了缩短蚁蛉幼虫的鉴定时间,解决形态相似种的混淆问题,笔者探索了蚁蛉幼虫的分子鉴定方法。本实验测得蚁蛉成虫10种21条mtDNACOI基因片段,结合来自BOLD网站的29种105条COI条形码,基于Kimura-2-parameter(K2P)模型计算样本间遗传距离,结果表明61%的样本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小于0.02,35%的样本种内最大遗传距离位于0.02-0.03之间,4%的样本最大种内遗传距离位于0.03-0.04之间。不同亚科的蚁蛉种间遗传距离高达0.262,属内种间遗传距离均大于0.072,因此遗传距离0.03在本实验中被暂定为蚁蛉科同种的判定标准。将这39种蚁蛉的COI条形码作为参比系,与本实验测得的9种蚁蛉幼虫共23条COI基因序列相比对,其中得到种级鉴定结果的7种幼虫与其同种成虫的COI遗传距离为0.00-0.02。另外2种待定幼虫没有得到种级鉴定结果,是因为目前能得到的参比项中,没有与其COI遗传距离小于0.03的目标种。通过形态鉴定结果与分子鉴定结果的比较表明,COI基因片段在部分蚁蛉幼虫的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积累分子数据是深入开展蚁蛉分子鉴定研究的关键,为此笔者测定了浅蚁蛉Myrmeleon immanis的线粒体基因组,该基因组全长15802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RNA),22个转运RNA(tRNA)和一段968 bp的控制区。论文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论文总结了研究中遗留的问题,展望了深入开展此项研究的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兰旭娥[4](2017)在《四种脉翅目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定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Long-PCR与Sub-PCR法扩增序列测定了 4种脉翅目(Neuroptera)昆虫:长裳帛蚁蛉(Bullanga foridaNavas,1913),日本螳蛉(Mantispajaponica MacLachlan,1875),汉优螳蛉(Eumantispa harmandi Navas,1909)和铜头螳蛉(Eudimacia bacia Okamoto,1911)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完成了注释及分析比较。结合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21种脉翅总目(Neuropterida)昆虫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以广翅目(Megaloptera)和蛇蛉目(Raphidioptera)昆虫作为外群使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系统发育树,针对脉翅目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得出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4种脉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mtDNA)长度分别为:长裳帛蚁蛉15937 bp,日本螳蛉16106 bp,汉优螳蛉15741 bp,铜头螳蛉15899 bp,均包含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cox1-3,atp6,atp8,nad4l,nad1-22 na4cytb)、个 tRNA基因、2个rRNA基因(rrnL,rrnS)和1个A+T富集区,各基因次序及转录方向一致。4个物种mtDNA基因排列顺序均发生WC转位情况,即ttnC排在trnW前面,这种排列存在于除溪蛉科外的脉翅目其他科中。MtDNA全序列碱基组成存在明显的AT偏斜性,A+T总含量汉优螳蛉80.6%,长裳帛蚁蛉73.3%,铜头螳蛉80.3%,日本螳蛉79.3%。2.蛋白质编码基因的A+T含量分别为:长裳帛蚁蛉71.2%,日本螳蛉78.1%,铜头螳蛉78.1%,汉优螳蛉79.0%;四个物种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的第3位点A+T含量最高。对于蛋白质同义密码子使用的相对概率(RSCU)也反映一定的AT含量偏向性,密码子以A和T开头或者结尾的明显高于其他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日本螳蛉、铜头螳蛉、汉优螳蛉cox1的起始密码子都是ACG,长裳帛蚁蛉cox1的起始密码子是ATG,4个物种蛋白质基因cox1、cox2、nad5、nad4使用不完全的终止密码子T,其余PCGs的终止密码子都是完全的TAA。3.4种脉翅目昆虫mtDNA基因间存在一些基因间隔区和重迭区。长裳帛蚁蛉在trnI-trnQ之间的非编码基因间隔区间隔最短,为57 bp,铜头螳蛉最长,为91 bp;日本螳蛉trnS(UCN)-nadl之间的基因间隔相对其他叁个物种较大。4个物种均存在长度为7 bp相对稳定的重迭区:atp8-atp6和nad4-nad4L,在其他昆虫中也存在相同的重迭区,猜测与特定的基因功能相关。4.汉优螳蛉的22个tRNA基因都形成典型的叁叶草结构,长裳帛蚁蛉、日本螳蛉、铜头螳蛉的trnS(AGN)缺失DHU臂。在4个物种的tRNA基因二级结构中都存在一些碱基错配的情况,长裳帛蚁蛉发生错配最多。发生错配最多的碱基对为G-U,其次是U-U,A-C。4个物种G-U错配的位置多发生在氨基酸接受臂。5.4个物种的rrnL和rrnS基因均位于N链。长裳帛蚁蛉、日本螳蛉、铜头螳蛉和汉优螳蛉的rrnL和rrnS长度分别为:1325 bp/776 bp、1307 bp/783 bp、1305 bp/791 bp、1297 bp/786 bp。A+T 富集区介于基因 rrnS 和基因簇trnI-trnQ-trnM之间,长度分别为:长裳帛蚁蛉1066 bp,日本螳蛉1281 bp,铜头螳蛉1092 bp,汉优螳蛉936 bp,其中长裳帛蚁蛉A+T含量是脉翅总目中最低的。4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A+T富集区都形成一个茎环结构。6.本研究基于PCGs和PCGs&rRNAs数据集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脉翅目的系统发育树。两种系统树的拓扑结构略有差异,脉翅目主要分为叁大支序,最基部的是溪蛉科单独聚为一支,其余褐蛉亚目(Hemerobiformia)各科和蚁蛉亚目(Myrmeleontiformia)各科分别聚为一大支,这两个亚目的的单系性得到支持,褐蛉亚目内各科之间的关系复杂,铜头螳蛉、汉优螳蛉和日本螳蛉聚在一起构成姐妹群关系,支持螳蛉科(Mantispidae)的单系性。蚁蛉亚目内部的系统发生关系:(细蛉科(Nymphidae)+(蚁蛉科(Myrmeleontidae)+蝶角蛉科(Ascalaphidae))),蚁蛉科的3个物种长裳帛蚁蛉、浅蚁蛉(Myrmeleon immanis)和班克溪蚁蛉(Epacanthaclisis banksi)并未聚成一支,所以蚁蛉科的单系性受到质疑,仍需后续研究。(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星月,Weiwei,Zhang,Shaun,L.Winterton,Laura,C.V.Breitkreuz,Michael,S.Engel[5](2017)在《中生代脉翅目中与昆虫—蜘蛛专性关联的早期形态特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介昆虫在成虫和幼期均展现出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关的高度多样的特化形态。脉翅目昆虫,特别是其幼虫,是一类捕食性昆虫。为适应其捕食习性,其幼虫具有特化的双刺吸式口器,有些物种还具有特殊的伪装行为。本研究通过对大量缅甸琥珀中脉翅目昆虫的分类研究,发现了一个形态高度特化的物种。该物种成虫前胸细颈状,足显着延长,而后翅强烈退化,这一系列特化形态(本文来源于《科学新闻》期刊2017年04期)
师超凡,杨强,任东[6](2017)在《脉翅目细蛉科昆虫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脉翅目细蛉科化石与现生昆虫的分类学与系统发育学研究历史及进展。介绍了细蛉科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分别回顾了现生与化石细蛉科昆虫的研究历史;分述了各地质历史时期细蛉科昆虫的属种及生物地理学分布;并介绍了近年细蛉科包括化石与现生属种的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从细蛉科在脉翅目中的系统位置及细蛉科内亚科、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展开了讨论;并附世界化石与现生细蛉科昆虫的属种名录。(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杨强,王永杰,师超凡,任东[7](2017)在《“中生代的蝴蝶”——脉翅目丽蛉类昆虫》一文中研究指出丽蛉类昆虫是脉翅目昆虫在中生代特有的一类绝灭昆虫,被誉为"中生代的蝴蝶",其体型巨大、脉序复杂,部分身体特征高度特化,与现代脉翅目昆虫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其在脉翅目演化中的地位也是一直难以确定。同时,由于化石保存的局限性,该类昆虫多是依靠不完整的结构进行分类,缺少系统的总结和修订,也为该类群的深入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对中生代丽蛉类昆虫进行了总结,统计了至今全世界所发现的所有丽蛉类昆虫名录,概述了其研究历史,地质年代及地理分布,系统发育研究进展,功能形态学研究及生态学特性等问题,并提出了研究该类群有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师超凡,王永杰,杨强,彭媛媛,任东[8](2015)在《中生代脉翅目昆虫多样性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脉翅目昆虫是全变态类昆虫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最古老的脉翅目昆虫化石发现于距今2.75亿年的二迭纪早期地层。脉翅目昆虫有完整的化石记录,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均有发现。其中,中生代是脉翅目昆虫一个重要的辐射时期,无论在科级阶元还是种级的分化上,该时期脉翅目昆虫化石的丰富度以及分异度都远远超过其它地质历史时期,而且出现了大量中生代特有的类群。因此,中生代脉翅目昆虫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0)
张杰,王爱芹,王志良,王心丽[9](2014)在《中国囊蚁蛉族一新纪录属及一新纪录种(脉翅目:蚁蛉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蚁蛉科Myrmeleontidae囊蚁蛉族Myrmecaelurini中国1新纪录属:幻蚁蛉属Lopezus,以及中国1新纪录种:飞幻蚁蛉Lopezus fedtschenkoi。(本文来源于《Entomotaxonomia》期刊2014年03期)
傅彤,彭媛媛,王永杰,杨强[10](2013)在《道虎沟地区脉翅目昆虫翅斑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中侏罗世九龙山组脉翅目昆虫化石的翅斑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观察标本3 040件,所有标本皆产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通过比较和总结共发现翅斑类型7型12类,各种翅斑类型差异明显。推测中侏罗世脉翅目化石翅斑的多样性与侏罗纪时期昆虫对特异环境的适应性和对天敌的防御机制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脉翅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讨脉翅目细蛉科昆虫的研究进展,在对其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现生与化石细蛉科昆虫,同时阐述了近几年世界学者对细蛉科昆虫的研究进展,探讨细蛉科昆虫在脉翅目中的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翅目论文参考文献
[1].陈涛,兰旭娥,陈晓宁,尤平.叁种螳蛉线粒体基因组及脉翅目系统发育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古丽扎尔·阿不都克力木,茹仙古丽·尤努斯.脉翅目细蛉科昆虫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7
[3].张杰.蚁蛉科幼虫形态与分子鉴定研究(脉翅目:蚁蛉科)[D].中国农业大学.2017
[4].兰旭娥.四种脉翅目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定比较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7
[5].刘星月,Weiwei,Zhang,Shaun,L.Winterton,Laura,C.V.Breitkreuz,Michael,S.Engel.中生代脉翅目中与昆虫—蜘蛛专性关联的早期形态特化[J].科学新闻.2017
[6].师超凡,杨强,任东.脉翅目细蛉科昆虫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7
[7].杨强,王永杰,师超凡,任东.“中生代的蝴蝶”——脉翅目丽蛉类昆虫[J].环境昆虫学报.2017
[8].师超凡,王永杰,杨强,彭媛媛,任东.中生代脉翅目昆虫多样性演化[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9].张杰,王爱芹,王志良,王心丽.中国囊蚁蛉族一新纪录属及一新纪录种(脉翅目:蚁蛉科)(英文)[J].Entomotaxonomia.2014
[10].傅彤,彭媛媛,王永杰,杨强.道虎沟地区脉翅目昆虫翅斑多样性研究[J].动物分类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