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他者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象,文化,中国,东盟,舆情,主义,符号学。
他者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叶琳[1](2019)在《布宁小说中西方“他者”形象的文本建构——以《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旧金山来的先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四海之内皆兄弟》与《旧金山来的先生》两部小说中,布宁通过将西方形象符号纳入"西方∕东方""先进∕落后"的二元对话和冲突范畴,构建起了包含西方人、西方社会和西方文明的西方"他者"多层立体形象,在迎合20世纪初俄罗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体现了布宁对俄罗斯民族文化身份和发展道路的探寻。(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米迦勒·兰塔,彭欣,胡媛[2](2019)在《大叙事和他者(图像)的构建:第叁帝国的反犹太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文化中,本我(或自我)与他者的集体认同不仅通过话语来传递,也依靠图像来构建。这种文化构建经常通过故事叙述的方式来建立和巩固;简而言之,事件或场景是临时安排的。对建立和巩固文化姿态,以及构架行为而言,图画和视觉艺术作品也许是强有力的叙事资源。在本文中,我将聚焦于自中世纪以来的"犹太人"被作为他者的划分方式,包括在第叁帝国的肖像图画中出现的激进方式的反犹太人图像。在首要的主导故事中,在不同主人公及犹太反派之间上演了一场伪造的历史性斗争,为了把自我从他者中划分开,人们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创作图像叙事或主旨故事。本文将从一个叙事学和文化符号学的角度介绍一些具体的图像实例。(本文来源于《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南雨辰[3](2019)在《“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建构——基于《联合早报》网站专题“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中,"他者"视域的研究维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下,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新闻文本、主题指向、话语体现叁个层面来分析相关的新闻文本,以求了解新加坡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尝试提出改进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传播策略。(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9年11期)
王飒,李长中[4](2019)在《“他者”视角下皖北形象的呈现与建构——以王安忆、赛珍珠的作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他者"是地域文学研究的一种视角,具有"他者"身份的作者呈现的关于地域的文学构想、文学观念表达和语义表征都可从这一视角进行解读。皖北地区作为形象特征相对模糊的区域,具有不同文化身份的作者所带来的地域经验世界的重组、认知对象的挑选、文化模式的理解,对皖北地区地域价值外延的增拓显得尤为重要。以王安忆和赛珍珠的作品为文本进行分析,探究皖北形象在"他者"比较中是如何得以发现、体认、建构的,"他者"视角的介入又怎样为地域提供了另一种更加丰富、厚重的言说方式。(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郝焕香[5](2019)在《“他者”镜像构建下的嘉兴城市形象分析——以来华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审视与"他者"反馈的双重视角是城市文化品格和自身形象塑造的有效方式,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以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为视角,从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的打造、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层面反思嘉兴城市形象建设中的"国际品质"和对外传播中的得失,以期实现不同文化视野中的对话与互动。(本文来源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颖[6](2019)在《浅析《扶桑》中的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严歌苓的小说《扶桑》采取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在小说中频繁转换叙述视角。小说从不同视角出发,解读注视者眼中的"自我"及"他者"形象。在克里斯眼中,扶桑是充满着古老东方神秘气质的"他者"。另一方面,克里斯作为白人主体代表,也是中国第一代移民眼中的"他者"。在美国人眼中,赴美的第一代中国移民都是来自异国的"他者"。小说通过不同视角下的"自我"和"他者"形象,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种族歧视下的中国第一代移民的生存困境。作者通过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自塑了扶桑和大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我"形象,成功颠覆了东方主义论。(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4期)
罗奕[7](2019)在《他者眼中的中国形象——基于东盟国家大众媒体涉华报道的舆情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形象是人们(形象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一个国家(形象客体)由其客观存在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需要从主客体关系来讨论。本文通过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六国大众媒体的涉华报道进行舆情监测,了解这六国媒体作为"他者"是如何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建构的。本文认为,这些报道虽然存在偏差,不能"面面俱到",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传媒》期刊2019年14期)
沈霄[8](2019)在《“看”中国:作为“他者”的国家形象建构——基于Facebook“中国文化”系列短片的文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运用"柔性"力量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日报》在Facebook主页上发布的"中国文化"系列短片,分析了"他者"在主题、创作角度、叙事风格、人物、音乐、字幕等视频视听说元素上的策略运用,同时统计分析了用户的积极情绪词与消极情绪词,结合播放量、点赞、分享、评论来衡量视频传播效果。研究发现:通过视频中中国文化符号呈现以及视频本身的视听说分析,隐藏于媒介符号之下的国家形象轮廓逐渐显现,外国青年以主我身份创作的短片建构出了文化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文化繁荣、丰满有活力;和平发展、注重相依相生;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的现代化国家等四种中国国家形象。从传播效果来看,陌生的"他者"视角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更亲切、丰满、有活力。(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余索[9](2019)在《“恶女”与“他者”:东野奎吾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影视呈现——以中国版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中国电影版《嫌疑人X的献身》上映,其中有关陈婧的形象无疑汇集了更多的关注。文章主要从"恶女"和"他者"两个角度分析陈婧的形象,在此基础之上对影视文本中女性作为"恶女""他者"形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声屏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曾佩琳,陈昊天[10](2019)在《切断了的联系:中国女性的他者描述和本土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20世纪之交,作为"中国通"或者说作为中国专家的西方女性笔下对中国女性的描述。这些文本均可被归为性别实践,其来源囊括了回忆录、传教士报道、照片和绘画,无疑维系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传教事业,但其重点和意义也超越了这些话语。西方女性运用了所谓"跨国家庭生活"的方式,在中国找到了一个特权舞台,在这里,她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不必向由男性主导的父权社会证明自己的正当性。在西方女性运用大量的修辞形象和话语转义来描绘中国,以求迎合西方读者时,这些作品也展现出西方女性通过书写中国女性来体现自身独特性并重塑自我的多重愿景。这也许有助于理解西方女性如何塑造中国的东方主义形象,以及她们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些维多利亚时代由西方女性执笔的有关中国女性的书籍,并不仅仅是不寻常而杰出的人物所书写的娱乐性作品,抑或是传教事业的一部分。相反,它们澄清并阐明了跨国文化互动的复杂驱动力,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下,这一驱动力仍然在中国、西方、女性、种族和性别等领域中发挥着作用。(本文来源于《全球史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他者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不同文化中,本我(或自我)与他者的集体认同不仅通过话语来传递,也依靠图像来构建。这种文化构建经常通过故事叙述的方式来建立和巩固;简而言之,事件或场景是临时安排的。对建立和巩固文化姿态,以及构架行为而言,图画和视觉艺术作品也许是强有力的叙事资源。在本文中,我将聚焦于自中世纪以来的"犹太人"被作为他者的划分方式,包括在第叁帝国的肖像图画中出现的激进方式的反犹太人图像。在首要的主导故事中,在不同主人公及犹太反派之间上演了一场伪造的历史性斗争,为了把自我从他者中划分开,人们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创作图像叙事或主旨故事。本文将从一个叙事学和文化符号学的角度介绍一些具体的图像实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他者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叶琳.布宁小说中西方“他者”形象的文本建构——以《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旧金山来的先生》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2].米迦勒·兰塔,彭欣,胡媛.大叙事和他者(图像)的构建:第叁帝国的反犹太人形象[J].文化研究.2019
[3].南雨辰.“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建构——基于《联合早报》网站专题“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分析[J].东南传播.2019
[4].王飒,李长中.“他者”视角下皖北形象的呈现与建构——以王安忆、赛珍珠的作品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郝焕香.“他者”镜像构建下的嘉兴城市形象分析——以来华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6].李颖.浅析《扶桑》中的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J].北方文学.2019
[7].罗奕.他者眼中的中国形象——基于东盟国家大众媒体涉华报道的舆情分析[J].传媒.2019
[8].沈霄.“看”中国:作为“他者”的国家形象建构——基于Facebook“中国文化”系列短片的文本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余索.“恶女”与“他者”:东野奎吾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影视呈现——以中国版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为例[J].声屏世界.2019
[10].曾佩琳,陈昊天.切断了的联系:中国女性的他者描述和本土形象[J].全球史评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