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包括防护坡体,所述防护坡体设置于混凝土基体上,所述防护坡体的坡面处的中部与上部均间隔插设有多根与其坡面相垂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露在坡面的外部,且支撑杆的另一端插设在混凝土基体内,位于坡面外部的支撑杆的一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每个支撑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所述防护坡体的坡面外部贴合设置有边坡防护网。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板能够缓和水对护坡坡面的冲击力,使护坡坡面所受到的冲击力大大减小,使护坡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固,可有效延长护坡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包括防护坡体(2),所述防护坡体(2)设置于混凝土基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坡体(2)的坡面处的中部与上部均间隔插设有多根与其坡面相垂直的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露在坡面的外部,且支撑杆(3)的另一端插设在混凝土基体(1)内,位于坡面外部的支撑杆(3)的一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每个支撑杆(3)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9);所述防护坡体(2)的坡面外部贴合设置有边坡防护网(4),所述边坡防护网(4)的顶部与防护坡体(2)之间以及边坡防护网(4)的底部与防护坡体(2)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二螺钉(10)固定,所述边坡防护网(4)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所述边坡防护网(4)的外部罩设有与防护坡体(2)的坡面平行的缓冲板(8),所述缓冲板(8)设置为网格板,所述缓冲板(8)上开设有多个插孔,且多个支撑杆(3)对应插设在多个插孔内,位于同一个支撑杆(3)上的两个调节螺母(9)分别位于缓冲板(8)的上下两侧。
设计方案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包括防护坡体(2),所述防护坡体(2)设置于混凝土基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坡体(2)的坡面处的中部与上部均间隔插设有多根与其坡面相垂直的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露在坡面的外部,且支撑杆(3)的另一端插设在混凝土基体(1)内,位于坡面外部的支撑杆(3)的一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每个支撑杆(3)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9);
所述防护坡体(2)的坡面外部贴合设置有边坡防护网(4),所述边坡防护网(4)的顶部与防护坡体(2)之间以及边坡防护网(4)的底部与防护坡体(2)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二螺钉(10)固定,所述边坡防护网(4)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
所述边坡防护网(4)的外部罩设有与防护坡体(2)的坡面平行的缓冲板(8),所述缓冲板(8)设置为网格板,所述缓冲板(8)上开设有多个插孔,且多个支撑杆(3)对应插设在多个插孔内,位于同一个支撑杆(3)上的两个调节螺母(9)分别位于缓冲板(8)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设置为不锈钢杆,所述调节螺母(9)设置为不锈钢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钉(5)和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套设在第一螺钉(5)的外部,且限位板(6)贴设在边坡防护网(4)的表面,所述限位板(6)靠近边坡防护网(4)的一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板(6)垂直的限位杆(7),所述第一螺钉(5)的尖端部以及限位杆(7)的端部均插设在防护坡体(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9)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护坡是水利设施中很常见的一种,也很实用,但现有的水利护坡墙的承压能力有限,如果水的冲击力过大,会降低护坡结构的稳定性。护坡缺少减缓水对护坡的压力的机构,导致护坡的使用寿命减短,不便于实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包括防护坡体,所述防护坡体设置于混凝土基体上,所述防护坡体的坡面处的中部与上部均间隔插设有多根与其坡面相垂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露在坡面的外部,且支撑杆的另一端插设在混凝土基体内,位于坡面外部的支撑杆的一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每个支撑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
所述防护坡体的坡面外部贴合设置有边坡防护网,所述边坡防护网的顶部与防护坡体之间以及边坡防护网的底部与防护坡体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二螺钉固定,所述边坡防护网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
所述边坡防护网的外部罩设有与防护坡体的坡面平行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设置为网格板,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多个插孔,且多个支撑杆对应插设在多个插孔内,位于同一个支撑杆上的两个调节螺母分别位于缓冲板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为不锈钢杆,所述调节螺母设置为不锈钢螺母。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钉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设在第一螺钉的外部,且限位板贴设在边坡防护网的表面,所述限位板靠近边坡防护网的一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板垂直的限位杆,所述第一螺钉的尖端部以及限位杆的端部均插设在防护坡体内。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板能够缓和水对护坡坡面的冲击力,使护坡坡面所受到的冲击力大大减小,使护坡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固,可有效延长护坡的使用寿命,并且缓冲板与坡面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缓冲板损坏时也便于进行更换或修理,便于实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凝土基体1、防护坡体2、支撑杆3、边坡防护网4、第一螺钉5、限位板6、限位杆7、缓冲板8、调节螺母9、第二螺钉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加固结构,包括防护坡体2,防护坡体2设置于混凝土基体1上,防护坡体2的坡面处的中部与上部均间隔插设有多根与其坡面相垂直的支撑杆3,由于护坡的底部容易聚积泥沙,这样设置可减小泥沙对支撑杆3造成影响。支撑杆3的一端露在坡面的外部,且支撑杆3的另一端插设在混凝土基体1内,位于坡面外部的支撑杆3的一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每个支撑杆3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9。支撑杆3设置为不锈钢杆,调节螺母9设置为不锈钢螺母,这样设置可提高支撑杆3与调节螺母9的使用寿命。调节螺母9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垫,橡胶缓冲垫可对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冲击力对护坡的影响,可提高护坡的使用寿命。
防护坡体2的坡面外部贴合设置有边坡防护网4,边坡防护网4的顶部与防护坡体2之间以及边坡防护网4的底部与防护坡体2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二螺钉10固定,边坡防护网4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可对边坡防护网4进行固定,使边坡防护网4能够更好的贴设在护坡的坡面上。
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钉5和限位板6,限位板6套设在第一螺钉5的外部,且限位板6贴设在边坡防护网4的表面,限位板6靠近边坡防护网4的一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板6垂直的限位杆7,第一螺钉5的尖端部以及限位杆7的端部均插设在防护坡体2内。限位板6的面积较大,对边坡防护网4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而限位杆7对限位板6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
边坡防护网4的外部罩设有与防护坡体2的坡面平行的缓冲板8,缓冲板8设置为网格板,缓冲板8上开设有多个插孔,且多个支撑杆3对应插设在多个插孔内,位于同一个支撑杆3上的两个调节螺母9分别位于缓冲板8的上下两侧。缓冲板8与防护坡体2的坡面之间留有间距,用于对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在使用时,水优先与缓冲板8接触再与坡面接触,这样设置可有效降低水的冲击力对护坡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坡的使用寿命。而缓冲板8与坡面之间的间距可通过拧动多个调节螺母9进行调节,这样设置也便于在缓冲板8损坏时将其拆卸进行更换或维修,便于实际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117.9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907320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E02B3/12
专利分类号:E02B3/12
范畴分类:36B;36E;
申请人:单兰涛;郭伟;董晓;钟琦
第一申请人:单兰涛
申请人地址:2221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水利局
发明人:单兰涛;郭伟;董晓;任金龙;衣风涛
第一发明人:单兰涛
当前权利人:单兰涛;郭伟;董晓;钟琦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