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偏航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偏航系统,故障诊断,高低频能量比,线性预测倒谱系数
偏航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战,谢磊,夏政,高宝成[1](2019)在《基于SVM的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声学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故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麦克风的非接触式声学诊断方法。通过对偏航系统的故障机理和拾取声信号的特点分析,研究提取无量纲的高低频能量比与线性预测倒谱系数来表征偏航系统的状态。然后,引入主成分分析法自适应的优化初始特征向量,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分类器,并采用网格法寻优分类器的参数。最后,基于实测数据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刘亚林,唐伟,张朝远,曾昌勇,毛继光[2](2019)在《基于电磁阻尼的风电机组偏航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采用液压阻尼偏航方法时,在偏航过程中由偏航电机驱动的同时,需要液压刹车部分投入以提供阻尼使机舱保持平稳,此过程中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产生的滑动摩擦会导致刹车片磨损、机舱振动、噪声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文章论述了偏航过程中一种采用偏航电机提供电磁阻尼取代偏航动作过程中的液压刹车制动的电磁阻尼偏航系统。风电机组采用变频器控制偏航电机动作,完成偏航过程。采用电磁阻尼偏航系统能有效避免液压阻尼偏航系统的刹车片磨损,降低偏航系统维护频率,有效降低偏航过程中的机舱振动及机械噪声。(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S1期)
叶宁[3](2019)在《浅谈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现场运行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机偏航控制作为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环节,对风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福家田风电场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的结构原理,分析了偏航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典型故障现象及远程处置方法,并归纳整理出风机偏航系统远程监控其他注意事项及日常巡检维护要求,为同类型机组远程集控运行质量的提升、机组运行异常时远程处理控制的规范、风电场风能利用效率的提高、机组安全控制的保障提供了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红水河》期刊2019年04期)
甄继霞[4](2019)在《大型风电机组偏航系统性能异常与检修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风电技术逐步发展,日趋完善。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故障,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能的检修与故障排查。文章通过对风电机组特点的介绍,分析其在工作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以期为大型风电机组的发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4期)
徐金晖,郭鹏,宋鹏,柳玉[5](2019)在《风电机组偏航系统静态偏差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静态偏差(偏航静差)普遍存在于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控制中,造成机组发电效率降低、载荷增加。针对目前风电场缺少激光雷达测风仪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数据预处理的改进区间化偏航静差分析和计算方法。在分析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的基础上,选取机组最大风能追踪阶段叶尖速比水平分布区间的运行数据,通过比较不同风速和偏航误差区间的功率特性来分析计算偏航静差。以激光雷达测风仪测量的数据为基准,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建立偏航静差与叶轮转速的函数关系,可根据叶轮转速的变化对偏航静差作更精确的分析。风电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分析和计算偏航静差值。(本文来源于《华电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邢作霞,项尚,徐健,赵清松[6](2019)在《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实验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主动式偏航系统结构为依据,设计了适用于实验研究和探索的偏航系统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偏航实训台和偏航操作台构成,依据实验平台设计了相关实验内容。该实验平台丰富了风电机组实验仪器,为学生分析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创造了实验条件,促进了学生对偏航系统的学习,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王楠楠[7](2019)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磁悬浮偏航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中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中,偏航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关系到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风能,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效率,需使得风力发电机处于迎风位置。但传统偏航系统存在诸多缺点,如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故障率高、维护不方便,一旦发生故障,更换困难,停机检修时间长,给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因而亟需开发一种对风精度高、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的偏航系统。为此,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风电磁悬浮偏航系统(MYS),本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对此磁悬浮偏航系统的悬浮过程和偏航过程进行建模与控制:首先,依据电磁学和力学理论,建立了磁悬浮偏航系统悬浮过程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将其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在平衡点附近近似得出悬浮过程的线性模型。同时,运用电磁学和动力学理论对磁悬浮偏航系统的偏航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偏航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前向欧拉公式进行线性化处理,最终推导出偏航过程的线性化模型。其次,依据上述模型,采用基于状态方程的预测控制理论设计了外环预测气隙控制器,内环采用传统PID控制,利用待定系数法推导出悬浮过程的闭环状态空间方程。同时考虑到磁悬浮偏航系统在悬浮过程中模型参数易受到外界环境及温度的影响,设计了模型失配补偿器,最终通过仿真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第叁,为了进一步提高磁悬浮偏航系统悬浮过程的抗干扰能力和动态响应能力,将PID控制与状态反馈控制(SFC)相结合作为气隙外环控制器,将带有延时补偿的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作为电流内环控制器。最终,将此方案与传统PID控制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抗干扰能力较强,动态响应速度较快。第四,基于FCS-MPC理论设计得到磁悬浮偏航系统偏航过程的预测电流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对dSPACE软件及硬件的学习,搭建了基于dSPACE的风电磁悬浮偏航实验平台,并完成了DS5203、DS4002外围硬件电路的设计。(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王强[8](2019)在《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主被动悬浮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平轴风力发电系统偏航装置摩擦功耗大、故障率高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了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机舱悬浮下偏航迎风,极大降低偏航功耗。但风力偏航系统工作在80m高的塔架上,工况恶劣,特别是因机舱桨叶和尾翼侧差别较大的迎风面积产生的倾覆力矩,使得机舱极易俯仰,风机存在轴向、俯仰及偏航等多自由度运动,采用传统多变流器协同悬浮策略,存在传感器和变流器数量多、悬浮功耗大、故障率高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风力机舱的主被动悬浮协同控制,被动提升俯仰刚度阻尼,主动轴向悬浮风机机舱,协同完成风力机舱的稳定悬浮。首先深入研究了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悬浮机制和受力分析,给出了风机倾覆力矩和轴向下压力模型,理论推导了机舱两侧涡流阻尼力和悬浮力,构建了机舱两自由度运动方程;试验研究了涡流阻尼引入在提高盘式永磁体的悬浮性能和控制器稳定域的突出效果,仿真研究了铝板厚度、悬浮气隙和电流对涡流阻尼力影响,综合考虑悬浮功耗、气隙波动以及变流器负担,优化选择了涡流铝板厚度,仿真验证了基于铝板优化厚度的悬浮系统气隙波动量仅为1mm以及电流减小幅度可达3A。本文提出的风力机舱主被动悬浮控制,包括含悬浮绕组和铝板一体化的涡流阻尼系统以及机舱重心下移等复合方法,以及机舱轴向悬浮控制两部分。基于风机额定倾覆力矩以及最大允许俯仰角度,完成机舱重心下移力臂设计以及俯仰阻尼提升研究;鉴于机舱悬浮绕组电感较大所致电流滞后问题,采用了悬浮气隙外环和电流内环相结合串级控制,提出了基于反电动势补偿的电流跟踪控制器,提升电流跟踪速度;针对机舱悬浮非线性、弱阻尼以及含俯仰自由度干扰等问题,采用自适应干扰补偿和RBF神经网络两种算法,快速逼近风机悬浮系统诸多不确定性干扰,配合悬浮稳定控制器,实现机舱稳定悬浮,仿真试验发现:两种算法均可在倾覆力矩150Nm施加情况下,气隙最大波动量分别为0.3mm和0.25mm,远优于PID控制气隙波动的1.2mm,机舱两侧气隙差异大幅降低,俯仰角度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主被动悬浮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基于3kW悬浮变流器以及重达484kg的风力磁悬浮偏航样机,搭建了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试验平台,分别进行多铝板厚度机舱悬浮性能对比试验以及150Nm倾覆力矩施加情况下机舱主被动悬浮试验,试验发现:1)基于优化铝板厚度悬浮系统,在225N机舱下压力作用下,悬浮气隙波动0.125mm,远优于未优化的气隙波动4mm,验证了涡流阻尼优化有效性;2)自适应干扰补偿算法在150Nm倾覆力矩作用下,机舱悬浮稳态误差为0.2mm,机舱两侧最大悬浮气隙差为0.2mm,且仅在1.3s时间内渐进收敛,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主被动悬浮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衣学涛[9](2019)在《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建模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平轴风力发电系统偏航装置存在多齿轮传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偏航功耗大等问题,新能源研究所提出了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运行工况恶劣,机舱悬浮本质为多自由度电磁悬浮系统,机舱悬浮后偏航本质为弱阻尼、强干扰的盘式电机转速控制,如何抑制外界干扰实现机舱稳定悬浮,以及机舱悬浮下偏航是本文研究的关键。为此,本文从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模型构建、多自由度机舱悬浮以及超低速偏航控制等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分析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多自由度运行机制,给出了风力机舱所受倾覆力矩、偏航负载转矩以及轴向下压力数学模型,建立了含轴向、俯仰两自由度运动方程,鉴于气隙磁场能存在的轴径向磁场耦合,基于虚功法和含悬浮电流、偏航电流的气隙磁场能,给出了机舱两侧悬浮电磁力,综合考虑机舱两侧悬浮气隙、悬浮电流的差异以及外界干扰,构建机舱多自由度悬浮模型以及偏航运动模型,采用转子磁场定向将悬浮力与偏航转矩解耦,实现机舱悬浮与偏航过程的完全独立控制。针对风机机舱两自由度运动机制以及俯仰角度难以测量等问题,采用坐标变换将两自由度运动模型转化为机舱两点悬浮控制模型,提出了风机机舱的两点悬浮协同控制策略,包括两点协同式悬浮跟踪控制以及交叉耦合控制器,其中两点协同式悬浮跟踪控制采用自适应悬浮跟踪控制,基于Lyapunov函数完成了悬浮模型参数的自适应律设计,极大提升悬浮气隙跟踪以及鲁棒性能,随后基于同步跟踪误差设计了交叉耦合控制器,提升机舱两侧悬浮同步性能。针对偏航控制的弱阻尼、强干扰以及因倾覆力矩所致的转矩不确定性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理论设计了偏航转速控制器,同时设计了干扰转矩观测器,快速补偿不确定干扰对转速控制影响。基于上述悬浮和偏航控制策略,仿真研究了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的偏航迎风和侧偏保护两实验,实现了风机机舱悬浮稳定和偏航转速的超低速稳定控制,同时实现了风机最大功率跟踪和侧偏保护功能,证明了悬浮与偏航控制策略有效性以及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基于风力磁悬浮偏航样机(悬浮重量484kg)、两悬浮变流器以及偏航变流器,搭建了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实验平台,首先进行了悬浮跟踪实验、轴向抗干扰实验以及侧偏扰动实验,并进行了多种悬浮控制算法的性能对比,试验表明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在上升时间、稳态误差、抗干扰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悬浮稳态误差仅为0.05mm,同步误差仅为0.2mm。随后进行了机舱悬浮与偏航一体化实验,实现了盘式电机的±0.3rpm超低速旋转,且偏航全过程悬浮气隙稳定,悬浮气隙波动仅为±0.3mm,偏航转速波动仅为0.0.25r/min,进一步验证机舱悬浮和偏航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李鸢飞[10](2019)在《风机偏航系统中直驱盘式电机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成了当下热点问题,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成为当下能源发展的热点。在商业上应用最早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风力发电机的主流,其技术也比较成熟,但也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零部件繁多结构复杂使得维修困难、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润滑脂、制造成本高等,长时间偏航将对风机塔架产生危害,影响风机中桨叶的寿命。通过对传统偏航装置系统存在不足的研究,课题组提出一种新型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该系统是将磁悬浮技术和盘式电机技术引入到偏航系统之中,使得偏航系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大降低偏航损耗,具有结构简单、利于维护、不需定期润滑等特点,而且可以改善在风机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的桨叶震颤损坏及塔身侧弯的问题。磁悬浮偏航系统中完成悬浮和偏航的主要驱动部件是盘式电机,盘式电机作为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新型电机,因不再需要机械减速结构而使得系统重量减轻,简化了整个磁悬浮系统的机构,同时该电机具有低速运行平稳、振动噪声低、结构紧凑等特点,正符合风机机舱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本文的重点就是对该盘式电机进行设计和优化。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风机偏航系统和盘式电机的种类,通过比较确定出所选用的盘式电机种类为盘式同步电机。然后进行了定、转子参数计算,确定了分数槽绕组方式及具体参数,得出各相原理接线图,确定定转子铁心硅钢片型号。介绍了叁维电磁场分析原理,在Maxwell 3D中建立了盘式电机的3D仿真模型,从电磁场的角度出发,对盘式电机的3D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该电机在静态磁场和瞬态磁场下的性能。发现该电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齿槽转矩过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从改变槽口宽度、采用定子斜槽以及极槽数配合叁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分析。对叁种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得出每一种情况下的齿槽转矩波形图,对比分析每种方法对齿槽转矩的削弱程度,验证其可行性和优化效果。(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偏航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采用液压阻尼偏航方法时,在偏航过程中由偏航电机驱动的同时,需要液压刹车部分投入以提供阻尼使机舱保持平稳,此过程中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产生的滑动摩擦会导致刹车片磨损、机舱振动、噪声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文章论述了偏航过程中一种采用偏航电机提供电磁阻尼取代偏航动作过程中的液压刹车制动的电磁阻尼偏航系统。风电机组采用变频器控制偏航电机动作,完成偏航过程。采用电磁阻尼偏航系统能有效避免液压阻尼偏航系统的刹车片磨损,降低偏航系统维护频率,有效降低偏航过程中的机舱振动及机械噪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航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永战,谢磊,夏政,高宝成.基于SVM的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声学检测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19
[2].刘亚林,唐伟,张朝远,曾昌勇,毛继光.基于电磁阻尼的风电机组偏航系统[J].船舶工程.2019
[3].叶宁.浅谈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现场运行技术应用[J].红水河.2019
[4].甄继霞.大型风电机组偏航系统性能异常与检修策略[J].南方农机.2019
[5].徐金晖,郭鹏,宋鹏,柳玉.风电机组偏航系统静态偏差分析与研究[J].华电技术.2019
[6].邢作霞,项尚,徐健,赵清松.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实验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7].王楠楠.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磁悬浮偏航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8].王强.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主被动悬浮控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9].衣学涛.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建模与控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10].李鸢飞.风机偏航系统中直驱盘式电机的优化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