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素海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纤维素,海绵,油水,液相,纺丝,复合物,材料。
纤维素海绵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迎,郭亮亮,刘泽员,张静[1](2019)在《氧化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壳聚糖与氧化纤维素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氧化纤维素不同用量的复合海绵。通过吸水性、水蒸汽透过率、降解性等测试研究了其性能。研究表明,与纯壳聚糖海绵相比,复合海绵机械性能得到很大改善,还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降解性及抑菌性。在氧化纤维素用量为5%(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海绵性能相对最佳,吸水率高达1243%,孔隙率为86. 51%,水蒸汽透过率为4. 13kg/(24h·m2),拉伸强度为0. 28MPa,降解28d的降解率为22. 8%,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宽度分别为2. 50mm、1. 50mm,是一种潜在的止血材料。(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许豪铭,朱月杰,严勇杰,杨展程,陶士英[2](2018)在《纤维素海绵的制备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海绵具有吸水性好、环保、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强碱溶解法、NMMO法、离子液体法、冷冻干燥法等纤维素海绵的不同制备工艺,并对存在的影响因素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14期)
刘洁[3](2018)在《纤维素海绵及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相变储能材料对节约能源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聚乙二醇(PEG)是目前一种常用的有机固-液相变材料,但液相的产生给实际应用带来了麻烦。本文首先以物理成孔法制备了纤维素海绵,并以此作为基体制备了 PEG/纤维素固-固相变材料,用以解决PEG液体泄漏的问题,拓宽了纤维素海绵的应用领域。当脱脂棉与MCC的质量比为1:4,纤维素的总质量分数为5%时,随着成孔剂用量的增加,海绵泡孔的平均孔径依次增大、泡孔的结构稳定性和海绵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海绵的孔隙率、吸水和保湿倍数先增加后减小。当成孔剂的用量为纤维素悬浮液质量的1.5倍时,与其它叁组样品相比,海绵的孔隙率相对最高(94.4%)、亲水性相对最好;当成孔剂的用量为1倍时,虽然海绵的孔隙率和亲水性偏低,但海绵的拉伸强度(0.73 MPa)相对较高,且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海绵的损失很小。当成孔剂的用量为1倍,纤维素的总质量分数为5%时,随着脱脂棉与MCC的质量比逐渐增加,海绵的拉伸强度依次增强,最高可达0.85 MPa(1:1);海绵的吸水和保湿倍数变化相对较小,当二者比例为1:2时,海绵的吸水倍数(14.3倍)和保湿倍数(13.0倍)相对较高;海绵中纤维素的晶体类型主要为纤维素II型。当成孔剂的用量为1倍,脱脂棉与MCC的质量比为1:4时,随着纤维素总质量分数的增加,海绵的泡孔壁逐渐完整,孔壁逐渐增厚;海绵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当纤维素的总质量分数为6%时,海绵的拉伸强度相对最高(1.02MPa);海绵的孔隙率和对水的吸附能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将自制的纤维素海绵作为基体与不同分子量的PEG以物理共混的方法进行复合,制备出了复合固-固相变材料(SS-PCMs)。选取纤维素海绵的制备条件为:成孔剂的用量为纤维素悬浮液质量的1倍、纤维素的总质量分数为5%,脱脂棉与MCC的质量比为1:1。实验表明,与其它叁种分子量的PEG相比,PEG-6000与纤维素基体的结合效果相对较好,且PCM-6000的热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在不发生液体泄漏的前提下,在本文中,PEG-6000在SS-PCMs中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90.77%;纤维素基体和PEG主要靠海绵的孔隙结构和氢键作用复合,并无化学反应的发生;SS-PCMs的熔融焓(△Hf)随着SS-PCMs中PEG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Hf最高可达146.88 J g-1,但均小于纯PEG-6000(179.09 J·g-1)。结晶焓的(△Hc)的变化规律与熔融焓相反,|△Hc|最高可达137.81 J·g1;制备的SS-PCMs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此外,为了改善SS-PCMs的导热性,采用了纳米Ti02作为导热增强粒子。随着SS-PCMs中Ti02质量分数的增加,SS-PCMs的导热系数也随之增大,且当ω(TiO2)=2.16%时,与不掺杂TiO2的样品相比,导热系数增加了 12.93%;导热系数的增加会提高SS-PCMs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速度,有利于其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释放更多的热量。(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4-01)
刘洁,刘志明[4](2017)在《成孔剂Na_2SO_4的用量对纤维素海绵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微晶纤维素和脱脂棉为原料,以NaOH/尿素溶液作为溶剂可制备具有较低密度的纤维素海绵。主要研究了成孔剂(无水Na_2SO_4)的用量对纤维素海绵结构和性能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当成孔剂的用量为纤维素混合溶液质量的1.5倍时,样品的密度相对最小(0.085 g/cm~3)、孔隙率最高(94.4%),且海绵的吸水和保湿倍数较高,分别为16.2倍和13.8倍。但当成孔剂的用量为纤维素混合溶液质量的1倍时,海绵的泡孔结构更加稳定。(本文来源于《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04期)
沈威,刘璐,陈维明,叶凯强,莫秀梅[5](2017)在《醋酸纤维素/明胶静电纺丝叁维海绵的制备及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纺丝技术能够制备具有模拟细胞外基质的超细纤维结构,因此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然而,静电纺丝技术往往只能制备出二维的材料,难以应用于叁维的组织修复,如软骨修复。我们将醋酸纤维素/明胶静电纺丝膜通过打碎,冻干,交联制备成叁维海绵,用SEM观察了海绵的形貌,并测试了海绵的孔径、孔隙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明胶静电纺丝叁维海绵是一种超轻的材料,内部具有超细纤维结构,孔径能达到100微米,孔隙率大于95%,具有压缩回弹性能。MTT实验表明软骨细胞在海绵上生长良好。因此,醋酸纤维素/明胶静电纺丝叁维海绵在软骨组织工程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6-10》期刊2017-10-21)
易丽[6](2017)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与复合海绵的构建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塑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领域,主要用于热塑成膜、药物片剂和缓释制剂加工,但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报道较少,L-HPC在碱性溶剂中溶解度高于纤维素和水溶性的羟乙基纤维素(HEC),再生材料的力学强度接近于纤维素材料。其力学强度和耐水性均高于HEC材料。由于羟丙基的空间位阻效应,HPC的分子结构比HEC更均匀,含有自由的羟基,可作为反应基团用于化学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由多种氨基酸组成,营养物质丰富,生物降解速率快,含有氨基和羧基等活性官能团。为此我们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制备具有叁维立体结构的复合材料,通过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法表征其结构和理化性能,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系统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探究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能性。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的构建及评价:以L-HPC和SPI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在氢氧化钠/尿素溶剂体系中共混交联,在室温经凝胶化制备一系列复合凝胶(EHSG-n,n代表原材料SPI占材料总质量的百分含量)。首先,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热重分析(TGA)以及压缩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和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HPC和SPI发生了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而且SPI的含对复合凝胶的理化性能有一定影响;其次,通过体外细胞材料共培养、细胞毒性实验和体外血液相容性实验,证明复合凝胶材料对细胞没有毒性,大豆分离蛋白改善了材料对细胞的粘附性,提高了细胞活性。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复合凝胶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凝血性能;最后,通过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评价了复合凝胶的体内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复合凝胶材料植入动物体内不会产生明显的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耐水性强,在被组织包裹渗透的情况下可以长期保持形态不变,组织相容性良好;(2)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海绵的构建及评价:以ECH为交联剂,L-HPC与SPI在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中共混,在共混溶液凝胶化之前快速低温冷冻,并经冷冻干燥,制备出一系列结构不同于上述复合凝胶的复合海绵材料(EHSS-n,n代表原材料SPI占材料总质量的百分含量)。首先,通过FTIR、XRD、SEM、TGA、吸水率和压缩测试等实验检测HESS-n复合海绵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L-HPC与SPI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这要归因于L-HPC作为纤维素醚化物,在保留了具有反应活性的羟基基础上,增长了纤维素大分子的侧链,降低了分子的规整度,增大了分子链的活动性,更易于与大豆分离蛋白分子交联。SPI明显改善了材料的孔径结构和亲水性,EHSS-n复合海绵在湿态下具有一定湿强度。体外细胞毒性、细胞共培养和细胞迁移实验结果均表明,复合海绵的细胞相容性较好,尤其EHSS-30、EHSS-50和EHSS-70效果最为明显,适量的大豆分离蛋白促进了细胞的粘附和增殖,提高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体外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EHSS-n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凝血性,抗血小板粘附功能。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海绵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大豆分离蛋白含量越高,降解速度越快。综上所述,通过化学交联制备结构稳定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材料,综合了两者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拓宽了 HPC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应用,在作为支架材料或者填充材料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途。(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吴志红,昌康琪,王栋,李沐芳[7](2016)在《环境友好高吸水纤维素海绵的制备及影响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NaOH/尿素水溶液体系低温溶解纤维素法是一种环境友好、低成本的纤维素溶解方法。文中以NaOH/尿素水溶液为溶剂体系,微晶纤维素为原料,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精梳棉为增强纤维,利用冷冻法溶解微晶纤维素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吸水性能的纤维素海绵。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及差重法分析了微晶纤维素浓度、增强纤维浓度、成孔剂浓度以及成孔剂颗粒大小对纤维素海绵形态结构、密度、拉伸强度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质量浓度、增强纤维质量浓度、成孔剂浓度以及成孔剂颗粒的大小是影响纤维素海绵性能的主要因素。当纤维素添加量为m(纤维素)/m(S)=6/100,增强纤维添加量为m(增强纤维)/m(S)=3/100,成孔剂添加量为m(成孔剂)/m(S)=140/100,成孔剂的粒径在0.125~0.18mm时,纤维素海绵的综合性能较好,其形态均匀,吸水性可以达到900%以上。(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1期)
叶冬冬,钟自彪,常春雨,王彦峰,叶启发[8](2015)在《高抗菌性纤维素/纳米银复合海绵敷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银纳米粒子高抗菌活性,利用纤维素溶液通过化学交联制备得到纤维素水凝胶(RCH)。随后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出纤维素/纳米银水凝胶(RCH-Ag),用冷冻干燥技术构造出一系列具有不同银含量的纤维素/纳米银复合海绵。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观察(TEM),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分析对复合海绵进行表征。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抑菌实验以及动物实验评价敷料的生物活性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伤口的愈合作用。结果表明,纤维素海绵具有叁维多孔微纳米结构,纳米银粒子牢固地固定和分布在纤维素基底。该复合敷料对革兰氏阴性菌E.coil和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该辅料能很好的减轻伤口的化脓感染程度,促进了感染伤口的愈合,比医用消毒纱布提前3天愈合,同时用模型指出促进伤口愈合的机理。该纤维素/纳米银复合海绵可望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期刊2015-10-17)
[9](2015)在《宁波材料所制备出高效油水分离用纤维素海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超疏油-超亲水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润湿性在油水分离方面备受青睐。由于"油"的表面张力远小于水,故超疏油-超亲水表面较难制备而且超疏油表面大多超疏水,这就限制了其在油水分离方面的应用。此外,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化油油滴粒径小(<10μm)、稳定性高,需要复杂的破乳过程才能实现油水分离。所以,亟需一种简单、高效、环境友好的油水分离材料来实现含油污水的净化处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员曾志翔、王刚、贺怡等通过纤维素的溶解再生及成孔剂(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5年09期)
[10](2015)在《宁波材料所制备出高效油水分离用纤维素海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超疏油—超亲水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润湿性在油水分离方面备受亲睐。由于"油"的表面张力远小于水,故超疏油—超亲水表面较难制备而且超疏油表面大多超疏水,这就限制了其在油水分离方面的应用。此外,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化油油滴粒径小(<10μm)、稳定性高,需要复杂的破乳过程才能实现油水分离。所以,亟需一种简单、高效、环境友好的油水分离材料来(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2015年09期)
纤维素海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纤维素海绵具有吸水性好、环保、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强碱溶解法、NMMO法、离子液体法、冷冻干燥法等纤维素海绵的不同制备工艺,并对存在的影响因素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素海绵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迎,郭亮亮,刘泽员,张静.氧化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许豪铭,朱月杰,严勇杰,杨展程,陶士英.纤维素海绵的制备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8
[3].刘洁.纤维素海绵及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
[4].刘洁,刘志明.成孔剂Na_2SO_4的用量对纤维素海绵性能的影响[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7
[5].沈威,刘璐,陈维明,叶凯强,莫秀梅.醋酸纤维素/明胶静电纺丝叁维海绵的制备及测试[C].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6-10.2017
[6].易丽.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与复合海绵的构建及评价[D].武汉大学.2017
[7].吴志红,昌康琪,王栋,李沐芳.环境友好高吸水纤维素海绵的制备及影响工艺[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
[8].叶冬冬,钟自彪,常春雨,王彦峰,叶启发.高抗菌性纤维素/纳米银复合海绵敷料制备及性能研究[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2015
[9]..宁波材料所制备出高效油水分离用纤维素海绵[J].硅酸盐通报.2015
[10]..宁波材料所制备出高效油水分离用纤维素海绵[J].河南化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