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包括设置在演播室内的景区以及设置在景区上部的顶棚,所述顶棚上至少设置一组同心圆环式移动布光单元,以及每一移动布光单元还连接设置有二次布光单元,所述移动布光单元,其至少包括一组移动组件以及一组旋转打光组件;当需要布光时,控制上位机驱动移动组件沿环形滑轨趋向于景区的方向移动,在通过控制旋转打光组件上设置的布光灯完成布光。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通过布光装置可以实现演播室景区无死角的布光。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包括设置在演播室内的景区以及设置在景区上部的顶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上至少设置一组同心圆环式移动布光单元,以及每一移动布光单元还连接设置有二次布光单元,所述移动布光单元,其至少包括一组移动组件以及一组旋转打光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其包括:环形滑轨(3)、环形齿条(4)、滑块(5)、第一伺服电机(6)以及第一齿轮(7);所述环形滑轨(3)安置于顶棚(2)上,所述环形齿条(4)安置于环形滑轨(3)内,所述滑块(5)嵌装于环形滑轨(3)内,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嵌装于滑块(5)内,所述第一齿轮(7)安置于第一伺服电机(6)驱动端上,且与环形齿条(4)啮合连接;所述旋转打光组件,其包括:固定块(8)、第二伺服电机(9)、移动块(10)、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接杆(11)、布光灯(12)、第二齿轮(13)、转动杆(14)、第三齿轮(15)以及铰链(16);所述固定块(8)安置于滑块(5)下壁面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9)嵌装于固定块(8)内,所述移动块(10)安置于第二伺服电机(9)驱动端上,第三伺服电机嵌装于移动块内,一对所述连接杆(11)一端活动安置于移动块(10)侧壁面上,所述布光灯(12)安置于一对所述连接杆(11)之间,一对中的一个所述连接杆(11)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二齿轮(13)安置于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端上,所述转动杆(14)穿过所述布光灯(12)安置于一对中的一侧所述连接杆(11)内,所述第三齿轮(15)安置于转动杆(14)上,且位于一对中的一个所述连接杆(11)的空腔中,所述铰链(16)套装于第二齿轮(13)与第三齿轮(15)外表面。
设计方案
1.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包括设置在演播室内的景区以及设置在景区上部的顶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上至少设置一组同心圆环式移动布光单元,以及每一移动布光单元还连接设置有二次布光单元,
所述移动布光单元,其至少包括一组移动组件以及一组旋转打光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其包括:环形滑轨(3)、环形齿条(4)、滑块(5)、第一伺服电机(6)以及第一齿轮(7);
所述环形滑轨(3)安置于顶棚(2)上,所述环形齿条(4)安置于环形滑轨(3)内,所述滑块(5)嵌装于环形滑轨(3)内,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嵌装于滑块(5)内,所述第一齿轮(7)安置于第一伺服电机(6)驱动端上,且与环形齿条(4)啮合连接;
所述旋转打光组件,其包括:固定块(8)、第二伺服电机(9)、移动块(10)、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接杆(11)、布光灯(12)、第二齿轮(13)、转动杆(14)、第三齿轮(15)以及铰链(16);
所述固定块(8)安置于滑块(5)下壁面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9)嵌装于固定块(8)内,所述移动块(10)安置于第二伺服电机(9)驱动端上,第三伺服电机嵌装于移动块内,一对所述连接杆(11)一端活动安置于移动块(10)侧壁面上,所述布光灯(12)安置于一对所述连接杆(11)之间,一对中的一个所述连接杆(11)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二齿轮(13)安置于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端上,所述转动杆(14)穿过所述布光灯(12)安置于一对中的一侧所述连接杆(11)内,所述第三齿轮(15)安置于转动杆(14)上,且位于一对中的一个所述连接杆(11)的空腔中,所述铰链(16)套装于第二齿轮(13)与第三齿轮(15) 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布光单元,其包括:驱动支撑结构以及转动结构,所述驱动支撑结构,其包括:圆形轨道(17)、驱动块(18)、一对结构相同的滚轮(19)、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20)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杆(21);所述圆形轨道(17)设置在旋转打光组件一侧,所述驱动块(18)嵌装于圆形轨道(17)内,一对所述滚轮(19)安置于圆形滚轮(19)与驱动块(18)之间,一对所述固定杆(20)安置于所述驱动块(18)两侧,一对所述支杆(21)安置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其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限位箱(22)、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杆(23)、一对结构相同的布光板(24)、两对结构相同的第四齿轮(25)、两对结构相同的限位管(26)、两对结构相同的弹簧(27)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限位杆(28);
两对所述限位箱(22)安置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0)两侧,一对所述转杆(23)活动插接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0)上,且两端位于两对所述限位箱(22)内,一对所述布光板(24)安置于一对所述转杆(23)上,两对所述第四齿轮(25)安置于一对所述转杆(23)两端,且位于两对所述限位箱(22)内,两对所述限位管(26)安置于两对所述限位箱(22)内,两对所述弹簧(27)安置于两对所述限位管(26)内,两对所述限位杆(28)安置于两对所述弹簧(27)上,且与两对所述第四齿轮(2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与第一伺服电机(6)间安装有固定座(29):该固定座(29)用于固定第一伺服电机(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与固定块(8)之间安装有承载板(30):该承载板(30)用于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结构相同移动打光单位数量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轨(3)的直径大于圆形轨道(17)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布光板(24)分上下安装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0)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0)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演播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
背景技术
演播室是利用光和声进行空间艺术创作的场所,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常规基地,除了录制声音外,还要摄录图像。嘉宾、主持及演职人员在里面进行工作、制作及表演。因此,除了必要的摄录编设备外,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声、光设备和便于创作的条件。
现有的演播室照明结构一般采用井字格布光的方式,在移动时,只能沿井字格的一个方向移动,且移动时,全部的灯光都在同一方向移动,不利于多景区布光,也不利于在转角布光,若采用固定安装于演播室棚顶,这样对于人员的演出或者节目的主持,只能通过调整布光灯的转动来照明演出者,这样想达到很好的照明效果,所需要的照明装置就会很多,而且有时多景区布光时很不便捷,由于照明装置的固定,所呈现的效果不好,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很多照明设备,不利于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
其技术原理为:在演播室顶部的顶棚上设置多组同心圆环式移动布光单元,所述移动布光单元至少包括一组移动组件以及一组旋转打光组件;在设置景区位置的中心连线同心圆,在相应的同心圆切线方向两边的对称或合适位置,设置移动组件及布光单元,并设置一控制上位机,与移动组件以及布光单元(旋转打光组件)分别连接,可方便实现对称式或需要的布光效果。当需要布光时,控制上位机驱动移动组件沿环形滑轨趋向于景区的方向移动,在通过控制旋转打光组件上设置的布光灯完成布光。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可对称布光装置,通过布光装置可以克服传统井字格布光在一个演播室难以完成多景区布光的缺陷,实现演播室多景区无死角的布光。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包括设置在演播室内的景区以及设置在景区上部的顶棚,所述顶棚上至少设置一组同心圆环式移动布光单元,以及每一移动布光单元还连接设置有二次布光单元,
所述移动布光单元,其至少包括一组移动组件以及一组旋转打光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其包括:环形滑轨、环形齿条、滑块、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第一齿轮;
所述环形滑轨安置于顶棚上,所述环形齿条安置于环形滑轨内,所述滑块嵌装于环形滑轨内,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嵌装于滑块内,所述第一齿轮安置于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端上,且与环形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旋转打光组件,其包括:固定块、第二伺服电机、移动块、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接杆、布光灯、第二齿轮、转动杆、第三齿轮以及铰链;
所述固定块安置于滑块下壁面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嵌装于固定块内,所述移动块安置于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端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嵌装于移动块内,一对所述连接杆一端活动安置于移动块侧壁面上,所述布光灯安置于一对所述连接杆之间,一对中的一个所述连接杆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二齿轮安置于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端上,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布光灯安置于一对中的一侧所述连接杆内,所述第三齿轮安置于转动杆上,且位于一对中的一个所述连接杆的空腔中,所述铰链套装于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布光单元,其包括:驱动支撑结构以及转动结构,所述驱动支撑结构,其包括:圆形轨道、驱动块、一对结构相同的滚轮、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杆;所述圆形轨道设置在旋转打光组件一侧,所述驱动块嵌装于圆形轨道内,一对所述滚轮安置于圆形滚轮与驱动块之间,一对所述固定杆安置于所述驱动块两侧,一对所述支杆安置于一对所述固定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结构,其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限位箱、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杆、一对结构相同的布光板、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三齿轮、两对结构相同的限位管、两对结构相同的弹簧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限位杆;
两对所述限位箱安置于一对所述固定杆两侧,一对所述转杆活动插接于一对所述固定杆上,且两端位于两对所述限位箱内,一对所述布光板安置于一对所述转杆上,两对所述第三齿轮安置于一对所述转杆两端,且位于两对所述限位箱内,两对所述限位管安置于两对所述限位箱内,两对所述弹簧安置于两对所述限位管内,两对所述限位杆安置于两对所述弹簧上,且与两对所述第三齿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第一伺服电机间安装有固定座:该固定座用于固定第一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固定块之间安装有承载板:该承载板用于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结构相同移动打光单位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滑轨的直径大于圆形轨道的直径。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布光板分上下安装于一对所述固定杆内。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固定杆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圆环形的移动式布光的方法,在进行布光时,设置在同心环上的移动布光单元可以同时或者部分移动至设置在演播室上的景区方向,完成景区的布光,相比于传统的井字布光方式,该方式避免了井字布光只能沿一个直线方向移动的缺陷,采用环形布光,所有的或者部分均可以趋向一个景区移动,完成演播室无死角布光。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演播室内的景区设置在环形布光的任意一切线平行的方向,其中心线与切线垂直,或者圆环的中心点的法线与景区布设的方向垂直。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通过移动布光单元可以根据场景的需要进行自动移动打光,通过二次布光单元可根据打光的方向与角度进行布光,解决了有的演播室照明结构一般固定安装于演播室棚顶的井字格式布光的不足,这样对于人员的演出或者节目的主持,通过调整布光灯的转动来照明演出者,达到很好的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布光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景区;2-顶棚;3-环形滑轨;4-环形齿条;5-滑块;6-第一伺服电机;7-第一齿轮;8-固定块;9-第二伺服电机;10- 移动块;11-连接杆;12-布光灯;13-第二齿轮;14-转动杆;15- 第三齿轮;16-铰链;17-圆形轨道;18-驱动块;19-滚轮;20- 固定杆;21-支杆;22-限位箱;23-转杆;24-布光板;25-第四齿轮;26-限位管;27-弹簧;28-限位杆;29-固定座;30-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参照图1,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方法,在演播室102 顶部的顶棚上至少设置一组同心圆环式移动布光单元101,所述移动布光单元至少包括一组移动组件以及一组旋转打光组件;沿最外侧移动布光单元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设置有一景区104,该景区104平行设置的中心线与圆环的法线垂直设置,设置一控制上位机,与移动组件以及旋转打光组件分别连接,当需要布光时,控制上位机驱动全部或者部分移动组件沿环形滑轨趋向于景区104的方向移动,再通过控制旋转打光组件上设置的全部或者部分布光灯完成布光。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圆环形的移动式布光的方法,在进行布光时,设置在同心环上的移动布光单元可以同时或者部分移动至设置在演播室上的景区方向,完成景区的布光,相比于传统的井字布光方式,该方式避免了井字布光只能沿一个直线方向移动的缺陷,采用环形布光,所有的或者部分均可以趋向一个景区移动,完成演播室无死角布光。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演播室内的景区设置在环形布光的任意一切线平行的方向,其中心线与切线垂直,或者圆环的中心点的法线与景区布设的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演播室多景区交互式布光装置,包括景区104以及顶棚2,所述顶棚2上安装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移动布光单元,以及每一移动布光单元103还连接设置有二次布光单元100;所述移动布光单元,其包括:移动组件以及旋转打光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其包括:环形滑轨3、环形齿条4、滑块 5、第一伺服电机6以及第一齿轮7;所述环形滑轨3安置于顶棚2上,所述环形齿条4安置于环形滑轨3内,所述滑块5嵌装于环形滑轨3内,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嵌装于滑块5内,所述第一齿轮7安置于第一伺服电机6驱动端上,且与环形齿条4啮合连接;所述旋转打光组件,其包括:固定块8、第二伺服电机9、移动块10、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接杆11、布光灯12、第二齿轮13、转动杆14、第三齿轮15以及铰链16;所述固定块8安置于滑块 5下壁面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9嵌装于固定块8内,所述移动块10安置于第二伺服电机9驱动端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嵌装于移动块内,一对所述连接杆11一端活动安置于移动块10侧壁面上,所述布光灯12安置于一对所述连接杆11之间,一对中的一个所述连接杆11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二齿轮13安置于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端上,所述转动杆14穿过所述布光灯12安置于一对中的一侧所述连接杆11内,所述第三齿轮15安置于转动杆14 上,且位于一对中的一个所述连接杆11的空腔中,所述铰链16 套装于第二齿轮13与第三齿轮15外表面;所述移动布光单元,其包括:驱动支撑结构以及转动结构;所述驱动支撑结构,其包括:圆形轨道17、驱动块18、一对结构相同的滚轮19、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20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杆21;所述圆形轨道 17设置在旋转打光组件1内,所述驱动块18嵌装于圆形轨道17 内,一对所述滚轮19安置于圆形滚轮19与驱动块18之间,一对所述固定杆20安置于所述驱动块18两侧,一对所述支杆21 安置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0上;所述转动结构,其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限位箱22、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杆23、一对结构相同的布光板24、两对结构相同的第四齿轮25、两对结构相同的限位管26、两对结构相同的弹簧27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限位杆28;两对所述限位箱22安置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0两侧,一对所述转杆23活动插接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0上,且两端位于两对所述限位箱22内,一对所述布光板24安置于一对所述转杆23上,两对所述第四齿轮25安置于一对所述转杆23两端,且位于两对所述限位箱22内,两对所述限位管26安置于两对所述限位箱22 内,两对所述弹簧27安置于两对所述限位管26内,两对所述限位杆28安置于两对所述弹簧27上,且与两对所述第四齿轮25 相连接;所述滑块5与第一伺服电机6间安装有固定座29:该固定座29用于固定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滑块5与固定块8之间安装有承载板30:该承载板30用于紧固连接;所述若干结构相同移动打光单位数量为四个;所述环形滑轨3的直径大于圆形轨道17的直径;一对所述布光板24分上下安装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0内;一对所述固定杆20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包括景区104以及顶棚2,顶棚2上安装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移动布光单元,移动布光单元,其包括:移动组件以及旋转打光组件;移动组件,其包括:环形滑轨3、环形齿条4、滑块5、第一伺服电机6以及第一齿轮7;环形滑轨3 安置于顶棚2上,环形齿条4安置于环形滑轨3内,滑块5嵌装于环形滑轨3内,第一伺服电机6嵌装于滑块5内,第一齿轮7 安置于第一伺服电机6驱动端上,且与环形齿条4啮合连接;旋转打光组件,其包括:固定块8、第二伺服电机9、移动块10、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接杆11、布光灯12、第二齿轮13、转动杆14、第三齿轮15以及铰链16;固定块8安置于滑块5下壁面上,第二伺服电机9嵌装于固定块8内,移动块10安置于第二伺服电机9驱动端上,第三伺服电机嵌装于移动块内,一对连接杆11 一端活动安置于移动块10侧壁面上,布光灯12安置于一对连接杆11之间,一对中的一个连接杆11为空腔结构,第二齿轮13 安置于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端上,转动杆14穿过布光灯12安置于一对中的一侧连接杆11内,第三齿轮15安置于转动杆14上,且位于一对中的一个连接杆11的空腔中,铰链16套装于第二齿轮13与第三齿轮15外表面,通过移动布光单元可以根据场景的需要进行自动移动打光,通过移动布光单元可根据打光的方向与角度进行布光解决了有的演播室照明结构一般固定安装于演播室棚顶,这样对于人员的演出或者节目的主持,只能通过调整布光灯的转动来照明演出者,这样想达到很好的照明效果,所需要的照明装置就会很多,而且有时多景区布光时很不便捷,由于照明装置的固定,所呈现的效果不好,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很多照明设备,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
下列为本案中所提及的部分电气件的型号;
第一伺服电机:海得生产的型号为6030的伺服电机。
第二伺服电机:海得生产的型号为1330的伺服电机。
第三伺服电机:海得生产的型号为1330的伺服电机。
电机驱动器:采用科尔摩根伺服驱动器的S700系列驱动器,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
下列为本案中的部分零件形状以及材质的说明;
移动块: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板材。
转动杆:为不锈钢材质的管材。
驱动块: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板材。
限位杆: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块。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实施例:使用时,根据景区1上需要打光的位置,接通电源伺服电机驱动器发出信号,伺服电机接收信号,滑块内的第一伺服电机6转动,带动安装于第一伺服电机6驱动端上的第一齿轮 7转动,与环形滑轨3上的环形齿条4相啮合,从而带动布光灯 12沿环形滑轨3转动,转动到需要照明的位置后停止,固定块8 内的第二伺服电机9转动,带动移动块10转动,所以可以水平旋转布光灯12的方向,从两侧对需要打光的物体进行全面布光防止出现阴影,移动块10内的第三伺服电机转动,在连接杆11 内,第二齿轮13转动通过铰链16带动第三齿轮15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转动杆14使布光灯12旋转到合适的打光高度,进行打光,景区1内安装有圆形轨道17,通过人工推动,驱动块18通过滚,19在运行轨道内移动,移动到适合的位置,调整支杆21 内的布光板24的反光角度,由于布光板24固定于转杆23上,转动布光板24时,转杆23两侧的第四齿轮25转动,通过限位箱22内的弹簧27的弹力和限位杆28对第四齿轮25进行限位,所以转动到适合的角度后,布光板24角度由限位杆28限位,使后侧和两侧的光打光更均匀。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1816.1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714299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A63J5/02
专利分类号:A63J5/02;A63J1/00;H04N5/222
范畴分类:15J;
申请人:西安宏源视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西安宏源视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6号宏源大厦
发明人:黄民主;黄姗姗;王锋
第一发明人:黄民主
当前权利人:西安宏源视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伺服电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