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植物论文-石梅莉

灌木植物论文-石梅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灌木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荒漠地区,灌木,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

灌木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石梅莉[1](2019)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灌木植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许多珍稀荒漠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灌木植物由于根系发达、抗逆能力强而成为荒漠植被的重要物种。因此,开展荒漠区灌木植物多样性与灌木资源的相关研究对当地的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和野外植被调查,开展了我国荒漠地区灌木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植物区系、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相关研究,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科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北方干旱荒漠区共有灌木植物28科86属283种。其主要特点是物种丰富度不高,单种属和单属科现象明显。荒漠灌木植物中,大于20种的灌木植物有5科,占总科数的17.86%;共有186种,占65.7%。单属科灌木有17科,占总科数的60.71%。单种属灌木有40属,占总属数的46.51%。所含种数大于10种的灌木植物有6属,占总属数的6.98%。不同省区荒漠灌木植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荒漠灌木物种丰富程度大小依次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甘肃地区>宁夏地区;根据单位面积灌木物种数量统计分析,宁夏地区的灌木物种密度显着高于其他地区。内蒙古不同地区荒漠灌木物种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其灌木物种数量大小依次为: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荒漠灌木植物的生活型、生态型、生态功能群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其中,生活型共分为6种,其中灌木占50%,半灌木占27%,小灌木占15%,匍匐灌木占4%,直立灌木占3%,攀援灌木占1%。生态型共分为7种,其中沙生植物占12%,盐生植物占4%,湿中生植物占2%,中生植物占16%,中旱生植物占7%,旱生植物占34%,强旱生植物占27%。根据叶片形态性状,将荒漠灌木分为10种生态功能群,其中披针形叶占23%,近圆形叶占21%,卵形叶占18%,条形叶占14%,线形叶占6%,圆柱状叶占5%,叁角形叶占3%,鳞片状叶占3%,锥形叶占2%,其它叶形占5%。(2)北方荒漠区灌木植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灌木植物优势科以世界广布型为主,包括蓼科(Polygon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柽柳科(Tamaricaceae)、唇形科(Labiatae)、菊科(Compositae)。荒漠灌木优势属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包括柳属(Salix)、沙拐枣属(Calligonuml)、木蓼属(Atraphaxis)、猪毛菜属(Salsola)、绣线菊属(Spiraea)、锦鸡儿属(Caragana)、蒿属(Artemisia);属的地理成分在北方荒漠区更具有代表性。不同省区植物区系之间植物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与宁夏的相近程度最高,而新疆与宁夏的相近程度最低。植物优势科的地理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内蒙古优势科为杨柳科,属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型;新疆优势科为蓼科,宁夏优势科为豆科,均属世界广布型。植物优势属的地理成分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内蒙古优势属为锦鸡儿属和柳属,宁夏优势属为锦鸡儿属、绣线菊属和柳属,均属温带地理成分。(3)荒漠灌木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荒漠灌木物种数量随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小的单峰状曲线。其中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是新疆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甘肃酒泉和民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盟,宁夏中卫和盐池。水热条件是影响灌木分布格局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内蒙古、宁夏和新疆地区的年均降水与灌木物种数量呈正相关,年均温度与灌木物种数量呈负相关;而甘肃地区年均降水、年均温度与灌木物种数量均呈负相关。(4)北方荒漠区灌木物种多样性濒危程度严重。应重点保护的荒漠灌木有柱筒枸杞(Lycium cylindricu)、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A.nanus)、年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等,其中柱筒枸杞为极易灭绝种。(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5-26)

李晶,徐玉玲,黎桂英,冯巩俐,蒋晓煜[2](2019)在《兰州市交通道路主要乔灌木植物叶片重金属积累及生理特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兰州市某交通线路两侧绿化植物叶片金属含量及其相关性,叶绿素和渗透性调节物含量的变化,探究交通线路活动造成的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绿化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应道路环境的绿化植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道路环境中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有明显的差异,路侧植物灌木月季(Rosa chinensis)、乔木冬青(Ilex chinensis)、槐树(Sophora japonica)、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和碧桃(Amygdalus persica var. persica)的Cr、Pb、Ni和Zn积累量高,如冬青叶片Cr达到2.11 mg·kg~(-1),月季叶片Pb为9.14 mg·kg~(-1),Ni在碧桃和槐树叶片中的积累量分别为28.48 mg·kg~(-1)和26.42 mg·kg~(-1),十字交叉采样点的乔灌木植物Pb、Cr、Mn、Ni和Zn积累量比较高,这可能与十字路口有较多的车流量或交通活动频繁有关系。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交通线路路侧植物体内Cr-Pb、Cr-Zn、Cr-Ca、Pb-Ni、Pb-Fe和Mn-Ni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在所有绿化植物中,松柏叶绿素含量最低,路侧槐树和碧桃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与对照点植物相比,路侧冬青和槐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升高,而月季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此外,路侧重金属含量高的环境下槐树和碧桃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高,分别达到81.42μg·g~(-1)和91.11μg·g~(-1),月季叶片积累可溶性糖增加,说明不同的绿化植物可能在不同的重金属环境中积累不同的渗透性调节物,以维持细胞渗透性平衡从而抵抗重金属胁迫。(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波,柳小妮,王洪伟,王彩玲,张德罡[3](2019)在《东祁连山高寒灌丛六种灌木植物的光谱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寒灌丛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寒灌丛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而交通欠发达、加之生长条件严酷,造成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相关研究较为困难。遥感探测技术,可以克服地理及环境造成的困难,而且可以进行大面积、无损的探测,因此,可以采用遥感探测技术进行青藏高原的高寒灌丛研究。传统的高分辨率遥感探测技术,由于常常采用的是RGB叁个波段,对不同植物的辨别精度低,对应植物的NDVI指数和RVI指数差异性较小,不能有效区分各类植被。同时,高光谱反射率曲线和辐照度曲线,蕴含上千波段的光谱信息,若选择某一单一波段来进行植被探测,则光谱信息损失非常大,反应出来的灌丛特征不明显,结果置信度低。为了区别高寒灌丛植被,利用高光谱技术对灌丛开展光谱特征分析,为青藏高原灌丛的遥感探测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借助美国FieldSpec4高分辨率地物光谱仪,在东祁连山马牙雪山景区内采集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鬼见愁(Caraganajubata(Pall.) Poir.)、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 L.)、高山柳(Salix cupularis)、甘肃瑞香(Daphne tangutica Maxim.)和鲜黄小檗(Berberisdiaphana)六种典型灌木植物的室内光谱数据,通过反射率(REF)、吸收率(ABS)及其一阶微分(GREF和GABS)的变换,进一步提高灌木植物光谱曲线间的可辨析度,分析并筛选出敏感波段,而后通过各个波段之间的相互组合计算NDVI′值和RVI′值,并且以TM设置波段计算的NDVI值和RVI值作为参考,筛选出优于TM波段且差值最大的波段组合确定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灌木植物对太阳辐射吸收形成的光谱特征曲线与大多数植物相似,但与草本植物相比,灌木植物的第一个波谷发生了左移现象;(2)灌木植物在某些敏感波段中反映出独有的光谱特征,通过REF, ABS, GREF和GABS变换,可以进一步扩大,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筛选出敏感波段,进行灌丛分类和识别;(3)六种灌木植物光谱值差异较大,且数值相对较为稳定的波段有550~680, 860~1 075, 1 375~1 600和1 900~2 400 nm,因此可选取这四个波段为敏感区进行灌木植物识别;(4)利用575~673和874~920 nm敏感波段的REF均值或者685~765, 556~590, 635~671和1 117~1 164 nm敏感波段的GABS面积,计算的NDVI值和RVI值可以有效辨别六种灌木植物。(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5期)

杨柳青,范艳丽,周琪瑶[4](2019)在《灌木植物资源调查及墙体绿化应用潜力分析——以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植物区系特征,调查可应用于墙体绿化的灌木植物,2014年以来多次对壶瓶山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现有的资料,对保护区内灌木植物资源区系及其墙体绿化应用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保护区共有灌木植物84科217属598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80科212属590种。保护区内灌木植物科属组成较分散,植物组成较为复杂。灌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其中的地理成分主要以热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50.69%,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44.71%,显示了该区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征。根据墙体绿化的特点总结灌木植物筛选原则,讨论不同生态类型灌木植物的墙体绿化应用策略,并从壶瓶山灌木植物中筛选出72种在墙体绿化中具有应用潜力的种类。该区观赏灌木植物种类丰富,但很多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及应用前景的的灌木植物还未在墙体绿化中得以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春萍[5](2019)在《八种旱生灌木植物功能性状及生长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干旱环境中,植物通过调节与水分散失及同化物积累有关的植物功能性状来响应生长环境的变化。黄土高原由于地表沟壑众多和土壤蓄水能力弱特征,植物生长受到水资源严重限制,鉴于旱生灌木具有较强的抗旱及抗逆能力,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与绿化工程中尝试将比邻区的荒漠植物引种到该区种植。因此,为了解荒漠植物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应性,从而筛选出优良的生态建设与绿化物种,本研究在陇中黄土高原区引种了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羊柴(Hedysarum Mongolicum)、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八种旱生灌木作为研究对象,以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功能性状表现为核心,分析了植物根、茎、叶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了各器官功能性状之间及其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联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八种旱生灌木根茎叶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受植物生长年限影响较大,物种间差异较小,且同一物种由于其个体发育大小差异,生物量分配比例发生改变。沙冬青和柠条的根冠比(R/S)随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呈幂函数上升趋势(P<0.05),而蒙古扁桃、白刺、白沙蒿和花棒呈幂函数下降趋势(P<0.05)。2.八种旱生灌木相对生长速率(RGR)大小排序为:花棒>白沙蒿>霸王>柠条>羊柴>沙冬青>白刺>蒙古扁桃。3.八种旱生灌木的形态发育特征间、形态特征与地上生物量分配间均不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而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分配间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α=0.886)。4.旱生灌木物种间RGR随生长年份变化的差异受净同化速率(NAR)和叶面积比(LAR)直接影响,而植物发育时间(Time)、叶生物量比(LMR)及比叶面积(SLA)为间接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薛晶月,王丽华,谢雨,高景,贺俊东[6](2019)在《西南地区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西南地区草地主要为暖性及热性草丛、灌草丛,约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10,分析灌木植物盖度与草地碳库及其构成的关系对于准确评估尚处于次生演替阶段的南方草地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将西南地区不同地貌类型的41个代表性草地样地依据灌木植物盖度划分为3种类型:无灌木植物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为0)、低灌木植物盖度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0–10%)和高灌木植物盖度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10%–30%),测定了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以及植物和土壤碳含量,计算碳密度。结果表明:随着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增大,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从0.304 kg·m~(–2)增加到1.574 kg·m~(–2),其中根系和凋落物碳库也呈增长趋势;土壤碳密度从7.215 kg·m~(–2)增加到9.735 kg·m~(–2),生态系统碳密度从7.519 kg·m~(–2)增加到11.309 kg·m~(–2)。草地碳库构成中,低灌木植物盖度草地群落的土壤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库比例最小。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增加改变了草地生态系统碳库构成并导致生态系统碳库增加,建议在估算草地生态系统碳库时,需要统筹考虑并兼顾南方地区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变化。(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瑞芳,曾继娟,王娅丽,朱强[7](2019)在《十四种灌木植物果实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美国李、水栒子、西部沙樱等14种灌木果实为试材,测定了果实蛋白质、总糖、总酸等18种营养成分含量,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综合评价14种灌木果实的功能性开发价值。结果表明:鞑靼忍冬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牛奶子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大果蔷薇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且均为富硒产品。主成分分析表明,将18个营养成分指标综合成4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果实品质89.2%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并建立综合评价函数模型F=0.518Z1+0.224Z2+0.087Z3+0.063Z4,揭示了14种果实的品质差异,筛选出排名前5的品种是大果蔷薇、长白忍冬、鞑靼忍冬、牛奶子、蕤核。通过聚类分析将14个品种分为3类,其中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前5的品种聚为1类,主要是矿质元素和蛋白质含量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为果实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06期)

胡玉海[8](2019)在《城市灌木植物养护技术要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灌木在美化城镇的作用越来越收到重视,就目前情况来看,城市灌木养护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效的措施解决,因此对城市灌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移栽、水肥管理、修剪、病虫草害防治和越冬管理等5个方面探讨,以期为城市灌木养护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04期)

李淑霞,刘亚斌,钟鹏,余冬梅,胡夏嵩[9](2019)在《西宁盆地4种草本和灌木植物降盐效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为研究区,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下生长的2种灌木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Bunge)Maxim.]和2种草本植物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cv.Slender)、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作为试验供试种,在试验区对4种植物采用单一种植和组合种植方式,探讨2种种植条件下植物根系在边坡地表以下垂直方向土体中K~+、Ca~(2+)、Na~+、Mg~(2+)、SO_4~(2-)、Cl~-、HCO_3~-、CO_3~(2-)等8种易溶盐离子含量及其变化特征,评价了区内2种草本和2种灌木植物降低边坡土体盐分的能力。结果表明:单一种植细茎冰草、紫花苜蓿、柠条锦鸡儿、霸王对边坡土体中SO_4~(2-)、Ca~(2+)、Na~+具有显着降低作用,草本与灌木组合Ⅰ(柠条锦鸡儿+紫花苜蓿+细茎冰草组合)和草本与灌木组合Ⅱ(霸王+紫花苜蓿+细茎冰草组合)对边坡土体中SO_4~(2-)、Ca~(2+)、Mg~(2+)、K~+、Na~+表现出显着降低作用;紫花苜蓿的降盐效果相对较为显着、其次为柠条锦鸡儿和细茎冰草,霸王的降盐效果不及前者显着;草本与灌木组合Ⅱ的降盐效果相对显着于草本与灌木组合Ⅰ。(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于浩然,李青丰,贾玉山,贺一鸣[10](2018)在《四种灌木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戈壁天门冬、沙棘、水栒子和灌木铁线莲4种植物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变温、98%H_2SO_4、层积沙藏等不同处理方法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探讨4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休眠情况。结果表明:戈壁天门冬种子在室温发芽率达97%,无休眠问题;沙棘、水栒子在室温下存在休眠问题,98%H_2SO_4处理解决了沙棘种子的休眠,其中98%H_2SO_4、25℃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着高于其它处理(P<0.05),为其较适萌发条件;10~15℃层积沙藏后98%H_2SO_4处理、温水浸泡48h、划破种皮能够破除水栒子种子休眠,其中98%H_2SO_4处理45min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为各处理中最好;室温下,灌木铁线莲种子发芽率达75.33%,并无休眠问题,10~15℃的变温条件下,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及活力指数显着高于对照(25℃)及其它处理(P<0.05),为其更适的萌发温度。(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8年22期)

灌木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分析兰州市某交通线路两侧绿化植物叶片金属含量及其相关性,叶绿素和渗透性调节物含量的变化,探究交通线路活动造成的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绿化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应道路环境的绿化植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道路环境中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有明显的差异,路侧植物灌木月季(Rosa chinensis)、乔木冬青(Ilex chinensis)、槐树(Sophora japonica)、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和碧桃(Amygdalus persica var. persica)的Cr、Pb、Ni和Zn积累量高,如冬青叶片Cr达到2.11 mg·kg~(-1),月季叶片Pb为9.14 mg·kg~(-1),Ni在碧桃和槐树叶片中的积累量分别为28.48 mg·kg~(-1)和26.42 mg·kg~(-1),十字交叉采样点的乔灌木植物Pb、Cr、Mn、Ni和Zn积累量比较高,这可能与十字路口有较多的车流量或交通活动频繁有关系。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交通线路路侧植物体内Cr-Pb、Cr-Zn、Cr-Ca、Pb-Ni、Pb-Fe和Mn-Ni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在所有绿化植物中,松柏叶绿素含量最低,路侧槐树和碧桃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与对照点植物相比,路侧冬青和槐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升高,而月季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此外,路侧重金属含量高的环境下槐树和碧桃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高,分别达到81.42μg·g~(-1)和91.11μg·g~(-1),月季叶片积累可溶性糖增加,说明不同的绿化植物可能在不同的重金属环境中积累不同的渗透性调节物,以维持细胞渗透性平衡从而抵抗重金属胁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灌木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石梅莉.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灌木植物多样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2].李晶,徐玉玲,黎桂英,冯巩俐,蒋晓煜.兰州市交通道路主要乔灌木植物叶片重金属积累及生理特性的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9

[3].王波,柳小妮,王洪伟,王彩玲,张德罡.东祁连山高寒灌丛六种灌木植物的光谱特征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4].杨柳青,范艳丽,周琪瑶.灌木植物资源调查及墙体绿化应用潜力分析——以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5].张春萍.八种旱生灌木植物功能性状及生长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19

[6].薛晶月,王丽华,谢雨,高景,贺俊东.西南地区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9

[7].李瑞芳,曾继娟,王娅丽,朱强.十四种灌木植物果实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北方园艺.2019

[8].胡玉海.城市灌木植物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花卉.2019

[9].李淑霞,刘亚斌,钟鹏,余冬梅,胡夏嵩.西宁盆地4种草本和灌木植物降盐效应试验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9

[10].于浩然,李青丰,贾玉山,贺一鸣.四种灌木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8

标签:;  ;  ;  ;  

灌木植物论文-石梅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