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选矿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处理装置敞口主体,它还包括进水、出渣、出水和支撑部件;连通处理装置敞口主体顶端一侧的进水部件的进水桶内设有漏斗形内桶,桶口设有钢丝滤网、桶底设有进废水管道,可将废水中矿石粗粒和悬浮物过滤;处理装置敞口主体内用滤网分隔成过滤池与混合池,可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去除,用带有流通孔B分隔板、超膜过滤网分隔成集渣池、沉淀池与澄清水池,超膜过滤网能够将沉淀池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处理,可将处理的净水排出另用,具有可防止矿石粗粒和悬浮物对过滤网造成损坏或堵塞,可吸附去除重金属,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装置简单投资小,处理费用低等优点,适于矿冶行业应用。
主设计要求
1.矿山选矿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进水部件、出渣部件、出水部件和支撑部件;连通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顶端一侧的进水部件的进水桶(2)内设用固定连接杆A(3)和固定连接杆B(4)支撑的漏斗形内桶,内桶桶口设有用若干固定螺栓(7)固定的钢丝滤网(6)、桶底设有进废水管道(5),钢丝滤网(6)可将废水中矿石粗粒和悬浮物过滤;依次将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内用滤网(15)分隔成过滤池(10)与混合池(14),过滤池(10)底部设置带有密封管帽A(13)的集渣斗(11),可用于出渣,向混合池(14)中添加石灰和焙烧白云石可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去除,用带有流通孔B(20)分隔板、超膜过滤网(23)分隔成集渣池(17)、沉淀池(21)与澄清水池(22),集渣池(17)底部设置带有密封管帽B(19)发集渣管道(18),可用于出渣,超膜过滤网(23)能够将沉淀池(21)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处理,向沉淀池21水中投加混凝剂以加速澄清过程和提高处理效果,澄清水池(22)一端设置带有放水阀(26)的出水管道A(24)或和出水管道B(25),可将处理完的净水排出另用;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底部连接支撑部件。
设计方案
1.矿山选矿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进水部件、出渣部件、出水部件和支撑部件;连通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顶端一侧的进水部件的进水桶(2)内设用固定连接杆A(3)和固定连接杆B(4)支撑的漏斗形内桶,内桶桶口设有用若干固定螺栓(7)固定的钢丝滤网(6)、桶底设有进废水管道(5),钢丝滤网(6)可将废水中矿石粗粒和悬浮物过滤;依次将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内用滤网(15)分隔成过滤池(10)与混合池(14),过滤池(10)底部设置带有密封管帽A(13)的集渣斗(11),可用于出渣,向混合池(14)中添加石灰和焙烧白云石可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去除,用带有流通孔B(20)分隔板、超膜过滤网(23)分隔成集渣池(17)、沉淀池(21)与澄清水池(22),集渣池(17)底部设置带有密封管帽B(19)发集渣管道(18),可用于出渣,超膜过滤网(23)能够将沉淀池(21)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处理,向沉淀池21水中投加混凝剂以加速澄清过程和提高处理效果,澄清水池(22)一端设置带有放水阀(26)的出水管道A(24)或和出水管道B(25),可将处理完的净水排出另用;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底部连接支撑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部件为对称设置的固定底座A(8)与固定底座B(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渣管道(12)的管径大于集渣管道(18)的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丝滤网(6)采用直径为3mm的钢丝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池(11)与集渣池(17)呈阶梯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选矿废水处理装置,适于矿冶行业应用。
背景技术
选矿废水包括选矿工艺排水以及尾矿池溢流水和矿场排水。选矿工艺排水一般是与尾矿浆一起输送到尾矿池,因此业内人士对选矿废水处理也称之为尾矿水处理。选矿废水中主要有害物质是重金属离子、矿石浮选时用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浮选药剂,包括剧毒的氰化物、氰铬合物等。选矿废水中还含有各种不溶解的粗粒及细粒分散杂质,往往还含有钠、镁、钙等的硫酸盐、氯化物或氢氧化物。选矿废水中的酸主要是含硫矿物经空气氧化与水混合而形成的。选矿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悬浮物、酸碱、重金属和砷、氟、选矿药剂、化学耗氧物质以及其他的一些污染物如油类、酚.铵、膦等等。重金属中的铜、铅、锌、铬、汞及砷等离子及其化合物的危害,已是众所周知。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对尾矿水的处理效果不佳,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研发一种矿山选矿废水处理装置就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山选矿废水处理装置。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使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矿山选矿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处理装置敞口主体,它还包括进水部件、出渣部件、出水部件和支撑部件;连通处理装置敞口主体顶端一侧的进水部件的进水桶内设用固定连接杆A和固定连接杆B支撑的漏斗形内桶,内桶桶口设有用若干固定螺栓固定的钢丝滤网、桶底设有进废水管道,钢丝滤网可将废水中矿石粗粒和悬浮物过滤;依次将处理装置敞口主体内用滤网分隔成过滤池与混合池,过滤池底部设置带有密封管帽A的集渣斗,可用于出渣,向混合池中添加石灰和焙烧白云石可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去除,用带有流通孔B分隔板、超膜过滤网分隔成集渣池、沉淀池与澄清水池,集渣池底部设置带有密封管帽B发集渣管道,可用于出渣,超膜过滤网能够将沉淀池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处理,向沉淀池水中投加混凝剂以加速澄清过程和提高处理效果,澄清水池一端设置带有放水阀的出水管道A或和出水管道B,可将处理过的废水排出另用;处理装置敞口主体底部连接支撑部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或效果:
(1)设置的进水桶钢丝滤网能够在将矿山废水中的矿石粗粒和悬浮物过滤出来,进而有效的避免矿石粗粒和悬浮物对处理装置中的过滤网造成损坏或堵塞。
(2)设置的混合池能够用于添加石灰和焙烧白云石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去除,设置的沉淀池能够用于向废水投加混凝剂以加速澄清过程和提高处理效果。
(3)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
(4)装置简单投资小,处理费用低。
附图说明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山选矿废水处理装置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主体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装置进水桶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识表示:
1.处理装置敞口主体 2.进水桶 3.固定连接杆A 4.固定连接杆B 5.进废水管道6.钢丝滤网 7.固定螺栓 8.固定底座A 9.固定底座B 10.过滤池 11.集渣斗 12.排渣管道13.密封管帽A 14.混合池 15.过滤网 16.流通孔A 17.集渣池 18.集渣管道 19.密封管帽B 20.流通孔B 21.沉淀池 22.澄清水池 23.超膜过滤网 24.出水管道A 25.出水管道B26.放水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矿山选矿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它还包括进水部件、出渣部件、出水部件和支撑部件;连通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顶端一侧的进水部件的进水桶2内设用固定连接杆A3和固定连接杆B4支撑的漏斗形内桶,内桶桶口设有用若干固定螺栓7固定的钢丝滤网6、桶底设有进废水管道5,钢丝滤网6可将废水中矿石粗粒和悬浮物过滤;依次将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内用滤网15分隔成过滤池10与混合池14,过滤池10底部设置带有密封管帽A13的集渣斗11,可用于出渣,向混合池14中添加石灰和焙烧白云石可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去除,用带有流通孔B20分隔板、超膜过滤网23分隔成集渣池17、沉淀池21与澄清水池22,集渣池17底部设置带有密封管帽B19发集渣管道18,可用于出渣,超膜过滤网23能够将沉淀池21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处理,向沉淀池21水中投加混凝剂以加速澄清过程和提高处理效果,澄清水池22一端设置带有放水阀26的出水管道A24或和出水管道B25,可将处理过的废水排出另用;处理装置敞口主体1底部连接支撑部件。
所述的支撑部件为对称设置的固定底座A8与固定底座B9。
所述的排渣管道12的管径大于集渣管道18的管径。
所述的钢丝滤网6采用直径为3mm的钢丝编织而成。
所述的所述的混合池11与集渣池17呈阶梯设置。
工作时,通过进水桶2向处理装置主体1中加入矿山废水,先经钢丝滤网6将矿山废水中矿石粗粒和悬浮物过滤出来,其次经进水管道5将初步过滤后的水漏至过滤池10,再经过滤网15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渣通过排渣管道12排出,过滤后的水流入混合池14,向混合池14中添加石灰和焙烧白云石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去除,吸附后的废渣流入集渣池17,渣通过集渣管道18排出,水经流通孔B20流入沉淀池21,向沉淀池21水中投加混凝剂以加速澄清过程和提高处理效果,通过超膜过滤网23对废水中的微生物进行过滤,最终过滤后的水存放至澄清水池22,通过打开放水阀26将净水从第一出水管24和第二出水管25排出另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8515.4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815837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C02F9/04
专利分类号:C02F9/04
范畴分类:申请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4200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紫金路1号紫金大楼
发明人:詹剑;邱晓礼;吴新龙;范晓龙;丘建
第一发明人:詹剑
当前权利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钦海
代理机构:35204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