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倍单倍体群体论文_张树根,蒋钟仁,邢永萍,李春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加倍单倍体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单倍体,花药,群体,组合,大麦,亲本,植株。

加倍单倍体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树根,蒋钟仁,邢永萍,李春玲[1](2008)在《一个辣椒杂交种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果实性状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个牛角椒组合(‘97403’ב97410’杂交而成)作为供体,通过花药培养技术构建了103个加倍单倍体(DH)系组成的DH群体,再以此DH群体为试验材料,对该群体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横径、果肉厚、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等5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是82.3%、80.8%、80.5%、75.7%、70.9%,最少基因对数分别为20.6、8.4、6.1、33.9、10.0。估算各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系数,分析影响各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影响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的多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控制果肉厚的多基因间可能存在互补,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各自的基因间无互作关系。(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朱惠琴,戴文新[2](2003)在《烟草加倍单倍体群体的构建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和子房培养几方面综述了构建烟草DH群体的基本途径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和发展动态。(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6期)

汪军妹,沈秋泉,杨建明,杨文新[3](2002)在《大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麦加倍单倍体 (DH群体 )建立的方法很多 ,目前在大麦遗传育种中运用较多的主要有球茎大麦法、花药培养法和小孢子培养法等叁种。大麦DH群体不仅为遗传学、形态发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遗传稳定的材料 ,而且对于单倍体的育种实践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综述大麦DH群体的建立方法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以期为大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大麦科学》期刊2002年01期)

景蕊莲,昌小平,贾继增,胡荣海[4](1999)在《用花药培养创建小麦加倍单倍体作图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花药培养创建加倍单倍体作图群体是构建数量性状基因作图群体的有效途径,但通过花药培养生产小麦加倍单倍体的成功率较低。该文考查了小麦幼穗发育时期、低温处理幼穗及高温处理接种花药对花粉愈伤诱导率的影响。采用春播小麦做为花药供体,推迟花药接种时间,避免试管苗在低温条件下越夏,有利于早移栽,培育冬前壮苗,同时加强试管苗移栽后的田间管理,保证安全越冬,有效地提高了花药培养生产加倍单倍体的成功率。通过花药培养创建了一个具有191个个体的小麦加倍单倍体作图群体,该群体将用于小麦有关抗旱性状及产量性状基因的遗传作图(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1999年03期)

刘保申,殷丽青,王五一,张承妹,张建军[5](1994)在《水稻加倍单倍体群体有效因子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生物技术创造的加倍单倍体材料,应用传统的数量遗传理论来估计基因数目的方法,即利用花药培养结合加倍技术,所获得的纯合稳定水稻加倍单倍体群体中极端类型株系,为增效(或减效)基因聚合体,与样本平均数比较,估计高差,以此离差绝对值的平方与加倍单倍体群体基因型方差的商,作为有效因子数目的估计值,估计了水稻叁个杂交组合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千粒重等四个性状的有效因子数,讨论了用加倍单倍体方法估计有效因子,比传统数量遗传方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T.M.Choo,严淑珍[6](1988)在《加倍单倍体的遗传方差估计和自花授粉作物群体改良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有许多种植物可从它们的正常二倍体植株产生单倍体植株。如果把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便可得到纯合的二倍体植株。由于染色体加倍可以从 F_1植株产生纯系,从而省去多代自花授粉的工作,所以它在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工作中是很有用的。目前对于评价双列杂交(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1988年03期)

T.M.Choo,E.Reinbergs,宁锟[7](1988)在《大麦加倍单倍体群体的基因数目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篇从《单倍体在大麦育种中的应用》一文(发表在本刊1987年第6期)的参考文献中查找出来的"技术追踪"报道,值得对单倍体有兴趣的同志们一读。众所周知,不少国外的实验报告中,作者把他们用于实验中的具体技术、方法或其他手段等略而不叙,只在引用的参考文献中列出该技术等曾在哪个杂志哪篇文章中何人何时加以详细描述或首次提出。然而,这种具体技术等对我们的读者可能是有用的,需要查找出来,专门介绍,这就是本刊所说的"技术追踪"报道。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刊的针对性和实用技术的报道,我们把"技术追踪"报道作为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欢迎广大读者把您们看过的或翻译的国外实验报告中您认为对国内实际工作有用的技术或方法等的具体内容,通过参考文献把它们找出来,译出来寄给我们。我们将根据该技术的应用价值,优先刊登,稿酬从优。寄给我们的这种稿件上,请注明"技术追踪"字样。谢谢。(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1988年02期)

加倍单倍体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和子房培养几方面综述了构建烟草DH群体的基本途径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和发展动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加倍单倍体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树根,蒋钟仁,邢永萍,李春玲.一个辣椒杂交种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果实性状的遗传分析[J].园艺学报.2008

[2].朱惠琴,戴文新.烟草加倍单倍体群体的构建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3].汪军妹,沈秋泉,杨建明,杨文新.大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大麦科学.2002

[4].景蕊莲,昌小平,贾继增,胡荣海.用花药培养创建小麦加倍单倍体作图群体[J].生物技术.1999

[5].刘保申,殷丽青,王五一,张承妹,张建军.水稻加倍单倍体群体有效因子估计[J].上海农业学报.1994

[6].T.M.Choo,严淑珍.加倍单倍体的遗传方差估计和自花授粉作物群体改良方案[J].麦类作物学报.1988

[7].T.M.Choo,E.Reinbergs,宁锟.大麦加倍单倍体群体的基因数目估计[J].麦类作物学报.1988

论文知识图

Maybelle/白叶秋加倍单倍体群体Maybelle/白叶秋加倍单倍体群体2-4“CRNIL1A”特异cont...不同组合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的相关分析2 《作物学报》2005 年 1 月至 2010 年...常规杂交法和单倍体育种法遗传模式图...

标签:;  ;  ;  ;  ;  ;  ;  

加倍单倍体群体论文_张树根,蒋钟仁,邢永萍,李春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