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铜矿物论文_康博文,谢贤,陈国举,范培强,宋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硫化铜矿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硫化铜,抑制剂,方铅矿,浮选,黄铜矿,矿物,辉铜矿。

硫化铜矿物论文文献综述

康博文,谢贤,陈国举,范培强,宋强[1](2018)在《硫化铜铅矿物分离过程铅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化铜铅矿物的天然可浮性接近且在浮选时部分含铜矿物溶解的铜离子会对方铅矿产生活化,因而硫化铜铅矿物的分离是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难点。随着社会对铜铅等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增大,方铅矿抑制剂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无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2方面介绍了铜铅分离浮选常用的铅抑制剂。无机抑制剂主要为亚硫酸盐(二氧化硫及亚硫酸)、重铬酸盐,重铬酸盐因有毒性和污染环境,正逐渐被少铬和无铬工艺替代。有机抑制剂主要通过络合矿浆中的活化离子、吸附于方铅矿表面使得矿物表面亲水、与捕收剂发生竞争吸附以减少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等方式抑制方铅矿,有机抑制剂由于低毒、高效、对环境污染小,得到推广应用。指出今后应加强抑制剂抑制机理的研究,减少重铬酸盐的使用,研发和推广新型、高效、绿色抑制剂。(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8年10期)

刘建远,应平[2](2018)在《颗粒床压载粉碎对某硫化铜矿石矿物解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粒床压载粉碎是高压辊磨机粉碎矿石的主要作用机制。利用活塞-缸体压载装置进行了将高压辊磨机作为终磨设备对某硫化铜矿石的粉碎及铜矿物解离效果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包括窄粒级颗粒床压载粉碎试验和宽粒级颗粒床压载粉碎闭路试验,并将闭路试验结果与球磨磨矿闭路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窄粒级试验给矿为2 360/3 350 mm粒级的物料,宽粒级试验给矿为0/3 350 mm粒级的物料。粉碎产物中铜矿物的解离分析采用BPMA型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仪完成。根据试验结果从产物粒度分布、铜金属的粒级分布、铜矿物粒度和颗粒含量分布、铜矿物粒级解离度及铜矿物整体解离度等方面讨论了压载强度及粉碎方法对铜矿物解离效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期刊2018年05期)

贺国春,王飞龙,龚强[3](2018)在《含镁硅酸盐矿物在硫化铜镍矿浮选分离体系中的行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镍资源丰富,硫化镍矿资源集中,同时我国拥有世界上特大硫化铜镍矿之一。硫化铜镍矿产分离方法之一就是浮选。在硫化铜镍矿产开发实践中,探求含镁硅酸盐矿石分离过程行为机理,对后续镍资源的冶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含镁硅酸盐矿物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含镁硅酸盐矿物的特征,运用多种方法探索硫化铜镍矿产浮选分离行为机理。(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09期)

马桂起,卢毅屏,冯其明,石晴,赵冠飞[4](2017)在《搅拌调浆对硫化铜镍矿物浮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四叶直桨和四叶斜桨及其组合的搅拌装置,对高品位硫化铜镍矿和蛇纹石的人工混合矿进行搅拌调浆处理后浮选,采用非线性拟合得到浮选最大回收率和浮选速率系数,运用CFD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搅拌槽流场参数,进行关联关系分析,研究搅拌调浆对硫化铜镍矿浮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调浆有利于减弱蛇纹石与硫化铜镍矿的异相凝聚,流体的剪切应力和轴向流速度均影响硫化铜镍矿浮选回收率,搅拌调浆应该采用直桨和斜桨配合以优化流体剪切应力和轴向流速度。(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0期)

陈海亮,崔毅琦,童雄[5](2016)在《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现阶段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工艺流程,包括铜铅优先浮选流程、混合浮选流程、等可浮选流程,总结了铜铅浮选分离的药剂制度和研究进展,并指出了铜铅分离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在于新型方铅矿抑制剂的研发和电位调控浮选。(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6年01期)

杨晋伟[6](2015)在《硫化铜矿物的生物浸出研究及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铜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金属,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近年来铜冶金技术发展迅速,但我国铜矿石资源有限,导致出现铜冶金原料供应紧张的现象,铜矿品位从二十世纪初期的百分之几下降到目前的千分之几,并且传统的采、选、冶工艺已无法有效回收利用低品位矿石。因此,开采利用低品位铜矿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物湿法冶金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矿冶技术,具有成本低廉、流程简单和环境友好等许多优点,并且能处理品位较低、可选性较差的铜矿石。我国的含铜矿物以硫化矿为主,在已经探明的储量中,硫化铜矿占87%,其类型主要有辉铜矿、黄铜矿和斑铜矿等;氧化铜矿占10%,其余的混合矿只占3%。所以硫化铜矿生物浸出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对未来铜工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生产指导。对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在矿浆浓度为1%、3%、5%的条件下进行生物浸出研究,结果表明:矿浆浓度1%的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生物浸出的浸出率分别为30.09%、97.38%、99.21%;矿浆浓度3%的各矿物浸出率分别为:28.58%、94.42%、97.56%;矿浆浓度5%的各矿物浸出率分别为:27.83%、91.25%、96.13%;矿浆浓度5%无菌对照实验的各矿物浸出率分别为:13.56%、73.59%、75.69%。在有菌体系下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的氧化分解速度明显提高,均比无菌体系下的浸出率高。对叁种硫化铜矿物进行第一性原理分析,运用MS软件对叁种铜矿的晶体结构进行模拟,对矿物单胞进行优化及超胞处理,计算总键能和键长。结果表明: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超胞的总键能分别为743.55eV、475.0eV、410.96eV,总键能依次降低,说明断键所需的能量依次降低。在黄铜矿超胞中存在两种成键作用S-Fe键和S-Cu键;在斑铜矿超胞中存在两种成键作用S-Cu键和S-Fe键,以及两种反键作用Cu-Fe键、Cu-Cu键;在辉铜矿超胞中存在一种成键作用S-Cu键及一种反键作用Cu-Cu键。在对叁种硫化铜矿物的晶体结构进行模拟的基础上,计算矿物超胞的态密度以及投影态密度,从原子水平对生物浸出实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费米能级与导带底的能量差值依次减小,则说明这叁种矿物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原子价电子穿越禁带跃迁到导带上的能力依次增大,费米能级离导带底越近,电子就越容易跃迁到导带上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所以叁种矿物在宏观条件下表现为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由于反应体系中存在高氧化性的Fe3+,其会与还原性越强的物质反应越迅速,从而使矿物中的金属元素以离子的形式进入浸出液中,完成整个浸出过程。所以叁种铜矿物在高能量的空轨道上对电子的俘获能力依次减弱,宏观上表现为还原性依次增强。在氧化还原体系中,由于存在高氧化性的Fe3+,还原性越强的矿物越容易发生反应,理论分析矿物浸出的难易程度与通过实验得出的浸出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杜延雷,李成必[7](2013)在《新型有机抑制剂用于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新型有机抑制剂BKY-1、BKY-2在不同浮选条件下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抑制分离作用,并与传统无机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BKY-1、BKY-2药剂后,在矿浆自然pH到弱碱性pH条件下,对方铅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黄铜矿抑制作用较弱,人工混合矿试验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期刊2013年06期)

陈建华,王进明,龙贤灏,郭进[8](2011)在《硫化铜矿物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黄铜矿、辉铜矿、铜蓝、斑铜矿的电子结构性质,并讨论硫化铜矿物电子结构与其可浮性之间的关系。利用费米能级讨论不同硫化铜矿物参与化学反应的活性位置及其与黄药作用生成不同产物的原因。计算结果表明:黄铜矿禁带宽度为0.99 eV,属于直接带隙p型半导体,而辉铜矿、铜蓝、斑铜矿则为导体。前线轨道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4种硫化铜矿物氧化性差异。为进一步认清硫化铜矿物可浮性的差异及硫化铜矿物新药剂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12期)

龙涛[9](2011)在《硫化铜镍矿浮选中镁硅酸盐矿物强化分散—同步抑制的理论及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化铜镍矿中存在的蛇纹石、滑石等镁硅酸盐矿物,干扰硫化矿的浮选并使精矿中MgO含量升高,影响后续冶炼过程,严重制约着我国铜镍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以层状镁硅酸盐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多种试验方法与分析测试手段,重点针对镁硅酸盐矿物的强化分散与选择性抑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硫化铜镍矿浮选体系“固液界面离子选择性迁移-浮选剂分子间组装”调控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硫化铜镍矿强化浮选技术原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层状镁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可浮性的关系硫化铜镍矿中层状镁硅酸盐矿物主要包括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其晶体结构单元层由硅氧四面体与镁氧八面体组成。蛇纹石解离时镁氧八面体层断裂,表面暴露的镁氧键离子性强,水化作用强,天然亲水性好;滑石解离主要沿层间断裂,表面为残余的分子键,水化作用弱,天然疏水性好;绿泥石解离时表面同时暴露出分子键和镁氧键,天然疏水性介于蛇纹石与滑石之间。在水溶液中蛇纹石表面羟基优先溶解,Mg2+残留在蛇纹石表面使其荷正电,零电点为10.0;滑石与绿泥石解离表面优先吸附溶液中的OH-,矿物表面荷负电,零电点分别为3.0和4.4。当pH<10时蛇纹石易与表面荷负电的镍黄铁矿等硫化矿物通过静电作用发生异相凝聚,影响硫化铜镍矿的浮选。(2)颗粒间异相凝聚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蛇纹石与硫化矿颗粒间的异相凝聚,导致硫化矿对捕收剂的吸附能力降低,从而降低硫化矿的可浮性;蛇纹石与滑石矿物间的异相凝聚,一方面使滑石的可浮性降低,另一方面导致滑石对抑制剂的吸附能力降低,从而使滑石不能被完全抑制。聚合磷酸盐和水玻璃能较好的分散蛇纹石与硫化矿、蛇纹石与滑石,减弱甚至消除矿物颗粒间的异相凝聚。(3)蛇纹石表面电性的强化调控机制降低蛇纹石表面电位是消除矿物间异相凝聚的有效途径,而蛇纹石表面电性调控的关键在于蛇纹石表面镁向液相的迁移行为,即控制蛇纹石表面镁向液相迁移,减少双电层中定位离子的正电荷密度,从而降低蛇纹石表面电位。链状聚合磷酸盐能有效降低蛇纹石表面电位,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叁个方面:1)促进蛇纹石表面的镁迁移到液相,降低蛇纹石的表面电位;2)与液相中的Mg2+作用生成为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阻止Mg2+向蛇纹石表面反吸附,保持蛇纹石表面的负电性;3)通过吸附在蛇纹石表面,进一步降低其表面电位。通过对蛇纹石表面电性的强化调控,消除了异相凝聚对硫化矿可浮性的影响,并实现了滑石的完全抑制。(4)固液界面浮选剂的分子间组装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古尔胶和CMC是滑石的有效抑制剂,但同时也抑制硫化矿的浮选;而巯基捕收剂黄药只与硫化矿作用,并不在滑石表面吸附。优先添加捕收剂可以减弱抑制剂在硫化矿表面的吸附,增强浮选剂作用的选择性。因此改变药剂添加顺序,调整捕收剂与抑制剂在矿物表面的组装过程,能够增大硫化矿与滑石表面润湿性差异,有利于二者浮选分离。(5)硫化铜镍矿强化浮选技术基于多矿相镁硅酸盐矿物“强化分散-同步抑制”调控原理,形成了硫化铜镍矿强化浮选技术,并在新疆哈密天隆镍矿进行了工业试验。针对原矿品位Ni0.53%、Cu0.27%的低品位硫化铜镍矿,获得Ni5.68%、Cu3.14%的铜镍混合浮选精矿,Ni、Cu回收率分别达到80.23%和88.05%。采用硫化铜镍矿强化浮选技术,在精矿镍、铜品位相近的情况下,镍回收率提高3.04个百分点,铜回收率提高9.92个百分点。(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11-01)

董艳红[10](2011)在《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电化学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化铜铅矿物因其相似的可浮性,常被选成铜铅混合精矿,然后采用先脱药再分离的方法进行分选,脱药之后的分离过程是铜铅分离的难点,常采用重铬酸盐等有毒药剂进行分离。针对硫化铜铅混合精矿难分离,剧毒抑制剂应用广泛的现状,本文对丁黄药捕收的黄铜矿和方铅矿的精矿进行了以硫化钠为脱药剂的脱药试验,然后以无毒组合药剂YZJ(亚硫酸钠+硅酸钠+CMC)为抑制剂,O-异丙基-N-乙基硫逐氨基甲酸酯(IPETC)为捕收剂对脱药后的矿物进行了浮选试验。主要采用了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丁黄药对方铅矿和黄铜矿都具有良好的捕收性,IPETC对黄铜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适宜作为选择性抑制试验的捕收剂使用;硫化钠脱药后矿物的回收率均较低;分别以亚硫酸钠,硅酸钠,CMC为抑制剂的脱药-选择性抑制试验中,黄铜矿的浮选回收率达到80%以上,在合适的抑制剂用量下,方铅矿受到抑制,回收率很低。将以上叁种药剂进行组合,并以组合药剂为抑制剂,进行了脱药-选择性抑制试验,与使用单一抑制剂的试验结果相比:组合药剂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稍强,对黄铜矿仍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当以叁种物质组合药剂YZJ为抑制剂时,方铅矿的浮选回收率最低。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结果表明:YZJ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分离效果优于亚硫酸钠,硅酸钠,CMC的分离效果。吸附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硫化钠脱药用量的增加,矿物表面丁黄药的吸附量逐渐变少;亚硫酸钠,硅酸钠,CMC和YZJ对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的IPETC吸附量都有一定的影响,YZJ使方铅矿表面的IPETC吸附量降低最大。循环伏安试验结果表明:在丁黄药溶液中,黄铜矿电极表面生成了黄原酸铜,方铅矿电极表面有黄原酸铅生成。在硫化钠和丁黄药共同存在的体系中,由于硫化钠的作用,丁黄药没有和矿物发生作用;在抑制剂和IPETC共同作用下,黄铜矿电极表面的氧化作用以IPETC的作用为主,方铅矿电极表面的氧化反应以抑制剂的作用为主。Eh-pH图和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在方铅矿表面产生了PbSO4而抑制了方铅矿的浮选;硅酸钠在矿物表面形成了PbSiO4而抑制了方铅矿的浮选;CMC促进了方铅矿的氧化而抑制了方铅矿的浮选。采用铜铅混浮-脱药-分离的工艺流程对平江铜铅锌矿石进行了分离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5-01)

硫化铜矿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颗粒床压载粉碎是高压辊磨机粉碎矿石的主要作用机制。利用活塞-缸体压载装置进行了将高压辊磨机作为终磨设备对某硫化铜矿石的粉碎及铜矿物解离效果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包括窄粒级颗粒床压载粉碎试验和宽粒级颗粒床压载粉碎闭路试验,并将闭路试验结果与球磨磨矿闭路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窄粒级试验给矿为2 360/3 350 mm粒级的物料,宽粒级试验给矿为0/3 350 mm粒级的物料。粉碎产物中铜矿物的解离分析采用BPMA型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仪完成。根据试验结果从产物粒度分布、铜金属的粒级分布、铜矿物粒度和颗粒含量分布、铜矿物粒级解离度及铜矿物整体解离度等方面讨论了压载强度及粉碎方法对铜矿物解离效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化铜矿物论文参考文献

[1].康博文,谢贤,陈国举,范培强,宋强.硫化铜铅矿物分离过程铅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金属矿山.2018

[2].刘建远,应平.颗粒床压载粉碎对某硫化铜矿石矿物解离的影响[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8

[3].贺国春,王飞龙,龚强.含镁硅酸盐矿物在硫化铜镍矿浮选分离体系中的行为机理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

[4].马桂起,卢毅屏,冯其明,石晴,赵冠飞.搅拌调浆对硫化铜镍矿物浮选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陈海亮,崔毅琦,童雄.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矿冶.2016

[6].杨晋伟.硫化铜矿物的生物浸出研究及机理分析[D].东北大学.2015

[7].杜延雷,李成必.新型有机抑制剂用于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3

[8].陈建华,王进明,龙贤灏,郭进.硫化铜矿物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9].龙涛.硫化铜镍矿浮选中镁硅酸盐矿物强化分散—同步抑制的理论及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

[10].董艳红.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电化学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

论文知识图

号岩体纯硫化物脉状矿体与围岩关系图硫化铜矿物浮选闭路试验流程和...硫化铜矿物—水系的电位与pH图以...胶结物与硫化铜矿物关系显微镜...硫化铜矿物浮选尾矿硫化扫选试...用合成抑制剂S-8460和诺克斯抑制剂抑制...

标签:;  ;  ;  ;  ;  ;  ;  

硫化铜矿物论文_康博文,谢贤,陈国举,范培强,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