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国文论文_李姣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中国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文,教科书,高中,高级中学,迷思,中学语文,高中语文。

高中国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19)在《《新编高中国文》古典诗词选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编高中国文》是宋文翰、张文治主编并在193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古典诗词作为《新编高中国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养人才的目的,而且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学习古典诗词可以使学生从其中感受人生百态,阅尽世间冷暖,并学会用心感悟生活,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本论文试图从《新编高中国文》古典诗词的选编概况出发,挖掘其背后的教育意义。深入研究《新编高中国文》古典诗词选编的特点和不足,吸收并借鉴其古诗词选编的经验,是探讨优化古代诗歌选篇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讲述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分析了《新编高中国文》产生的背景;第二章从选篇和编排两个方面,探究了《新编高中国文》古典诗词选编的特点,其选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体裁全面、题材丰富、文质兼美和关注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而在编排方面的特点是编排顺序以史为序、注释体例分工明确、注释内容详略得当;第叁章反思总结了其古典诗词选编的不足之处。在选篇方面,它的不足是朝代分布不均衡以及题材和体裁的选取不平衡;而在编排方面的不足是编排方式不合理和组织结构不完善。第四章则总结了《新编高中国文》对今后我国语文教材古典诗词选编的启示。在选篇方面,本论文认为今后我国语文教材应不断调整朝代比重、均衡题材和体裁的比重以及充分优化文质兼美。在编排方面,今后我国语文教材更应做到编排方式合理化、组织结构系统化、注释编排科学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8)

王涛[2](2018)在《民国《高中国文读本》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国文读本》(第一册)是一个全文言读本,共78篇。它是根据民国21年(193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的七项标准并参照民国20年(1931年)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义勇军教育大纲》第叁条相关规定编订的,由中华书局于民国23年(1934年)出版发行,供高级中学第一学年使用。从民国学制来看,高中是叁年,因而此套读本应有叁册。限于资料,其它两册的编选内容无从知晓,但1932年的《课程标准》规定:"选文精读第一学年对于体制之讲授,应注意其特征及作法;第二学年对于各时代代表作品之(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22期)

项因杰[3](2018)在《《研读和写作的矛盾——高中国文程度低落之一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讲授方式,我欢喜采重点主义,我期望高中学生能自由写作,能阅读中级的文言书籍,而写作尤重于阅读。我很注意背诵,或者是抽段默写,因为要如此,才能使学生对于文章的语法烂熟,养成下笔流畅的习惯;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字句词藻,使其思想、生活、情感之表达,不致(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8年24期)

毕研文[4](2018)在《人教版与翰林版高中语(国)文教材宋词选篇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宋词教学是古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的载体。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简称大陆人教版)宋词篇目和翰林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国文》(简称台湾翰林版)词选选篇都是高中时期学生进行宋词学习的工具。两岸的文化同宗同源,同样的文化背景,教材的编纂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陆人教版宋词单元教材编排更注重突出课文文本,词选篇目较多,教学内容丰富;台湾翰林版词选部分教材编排在题解、课文、注释等各部分分布比较平均,所选篇目较少,每篇课文教学难度相近。两个版本在排版、词选篇目上的差异恰好可以展现两岸地区不同教学内容中各自的优势。本文分为四个章节对两岸宋词部分教材编写进行对比研究。第一章首先明确宋词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现状,并结合各地区高考试题找出宋词在高考中的考点及宋词教学中的教学重点。第二章从两岸教材体系进行宏观分析,并在两岸教材体系视域下,对词选部分教材排版结构和教材内容分布等感官认知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第叁章是词选部分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从词选作者挑选、课文选篇、习题设置等方面分析教材编纂内在逻辑及教学侧重点。第四章是通过比较分析两岸教材中台湾翰林版教材中的优点,为大陆人教版教材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大陆人教版教材宋词篇目所缺失部分进行针对性设计,完善教学内容。本文对两岸教材编写中词选篇目进行针对性比较研究,分析出两岸教材词选部分编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教材修订提供合理化建议。找出两岸教材版本中宋词部分编纂的可取之处,直接转化为具体教学方法作为宋词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优化宋词课堂教学。(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孙华璟[5](2018)在《论文言文于汉字教学中之意义——兼及对台湾108年高中职国文课纲之省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108年高中职国文课纲,欲大幅删减文言文于教材中的比例,并将必读选文降为十篇。此次变革,源自于社会一股反对文言文教学的浪潮。批评者认为,文言文过于艰涩难懂,早已与时代脱钩。阅读文言文非但无助于白话文写作,还会造成公民文化养成的枷锁,故应将此类篇章由国语文教材中大幅删减。然而笔者认为,欲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恰恰好不能(本文来源于《第八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1-16)

李斌[6](2017)在《1930年代的高中国文教科书——20世纪中学语文教科书发展史(七)》一文中研究指出1929年中小学暂行课程标准颁布后,原定以一年为实验期,期满后根据各地报告修正,后又展期一年。至1931年6月,教育部组织中小学课程及设备标准编订委员会,其中孙俍工、夏丏尊、周予同、马涯民负责中学国文。委员会分别于6、7月开会两次,但意见不能统一。1932年,教育部重新聘请委员,中学国文科由孙俍工、夏丏尊、伍俶负责。委员会(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7年19期)

黄雅君[7](2017)在《台湾高中国文教材“乡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不仅是个体生存、成长之地,更是给予个体强烈印象、情感,对个体具有高度生活意义的地方。乡土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乡土知识,形成最基本的乡土认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建构乡土认同,最后促进自身的发展,建筑精神家园。本文将课纲、教材作为研究载体,从“乡土”角度切入,力求将台湾高中国文教材中呈现的乡土内容加以整理归纳,并分析了“台语”作品并未选入国文教材的原因。第一部分从与乡土相关的概念入手,接着讨论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阐释教材呈现乡土特性的价值所在。第二部分对台湾高中的课程纲要以及《国文》教材进行观照,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第叁部分对课纲及教材中涉及到的乡土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地介绍。最后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台语”作品落选国文教材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5)

张海龙[8](2017)在《大陆高中语文教科书与台湾高中国文教科书助读系统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以来,全国出现了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包含四个系统: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助读系统是语文教科书的构成要素之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语文教科书中的助读系统就是这一理念的重要体现。本文选取了大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和台湾龙腾版高中国文教科书作为比较对象,主要从编辑说明、题解与作者介绍、插图、注释等方面对两套教科书的助读系统进行比较。通过两套教科书的横向比较,找出两岸高中语(国)文教科书编写的异同,为大陆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0)

周燕[9](2017)在《沪教版与翰林版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诗歌是中国现代诗人在继承古典诗歌以及借鉴西方诗歌艺术的基础上,吐故纳新,自创新质,形成及正在发展的一套现代诗语。现代诗歌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砥砺品格以及诗意的栖居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现代诗歌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现代诗歌的课后练习作为阅读和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文本的“经络”,在教材编写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不仅要重视对现代诗歌文本的独特价值,也不可忽视现代诗歌课后练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陆与台湾同宗同源,都以汉语为母语。上海和台湾各自编写的语文教材,因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制度,在设计与编排上有许多不同之处,许多地方值得相互借鉴。所以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沪教版和翰林版的高中语(国)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探索出高中现代诗歌课后练习合理的设计建议和有效的使用策略,从而促进两个版本的语文教材的发展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提高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使用效率。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了现代诗歌与课后练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第二章主要是对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中现代诗歌选编的梳理与比较,并分析原因;第叁章主要是从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数量、价值取向以及阅读层面出发,对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进行比较研究,之后得出两个版本各自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两者的异同;第四章在依托前面章节的基础之上,通过问卷调查提出对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设计建议以及使用策略。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对高中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编写以及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5-18)

李斌[10](2017)在《1920年代的高中国文教科书——20世纪中学语文教科书发展史(五)》一文中研究指出壬戌学制中的《高级中学课程总纲》由郑宗海、胡明复、廖世承、舒新城、朱经农、陆士寅、陆步青、朱斌魁、段育华起草,新学制课程标准委员会复订。总纲将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者称为普通科。普通科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及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及自然科学。两组都实行学分制。第一组中至少30学分,各校可自由开课。这因应了各地高中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各自为政的现实,反过来又鼓励了这种风气。自高中建制至1930年左右,各地高中课程设置和(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7年13期)

高中国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中国文读本》(第一册)是一个全文言读本,共78篇。它是根据民国21年(193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的七项标准并参照民国20年(1931年)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义勇军教育大纲》第叁条相关规定编订的,由中华书局于民国23年(1934年)出版发行,供高级中学第一学年使用。从民国学制来看,高中是叁年,因而此套读本应有叁册。限于资料,其它两册的编选内容无从知晓,但1932年的《课程标准》规定:"选文精读第一学年对于体制之讲授,应注意其特征及作法;第二学年对于各时代代表作品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中国文论文参考文献

[1].李姣.《新编高中国文》古典诗词选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王涛.民国《高中国文读本》介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

[3].项因杰.《研读和写作的矛盾——高中国文程度低落之一因》[J].语文建设.2018

[4].毕研文.人教版与翰林版高中语(国)文教材宋词选篇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8

[5].孙华璟.论文言文于汉字教学中之意义——兼及对台湾108年高中职国文课纲之省思[C].第八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6].李斌.1930年代的高中国文教科书——20世纪中学语文教科书发展史(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

[7].黄雅君.台湾高中国文教材“乡土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8].张海龙.大陆高中语文教科书与台湾高中国文教科书助读系统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9].周燕.沪教版与翰林版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10].李斌.1920年代的高中国文教科书——20世纪中学语文教科书发展史(五)[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

论文知识图

王子羲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各县(区)支行(4)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各县(区)支行(2)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各县(区)支行(5)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各县(区)支行(1)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各县(区)支行(3)

标签:;  ;  ;  ;  ;  ;  ;  

高中国文论文_李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