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靶密集度论文_脱金奎,蒋洪章,金海龙,杨厚广,冯宏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立靶密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密集,炮口,惯量,穿甲弹,武器,尾翼,脱壳。

立靶密集度论文文献综述

脱金奎,蒋洪章,金海龙,杨厚广,冯宏彬[1](2017)在《一种提高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立靶密集度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针对尼龙导带影响其立靶密集度为切入点,通过设计外导带切预制断裂槽工艺,保证弹丸出炮口后脱壳一致性好,从而提高立靶密集度水平。(本文来源于《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0-21)

黄若超,高宏超,毛瑞,何庆华[2](2017)在《航空火箭弹立靶密集度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炮口速度及转速对航空火箭弹的立靶密集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航空火箭弹的立靶密集度,文中以常规火箭弹的散布理论和外弹道理论为基础,对各随机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符合其特征的数学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法进行数学仿真,研究不同炮口速度与转速对航空火箭弹立靶密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炮口速度有利于提高立靶密集度,而炮口转速则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此结果对今后工程运用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黄士亮,丁璐,王李笛[3](2016)在《CCD立靶密集度测量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立靶密集度对武器系统性能的重要性并基于CCD立靶密集度测量原理,对CCD立靶坐标测量精度进行仿真分析,推导出密集度测量的相关计算公式。对密集度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设备测量精度的技术措施。(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武江鹏,宋萍,郝创博,张立群,彭文家[4](2016)在《带弹序的弹幕武器立靶密集度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4个线阵TDI-CCD相机组成的叁空间靶面结构对多弹丸着靶参数进行测试,以解决弹幕武器等高射速武器多弹丸同时着靶时的立靶密集度测试难题。测试时,2个CCD相机在空中交汇形成与预定弹道方向垂直的立靶靶面I;靶面II和靶面III分别由1个CCD相机的探测面形成,并分别与靶面I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成一定夹角。根据叁靶面的空间几何结构、飞行弹丸在4个线阵CCD相机上的成像时间和成像角度,分析了单发弹丸的着靶坐标、飞行速度和穿靶角度。根据多弹丸在叁靶面间的成像位置关系以及弹丸飞行速度约束,推导出多发弹丸着靶时的时空散布参数,如弹序、弹丸存速和着靶坐标。仿真和实际试验验证显示测试的多靶面间目标匹配率达到100%。提出的测试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多发弹丸同时着靶时出现的假目标问题并克服了单CCD立靶测试参数单一等缺点。(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毛保全,邓威,冯帅,李程[5](2016)在《基于多学科协同仿真的立靶密集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立靶密集度计算方法无法实现不同学科数据自动传输的问题,综合运用ADAMS、JScript、C++等工具,分别建立了某型顶置武器站连发射击的动力学模型、弹丸起始扰动转换模型、外弹道模型以及立靶密集度模型,并在ModelCenter中集成构建了立靶密集度一体化计算模型;对顶置武器站10连发射击的立靶密集度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构建的顶置武器站连发立靶密集度计算模型自动化程度高、模块化程度好、计算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6年01期)

彭峰生,舒林森,宁玮[6](2015)在《基于Bootstrap原理的立靶密集度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阐明了Bootstrap抽样的理论和方法,着重对该方法的置信区间等参数估计作了详细研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火炮射击立靶密集度估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样本参数估计问题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孙浩,周鹏斌,潘崇平[7](2015)在《立靶密集度试验中使用砂弹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使用砂弹代替实弹进行立靶密集度试验的可行性,分别在弹丸改装前后进行了特征量测量,应用K-S检验法确定了弹丸改装前后的特征量均服从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得到弹丸改装前后存在显着差异的特征量是极转动惯量。并以千米立靶密集度试验为例,通过4D弹道模型仿真计算和实际射击试验验证,证明砂弹的特征量分布特性不会对千米立靶密集度造成显着影响,可以使用砂弹进行立靶密集度试验。(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田园,杨晓东[8](2015)在《多目标立靶密集度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CCD交汇立靶密集度测试系统是靶场测试火炮密集度的常用方法,但该系统仅能测试单发弹丸的着靶坐标,对于两发或两发以上弹丸同时着靶,该系统无法测试。本文在研究双CCD交汇立靶密集度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叁CCD交汇测量方法,能够解决双CCD交汇测量系统的不足,实现多发弹丸同时着靶条件下的立靶密集度的测试。该研究方案成功后不但可以解决双35高炮这类双管武器性能测试的问题,亦可以用于多管连发式武器立靶密集度测试。(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5年08期)

苌军红,潘会平,李便花,武喜太[9](2014)在《某攻坚弹立靶密集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攻坚弹立靶密集度散布偏大问题,在分析了该攻坚弹结构特点和发射过程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树和对比分析方法对立靶密集度散布偏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攻坚弹尾翅片卡槽缺口形状由直角改变为弧形导致了攻坚弹尾翅箍在膛内提前脱落,尾翅片提前张开,碰撞变形环或制动环,使弹丸在膛内受到扰动力,从而在飞行时偏离正常轨迹,这是立靶密集度散布偏大的根本原因。对此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和分析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4年09期)

朱凯,王军,薄煜明[10](2014)在《速射火炮立靶密集度序列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地分析速射火炮的立靶密集度,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引入射击效力分析,用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对速射火炮的立靶密集度试验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证明了立靶密集度数据的相关性是不可忽略的。模型比较与模型验证的结果表明,相对于一阶模型,该文建立的模型预测误差更小,精度更高,为更好地分析武器系统射击效力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立靶密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炮口速度及转速对航空火箭弹的立靶密集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航空火箭弹的立靶密集度,文中以常规火箭弹的散布理论和外弹道理论为基础,对各随机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符合其特征的数学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法进行数学仿真,研究不同炮口速度与转速对航空火箭弹立靶密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炮口速度有利于提高立靶密集度,而炮口转速则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此结果对今后工程运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立靶密集度论文参考文献

[1].脱金奎,蒋洪章,金海龙,杨厚广,冯宏彬.一种提高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立靶密集度的方法[C].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2017

[2].黄若超,高宏超,毛瑞,何庆华.航空火箭弹立靶密集度仿真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7

[3].黄士亮,丁璐,王李笛.CCD立靶密集度测量精度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

[4].武江鹏,宋萍,郝创博,张立群,彭文家.带弹序的弹幕武器立靶密集度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6

[5].毛保全,邓威,冯帅,李程.基于多学科协同仿真的立靶密集度计算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6

[6].彭峰生,舒林森,宁玮.基于Bootstrap原理的立靶密集度估计[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孙浩,周鹏斌,潘崇平.立靶密集度试验中使用砂弹的可行性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5

[8].田园,杨晓东.多目标立靶密集度测试技术研究[J].电子测试.2015

[9].苌军红,潘会平,李便花,武喜太.某攻坚弹立靶密集度问题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4

[10].朱凯,王军,薄煜明.速射火炮立靶密集度序列建模[J].弹道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4四光幕天幕立靶密集度测量系统原...5.7立靶密集度模拟的散布情况...六光幕立靶测量系统组成框图周向路径形变(横坐标单位:×10mm)双Ⅴ形六光幕阵列Fig.1ThedoubleⅤtyp...七光幕阵列在XOZ平面投影Fig.2Theproj...

标签:;  ;  ;  ;  ;  ;  ;  

立靶密集度论文_脱金奎,蒋洪章,金海龙,杨厚广,冯宏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