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出血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

脑梗死后出血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

一、脑梗塞后出血与梗塞面积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衣晓娜[1](2021)在《低密度脂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脑梗死院内死亡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是探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 LDL-C)与淋巴细胞(lymphocyte LYM)比值(LDL-C/LYM值)预测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价值,通过收集与分析入组患者的相关基本情况,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提供基础,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决定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信息。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血生化及血常规的实验室化验及影像学检查,依据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实验组(Died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D),选取同期未发生院内死亡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Survived from 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S),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和TOAST分型(Trial of Org 10 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详细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人员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等方面;收集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脑梗死等既往罹患疾病;收集入院后患者并发症如脑疝、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梗死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of ischemic stroke HT)、呼吸心跳骤停、消化道出血等;收集患者血液生物学指标如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等,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77例患者,AIS-D组72例,AIS-S组105例,两组的心房纤颤病史、基线NHISS评分、入院后并发症(脑疝、SAP、HT)、TOAST分型(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两组间的血液生物学指标,其中实验组的血清白细胞水平、LDL-C/LYM值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LDL-C/LYM值与NIHSS评分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NHISS评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95%CI:0.809,0.915),LDL-C/LYM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0.851,0.951),进一步分析可知,NHISS评分最佳截点为13分时,预测的准确性最高,约登指数可达0.571,灵敏度为0.847,特异度为0.724;当LDL-C/LYM值最佳截点为1.8050时,预测的准确性最高,约登指数可达0.714,灵敏度为0.847,特异度为0.867。5.AIS后院内发生死亡的患者LDL-C/LYM值与患者年龄、WBC、NIHSS评分、肺部感染、脑疝、梗死后出血转化、心源性脑栓塞呈正相关(P<0.05),且与小动脉闭塞型脑梗塞呈负相关(P<0.05)。结论:1.LDL-C/LYM值与NIHSS评分是AIS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高LDL-C/LYM值对预测AIS患者的院内死亡可能有较高的价值。2.AIS患者LDL-C/LYM值随着NIHSS评分增长,因此LDL-C/LYM值在可能可以反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3.AIS患者血清LDL-C/LYM值与年龄、基线NIHSS评分、入院白细胞、不同TOAST分型、入院并发症(SAP、HT、脑疝)可能相关,评价病情时建议考虑这些因素。

李博洋[2](2020)在《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卒中复发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目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二级预防的群体约占20~43%,对于这一部分群体,再发卒中可选择静脉溶栓、取栓治疗等措施进行救治,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会增加这一类治疗出血转化的风险一直是探讨的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从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经机械取栓治疗的存在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且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者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提示为急性大血管闭塞(Emergent Large Vessel Occlusion,ELVO),急诊给予支架或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治疗,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94例患者。按照取栓术前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为两组:抗血小板药物组(AntiPlatelet Treatment,APT组)232例,非抗血小板药物组(non-AntiPlatelet Treatment,nAPT组)62例。APT组又分为四个亚组:单一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双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静脉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脑卒中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史、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发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onset to groin puncture,OTP)、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puncture to recanalization,PTR)、既往血压水平及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术前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术后即刻NIHSS评分、侧支循环情况、血管再通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上述指标。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u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亚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H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对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发生率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PT组较nAPT组血管再通例数较高(191 vs 34,X2=20.583,P=0.001),血管再通率(82.3%vs 54.8%,P=0.001)较高。3个月功能独立性(29 vs 123,P=0.382)、3个月mRS评分(3.45±1.210 vs 3.82±1.073,P=0.252)、3个月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5.6%vs 3.2%,P=0.571)、两组间的穿刺至再通时间(t=-0.367,P=0.71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PT组较nAPT组心房颤动史无明显差异:50 vs 17,X2=0.957,P=0.328。APT组较nAPT组发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onset to groin puncture,OTP)无明显差异:t=-0.766,P=0.444。APT组较nAPT组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puncture to recanalization,PTR)无明显差异:373.98±110.735 vs 359.97±94.651,t=-0.367,P=0.714。APT组较nAPT组入院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157±21.7 vs 151.13±21.791,t=0.967,P=0.326;88±12.3 vs 88.78±12.514,t=0.114,P=0.736。APT组较nAPT组术前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13.94±6.618vs 15.07±6.824,t=-1.409,P=0.159。APT组较nAPT组术后即刻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7.13±3.380 vs 6.09±3.2,t=-1.037,P=0.300。APT组较nAPT组侧支循环情况无明显差异:c2=1.111,P=0.574,APT组较nAPT组血管再通率高:82.3%vs 54.8%,X2=20.583,P=0.001。2.APT组四个亚组结果分析显示:1种抗血小板药物组(1组)与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组(2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3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静脉抗血小板药物(4组)进行组间比较,口服加静脉抗血小板药物组(4组)较其他组血管再通例数较高(34 vs 36 vs 32 vs 16 vs 64,X2=10.330,P=0.035),血管再通率(54.8%vs 58.0%vs 56.1%vs 55.1%vs 76.2%,X2=10.330,P=0.035)较高。3个月功能独立性(29 vs 33 vs 26 vs 17 vs 47,X2=2.670,P=0.614)、3个月mRS评分(3.45±1.210 vs 3.66±1.173 vs 3.88±1.070 vs 3.97±1.117 vs3.86±0.984,F=1.892,P=0.112)、3个月症状性颅内出血(6.5%vs 6.5%vs 5.3%vs 13.8%vs 7.1%,X2=2.327,P=0.67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组血管再通率高(76.2%),且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明显差异。对于侧支循环代偿良好者,抗血小板治疗不会增加sICH的发生率(OR=0.9712,95%CI 0.465~1.789,P=0.788);但对于侧支循环代偿不良者,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sICH的发生率(OR=2.239,95%CI 1.132~4.430,P=0.021)。3.患者3个月功能独立性与发病到就诊时间呈负相关,即发病到就诊时间越长,功能恢复越差(OR=0.730,95%CI 0.562~0.949,P=0.019)。4.侧支循环越好,再通率越高(OR=1.750,95%CI 1.277~2.399,P=0.001);血管再通率亦与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有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血管再通率较高(OR=5.329,95%CI 3.119~9.103,P=0.001);对于各个亚组,单抗组(1组)、双抗组(2组)、口服加静脉抗血小板药物组(4组),侧支循环与血管再通率呈正相关(OR=3.868,95%CI 1.512~9.898,P=0.005;OR=2.641,95%CI 1.282~5.441,P=0.008;OR=2.730,95%CI1.384~5.386,P=0.004)。结论:1.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院前规律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增加取栓的再通率。2.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院前规律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不会增加sICH的风险。3.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塞患者,术前应用静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较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更能增加再通率,不会增加sICH的风险。4.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塞患者,发病到就诊的时间短、发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短、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短,术后血压管理良好,侧支循环良好者,再通率良好,发生sICH的风险小,3个月功能预后越好。

钟兆怡[3](201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无效的多因素分析及芪龙祛瘀合剂临床干预疗效探讨》文中提出超早期脑梗塞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但溶栓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的报道较少。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评定分早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静脉溶栓早期无效是远期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具有破血逐瘀之功,却又有耗气伤气之碍,气虚无力行血,血行不畅,瘀不得通故仍有肢体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气虚无力摄血遂血溢脉外,形成离经之血,影响经脉气血运行而致病情加重。本研究拟进行两部分研究,分别针对超早期静脉阿替普酶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以及观察补气活血法对早期无效患者的远期结局改善作用,探求促进溶栓无效患者的远期获益的治疗药物,更好地指导卒中的全面救治。本研究使用我院院内制剂芪龙祛瘀合剂,取方于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以期为中药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机制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第一部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无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究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无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10月1日至2019年1月7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急诊脑病科,发病4.5h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溶栓早期无效有效组和溶栓早期无效组患者之间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早期无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53人,其中早期溶栓无效84人(54.9%),早期溶栓有效69人(45.1%),5人(3.27%)发生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14人(9.2%)溶栓后加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早期无效组与溶栓早期有效组的溶栓后气虚血瘀证比例[分别为16.7%(14/84)、2.9%(2/69)]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既往糖尿病病史、既往房颤或房扑病史、NIHSS0-7分、8-14分以及≥15分构成比、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基线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小于等于5分(OR=2.366,95%CI 1.1284.961,P=0.023),溶栓后气虚血瘀证(OR=8.345,95%CI 1.64542.305,P=0.010)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轻型卒中(NIHSS小于等于5分)、溶栓后气虚血瘀证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芪龙祛瘀合剂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无效患者临床干预疗效探讨目的:探究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院内制剂芪龙祛瘀合剂治疗溶栓早期无效患者的疗效,探究补气活血法对于溶栓远期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静脉溶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汀钙、依达拉奉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芪龙祛瘀合剂治疗90天,记录溶栓后24小时、治疗后7天、治疗后21天、治疗后90天的NIHSS评分、m RS评分、BI指数以及分别评定溶栓后24小时和治疗后90天的中医证候积分,同时随访3个月死亡率、颅内出血转化率及不良反应,统计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等差异,分析芪龙祛瘀合剂对早期静脉溶栓无效的患者神经功能及远期结局的改善作用。结果:本课题纳入病例64例,失访脱落0例,3个月内死亡2例,出血转化为0例,最终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试验组31例。基线因素(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m RS良好率:溶栓后24小时,治疗后7天,治疗后21天,治疗后90天,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m RS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治疗后21天、90天m RS良好率与溶栓后24小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与治疗后7天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与溶栓后24小时,治疗后21天与治疗后7天,治疗后90天与治疗后21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治疗后90天m RS良好率与溶栓后24小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90天与治疗后7天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治疗后21天与溶栓后24小时,治疗后21天与治疗后7天,治疗后90天与治疗后21天、治疗后7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IHS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90d 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24小时、治疗后7天、治疗后21天NIHSS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内,治疗后21天、90天NIHSS评分较溶栓后24小时下降(P<0.05),治疗后21天较治疗后7天下降(P<0.05),治疗后90天较治疗后7天下降(P<0.05),治疗后7天与溶栓后24小时、治疗后90天与治疗后21天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组内,治疗后21天、90天NIHSS评分较溶栓后24小时下降(P<0.05),治疗后21天较治疗后7天下降(P<0.05),治疗后90天较治疗后7天、21天均下降(P<0.05),治疗后7天与溶栓后24小时NIHSS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I独立率:溶栓后24小时,治疗后7天,溶栓后21天,溶栓后9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BI独立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治疗后21天、治疗后90天BI独立率与溶栓后24小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与溶栓后24小时、治疗后21天与治疗后7天、治疗后90天与治疗后21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治疗后90天BI独立率与溶栓后24小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BI独立率与治疗后7天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治疗后21天与溶栓后24小时,治疗后21天与治疗后7天,治疗后90天与治疗后21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中医证候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芪龙祛瘀合剂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早期无效患者的m RS良好率、NIHSS评分、BI独立率未见明显改善作用。(2)芪龙祛瘀合剂可以改善溶栓早期无效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吴松波[4](2019)在《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阿替普酶溶栓后24小时内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脑血管疾病作为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急性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也神经内科的常见危急重症。虽然急性脑梗塞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所有卒中类型的首位,但无论患者年龄和卒中严重程度如何,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可显着提高发病4.5小时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良好预后的几率,在排外静脉溶栓禁忌症的情况下,静脉rt-PA溶栓是所有发病在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静脉rt-PA溶栓的同时也增加了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生风险。脑梗塞后出血转化指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的脑内出血,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HT分为症状性脑出血转化和无症状性脑出血转化,两者均与静脉溶栓后的不良结局相关[1]。HT作为急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从10%40%左右不等,此种合并症的发生与脑梗塞患者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密切相关[2]。HT通常发生在静脉溶栓后的2436 h内,可迅速造成脑梗塞患者的病情加重或导致其死亡。即便是无症状HT也可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本研究关注并积极防治溶栓后脑出血性转化的重要原因。目的通过对确诊为急性脑梗塞并行静脉rt-PA溶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以期明确HT的预测指标。方法收录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塞,起病在4.5小时内符合静脉溶栓条件,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溶栓后24小时或24小时内病情加重时复查的头颅CT结果有无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收集所有入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起病时间,入院时mRS评分,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结束时NIHS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既往史,家族史,梗塞部位,梗塞面积,溶栓前血压,实验室检查(溶栓前白细胞计数、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影像学(头部CT+MRI)检查,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以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间“溶栓时间窗、房颤,大面积脑梗塞,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结束时NIHS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24小时内出现出血转化的相关风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确定影响因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作用及影响程度,以是否发生出血转化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为大面积脑梗塞,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这表明大面积脑梗塞及溶栓前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24小时内出现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继发出血转化较常见,而大面积脑梗塞、溶栓前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24小时内出现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大面积脑梗塞及溶栓前具有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患者进行静脉rt-PA溶栓后应高度警惕溶栓后24小时内颅内出血的风险。

郭银平[5](2019)在《血栓弹力图对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患者早期出血风险的应用价值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目前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及二级预防有效措施,通过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血栓形成可有效的预防卒中复发,但同时增加了出血风险。血栓弹力图能及时准确地反应个体的凝血状态及血小板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弹力图参数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的应用价值,并建立有效的出血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连续纳入于2013年9月1号—2018年9月1号入住武汉同济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梗塞病例共1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血栓弹力图结果、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并随访患者双抗治疗后1个月内的出血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建立新的预测急性脑梗塞双抗治疗早期出血风险的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获得评分界值,大于评分界值的为出血高危组,低于评分界值的为出血低危组。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出血组患者相比,出血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既往卒中或TIA史、高血压血糖血脂病史等以及生化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分析、糖代谢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肌酐值、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无出血组患者相比,出血组患者MA(ADP)水平较低(P=0.001)、ADP抑制率水平增高(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MA(ADP)((OR=0.929,P=0.004)、NIHSS(OR=1.168,P=0.010)与出血性事件独立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栓弹力图指标对出血性事件的判断:MA(ADP)曲线下面积AUC 0.715(95%CI 0.598 to 0.832),p=0.026,cutoff值=17.65;LogitP模型:AUC 0.789(95%CI 0.687 to 0.890),p<0.001,cutoff值=0.176。结论1.血栓弹力图参数MA(ADP)和NIHSS评分在出血组和无出血组有显着差异,为急性脑梗塞早期出血性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2.ROC曲线表明:MAADP<17.65mm对于出血性事件有较好的诊断价值;3.当Logistic模型评分大于0.176时,急性脑梗塞双抗治疗早期的出血风险显着增高。

罗振南[6](2019)在《3D-pCASL联合DWI及头颈部MR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 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观察和分析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探讨三者联合应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疑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最终确诊80例。采用飞利浦Ingenia 3.0T磁共振头颈联合线圈扫描,获取DWI,3D-pCASL及头颈部MRA数据。观察三者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分别测量患侧与对侧镜像区ADC值与rCBF值的差异,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绘制三种方法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AIS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Yoden指数。将头颈部血管狭窄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严重狭窄、闭塞五级,与3D-pCASL、DWI异常面积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0例AIS患者中,72例3D-pCASL灌注图像表现血流灌注减低,其中28例可见条带状动脉穿行伪影(arterial transit artifact,ATA),8例灌注未见明显异常;80例AIS患者中,74例DWI图像表现为信号增高,ADC弥散受限,6例DWI图像未见明显异常高信号;80例AIS患者中血管为正常20例,轻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19例,严重狭窄12例,闭塞8例。患侧与对侧镜像区ADC值分别为(402.17±102.05)×10-6mm2/s、(691.56±63.72)×10-6mm2/s,P值<0.01**,两者之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患侧与对侧镜像区rCBF值分别为15.42±3.15(ml/100g/min)、50.45±8.94(ml/100g/min),P值<0.01**,两者之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D-pCASL对诊断AIS的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AUC)=0.895(95%置信区域为0.838~0.953,P<0.001***),敏感度为0.821,特异度为0.976,Youden指数为0.797;ADC值对诊断AIS的AUC=0.962(95%置信区域为0.927~0.998,P<0.001***),敏感度为0.936,特异度为0.976,Youden指数为0.912;MRA对诊断AIS的AUC=0.616(95%置信区间为0.520~0.721,P<0.05*),敏感度为0.69,特异度为0.619,Youden指数为0.209;3D-pCASL、DWI及MRA联合应用对诊断AIS的AUC=0.989(95%置信区间为0.973~1.000,P<0.001***),敏感度为0.987,特异度为0.976,Youden指数为0.963。3D-pCASL与DWI呈显着正相关(r=0.895,P<0.01**),3D-pCASL与MRA之间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558,P<0.01**),DWI与MRA之间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535,P<0.01**)。结论:1、3D-pCASL是一种可以客观地反映急性期脑梗死区血流灌注的技术,能无创及准确的诊断AIS。2、3D-pCASL与DWI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性,3D-pCASL与MRA之间和DWI与MRA之间呈中等程度正相关,说明脑血流量和弥散是更能反映AIS的病理变化过程。3、3D-pCASL、DWI及头颈部MRA三者联合应用,对诊断AIS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敏感度、特异度最高,能更全面和准确地诊断AIS,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疗依据。

毕莹[7](2019)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脑梗塞再灌注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及不良预后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一次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索在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或者血管内治疗等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病时基线状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治疗预后的关系,包括治疗后早期症状性脑出血、3个月的功能预后,和3个月的死亡率。方法:我们按照检索策略对PubMed和EMBASE中2019年1月19日之前所有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2名研究者独立地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评估偏倚风险并提取数据,并将提取到的数据转化成SMD或者ES的形式。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的研究数据进行综合评估。使用StataSE12进行meta分析。我们评估了以下预后指标:早期症状性脑出血,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不良功能结局(改良的Rankin评分,mRS>2或≥2)和3个月的死亡率。结果:通过检索数据库共检索到473篇文献,我们最终纳入了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均为队列研究,累计共3651名患者。分析发现,更高的基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在再灌注治疗后更易发生症状性脑出血(SMD=0.78,95%[0.18,1.38]),3个月随访时更易出现的不良功能结局(mRS>2,SMD=0.54,95%CI[0.38,0.70];mRS≥2,SMD=0.42,95%CI[0.22,0.62]),并且治疗后3个月的死亡风险更高(ES=1.71,95%[1.01,2.42])。结论:我们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进行溶栓或血管内治疗或两者均进行的再灌注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较高水平的基线NLR水平与增加的症状性脑出血风险、治疗后3个月的不良功能结局和死亡率相关。将NLR水平作为急性脑梗塞再灌注治疗患者的预测因子有一定的潜在价值,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陈文骏[8](2018)在《急性前循环脑梗塞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溶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不同梗死分型、梗死部位和出血转化情况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而为急性前循环脑梗塞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无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0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31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其中199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113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溶栓组患者年龄范围在45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1±4.21岁。其中男性患者87例(43.72%),平均年龄为66.4±5.09岁;女性患者112例(56.28%),平均年龄为68.8±4.26岁。非溶栓组男性患者59例(52.21%),年龄范围在48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6±4.78岁,女性54例(47.79%),年龄范围在47岁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23±5.23岁。1.统计上述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症以及既往卒中史等等,分析研究对象中上述一般资料出现的比例,并进一步使用c2检验明确,患者的基本情况在溶栓组与非溶栓组分布一致,无统计学差异。2.参照1993年美国TOAST(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法对上述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确定急性脑梗塞发病最常见的病因类型。3.根据患者的头部CT及MRI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梗塞部位。4.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根据TOAST分型结果,将312例患者分为5组。分别在入院24h内以及治疗7天后进行NIHSS评分,分析常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于治疗14 d内统计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概率。于出院后90天进行mRS评分,分析5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中,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共233例,占所有患者的74.68%,其次分别是糖尿病(86;27.56%)、吸烟史(85;27.25%)以及高LDL症(84;26.92%)。Logistic回归提示高血压(OR:3.62±0.47,P<0.05)、糖尿病(OR:4.21±1.25,P<0.05)、高LDL血症(OR:5.28±2.13,P<0.05)、吸烟(OR:4.12±1.53,P<0.05)均为急性前循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2.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最常见的梗塞类型是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型(161例,51.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溶栓组中,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OR:0.62±0.13,P<0.05)和小血管闭塞型(OR:0.33±0.06,P<0.05)的治疗预后较为良好。在非溶栓组中,心源性栓塞(OR:5.19±1.32,P<0.05)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3.大脑中动脉梗塞患者共有180例,占患者总数的57.8%;颈内动脉梗塞患者113例,占患者总数的36.2%;大脑前动脉梗塞的患者人数较少,共有19例,占患者人数的6%。4.在312例患者中,总出血性转换发生率为5.12%。发生出血转化的患者中,以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比例最高为13例(占溶栓组6.53%)。前循环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发生出血性脑梗塞的概率要显着高于其他类型的前循环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增加心源性栓塞的出血风险,但7d内NHISS评分改善明显。NHISS评分>17分,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且脑实质出血比例增加。5.在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中,溶栓与否是影响患者临床效益及预后的因素。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的预后(68.8%预后好)显着优于未接受溶栓治疗者(54.8%预后好)(P<0.05);且溶栓治疗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6.01±2.45),远低于未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7.52±3.03)(P<0.05);此外,发生大脑前动脉梗塞患者预后(85.7%预后好)优于发生大脑中动脉梗塞患者(72.4%预后好)(P<0.05)。6.大脑前动脉梗塞患者溶栓后预后显着优于颈内动脉梗塞及大脑中动脉梗塞的患者。logistic回归发现颈内动脉阻塞(OR:4.19±2.37,P<0.05)和大脑中动脉(OR:3.22±0.89,P<0.05)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颈内动脉阻塞(OR:0.31±0.22,P<0.05)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LDL血症;最常见的梗塞类型是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型;梗塞部位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小血管闭塞型预后最佳。心源性栓塞组预后较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塞可取得肯定的临床疗效,但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生出血性转换概率增高。虽然心源性栓塞的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虽易发生脑出血转换,但静脉溶栓能明显改善预后。7d内NHISS评分改善明显。NHISS评分>17分,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且脑实质出血比例增加。对于所有入组患者,发生大脑前动脉梗塞患者预后优于发生大脑中动脉梗塞及颈内动脉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可以显着降低患者的NIHSS和MRS评分,降低致残率。NHISS评分越低,溶栓效果越好。故对于心源性梗死不应考虑增加出血风险而停止溶栓。

汪晓颖[9](2014)在《脑梗塞后出血的危险因数分析及预后判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危险因数,并针对这些因数探究相应的预后方法。方法:将我院2008-2013年五年间收治的50例患有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探究相关疾病危险因数,并将这些危险因数进行科学对比。结果: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大面积梗塞、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侧枝循环障碍是导致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主要危险因数,我院针对这些危险因数进行了合理划分,并对相应患者进行了对应治疗,50例患有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患者治疗效果显着,患病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大面积梗塞、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侧枝循环障碍可以导致脑梗塞后出血,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数。科学检查患者患病的危险因数,认清脑梗塞后出血的危险因数,并对患者进行相应预后治疗,对于提高脑梗塞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王钟情[10](2014)在《急性期脑梗塞与MMP-9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脑梗塞急性期的变化趋势,评估其在脑梗塞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期脑梗塞患者6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发病24h内、发病7d、发病14d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5ml,选取30例同期同年龄段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血清MMP-9含量。对研究组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Bathel指数(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发病后3个月的BI,判断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标准: BI<75分为预后较差,75-100分为预后良好。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血清MMP-9含量进行t检验,观察研究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症状恢复速度,同时追踪观察患者是否有后遗症遗留。结果:1.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于发病24h、发病7d、发病14d时,其血清MMP-9含量分别为275.71±20.37、442.21±19.95、192.25±25.30,而对照组为145.25±25.20,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研究组发病24h、发病7d及发病14d均有显着差异。2.随访3个月,脱失病例26例,根据发病后3个月时的BI评估结果,BI在75-100分为预后良好,本研究组有24例患者属于预后良好组; BI<75分为预后不良,本研究组有15例患者属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MP-9含量发现,预后良好组发病24h、发病7d、发病14d时其血清MMP-9含量分别为245.07±25.36、345.68±21.17、172.69±25.75,预后不良组其血清MMP-9含量分别为324.65±27.92、440.19±23.38、224.23±25.89。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在发病24h、发病7d、发病14d时其血清MMP-9含量均有显着差异。结论:1.MMP-9是脑梗塞急性期较为敏感的损伤性指标。2.脑梗塞急性期血清MMP-9升高程度与脑梗塞的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二、脑梗塞后出血与梗塞面积及预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梗塞后出血与梗塞面积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低密度脂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脑梗死院内死亡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1 前言
2 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入院基线特征
    3.2 不同TOAST分型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比较
    3.3 研究入组对象的AIS后并发症
    3.4 LDL-C/LYM比值与其他血液生物学指标的比较
    3.5 LDL-C/LYM值与AIS患者出现院内死亡患者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6 ROC曲线对比LDL-C/LYM值、NIHSS评分对AIS院内死亡率的预测
    3.7 LDL-C/LYM值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8 LDL-C/LYM值在不同NIHSS评分分组的比较
4 讨论
    4.1 AIS后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4.2 影响LDL-C/LYM值水平的相关因素
    4.3 LDL-C/LYM值预测AIS患者发生院内死亡
5 结论
6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预测缺血性脑卒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词

(2)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收集
        2.2.2 分组
        2.2.3 手术方法
        2.2.4 术后管理
        2.2.5 数据评估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院前抗血小板治疗组(APT组)与非APT组的基线比较
    3.2 各抗血小板治疗组的亚组分析
    3.3 院前抗血小板治疗组(APT组)与非APT组组间安全性比较
    3.4 两组间有效性的比较
    3.5 s ICH及血管再通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6 发病到就诊时间与功能独立性的关系
    3.7 侧支循环的交互作用
    3.8 侧支循环与再通率的关系
    3.9 各亚组侧支循环与再通率的关系
    3.10 各组3个月mRS分布情况图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无效的多因素分析及芪龙祛瘀合剂临床干预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无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
        1.2.3 中医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1.3 静脉溶栓适应症和禁忌症
        1.3.1 发病3h溶栓适应症
        1.3.2 发病3h溶栓禁忌症
        1.3.3 发病3h溶栓相对禁忌症
        1.3.4 发病3h-4.5h溶栓适应症
        1.3.5 发病3h-4.5h溶栓绝对禁忌症
        1.3.6 发病3h-4.5h溶栓相对禁忌症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标准
        1.7 分组方法
        1.8 治疗方法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2.2 静脉溶栓后早期无效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溶栓早期无效与年龄的关系
        3.2 溶栓早期无效与发病-溶栓时间的关系
        3.3 溶栓早期无效与基线NIHSS的关系
        3.4 溶栓早期无效与高血压的关系
        3.5 溶栓早期无效与房颤的关系
        3.6 溶栓早期无效与高血糖的关系
        3.7 溶栓早期无效与气虚血瘀证的关系
    4 结论
第二部分 芪龙祛瘀合剂治疗溶栓早期无效患者的临床干预疗效初探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溶栓适应症和禁忌症
        1.4 溶栓早期无效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病例中止标准
        1.8 脱落病例及处理
        1.8.1 脱落标准
        1.8.2 脱落病例的处理
    2 治疗方案
        2.1 对照组治疗
        2.2 治疗组治疗
    3 观察指标
        3.1 主要疗效指标
        3.1.1 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
        3.2 次要疗效指标
        3.2.1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
        3.2.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3.2.3 中医证候积分
        3.3 安全性评价
    4 研究方法
        4.1 样本量估算
        4.2 随机分组方法
        4.3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
        5.1.1 治疗组和对照组性别情况
        5.1.2 两组年龄分布情况
        5.1.3 两组发病至溶栓时间的比较
        5.1.4 两组既往病史情况
        5.2 两组mRS良好率情况
        5.2.1 组间各时间点mRS良好率情况
        5.2.2 治疗组组内各时间点mRS良好率比较
        5.2.3 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mRS良好率比较
        5.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SS比较
        5.3.1 两组溶栓后24h NIHSS评分
        5.3.2 两组治疗后7d NIHSS
        5.3.3 两组治疗后21d NIHSS
        5.3.4 两组治疗后90d NIHSS比较
        5.3.5 两组组内各时间点NIHSS比较
        5.4 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独立能力情况
        5.4.1 两组各时间点独立率情况
        5.4.2 治疗组组内各时间点BI独立率比较
        5.4.3 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BI独立率比较
        5.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情况
        5.6 安全性评价
    6 结论
    7 讨论
        7.1 研究结果分析
        7.2 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具有优势与不足
        7.3 rt-PA溶栓无效的影响因素
        7.4 溶栓早期无效的定义
        7.5 古代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7.6 当代中医对溶栓后证型的阐述
        7.7 芪龙祛瘀合剂在中风急性期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7.8 结论
        7.9 展望
        7.10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96 年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附录二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附录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
附录四 改良的Rankin评级
附录五 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六 综述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科研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4)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阿替普酶溶栓后24小时内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诊断标准
        2.1.2 入组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溶栓方法
        2.2.2 HT评估标准
        2.2.3 数据库项目及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HT的比例
    3.2 HT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 HT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5)血栓弹力图对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患者早期出血风险的应用价值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3D-pCASL联合DWI及头颈部MR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患者资料
        2.1.1.1 纳入标准
        2.1.1.2 排除标准
    2.2 实验方法
        2.2.1 仪器设备
        2.2.2 扫描准备
        2.2.3 扫描主要序列及参数
        2.2.4 MRI图像后处理
        2.2.5 图像分析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常规MRI表现
    3.2 3D-pCASL灌注表现
    3.3 DWI弥散表现
    3.4 MRA血管表现
    3.5 血管狭窄程度分组与3D-pCASL灌注、DWI弥散之间的关系
    3.6 患侧与对侧镜像区ADC值、rCBF值的差异
    3.7 3D-pCASL、DWI及头颈部MRA三者诊断效能分析
    3.8 3D-pCASL、DWI及头颈部MRA三者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像学表现
    4.2 3D-pCASL技术原理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4.3 DWI技术原理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4.4 头-颈部MRA技术原理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4.5 3D-pCASL、DWI及头颈部MRA三者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第5章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脑梗塞再灌注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及不良预后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文献筛选
    2.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2.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3.3 基线NLR水平与早期症状性脑出血
    3.4 基线NLR水平与3个月后不良功能结局
    3.5 基线NLR水平与3个月后死亡率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NLR与急性脑梗塞
    NLR与自发性脑出血
    NLR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NLR与脑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急性前循环脑梗塞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辅助检查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实验结果
    2.1 急性前循环脑梗塞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2.2 急性前循环脑梗塞的TOAST分型分析
    2.3 急性前循环脑梗塞部位分析
    2.4 .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的预后分析
    2.5 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相应患者预后
    2.6 不同脑血管梗塞部位对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
3.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急性期脑梗塞与MMP-9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关于脑梗塞与 MMP-9 的关系研究综述
    2.1 MMP-9 的生物学特性
        2.1.1 MMP-9 的结构、功能
        2.1.2 MMP-9 的基因多态性
        2.1.3 MMP-9 的表达与调控
    2.2 MMP-9 与动脉粥样硬化
    2.3 MMP-9 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4 MMP-9 与脑梗塞
    2.5 MMP-9 与脑梗塞后出血转化
    2.6 MMP-9 的抑制剂
    2.7 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实验研究
    3.1 资料与方法
        3.1.1 临床资料
        3.1.2 标本收集
        3.1.3 方法
        3.1.4 预后分级标准
        3.1.5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 MMP-9 含量的动态变化
        3.2.2 急性期脑梗塞血清 MMP-9 含量与脑梗塞的预后
第4章 讨论
    4.1 MMP-9 在脑梗塞急性期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4.2 MMP-9 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脑梗塞后出血与梗塞面积及预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密度脂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脑梗死院内死亡的价值[D]. 衣晓娜. 大理大学, 2021(09)
  • [2]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D]. 李博洋.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无效的多因素分析及芪龙祛瘀合剂临床干预疗效探讨[D]. 钟兆怡.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阿替普酶溶栓后24小时内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D]. 吴松波. 南昌大学, 2019(01)
  • [5]血栓弹力图对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患者早期出血风险的应用价值及预测模型研究[D]. 郭银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3D-pCASL联合DWI及头颈部MR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研究[D]. 罗振南. 南华大学, 2019(01)
  • [7]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脑梗塞再灌注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及不良预后的meta分析[D]. 毕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急性前循环脑梗塞临床分析[D]. 陈文骏. 苏州大学, 2018(01)
  • [9]脑梗塞后出血的危险因数分析及预后判断[J]. 汪晓颖.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1)
  • [10]急性期脑梗塞与MMP-9的关系研究[D]. 王钟情. 吉林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脑梗死后出血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