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创造性叛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创造性,叛逆,水浒传,译者,文心雕龙,文论,译本。
创造性叛逆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1](2019)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与许译《红与黑》——以章节标题翻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学翻译中,由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创造性叛逆是客观存在的,译者需要在原文框架的约束下进行再创造,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出于某种艺术追求,可能会出现对原文的背离。创造性叛逆在许渊冲所译《红与黑》中有所体现,如増译、替代和转换、个性化翻译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张丽云,吴庆娟[2](2019)在《创造性叛逆与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的译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死疲劳》英译本是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成功译介的代表作品,其成功译介一方面是因为译者的文本选择,另一方面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出的"创造性叛逆"。本文从"创造性叛逆"理论及实践分析入手,尝试探讨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黄亚菲,王林[3](2019)在《中国古代文论翻译传播模式建构研究——以《文心雕龙·风骨》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论失语形势严峻,对内创新不足,对外传播多舛,不解决难以响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难以立足于世界文论之林。中国古代文论因其蕴藉独特而语言形式精致,独树一帜。但其对外传播与研究,离不开翻译活动。因其艰涩,难在翻译的过程中保持全貌。而创造性叛逆的引入为其翻译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与实践路径。论文从翻译传播学视角出发,探索《文心雕龙》叁个英译本中出现的创造性叛逆,旨在构建针对不同目标读者的中国古代文论所能够参考的翻译传播模式。(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琦[4](2019)在《作为“创造性叛逆”的互文性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文性理论天生反骨,具有理论的时代性与科学性品格。其创造性叛逆颠覆了传统文论的观念与研究范式,转换了当代文论与批评的问题域,直接影响了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走向,促使人们正视文学及理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直面现代与后现代的诸多断裂。(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高洁[5](2019)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赛珍珠、沙博理《水浒传》译本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对源语文本进行"创造性叛逆"。本文以赛珍珠、沙博理两个《水浒传》英译本的比较为例,主要从文化层面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客观存在及其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柯敏芳,董芳[6](2019)在《创造性叛逆视角下的化妆品广告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化妆品广告本身蕴含的独特文化和中国元素很难让缺乏相关文化知识背景的外国消费者产生共鸣。创造性叛逆可以帮助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适时适当地运用一定的翻译策略来缓解这个冲突。(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29期)
林文韵[7](2019)在《从创造性叛逆的视角研究葛浩文的翻译实践——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莫言文学作品的首席翻译,葛浩文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葛浩文在译介莫言小说的过程中,从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出发,通过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以及节译等方式对部分语言进行了有意识的变通处理。拟借助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视角,以《红高粱家族》的葛浩文英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做双语平行文本对比,探讨译者行为中的创造性叛逆。(本文来源于《陇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白桦,孙晓宇[8](2019)在《解读民俗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当代女作家萧红在其代表作《呼兰河传》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北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其中包括了众多东北的满汉民俗描写,而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的民俗是一国民众生活的集中体现高质量的民俗译介,对于传播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文化意味深远。文章对葛浩文译本中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系统分析,探寻影响译者翻译的文化因素。(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钟雅轩,刘玲慧[9](2019)在《创造性叛逆在东西的小说向东南亚译介与传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为广西与东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提供契机,广西的当代文学作品和特色文化加快了"走进"东南亚国家的步伐。本文中笔者以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的创造性叛逆为理论依据,以为广西特色文化的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作家——东西创作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小说在东南亚国家的译介以及小说中包含的文化传播情况。本文中笔者按照指出东西小说向东南亚译介传播的问题,阐释可解决问题的理论,分析该理论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分析东西作品的译介与文化的传播,并为广西当代文学作品译介并传播到东南亚或海外提供有效指导为目的。(本文来源于《外国语研究与实践论文集》期刊2019-06-28)
徐甜甜[10](2019)在《谈创造性叛逆与文学小说翻译——以《老人与海》的两个中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因职业特点,译者常居幕后。译者的地位和价值,更是与其付出无法成正比。但近年来,我们听到了越来越多译者的声音。译者一改从前"百分之百"忠实于原作和原作者,拥有了自己的"主体性"。翻译不必"死忠实",更不应被枷锁束缚,因此需要译者适度地"叛逆"。"创造性叛逆"这一翻译手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学界广泛地关注,众多译者受到启发,译者要有自己的风格,译者要有自己的声音。文学小说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能与读者产生更多地共鸣,译者就需要移除两种语言间地障碍,适度叛逆。译者也有权在译文中融入自己的风格,要戴着"镣铐",也要"尽情舞蹈"。本文以《老人与海》的两个中译本为例,讨论文学小说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25期)
创造性叛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死疲劳》英译本是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成功译介的代表作品,其成功译介一方面是因为译者的文本选择,另一方面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出的"创造性叛逆"。本文从"创造性叛逆"理论及实践分析入手,尝试探讨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翻译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造性叛逆论文参考文献
[1].赵鑫.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与许译《红与黑》——以章节标题翻译为例[J].北方文学.2019
[2].张丽云,吴庆娟.创造性叛逆与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的译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黄亚菲,王林.中国古代文论翻译传播模式建构研究——以《文心雕龙·风骨》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为例[J].昭通学院学报.2019
[4].王琦.作为“创造性叛逆”的互文性理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5].高洁.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赛珍珠、沙博理《水浒传》译本对比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6].柯敏芳,董芳.创造性叛逆视角下的化妆品广告英译[J].校园英语.2019
[7].林文韵.从创造性叛逆的视角研究葛浩文的翻译实践——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9
[8].张白桦,孙晓宇.解读民俗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钟雅轩,刘玲慧.创造性叛逆在东西的小说向东南亚译介与传播的应用[C].外国语研究与实践论文集.2019
[10].徐甜甜.谈创造性叛逆与文学小说翻译——以《老人与海》的两个中译本为例[J].校园英语.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