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保军交运输畅通无阻(论文文献综述)
朱小朋,刘铁林,廖昊,姜相争[1](2019)在《西南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能力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为加强在西南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能力建设,针对西南高寒地区机动运输保障特点,提出了机动运输保障的重点和对策。
马腾[2](2014)在《完善应急交通运输法规 护好抢险救灾生命线》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内的各类自然灾害中,军队都是参与抢险救灾的主体,而应急交通运输能力则成为影响军队实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重要因素。经过多次救灾的磨练,中国军队抢险救灾的应急交通运输能力已大大增强,但仍然存在诸如交通战备体制不健全,应急指挥体系不完善,应急交通运输动员难以展开,交通管制遇到困境等问题,影响了应急交通运输的效率。
刘军[3](2014)在《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急运输保障是应急处置行动顺利开展和应急救援工作圆满完成的重要环节,对于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规模和破坏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军队在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运输保障中参与度越来越高,对有效组织军地协同的应急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在近年来的多次重大自然灾害中积极尝试军地协同的应急运输保障,并在多次救灾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当前我国的研究多是对应急运输保障军地协同的经验总结,对应急运输保障如何实现军民融合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无论是在组织领导还是实践操作,我国应急运输保障的军民融合发展都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问题进行研究,有效推进我国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的建设发展,提升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突发事件应急运输保障军民融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从军民融合的必要性、军民融合的现实基础两个方面研究我国应急运输保障军民融合的实践动因,对我国应急运输保障军民融合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军地一体化应急运输保障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我国应急运输保障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最后从军民融合的指挥协调机制、法律保障、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层次对推进我国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的快速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有效提升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李小华[4](2012)在《武警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新形势下,后勤保障工作必须立足现实,抓好长远建设,坚持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在市场中寻找“保障有力”的新途径,增强后勤保障和服务能力。近年,,随着我国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增强,武警部队频繁地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后勤保障任务越来越复杂、艰巨。认真研究探讨如何就武警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武警部队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确保行动任务的圆满完成,对于武警部队执行任务和效能保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武警后勤保障工作始终贯彻“面向基层,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提高效益,服务中心”的基本思路,始终遵循“把保中心、保生活作为保障重点,把基层作为保障重点”的指导原则,始终把握“加强三项建设、抓好五个四落实”的工作重点。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武警部队建设形势的发展,武警后勤建设将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走复合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武警后勤保障能力,后勤保障可视化、实时化、精确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分析武警后勤保障工作的难点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武警后勤保障工作的若干举措。针对武警后勤保障能力评价的主观性问题探讨了后勤保障理论分析,在武警后勤保障能力中的应用。采用综合后勤保障能力。同时将分析理论应用于武警后勤保障能力的问题研究,构建了相对有效性。从创新后勤保障的理念、后勤保障的特征、武警后勤保障的现状、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的经验启示、对进一步完善武警后勤保障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以及后勤管理科学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杜群山,刘振华,杨文超[5](2012)在《做好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工作探讨》文中认为一、高寒地区对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工作的不良影响(一)空气稀薄,人体机能受限。西南高寒地区海拔高,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空气稀薄、干燥,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70%,人员从平原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高寒地区后,容易产生大
张健,关雷[6](2011)在《边境应急行动公路运输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一、当前边境应急行动公路运输保障存在的问题(一)运力分散,难以应对大规模运输保障任务。现有建制后勤运力主要分散编配于仓库、医院,建制规模较小,缺少大规模运输保障的预案,遇有突发情况运输保障能力较弱,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保障能力。同时边境运输部队缺乏重装备运输车辆装备,很难对重装备的运输进行保障。
王煜[7](2011)在《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网是国家重要力量联系的纽带,是战争潜力转换的物质平台,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资的技术基础。在军事战略战役上,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优化已成为战争前期军事运输准备的重要内容,是军队机动和作战的重要情报依据,是将战争目的转化为战争利益的关键环节。军事运输是部队机动的重要手段和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对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平、战时军事运输任务的顺利实施,避免贻误战机和军资短缺,加强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优化的研究将最大限度地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并在注重“效果”的同时,提高作战部队运输保障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由于战争的随机性和多变性,选择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时所需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文只针对影响平时军事运输的因素及战争条件下的突发事件,重点研究了战争初期敌对我方交通网络的袭扰破坏和战时陆路军事运输的阻抗时间,并建立了基于最小阻抗时间的综合路阻函数和战时陆路军事运输最优路径模型。通过以假设战例为背景,采用东北地区国防交通网络数据,较为详细的分析验证了东北地区交通网在战时陆路军事运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两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分配利用。并从军事运输的角度出发,统一量纲,计算出假设战例地域中陆路交通(铁路、公路)的最小阻抗时间和最优路径,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提供决策支持。
陈志扬[8](2011)在《开辟应急物流保障绿色通道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针对开辟应急物流保障绿色通道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从健全法律法规,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军队内部协调,简化手续,统一标准;加大地方政府协调力度和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水平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物流绿色通道建设提供了思路。
晋海超,李志强,陈虎[9](2010)在《军民融合式军交运输保障体系之构建》文中指出军交运输不仅是部队实施快速机动的基础,而且对完成各种后勤保障任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对军交运输工作提出的新需求,从军交运输保障体制、军交运输信息系统、军交运输力量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交运输保障体系,对于完成新形势下的军交运输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程小云,郭金根,周文伟[10](2010)在《积极协调 严密组织——江西省吉安军分区高标准完成过境部队军交运输保障任务》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下半年,某部实施了跨区军事演习,在江西省吉安市过境千人百车,车辆类型多、数量多,军交运输保障任务非常繁重。江西省吉安军分区积极协调、精心筹划、严密组织,高标准完成了过境部队军交运输保障任务。
二、确保军交运输畅通无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确保军交运输畅通无阻(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能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南高寒高原寒区机动运输保障的基本特点 |
1.1 交通不便,运输方式单一 |
1.2 山高路险,机动强度高 |
1.3 环境恶劣,运输保障难 |
2 西南高寒区机动运输保障的重点 |
2.1 严格落实平时训练,抓好保障队伍建设 |
2.2 抓住运输计划控制,加强管理保证重点 |
2.3 采取多种保障方法,提高综合保障效能 |
3 西南高寒地区机动运输保障的对策 |
3.1 建立统一指挥系统,合理调配军地保障力量 |
3.2 着力强化预置保障,灵活使用各种运输方法 |
3.3 紧贴战区地理特点,搞好军交运输伴随保障 |
4 结束语 |
(2)完善应急交通运输法规 护好抢险救灾生命线(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急交通运输保障中存在的障碍 |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构想 |
(3)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概述 |
2.1 突发事件及特点 |
2.1.1 突发事件 |
2.1.2 突发事件的特点 |
2.2 应急运输保障概述 |
2.2.1 应急运输及特点 |
2.2.2 应急运输保障体系构成 |
2.3 军事交通运输概述 |
2.3.1 军事交通运输 |
2.3.2 军交运输在应急运输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
2.4 军民融合相关分析 |
2.4.1 军民融合 |
2.4.2 军民融合思想的发展历程 |
2.4.3 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的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的实践动因分析 |
3.1 应急运输保障军民融合的必要性 |
3.1.1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
3.1.2 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必然要求 |
3.1.3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应急运输保障的客观需要 |
3.1.4 提高军地双方应急运输保障效益的现实选择 |
3.2 应急运输保障军民融合的现实基础 |
3.2.1 经济效益与国防效益的辩证统一 |
3.2.2 军地运输具有兼容性和通用性 |
3.2.3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运输保障的丰富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应急运输保障军民融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我国应急运输保障军民融合的现状 |
4.1.1 应急运输保障的组织与协调 |
4.1.2 应急运输保障的立法基础和预案体系 |
4.1.3 应急运输保障的基础设施建设 |
4.1.4 应急运输保障的技术支撑 |
4.2 我国应急运输保障军民融合存在的问题 |
4.2.1 军民融合的组织指挥机制不畅 |
4.2.2 军民融合的配套法律和预案体系滞后 |
4.2.3 军民融合的技术支撑相对薄弱 |
4.2.4 军地应急运输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军地一体化应急运输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
5.1 发达国家军地一体化应急运输保障的主要经验 |
5.1.1 设立完善的军地应急运输组织机制 |
5.1.2 制定完善的军地应急运输配套法律 |
5.1.3 广泛应用军民共享的先进技术装备 |
5.1.4 运输工具和设施的军地通用化程度高 |
5.2 国内外军民融合应急运输保障的比较和启示 |
5.2.1 对比分析 |
5.2.2 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的发展策略 |
6.1 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的发展思路 |
6.1.1 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的发展目标 |
6.1.2 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的发展要素 |
6.2 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的发展策略 |
6.2.1 建立统一的联合指挥机构 |
6.2.2 健全配套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体系 |
6.2.3 加强军民融合的信息系统建设 |
6.2.4 整合军地资源形成应急运输保障合力 |
6.2.5 加快军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武警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结构与方法安排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武警后勤保障问题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及后勤保障基本涵义 |
2.1.2 武警后勤保障的涵义与特征 |
2.2 武警后勤保障的理论基础 |
2.2.1 权变管理理论 |
2.2.2 军队管理理论 |
2.2.3 后勤管理理论 |
2.3 新时期加强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的重大意义 |
2.3.1 是全面推进武警现代后勤建设的本质要求 |
2.3.2 是保障部队有效履行职责使命的迫切需要 |
2.3.3 是着力破解后勤建设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
第3章 当前我国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的现状分析 |
3.1 当前我国武警部队后勤保障取得的成就 |
3.1.1 提高了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
3.1.2 加强了应急力量体系建设 |
3.1.3 突出了后勤训练体系建设 |
3.1.4 促进了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
3.1.5 丰富了后勤装备体系建设 |
3.2 当前我国武警部队后勤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后勤工作整体推进不快 |
3.2.2 武警后勤保障体制难以适应一体化联合跨区保障的需要 |
3.2.3 武警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推进难度变大 |
3.2.4 武警后勤保障信息化作用不明显 |
3.2.5 武警后勤保障科学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 当前我国武警部队后勤保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3.3.1 思想认识程度不高 |
3.3.2 后勤队伍整体素质不强 |
3.3.3 后勤制度落实不严 |
3.3.4 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
第4章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经验 |
4.1.1 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做法 |
4.1.2 俄罗斯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做法 |
4.1.3 日本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做法 |
4.2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的经验对我国武警部队的启示 |
4.2.1 发展理念科学先进 |
4.2.2 后勤体制编制精干高效 |
4.2.3 后勤动员机制灵敏快捷 |
第5章 完善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
5.1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武警后勤保障意识 |
5.2 优化组织结构,建立联勤保障机制 |
5.3 必须促进警民融合,以社会化的保障方式加速转变 |
5.4 以后勤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优化保障手段 |
5.5 完善武警后勤保障管理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
5.6 健全机制,强化监管,确保武警后勤后勤保障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做好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寒地区对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工作的不良影响 |
二、做好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工作的对策 |
(6)边境应急行动公路运输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边境应急行动公路运输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 运力分散, 难以应对大规模运输保障任务。 |
(二) 路况复杂, 道路通过能力较差。 |
(三) 优秀指挥员、驾驶员数量不足。 |
二、提高边境应急行动公路运输保障能力的对策 |
(一) 加强训练管理, 转变训练观念。 |
(二) 完善战备方案, 创建应急机制。 |
(三) 增强机动能力, 打造人才队伍。 |
(四) 着眼历史使命, 加快设施建设。 |
(7)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战时陆路军事交通状况分析 |
2.1 军事运输交通网络分析 |
2.1.1 军事运输交通网络分类 |
2.1.2 军事运输交通网络构成 |
2.2 陆路军事运输运载装备分析 |
2.2.1 陆路军事运输运载车辆参数 |
2.2.2 陆路军事运输运载车辆发展趋势 |
2.3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影响因素分析 |
2.3.1 陆路交通运输影响因素 |
2.3.2 战时陆路交通运输影响因素 |
2.4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通行能力分析 |
2.4.1 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
2.4.2 铁路线路通过能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阻抗研究 |
3.1 战时公路运输时间阻抗研究 |
3.1.1 战时公路时间阻抗 |
3.1.2 战时公路风险阻抗 |
3.1.3 战时公路路段抢修时间 |
3.2 战时铁路运输时间阻抗研究 |
3.2.1 战时铁路时间阻抗 |
3.2.2 战时铁路阻抗系数 |
3.2.3 战时铁路区段抢修时间 |
3.3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综合路阻函数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优化模型 |
4.1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选择原则 |
4.2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选择问题分析 |
4.3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优化算法 |
4.4 战时特殊路段军事运输路径优化模型 |
4.4.1 特殊路段军事运输路径优化问题 |
4.4.2 模型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役军事运输实例分析 |
5.1 沈阳战区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网情况 |
5.1.1 沈阳战区自然地理情况分析 |
5.1.2 沈阳战区陆路军事运输交通状况分析 |
5.1.3 战时战例陆路军事运输路网结构 |
5.2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战例想定 |
5.2.1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任务想定 |
5.2.2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敌打击情报想定 |
5.2.3 战例路网基本情况 |
5.3 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选择战例应用 |
5.3.1 含必经点(路段)战时军事运输路径选择 |
5.3.2 含禁行点(路段)战时军事运输路径选择 |
5.3.3 敌袭扰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开辟应急物流保障绿色通道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健全法律法规, 建立“绿色通道”长效机制 |
2 打破常规、特事特办, 确保军内“绿色通道”畅通 |
3 加大政府协调力度, 提高“绿色通道”畅通能力 |
4 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提高“绿色通道”服务水平 |
5 结束语 |
(9)军民融合式军交运输保障体系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着眼于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求,构建应急应战的军交运输保障体制 |
着眼于指挥手段信息化的需求,构建军地共享的军交运输信息系统 |
着眼于保障方式社会化的需求,构建军民结合的军交运输力量体系 |
(10)积极协调 严密组织——江西省吉安军分区高标准完成过境部队军交运输保障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积极协调, 健全机构, 切实加强对过境部队军交运输保障的组织领导 |
(一) 加强协调力度。 |
(二) 健全组织领导。 |
(三) 完善保障预案。 |
二、突出重点, 全程管控, 严密组织过境部队军交运输保障实施 |
(一) 突出车辆维修保障。 |
(二) 突出道路交通保障。 |
(三) 突出宿营车辆安全保障。 |
三、全面总结、完善制度, 形成过境部队军交运输保障长效机制 |
(一) 完善了组织指挥机制。 |
(二) 完善了物资征用机制。 |
(三) 完善了奖惩激励机制。 |
四、确保军交运输畅通无阻(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能力探讨[J]. 朱小朋,刘铁林,廖昊,姜相争. 物流科技, 2019(08)
- [2]完善应急交通运输法规 护好抢险救灾生命线[J]. 马腾. 传承, 2014(09)
- [3]基于军民融合的应急运输保障问题研究[D]. 刘军. 长安大学, 2014(03)
- [4]武警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小华. 湖南大学, 2012(08)
- [5]做好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工作探讨[J]. 杜群山,刘振华,杨文超. 汽车运用, 2012(01)
- [6]边境应急行动公路运输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张健,关雷. 汽车运用, 2011(12)
- [7]战时陆路军事运输路径优化研究[D]. 王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8]开辟应急物流保障绿色通道的几点思考[J]. 陈志扬. 物流科技, 2011(04)
- [9]军民融合式军交运输保障体系之构建[J]. 晋海超,李志强,陈虎. 中国储运, 2010(12)
- [10]积极协调 严密组织——江西省吉安军分区高标准完成过境部队军交运输保障任务[J]. 程小云,郭金根,周文伟. 汽车运用,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