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间作方式论文_郭强强,张玉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同间作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蚕豆,方式,重金属,花生,玉米,烟草,泽普县。

不同间作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郭强强,张玉云[1](2019)在《党参不同间作方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探索党参不同的立架栽培间作套种技术(党参+蚕豆、党参+高粱、党参+谷子、党参+麻子、党参无间作)。通过党参立架栽培间作套种的产量和品相进行比较试验。试验得出:在党参不同的立架栽培间作套种技术中采用党参+谷子,党参的产量最佳;采用党参+蚕豆,党参的品相最佳。(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18期)

毛宇骁,黄海涛,敖存,崔宏春,郑旭霞[2](2018)在《不同白叁叶间作方式对成龄茶园的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白叁叶在茶园间作后茶园杂草抑制率、土壤理化成分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茶园间作白叁叶能显着降低杂草种类及数量,种植密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各处理和对照之间pH值及有机质含量土壤疏松度、孔隙度有差异,但未达到显着差异。根据不同播种量、翻耕模式及不同播种时间进行茶园间作白叁叶试验,结果显示白叁叶的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25日左右,建议采用播种量6g/m、不翻耕直接回田的方式对白叁叶进行栽培管理。(本文来源于《杭州农业与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张芸,李龙,李强,杨彧红[3](2018)在《不同间作方式对蚕豆农艺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间作配对作物、不同间作行比对蚕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不同间作模式对蚕豆主要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蚕豆与马铃薯以行比2∶2间作种植时,蚕豆具有显着的间作产量优势,蚕豆的主要经济性状除株高外,有效分蘖、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比单作分别增加0.7个、2.8荚、6.3粒、11.7 g,单株产量及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分别提高40﹪、41﹪。(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9期)

方旭飞,王丽学,张钟莉莉,赵朔毅[4](2018)在《间作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及综合效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寻东北旱地玉米最优的覆盖种植模式,采用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传统耕作玉米(CM)、传统耕作玉米/大豆(CI)、秸秆覆盖耕作玉米(JM)、秸秆覆盖耕作玉米/大豆(JI)、地膜覆盖耕作玉米(DM)、地膜覆盖耕作玉米/大豆(DI)6种处理对玉米品质的影响,并且通过土壤水热变化、玉米的生长指标、品质、产量和纯经济效益来评价不同处理的综合适用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和间作都能使玉米的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增加,使含水量和粗灰分含量降低,从而达到提高玉米品质的作用。其综合适用性指数表现CM、CI、JM、JI、DM、DI依次为0.141、0.275、0.393、0.610、0.648、0.825,因此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间作大豆(DI)为最优种植效益模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刘英超,肖靖秀,郑毅,汤利[5](2018)在《不同施氮水平及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小麦蚕豆氮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3种根系分隔方式(无分隔、尼龙分隔、塑料分隔)和3个氮(N/2、N、3N/2)水平,分析了间作小麦蚕豆的干物质量、氮素累积吸收量和养分竞争比率,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及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蚕豆氮素营养累积吸收特征和养分竞争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和根系分隔方式改变了间作小麦和蚕豆的干物质量,小麦拔节期,低氮、常规施氮和高氮水平下,尼龙分隔方式下小麦干物质累积量分别高于不分隔和塑料分隔60.8%、61.46%,71.19%、73.42%,63.02%、61.54%。低氮水平下,无分隔方式蚕豆干物质平均累积量分别低于尼龙和塑料分隔15.46%和20.68%;推荐施氮水平下,抽穗期和成熟期,尼龙分隔蚕豆干物质累积分别低于无分隔和塑料分隔24.53%、23.11%和26.66%、26.96%;高氮条件下,3种根系分隔方式间差异不明显。不同氮水平和根系分隔方式也改变了间作小麦和蚕豆的氮素累积吸收量。其中低氮条件下,无分隔小麦氮素累积吸收量明显高于尼龙和塑料分隔,随施氮量增加,这种优势逐渐不明显;低氮和高氮条件下,3种根系分隔(PB、MB、NB)蚕豆氮素累积吸收量差异不显着,推荐施氮条件下,塑料分隔方式下蚕豆氮素吸收量急剧增加,尤其籽粒膨大期,与尼龙分隔和不分隔相比分别增加29.03%、26.48%。低氮和常规施氮条件下,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尼龙和无分隔体系小麦相对于塑料分隔体系养分竞争比率(NCRcs)高于蚕豆。(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姚远[6](2017)在《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于2015-2016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以花生品种山花108和玉米品种山农206为实验材料。在大田花生常年连作的栽培条件下,设置花生、玉米4:1间作模式(覆膜:DJ1FM;露地:DJ1)、4:2间作模式(覆膜:DJ2FM;露地:DJ2)和5:3间作模式(覆膜:DJ3FM;露地:DJ3)以及单作花生(覆膜:DDHF;露地:DDH)、单作玉米(DDY)共九个处理,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对连作花生营养生长的影响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均促进了花生的主茎和侧枝的生长,降低了间作花生的叶面积指数,提高了间作花生的冠层温度。花生、玉米间作使花生生育中后期主茎和侧枝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不利于营养和生殖生长协调,易引起旺长和倒伏。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中间作花生所占的比例与花生叶面积指数的大小成正比。不同间作模式相比,花生、玉米4:2间作模式营养生长较好,且仅在花生生育中后期提高了17:00时的花生冠层温度,是最优的花生、玉米间作模式。2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对连作花生生理性状的影响花生、玉米间作显着降低了花生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也降低了花生叶片中的衰老酶活性,但是却增加了花生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中花生所占的比例的大小与花生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成正比。花生、玉米4:2间作模式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下降幅度最小。随着花生、玉米间作模式中间作玉米所占比例的增多,花生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花生、玉米间作在花生生育中后期加速了花生叶片中MDA的积累,促进了叶片衰老。3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对连作花生土壤微环境的影响花生、玉米间作有利于改善连作花生土壤的微环境。花生、玉米间作体系中花生根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各个时期均明显高于单作花生处理;花生、玉米间作有利于提高连作花生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同时也导致了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增多。花生、玉米间作体系中玉米所占比例的大小与连作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成正比,其中花生、玉米4:2和5:3间作模式对于连作花生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提升最为明显。4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对连作花生产量和土地当量比的影响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均导致了间作花生的明显减产,其中花生、玉米4:2和5:3间作模式减产超过67%,而4:1间作模式减产幅度为61%;不同间作模式下的花生单株果数均有所下降。而花生、玉米4:2间作模式的出仁率高于其他间作处理。从玉米产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看,花生、玉米4:2间作模式玉米减产幅度最小而且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间作处理。从土地当量比可以看出,只有花生、玉米4:2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说明只有4:2间作模式存在明显的间作优势,是最优的间作处理。5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模式对连作花生品质的影响花生、玉米间作均增加了花生籽仁中的蛋白质含量,但同时也导致粗脂肪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的下降,其中,花生、玉米5:3间作模式花生籽仁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最为明显,花生、玉米4:2间作模式花生籽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最为明显。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花生、玉米4:2间作模式是最有利于兼顾改良连作花生土壤和保证经济效益的最优间作模式。(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7-05-15)

林洪鑫,袁展汽,刘仁根,肖运萍,汪瑞清[7](2016)在《不同间作方式对共生期木薯-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间作方式对不同间作方式对共生期木薯-生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方法]试验以木薯净作(M1)、花生净作(M2)为对照,研究了木薯间作1行、2行、3行花生(M3、M4、M5)对共生期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间作对木薯、花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影响。木薯与花生存在竞争生长关系,株高协同增高,在间作后期,在无氮时以M1、M2和M5的株高较高,而施氮时以M3、M4株高较高;间作提高了叶片温度,但不同间作处理间无明显规律。间作提高了干物质总产量,在块根膨大期和膨大期30 d,干物质总产量以M5最高,而在块根膨大期60 d以M4最高。间作降低了单一作物产量,但提高红壤旱地经济效益;不施氮和施氮时木薯产量分别下降25.35%、14.55%,花生产量分别下降28.76%、52.60%,而经济效益增加了72.90%、56.82%。[结论]与净作相比,木薯间作1行、2行和3行花生均提高了经济效益,且随间作行数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6年09期)

饶智,罗华元,杨应明,李枝桦,陈云飞[8](2016)在《不同间作方式对烤烟生长及烟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找出行之有效的利用不同间作方式控制烤烟重金属含量的栽培措施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间作方式处理,调查研究烤烟生长期间生物学特性和采烤后土壤及烟叶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大田间作试验发现,不同间作处理对烟株生长有促进作用,间作青豆的处理,效果更加明显。在保证烟株旺盛生长的同时,间作对于土壤和烟叶中部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差异显着。[结论]在生产中进行适当间作,对于烤烟生长和降低烟叶重金属含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2期)

陈云飞,成文章,蒋智林,强继业[9](2016)在《不同间作方式对降低烤烟重金属含量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决重金属对烟叶品质和人体健康的不利的影响,找出行之有效的控制烤烟重金属含量的栽培方法。[方法]对采用不同间作方式的土壤和采烤后的烟叶中的4种重金属进行了检测。[结果]间作对于土壤和烟叶中部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差异显着。[结论]不同间作方式处理对降低烟叶重金属含量具有积极的效应,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园艺与种苗》期刊2016年08期)

阿不都热合曼·马合苏提,尚亚伟[10](2014)在《核桃园间作马铃薯不同灌溉方式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泽普县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6.7千米2左右。根据核桃间作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需水情况,采用常规灌溉、滴灌方式对马铃薯进行灌水试验,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马铃薯株高、块茎等的影响,尝试缓解泽普县农林间作模式下不同作物灌溉用水矛盾。一、试验时间试验于2013年11月~2014年6月,在泽普县波斯喀木乡13村核桃间作马铃薯田进行,核桃行距12米,种植年限14年。(本文来源于《农村科技》期刊2014年11期)

不同间作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不同白叁叶在茶园间作后茶园杂草抑制率、土壤理化成分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茶园间作白叁叶能显着降低杂草种类及数量,种植密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各处理和对照之间pH值及有机质含量土壤疏松度、孔隙度有差异,但未达到显着差异。根据不同播种量、翻耕模式及不同播种时间进行茶园间作白叁叶试验,结果显示白叁叶的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25日左右,建议采用播种量6g/m、不翻耕直接回田的方式对白叁叶进行栽培管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同间作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郭强强,张玉云.党参不同间作方式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2].毛宇骁,黄海涛,敖存,崔宏春,郑旭霞.不同白叁叶间作方式对成龄茶园的影响初探[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8

[3].张芸,李龙,李强,杨彧红.不同间作方式对蚕豆农艺性状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8

[4].方旭飞,王丽学,张钟莉莉,赵朔毅.间作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及综合效益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8

[5].刘英超,肖靖秀,郑毅,汤利.不同施氮水平及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小麦蚕豆氮吸收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6].姚远.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

[7].林洪鑫,袁展汽,刘仁根,肖运萍,汪瑞清.不同间作方式对共生期木薯-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6

[8].饶智,罗华元,杨应明,李枝桦,陈云飞.不同间作方式对烤烟生长及烟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

[9].陈云飞,成文章,蒋智林,强继业.不同间作方式对降低烤烟重金属含量的效果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6

[10].阿不都热合曼·马合苏提,尚亚伟.核桃园间作马铃薯不同灌溉方式对比试验[J].农村科技.2014

论文知识图

不同间作方式辣椒行间透光率的变...不同间作方式对瓢/蚜比和蜂/蚜...不同间作方式辣椒行间透光率的变...麦长管蚜无翅蚜在不同间作方式...不同间作方式对玉米Cd积累总量...玉米、甘蓝不同间作方式下带间...

标签:;  ;  ;  ;  ;  ;  ;  

不同间作方式论文_郭强强,张玉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