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弦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正弦,机构,模型,平面,速比,势能,端面。
正弦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求,罗竞波,王冰冰,李宁[1](2019)在《平面正弦钢球传动机构的钢球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采用定盘输出、保持架固定,无偏心的平面正弦钢球传动机构,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弥补了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机构的不足。通过建立平面正弦钢球传动机构的钢球力学模型,同时进行求解得到接触力与惯性力的变化规律,结合仿真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为机构的强度校核及振动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3期)
黄伟,孙笑,黄飞虎[2](2018)在《以正弦机构控制转向的无碳自行小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以重力势能驱动的正弦机构控制转向的无碳自行绕障小车。该小车以提供的标准砝码的重力势能(400 J)作为能量来源,无需提供其他形式的能量输入。小车由转向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和行走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其中转向控制系统根据正弦机构的原理进行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MATLAB模拟仿真得到小车各参数的优化值,最后经过试验验证得到:以正弦机构作为无碳小车的转向控制机构,小车运行平稳,其运行轨迹为"8"字形,能有效绕开赛道上的障碍物。该小车的设计为无碳自行小车的整体设计提供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8年08期)
李美求,罗竞波,卢波[3](2018)在《平面正弦钢销传动机构的传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机构,具有径向尺寸小、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的特点,由于空间正弦曲线槽的复杂性,使得其加工困难、安装复杂,并且封闭的内腔不利于散热。研究了一种采用定盘输出、保持架固定、无偏心的平面正弦钢销传动机构,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弥补了空间正弦减速器的不足。通过对平面正弦钢销传动结构的工作原理及传动特性分析,确定了判断输出旋向的方法,推导了其传动比计算公式,并结合运动学模拟仿真,验证了该装置的运动特性及计算的准确性,为机构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8年08期)
马瑞萍,董海迪[4](2018)在《基于正弦相关分析法的导弹伺服机构动态测试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测试是导弹伺服机构的重要测试内容,能够从本质上反映伺服系统的性能状态。针对导弹伺服机构的测试需求,提出采用研华IPC-610L工控机和PCI-1706U多功能数据采集卡,设计基于正弦相关分析法的导弹伺服机构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完成伺服机构动态测试任务。(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8年05期)
张彭,柴文滔,关慷慨,陈雪,吕硕[5](2018)在《曲柄摇杆与正弦机构串联机构的虚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曲柄摇杆与正弦机构串联机构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矿冶机械等多种机械及仪表设备.针对机构的运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ADAMS的仿真分析方法.根据实际需求具体参数化模型设计,添加相应的运动副和驱动,使曲柄摇杆与正弦机构串联机构以不同要求运动,分析各个杆的运动情况,用以解决实际工程与机械运动问题.(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高长虹,何彪,曲智勇,丛大成[6](2018)在《液压驱动并联加载机构正弦位置/力幅相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驱动并联加载机构对试件进行多自由度位置/力加载时,受到液压系统非线性因素和试件耦合作用的影响,其位置和力加载自由度的频宽难以提高,导致正弦位置/力响应信号的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为提高系统对正弦位置/力信号的跟踪精度,提出一种改进幅相控制方法。对正弦信号幅值、相位、均值3个特征参数进行评估,将评估后的3个特征参数作为控制变量分别进行控制,给出相应的幅相控制器设计和参数整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正弦位置/力信号的跟踪精度,具有控制结构简单、调节参数少、参数整定方便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殷图源,黄松涛[7](2016)在《高洁净度正弦机构驱动截止阀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快开截止阀门,该阀门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舱生命保障气路控制场合[1],通过正弦机构将手柄旋转±90°转化成阀芯往复直线运动,控制阀芯O形圈与阀体端面间分离、接触实现阀门开关功能,由于采用密封界面间无相对滑动设计避免了磨损,解决了填料球阀产生磨损颗粒物不可控的问题[2],保证了流路的高清洁度,传动机构具有增力作用,减少了手柄开启力矩。手柄锁定机构的独特设计具有高可靠性。利用有限元计算了O形圈接触力与压缩量关系,为计算旋转扭矩提供了边界条件。仿真了阀门流路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得出阀门的通径与流阻系数。该阀门与现有填料球阀相比具有洁净度高,密封可靠,手柄开启力矩小等优点,为安全舱气路控制阀门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6年09期)
王颖,禹静,李东升[8](2016)在《内径量表中双正弦机构原理误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内径量表的测量准确度,采用数学建模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双正弦机构的原理误差进行研究。在正弦机构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内径量表建立双正弦机构的传动模型,通过与百分表刻度特性比较得到原理误差模型。提出两种通过调整传动特性来减小原理误差的方案,利用软件建模分析表明杠杆臂长的最佳调整模型对减小原理误差的效果更优。自行设计实验平台对原理误差进行重复测量,初步验证杠杆臂长转角与原理误差的非线性特性,建议后续研究可从分析双正弦机构初始位置的角度改进测量实验。该研究为工程实际应用中调修内径量表、提高测量准确度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6年05期)
朱灿一,康刘阳,徐飞宁[9](2016)在《Pro/E在正弦机构运动仿真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正弦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正弦机构机构模型,研究了该正弦机构在Pro/E软件环境中的运动仿真分析。实现快速完成机构设计的同时对所设计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检验,节约了利用实际产品做实验所需的时间、人力和财力。通过实例验证了参数化设计的正弦机构在虚拟装配之后的运动学仿真。(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张凯,刘大伟,刘孟朝,任廷志[10](2016)在《减变速一体化圆柱正弦活齿机构的几何理论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融合活齿机构和非圆齿轮的传动特点,提出了具有大刚度、轻质量和结构紧凑的减变速一体化圆柱正弦活齿机构。首先阐明了机构实现变速比传动的原理,建立了机构的连续传动条件,给出了机构的最大活齿个数及活齿布置规律,并给出了激波器、中心轮的齿廓曲面方程;然后根据传动比特点,讨论了两种减变速一体化圆柱正弦活齿机构的构型方法,并建立了机构运动幅的压力角和传动效率计算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和参数化分析方法,设计了能够实现减变速一体化传动的圆柱正弦活齿机构,并详细讨论了影响压力角的因素,为高性能减变速一体化活齿机构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正弦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了一种以重力势能驱动的正弦机构控制转向的无碳自行绕障小车。该小车以提供的标准砝码的重力势能(400 J)作为能量来源,无需提供其他形式的能量输入。小车由转向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和行走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其中转向控制系统根据正弦机构的原理进行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MATLAB模拟仿真得到小车各参数的优化值,最后经过试验验证得到:以正弦机构作为无碳小车的转向控制机构,小车运行平稳,其运行轨迹为"8"字形,能有效绕开赛道上的障碍物。该小车的设计为无碳自行小车的整体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弦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美求,罗竞波,王冰冰,李宁.平面正弦钢球传动机构的钢球力学分析[J].机械传动.2019
[2].黄伟,孙笑,黄飞虎.以正弦机构控制转向的无碳自行小车研究[J].机械设计.2018
[3].李美求,罗竞波,卢波.平面正弦钢销传动机构的传动特性研究[J].机械传动.2018
[4].马瑞萍,董海迪.基于正弦相关分析法的导弹伺服机构动态测试系统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
[5].张彭,柴文滔,关慷慨,陈雪,吕硕.曲柄摇杆与正弦机构串联机构的虚拟仿真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
[6].高长虹,何彪,曲智勇,丛大成.液压驱动并联加载机构正弦位置/力幅相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18
[7].殷图源,黄松涛.高洁净度正弦机构驱动截止阀门设计[J].液压与气动.2016
[8].王颖,禹静,李东升.内径量表中双正弦机构原理误差研究[J].中国测试.2016
[9].朱灿一,康刘阳,徐飞宁.Pro/E在正弦机构运动仿真分析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6
[10].张凯,刘大伟,刘孟朝,任廷志.减变速一体化圆柱正弦活齿机构的几何理论与性能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