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痢菌净等四种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洪[1](2021)在《苦白石颗粒治疗仔猪白痢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苦白石颗粒是由苦参、白头翁、石榴皮、仙鹤草、肉桂、木香等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粒而成,具有清热燥湿、涩肠止泻、行气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仔猪湿热下痢。本文对苦白石颗粒进行了靶动物(猪)安全性评价,为苦白石颗粒在靶动物(猪)上的应用提供安全剂量范围,并进行了实验性临床试验和扩大临床试验,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疗效数据。研究方法:(1)将50头仔猪随机分为苦白石颗粒1倍、3倍、5倍、10倍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拌料给药5天,并观察14天。通过计算体重变化、测定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苦白石颗粒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2)根据仔猪白痢临床症状及中兽医辩证,建立仔猪白痢的病例纳入标准、症状评分标准以及痊愈标准,并纳入适量自然病例,设置苦白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苦参止痢颗粒对照组和感染发病不治疗组进行实验性临床试验,观察仔猪在灌胃给药期间临床症状变化及痊愈情况,对其症状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腹泻仔猪进行大肠杆菌分离,生化、血清学鉴定和回归试验,观察苦白石颗粒对仔猪白痢的治疗效果;(3)在实验性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临床实验,将100头自然发病的仔猪白痢病例,随机分为苦白石颗粒组和苦参止痢颗粒组,在给药前采集粪便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及血清学鉴定,随后各组按推荐剂量连续给药5天,观察临床症状,记录临床症状评分变化,进一步评价苦白石颗粒对仔猪白痢的治疗作用。研究结果:(1)在苦白石颗粒靶动物(猪)安全性试验中,分别以临床推荐剂量的1、3、5、10倍剂量给药连用5天,苦白石颗粒各剂量组猪在14天观察期内状态良好,采食正常。苦白石颗粒各试验组的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2)在苦白石颗粒实验性临床试验中,从腹泻仔猪中一共分离出的23株大肠杆菌,其中含O157抗原的占2株,含O55抗原的2株,含O44抗原的1株。采用O157进行小鼠回归试验,发现能致小鼠死亡。从综合疗效分析,苦白石颗粒各组和苦参止痢颗粒各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5%,苦白石颗粒高、中剂量组治愈率均为85%,苦参止痢颗粒组治愈率为75%;(3)在扩大临床实验中分离出10株大肠杆菌,其中含O44抗原的占1株,含O55抗原的1株。综合疗效分析显示,苦白石颗粒组总有效率能达到96.5%,苦参止痢颗粒组总有效率为92%,苦白石颗粒组、苦参止痢颗粒组治愈率分别为80.77%、82%。综上,苦白石颗粒略高于苦参止痢颗粒,苦白石颗粒临床疗效与实验性临床试验结果相似。结论:(1)苦白石颗粒以临床推荐剂量的1、3、5、10倍剂量给药连用5天,在临床上是安全的;(2)在苦白石颗粒实验性临床试验中,苦白石颗粒连续给药三天可有效控制仔猪白痢。结合各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增重和用药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苦白石颗粒用于自然感染白痢的仔猪治疗,用法用量为:灌服,0.5 g/kg·WB,每日1-2次,连用3-5日;(3)扩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苦白石颗粒的临床推荐用药方案为:灌服,0.5 g/kg·WB,每日1-2次,连用3-5日,是合理的。
肖源灵[2](2018)在《乙酰甲喹注射液的改良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评价》文中提出乙酰甲喹是一种常用的喹恶啉类药物,主要剂型为注射液,传统助溶剂为水杨酸及其盐,但乙酰甲喹注射液中助溶剂水杨酸及其盐量过高会对其检测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对乙酰甲喹注射液处方进行改良,筛选出一种不用水杨酸及其盐的处方,对其稳定性和肌肉刺激性分析,并对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1.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甲醇:0.01mol/L的磷酸水溶液(pH=7)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在25℃,254nm处检测乙酰甲喹,结果表明其分离度高,峰型良好;在4060μg/mL浓度范围内,回归方程为A=104867C+61126(r=0.9998)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精密度高,RSD<2%、回收率大于95%,可满足乙酰甲喹注射液的含量检测。2.根据不同溶剂比例中乙酰甲喹溶解度、有机试剂用量,对乙酰甲喹注射液溶剂系统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一种处方组成为乙酰甲喹含量为5%,苯甲醇含量为10%,N-甲基吡咯烷酮为20%,亚硫酸氢钠0.2%,pH为5.0,该处方制成的乙酰甲喹注射液溶解度高,澄明度好,安全稳定。3.对制备的乙酰甲喹注射液进行光照试验、高温试验和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在4500±500Lx光照15d后含量减少,因此在储存和运输中应避免光照,在高温试验和加速试验中乙酰甲喹注射液均能稳定存在,通过溶血试验表明其能用于肌肉注射,刺激性试验表明其刺激性小,符合注射液的一般要求。4.以水杨酸乙酰甲喹注射液为对照组,制备的乙酰甲喹注射液为试验组对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其t1/2分别为1.379±0.017和1.519±0.265h,Vd/F分别为0.762±0.098和0.729±0.069 L/kg,AUC(0-t)分别为25.469±2.937和28.945±3.487mg/L×h,Tmax分别为0.542±0.012和0.583±0.129h,Cmax分别为11.879±1.322和11.736±0.838mg/L,说明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分布广,吸收快,代谢迅速;通过配对样品T检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注射药动学参数能达到与改良前一致,该处方能用于生产实际。
何涛[3](2015)在《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折点及分子耐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菌药物敏感性判定标准(折点)是开展病原菌耐药性检测,确定其耐药率、耐药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折点制定组织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和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EUCAST),而我国没有设立制定折点的机构,因此参考的主要是国外的标准。国外标准对一些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兽药比如乙酰甲喹没有建立敏感性折点;同时国内兽医临床的某些常用剂型,比如氟苯尼考粉剂针对大肠杆菌感染,国外的标准也没有涉及。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是国内兽医临床使用较为普遍的抗菌药物,在控制动物的大肠杆菌感染性疾病发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敏感性折点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这两种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工作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参照国外建立折点的标准流程,系统调查国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表型及分子耐药机制,在此基础上设定两种药物针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通过动物模型初步探讨与临床效力最为相关的PK-PD参数,以期为PK-PD折点的制定提供数据基础。本研究收集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001年-2013年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动物来源的1123株大肠杆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了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对这些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通过体外药效学试验研究了这两种药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防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抗菌后效应(Post-antimicrobial effect, PAE)和体外杀菌曲线。结果表明乙酰甲喹对大肠杆菌呈现浓度依赖性的杀菌作用(MBC=1-2MIC),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呈现浓度依赖性的抑菌作用(MBC=4-16MIC)两种药物对大肠杆菌都有一定的体外PAE,尽管它们的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 MSW)较宽。70年代到2013年之间,国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低敏感菌株的比例逐年上升。鸡源大肠杆菌相对猪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敏感,而两种动物来源的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情况比较接近。通过分别绘制两种药物对1123株大肠杆菌MIC分布的直方图,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乙酰甲喹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COWT为32μg/mL,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COWT为16μg/mL。通过检测这些菌株中的喹乙醇耐药基因oqxAB和相关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exA、fexB、floR和cfr),发现oqxAB和floR基因分别是介导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低敏感表型的主要基因,分别占MIC≥64μg/mL大肠杆菌的94.4%和MIC≥32μg/mL大肠杆菌的93.7%,并且基因的检出率随着年代的推移呈上升趋势。首次在一株猪源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了cfr基因,检出率为0.09%,cfr基因定位于质粒上,可介导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低敏感表型。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与我们制定的CCWT满足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一致。通过基因测序,发现同一动物来源不同大肠杆菌菌株或不同动物来源的大肠杆菌中oqxAB和floR基因的DNA同源性都很高,分别达到了99.2%和99.6%以上,说明大肠杆菌中这两种基因很少发生变异。通过研究oqxAB基因和cf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环境发现,这些基因的两侧都有方向相同的IS26,形成了一个复合转座子结构。这种复合转座子结构不能稳定存在,可以通过两侧的IS26发生同源重组,从而将oqxAB和cfr基因以环状中间体的形式从质粒或染色体上游离下来,加大了耐药基因传播的风险。通过构建粒细胞减少小鼠大腿肌肉感染模型研究了乙酰甲喹注射剂对小鼠大肠杆菌感染的PK-PD同步关系,结果发现与临床效力最为相关的PK-PD参数为AUC/MIC,并且当AUC/MIC分别为0.85h和4.3h时,可以达到抑菌或杀菌效应。通过猪肠瘘和血清半体内模型研究氟苯尼考粉剂对猪大肠杆菌感染的PK-PD同步关系,结果发现猪肠道环境复杂,所构建的猪肠瘘模型并不能考察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半体外杀菌效力,故只检测了氟苯尼考在回肠中的药物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猪回肠中存在时间较短,3h后基本检测不到原药。使用Hill模型模拟猪血清半体内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PK-PD关系,当AUC24h/MIC分别为15.79h和49.49h时,能够达到抑菌和杀菌效应。考虑到野生型大肠杆菌氟苯尼考MIC的分布情况(MIC≤16μg/mL),目前一天给药两次的方案可能对部分野生型菌株引起的系统感染起不到治疗效果(杀菌效应)。综上所述,国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随着年代推移呈现下降趋势,介导两种药物低敏感表型的主要基因分别为oqxAB和floR,使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建立了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COWT。研究得到了乙酰甲喹治疗小鼠大肠杆菌感染的PK-PD靶值为AUC/MIC≥4.3h,初步探讨了氟苯尼考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猪肠道感染和系统感染的PK-PD关系并给出用药建议。该研究结果为最终敏感性折点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有利于下一步耐药性监测工作的进行,从而最终为耐药性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崔笑博[4](2014)在《禽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联合药敏试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卫生组织称全世界大约有一半抗菌药物用于农场,其中,大多数以亚治疗剂量添加于食品和动物饲料中,以此来达到预防疾病或是促生长的目的。抗菌药物长期、广泛的不合理使用及抗菌药物选择压力等原因,使大肠杆菌耐药株不断增加、耐药谱不断扩大及多重耐药株的大量出现,耐药性的产生给防治疾病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抗菌药物在选择压力下,产生耐药性,使得耐药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且将耐药基因传其后代,形成“耐药菌库”。因此,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着眼目前养殖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用药是目前最适合的方法。其中联合用药被认为是解决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有效方法。因此,积极开展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将有利于遏制大肠杆菌耐药性发生发展,优化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联合用药有助于防治大肠杆菌病。本文采集了山东部分地区病禽的病料,经细菌的分离纯化,运用细菌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临床分离菌株79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55株,通过WHO推荐的Kirby-Bauer(K-B)法测定79株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痢菌净、头孢噻肟钠、左氟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阿奇霉素、粘杆菌素和强力霉素分别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coneentration,MIC)。采用6×6棋盘法分别测定了痢菌净、头孢噻肟钠、左氟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阿奇霉素、粘杆菌素和强力霉素两两抗生素组合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镜检,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说明所分离临床菌株79株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分离的79株大肠杆菌,对红霉素耐药性非常高(100%占5个地区),对氨苄西林(100%占4个地区),对磺胺嘧啶(100%占3个地区);对多粘菌素的敏感率高达100%。其次为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仅为10.1%。另外作为第三类头孢,头孢噻肟也表现出高敏感性,耐药率为21.51%。此外,对临床中近几年来普遍使用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82.27%,79株大肠杆菌相对较敏感的喹诺酮类药物依次为洛美沙星15.19%、加替沙星20.2%、恩诺沙星21.51%、左氟沙星26.58%、诺氟沙星27.84%,链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在58%以上,为别为74.68%,62%,91.1%,89.8%,58.22%,72.15%,基本不能用于临床治疗。痢菌净,头孢噻肟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粘杆菌素,强力霉素对不同来源大肠埃希菌体外均有一定抑菌活性,其MIC值分别为16~1024μg/mL,16~128μg/mL,64~1024μg/mL,2~32μg/mL,32~1024μg/mL,8~512μg/mL,64~1024μg/mL,8~1024μg/mL。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质控菌ATCC25922和临床分离株两药联合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不尽相同,痢菌净和新霉素呈部分协同作用(41.7%)和相加作用(58.3%);痢菌净和氟苯尼考相加作用为主(75%);强力霉素与新霉素协同作用(83.4%);强力霉素与粘杆菌素成无关作用(100%);氟苯尼考与粘杆菌素部分成协同,部分相加作用(41.7%);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部分成协同,部分相加作用(50%);头孢噻肟钠与阿奇霉素相加作用为主(58.3%);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部分相加,部分协同(50%)。
吴敬超[5](2012)在《乙酰甲喹钠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乙酰甲喹对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其剂型较单一,生物利用度较低,且仔猪给药困难。为此,研制乙酰甲喹纳米乳,为治疗仔猪黄白痢提供一种新型透皮药物。方法:(1)乙酰甲喹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根据对乙酰甲喹的溶解能力选择最佳的油相,通过伪三元相图中乳区面积的大小来确定最佳表面活性剂,以相转化法制备乙酰甲喹纳米乳。采用染色法鉴定乙酰甲喹纳米乳的类型,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乳的形态与分布,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纳米乳的粒径及多分散系数(PDI)。(2)乙酰甲喹纳米乳的稳定性考察:通过由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的Zeta电位,温度试验,高速离心试验和加速试验判断其稳定性;根据长期试验结果计算乙酰甲喹纳米乳的有效期。(3)乙酰甲喹纳米乳的安全性评价:通过给脱毛的大鼠皮肤涂抹乙酰甲喹纳米乳,评价乙酰甲喹纳米乳的皮肤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4)乙酰甲喹纳米乳的药效研究:以离体鼠皮和Franz扩散池测定乙酰甲喹纳米乳的体外透皮速率;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乙酰甲喹纳米乳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杀菌浓度;通过定时测定透皮给药后仔猪的血药浓度,计算出乙酰甲喹纳米乳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用高、中、低剂量的乙酰甲喹纳米乳以透皮给药的方式治疗患白痢的仔猪,评价乙酰甲喹纳米乳的药效。结果:(1)乙酰甲喹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结果:乙酰甲喹纳米乳的配方为:w(RH40)=30.25%, w(肉桂醛)=6.20%,w(乙酰甲喹)=1.24%, w(蒸馏水)=62.31%。乙酰甲喹纳米乳为水包油型黄色透明液体;乳滴为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3.9nm, PDI为0.060。(2)乙酰甲喹纳米乳的稳定性考察结果:乙酰甲喹纳米乳稀释5倍后的平均Zeta电位是9.4mV(pH=5.1);乙酰甲喹纳米乳避光时在常温及低温下稳定性好,有效期为24个月。(3)乙酰甲喹纳米乳的安全性评价结果:在皮肤急性毒性试验过程中各组大鼠表现正常,均无死亡,即乙酰甲喹纳米乳皮肤急性毒性很低。乙酰甲喹纳米乳对大鼠完整皮肤属无刺激性;对于破损皮肤,乙酰甲喹纳米乳单次给药的刺激分值均小于0.5,属于无刺激性,多次给药前5d对皮肤有轻度刺激(0.50.7),5d后刺激性降低至无刺激性。(4)乙酰甲喹纳米乳的药效研究结果:乙酰甲喹纳米乳的透皮效果极明显优于乙酰甲喹水溶液,前者12h的累积透过量约是后者的3倍,且无需氮酮作为透皮促渗剂;抗菌效果极显着优于其水溶液;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4和1μg·mL-1,且最小杀菌浓度同最小抑菌浓度一致;经仔猪皮肤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乙酰甲喹溶液透皮剂的6.94倍,且具有极显着的缓释效果;乙酰甲喹纳米乳的高、中剂量组的对仔猪白痢的治愈率均在83%以上,有效率均在95%以上,显着优于乙酰甲喹溶液透皮剂组;中剂量为临床用药推荐剂量。结论:制备的乙酰甲喹纳米乳符合纳米乳制剂的质量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药效。
金巍[6](2012)在《仔猪黄白痢病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仔猪黄白痢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临床症状。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特别是养猪业发达的南方地区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发展养猪业的严重障碍之一。综述了仔猪黄白痢病常规预防、疫苗预防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胡辉,胡艳,罗小波,邓治邦[7](2010)在《仔猪黄白痢的药敏试验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有效地防治仔猪黄白痢,经药敏试验和临床治疗效果验证,对强力霉素、痢菌净、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物防治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以强力霉素的疗效最好,为类症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同时,对采用综合药剂等治疗仔猪黄白痢提出了建议。
胡辉[8](2009)在《仔猪黄、白痢的临床诊断及疫苗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仔猪黄、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临床常见的传染病,是仔猪较易患的一种肠道急性、致死性很强的传染病,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研究从2000年7月至2000年12月对怀化市14个县、市24个乡镇40个养猪场110头母猪所产的1410头仔猪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仔猪黄、白痢平均发病率为20.13%、病死率为27.15%。通过观察发病仔猪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进行细菌分离与生化鉴定,本研究分析了仔猪黄、白痢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为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提供了实验证据。为有效地防治仔猪黄白痢,本研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较为理想的药物,并进行了临床治疗效果验证。同时,针对仔猪黄、白痢治疗进行了强力霉素、痢菌净、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物对比试验,证明强力霉素的疗效最好,为类症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为有效控制严重影响仔猪生产性能的仔猪大肠杆菌病,经过设计选点在怀化市进行了仔猪大肠杆菌多价基因工程疫苗推广试验。本试验统计分析了免疫前后仔猪黄白痢发病率、死亡率、治疗费三项指标,发现仔猪黄白痢发病率、死亡率、治疗费用分别降低5.3%、10.825%和2.75元/头。结果显示,使用仔猪大肠杆菌多价基因工程苗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治疗成本上具有显着功效。与应用前比较,有效地降低了仔猪黄白痢治疗费用,提高了仔猪成活率,证明本次试验从设计、选点和应用上是正确的,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了比较仔猪大肠杆菌多价基因工程苗与自体灭活菌苗的应用效果,我们从猪场黄、白痢仔猪病料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研制成仔猪大肠杆菌自体灭活菌苗,应用于多个发病猪场。本试验选择了两个代表性猪场的怀孕母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基因工程苗和灭活苗接种,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仔猪黄白痢发病情况。结果显示,灭活苗组仔猪保护率分别为91%和90%,比K88、K99基因工程苗组高12%和28%,而对照组仔猪发病率分别高达47%和51%。灭活苗组仔猪发病头数少,病程短,症状轻微容易治愈。研究表明,仔猪大肠杆菌灭活苗能明显降低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利用仔猪大肠杆菌自体灭活菌苗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效果明显优于基因工程苗,是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最佳疫苗。
蒋小林,穆样[9](2009)在《猪大肠杆菌病的中兽医防治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随着中兽医地位的不断提高,关于用中兽医的方法防治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将从辩证、治疗、预防三个方面综合分析目前中兽医防治猪大肠杆菌病的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以后工作做一些展望。
谭胜国[10](2009)在《复方白头翁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参考国内诸多学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规模化养殖中大肠杆菌病发病多、危害大的现状,在总结古人原有资料成果《白头翁汤》的基础上,对原药方进行科学筛选与重组(白头翁45g、穿心莲45g、痢菌净10g),进行复方白头翁散的研制及性状研究,并用自配的复方白头翁散进行了稳定性试验(加速试验、光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用复方白头翁散、白头翁、穿心莲三种药物水煎剂对猪大肠杆菌O78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用复方白头翁散进行了对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试验;并进行了复方白头翁散的安全性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复方白头翁散在加速试验、光加速试验、长期试验中其性状、水份、外观、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质量稳定。2、复方白头翁散、白头翁、穿心莲三种药物水煎剂对猪大肠杆菌O78的体外抑菌试验MIC值分别26.041、31.250、125.0,复方白头翁散对猪大肠杆菌O78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单味药物白头翁与穿心莲。3、复方白头翁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试验中表明:复方白头翁散高、中剂量组拌料对猪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其它用药组相比能显着提高有效率,且不影响增重,每1000kg饲料500g混饲,连用5天,可取得对仔猪白痢良好的治疗效果。4、复方白头翁散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复方白头翁散为安全、无毒性药物。在正常添加量范围内复方白头翁散对小白鼠生长发育、各主要脏器基本无影响和毒性作用。
二、痢菌净等四种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痢菌净等四种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苦白石颗粒治疗仔猪白痢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仔猪的腹泻 |
1.1.1 细菌性腹泻 |
1.1.2 寄生虫性腹泻 |
1.1.3 病毒性腹泻 |
1.1.4 非病原性腹泻 |
1.2 中兽药对仔猪腹泻的辩证论治 |
1.2.1 中兽医对泄泻的理论基础 |
1.2.2 中兽医对于泄泻的辩证论治 |
1.2.3 中兽医关于仔猪白痢的病因病理 |
1.2.4 中兽医对仔猪白痢的辩证论治 |
1.2.5 中兽药在仔猪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
1.3 苦白石颗粒 |
1.3.1 苦白石颗粒简介 |
1.3.2 苦白石颗粒组成成分 |
1.3.3 苦白石颗粒药理、毒理作用及应用前景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苦白石颗粒靶动物(猪)安全性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药品 |
2.1.2 试验动物 |
2.1.3 仪器 |
2.1.4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2.1.5 临床症状观察 |
2.1.6 体重 |
2.1.7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
2.1.8 血液常规指标检测 |
2.1.9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
2.1.10 临床解剖学检查 |
2.1.11 数据处理 |
2.2 试验结果 |
2.2.1 临床表现、体重及解剖学检查 |
2.2.2 血常规检测结果 |
2.2.3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苦白石颗粒治疗仔猪白痢实验性临床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药物 |
3.1.2 试验动物 |
3.1.3 试剂及试剂配制 |
3.1.4 主要仪器 |
3.1.5 病例选入方法 |
3.1.6 动物分组 |
3.1.7 病原分离与生化鉴定 |
3.1.8 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
3.1.9 分离菌对小鼠的致病力试验 |
3.1.10 体重 |
3.1.11 临床症状 |
3.1.12 疗效判定 |
3.1.13 数据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2 生化及血清型试验结果 |
3.2.3 分离菌致病力试验结果 |
3.2.4 临床症候积分 |
3.2.5 体重变化 |
3.2.6 综合疗效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苦白石颗粒对仔猪白痢治疗的扩大临床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药品 |
4.1.2 试验动物 |
4.1.3 试剂 |
4.1.4 试剂配制方式 |
4.1.5 试验仪器 |
4.1.6 病例筛选方法 |
4.1.7 动物分组 |
4.1.8 病原分离 |
4.1.9 生化鉴定 |
4.1.10 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
4.1.11 体重变化 |
4.1.12 临床症状及记录 |
4.1.13 疗效评价 |
4.1.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病原分离结果 |
4.2.2 生化分析及病原血清鉴定 |
4.2.3 临床症候积分结果 |
4.2.4 体重变化 |
4.2.5 综合疗效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乙酰甲喹注射液的改良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 喹恶啉药物简介 |
1.1 喹恶啉类药物的简介 |
1.2 喹恶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
1.3 喹恶啉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 |
1.4 喹恶啉药物的检测 |
2 乙酰甲喹研究进展 |
2.1 乙酰甲喹的理化性质 |
2.2 抗菌作用及其机理 |
2.3 乙酰甲喹毒性 |
2.4 乙酰甲喹剂型研究 |
2.5 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 |
2.6 乙酰甲喹药动学研究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乙酰甲喹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HPLC对乙酰甲喹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 方法学考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 方法学考察 |
4 讨论 |
第三章 乙酰甲喹注射液的研制 |
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乙酰甲喹原料药理化性质检测 |
2.2 溶剂种类筛选 |
2.3 单一溶剂系统的浓度筛选 |
2.4 乙酰甲喹在两种不同比例混合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
2.5 抗氧化剂筛选 |
2.6 pH值筛选 |
2.7 制备工艺研究 |
2.8 最优处方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乙酰甲喹原料药理化性质分析 |
3.2 乙酰甲喹溶剂种类的筛选 |
3.3 乙酰甲喹在单一溶剂系统中浓度筛选结果 |
3.4 乙酰甲喹在两种复合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
3.5 抗氧化剂筛选结果 |
3.6 pH筛选结果 |
3.7 最优处方筛选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乙酰甲喹注射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1.1 试验药品和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动物 |
2 试验方法 |
2.1 乙酰甲喹注射液的质量评价 |
2.2 稳定性试验 |
2.3 安全性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乙酰甲喹注射液质量评价 |
3.2 影响因素试验 |
3.3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第五章 乙酰甲喹注射液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仪器 |
1.3 试验动物 |
2 试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
2.2 给药方法和采血时间 |
2.3 样品处理 |
2.4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药动学参数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色谱条件的确定 |
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 精密度试验结果 |
3.4 回收率试验结果 |
3.5 药动学分析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折点及分子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药物敏感性判定标准(折点)的建立流程 |
1.2.2 乙酰甲喹的相关研究 |
1.2.3 氟苯尼考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及野生型折点的确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体外抗菌活性 |
2.3.2 乙酰甲喹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CO_(WT))的确定 |
2.3.3 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CO_(WT))的确定 |
2.3.4 乙酰甲喹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质控范围确定 |
2.4 讨论 |
2.4.1 国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的敏感性情况 |
2.4.2 国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情况 |
2.4.3 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体外药效学特点 |
2.4.4 野生型折点的制定方法讨论 |
2.4.5 乙酰甲喹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质控范围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分子耐药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的分子耐药机制研究 |
3.3.2 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基因型研究 |
3.4 讨论 |
3.4.1 动物源细菌中oqxAB基因的流行情况 |
3.4.2 oqxAB基因与大肠杆菌耐药表型的关系 |
3.4.3 不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在动物源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 |
3.4.4 oqxAB和cf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遗传环境比较 |
3.5 小结 |
第四章 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感染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同步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乙酰甲喹在小鼠大肠杆菌感染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
4.3.2 氟苯尼考对猪大肠杆菌的半体内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
4.4 讨论 |
4.4.1 粒细胞减少小鼠大腿肌肉感染模型的摸索 |
4.4.2 乙酰甲喹对粒细胞减少小鼠大腿肌肉大肠杆菌感染的PK-PD关系探讨 |
4.4.3 猪回肠瘘模型的构建与局限性 |
4.4.4 猪血清半体内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PK-PD关系探讨 |
4.4.5 本研究的不足与改进之处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禽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联合药敏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及缩略词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大肠杆菌的抗原及毒力因子 |
1.2 大肠杆菌的培养特性及生化特点 |
1.2.1 大肠杆菌的生长培养特性 |
1.2.2 生化反应特点 |
1.3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
1.4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
1.5 大肠杆菌耐药性 |
1.5.1 耐药性的产生 |
1.5.2 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
1.5.3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现状及耐药性的检测意义 |
1.5.3.1 检测方法 |
1.5.3.2 近年来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情况 |
1.6 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
1.6.1 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的意义和目的 |
1.6.2 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的方法 |
1.6.3 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中各种药物的介绍 |
1.6.3.1 喹诺酮类 |
1.6.3.2 头孢类 |
1.6.3.3 氨基糖苷类 |
1.6.3.4 四环素类抗生素 |
1.6.3.5 酰胺醇类抗生素 |
1.6.3.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1.6.3.7 多肽类抗生素 |
1.6.3.8 喹恶林类 |
1.6.4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理论依据 |
1.6.5 联合用药的适应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试剂及其他用品 |
2.1.3 抗菌药物 |
2.1.4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大肠杆菌的分离 |
2.2.1.1 大肠杆菌的样本采集 |
2.2.1.2 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 |
2.2.2 大肠杆菌的鉴定 |
2.2.2.1 革兰氏染色、镜检 |
2.2.2.2 生化鉴定 |
2.2.2.3 致病性试验 |
2.2.2.4 大肠杆菌的保存 |
2.2.3 药敏试验 |
2.2.4 分子鉴定试验 |
2.2.4.1 设计引物 |
2.2.4.2 PCR 产物的纯化回收 |
2.2.4.3 目的基因的连接转化及鉴定 |
2.2.4.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E.coli DH5α)的制备 |
2.2.4.5 连接产物转化 |
2.2.4.6 重组质粒 DNA 的提取 |
2.2.4.7 重组质粒的鉴定 |
2.2.4.8 阳性克隆序列的测序及结果分析 |
2.2.5 联合药敏试验的研究 |
2.2.5.1 抗菌药物储备液配制 |
2.2.5.2 大肠杆菌对数生长期的测定 |
2.2.5.3 细菌悬液的制备 |
2.2.5.4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2.2.5.5 八种抗生素两两组合的联合药敏试验 |
2.2.5.6 具体操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离鉴定(镜检、生化试验、培养结果) |
3.2 药敏试验结果 |
3.3 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
3.3.1 八种抗菌药物对选取的 12 株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 MIC 的测定 |
3.3.2 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研究结果 |
3.3.2.1 八种抗菌药物对标准株大肠杆菌 ATCC25922 的体外联合试验的结果 |
3.3.2.2 八种抗菌药物两两组合分别对 12 株临床分离株大肠杆菌的体外联合试验的结果 |
3.4 联合药敏药物疗效动物试验 |
4 讨论 |
4.1 大肠杆菌耐药性讨论 |
4.2 防治措施 |
4.3 联合药敏试验的研究讨论 |
4.4 注意理论和临床的差异 |
4.5 影响结果的因素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乙酰甲喹钠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乙酰甲喹的研究进展 |
1.1.1 乙酰甲喹的理化性质 |
1.1.2 乙酰甲喹的抗菌效果和机理 |
1.1.3 乙酰甲喹的应用 |
1.1.4 乙酰甲喹的毒性研究 |
1.1.5 乙酰甲喹在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临床应用概况 |
1.1.6 乙酰甲喹的常用剂型 |
1.1.7 小结 |
1.2 纳米乳研究进展 |
1.2.1 纳米乳的定义 |
1.2.2 纳米乳形成机理 |
1.2.3 纳米乳的结构类型与特征 |
1.2.4 纳米乳配方的设计要求 |
1.2.5 制备纳米乳的常用方法 |
1.2.6 纳米乳剂型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
1.2.7 小结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乙酰甲喹纳米乳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纳米乳的配方筛选 |
2.2.2 乙酰甲喹纳米乳的制备 |
2.2.3 乙酰甲喹纳米乳的质量评价 |
2.3 讨论 |
2.3.1 乙酰甲喹纳米乳配方中无助表面活性剂 |
2.3.2 质量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乙酰甲喹纳米乳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2.2 方法专属性试验 |
3.2.3 乙酰甲喹标准曲线 |
3.2.4 回收率测定试验 |
3.2.5 进样重复性和精密度试验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乙酰甲喹纳米乳的安全性试验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4.2.2 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乙酰甲喹纳米乳的药效研究 |
5.1 体外透皮速率的测定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结果和分析 |
5.1.4 讨论 |
5.1.5 小结 |
5.2 体外抑菌试验 |
5.2.1 试验材料 |
5.2.2 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2.4 讨论 |
5.2.5 小结 |
5.3 乙酰甲喹纳米乳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
5.3.1 材料 |
5.3.2 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 |
5.3.5 小结 |
5.4 临床药效试验 |
5.4.1 材料 |
5.4.2 方法 |
5.4.3 结果与分析 |
5.4.4 讨论 |
5.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仔猪黄白痢病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仔猪黄、白痢的常规预防 |
2 活菌剂和疫苗及血清预防 |
2.1 基因工程苗预防 |
2.2 血清和自体苗预防 |
3 仔猪黄、白痢病的治疗 |
3.1 抗菌素治疗 |
3.2 中草药治疗 |
3.3 微生态制剂 |
4小结 |
(7)仔猪黄白痢的药敏试验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 |
1.1.2 药物 |
1.2 方法 |
1.2.1 药敏试验 |
1.2.2 分组试验处理 |
1.2.3 疗效判断 |
1.2.4 增重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敏试验 |
2.2 5种药物的疗效比较 |
2.3 使用5种药物后仔猪增重情况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药敏试验 |
3.1.1 强力霉素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最好 |
3.1.2 环丙沙星疗效较好 |
3.1.3 痢菌净、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疗效一般 |
3.2 仔猪黄白痢治疗方法 |
3.2.1 抗生素治疗 |
3.2.2 中草药治疗 |
3.2.3 微生态制剂治疗 |
3.2.4 其他方法治疗 |
(8)仔猪黄、白痢的临床诊断及疫苗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仔猪黄白痢的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病状及剖检变化 |
2.2 细菌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
2.3 动物实验结果 |
2.4 调查结果 |
3 小结 |
第三章 仔猪黄白痢的治疗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药敏试验 |
2.2 5种药物的疗效比较 |
2.3 使用5种药物后仔猪增重情况比较 |
3 讨论与小结 |
3.1 强力霉素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最好 |
3.2 环丙沙星疗效较好: |
3.3 痢菌净、氯霉素、氟呱酸疗效一般: |
3.4 采取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好 |
3.5 用药后效果显着,但治疗效果不稳定,停药后仔猪很快又开始腹泻,不能达到完全控制本病的目的 |
第四章 仔猪大肠杆菌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的应用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对免疫前后仔猪白黄痢发病率进行统计学检验 |
2.2 免疫前后对仔猪白黄痢死亡率进行生物统计学检验 |
2.3 对免疫前后每头仔猪治疗费进行生物统计学检验 |
3 讨论 |
3.1 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
3.2 仔猪受环境影响产生应激反应 |
3.3 哺乳母猪患病 |
3.4 饲养管理不当 |
4 小结 |
第五章 仔猪大肠杆菌自体灭活苗制备及应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自体苗与基因工程苗免疫效果比较 |
2.2 田间试验效果 |
3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10)复方白头翁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猪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1.1 猪大肠杆菌的病原种类 |
1.2 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 |
1.3 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3.1 仔猪黄痢(yellow scour of newborn piglets) |
1.3.2 仔猪白痢(white scour of piglets) |
1.3.3 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swine,ED) |
1.4 猪大肠杆菌病的致病机理 |
1.4.1 黏附素 |
1.4.2 肠毒素 |
1.5 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诊断 |
1.6 猪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防治 |
2 中草药防治猪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2.1 中草药开发的优势与现状 |
2.1.1 防病治病类中草药 |
2.1.2 抗应激类中草药 |
2.1.3 免疫促进类中草药 |
2.1.4 促进畜禽生产性能类中草药 |
2.2 中草药防治猪大肠杆菌病的现状 |
2.2.1 通过母猪给药 |
2.2.2 通过仔猪给药 |
2.2.3 中草药散剂型投药 |
2.3 复方白头翁散单味药物的研究现状 |
2.3.1 白头翁的研究现状 |
2.3.2 穿心莲的研究现状 |
2.3.3 痢菌净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与内容 |
3.1 研究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2.1 复方白头翁散的研制及性状研究 |
3.2.2 复方白头翁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试验 |
3.2.3 复方白头翁散的安全性实验 |
第二章 复方白头翁散的研制及性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试剂及药品 |
1.1.2 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复方白头翁散组方依据、原则、确定组方 |
1.2.2 复方白头翁散工艺流程的确定 |
1.2.3 复方白头翁散性状研究 |
1.2.4 复方白头翁散稳定性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确定复方白头翁散的组方 |
2.2 复方白头翁散工艺流程确定 |
2.3 复方白头翁散的性状研究结果 |
2.4 复方白头翁散稳定性实验结果 |
2.4.1 复方白头翁散加速实验结果 |
2.4.2 复方白头翁散光加速实验结果 |
2.4.3 复方白头翁散长期实验结果 |
3 讨论 |
3.1 复方白头翁散组方、剂型及工艺确定 |
3.2 复方白头翁散的稳定性实验研究 |
第三章 复方白头翁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药品、试剂 |
1.1.2 菌种 |
1.1.3 实验动物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复方白头翁散水煎剂的制备,白头翁、穿心莲单味药物水煎剂的制备 |
1.2.2 复方白头翁散、白头翁、穿心莲三种药物水煎剂的体外抑菌试验 |
1.2.3 猪大肠杆菌病模型复制 |
1.2.4 复方白头翁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实验 |
1.2.5 体外抑菌试验效果分析及临床疗效评价 |
1.2.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分析 |
2.2 复方白头翁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性实验结果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复方白头翁散的安全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受试药物 |
1.1.2 试验动物 |
1.1.3 主要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急性毒性试验按最大耐受量测定法进行测定 |
1.2.2 亚慢性毒性试验按30d喂养试验法进行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急性毒性试验 |
2.2 亚慢性毒性试验 |
2.2.1 一般状况及死亡情况 |
2.2.2 复方白头翁散对小白鼠体重的影响 |
2.2.3 复方白头翁散对小白鼠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
2.2.4 复方白头翁散对小白鼠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的影响 |
2.2.5 病理剖检变化 |
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痢菌净等四种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苦白石颗粒治疗仔猪白痢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评价[D]. 陈志洪. 广西大学, 2021(12)
- [2]乙酰甲喹注射液的改良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评价[D]. 肖源灵.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3]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折点及分子耐药机制研究[D]. 何涛.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4]禽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联合药敏试验的研究[D]. 崔笑博.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5]乙酰甲喹钠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D]. 吴敬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6]仔猪黄白痢病防治研究进展[J]. 金巍.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7]仔猪黄白痢的药敏试验及效果分析[J]. 胡辉,胡艳,罗小波,邓治邦. 湖南农业科学, 2010(07)
- [8]仔猪黄、白痢的临床诊断及疫苗推广应用[D]. 胡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9]猪大肠杆菌病的中兽医防治现状与展望[A]. 蒋小林,穆样. 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10]复方白头翁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D]. 谭胜国.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