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石灰固化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遗址,SH,湿物理性质,斥水性
石灰固化土论文文献综述
刘宏伟[1](2019)在《SH及石灰固化土吸水和失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具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各地保存有大量的土遗址,这些土遗址中大部分位于西北地区,处于干燥环境,还有很多位于南方潮湿区域。这些土遗址在长期的自然风化中很多濒临破坏,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文化损失,因此土遗址加固保护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土遗址不同于其他建筑,对固化材料的要求很高,针对西北干燥环境土遗址加固保护,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很多的新材料得以开发使用。SH是兰州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无毒无害、价格低廉等优点。石灰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加固材料,近年来在西北土遗址加固保护中也得以成功运用。土遗址病害的发育与水的作用密切相关,掌握加固土与水的相互作用特性,研究材料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十分必要。本文基于SH及石灰固化土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测定了固化土的界限含水率、养护期的波速与体积干缩率;并通过毛细吸水试验、平衡吸放湿试验、压力膜仪脱水试验研究了固化土的相关湿物理性质;通过斥水性试验、水稳性试验评价了材料抵抗水分侵蚀的能力;最后通过水盐迁移试验对新型高分子材料SH(改性聚乙烯醇)的阻盐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上述试验,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SH与石灰均使得土的液塑限增大,但土体塑性指数随石灰增加而降低,随SH增加而增大。SH与石灰均可以限制土体的干缩,但石灰表现更好。(2)随着SH固含量的增大,土样的吸水性、毛细性能大大减弱,固含量0.7%的SH加固土样几乎不产生毛细现象。6%~10%的石灰掺量与SH复合加固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土样的吸水性。在等温吸脱湿曲线中,低湿度与高湿度条件下,石灰均使得土样的平衡含湿量增大,固化剂的加入主要改变了土颗粒与水分子的结合位点与结合强度,具体表现在GAB模型中单层吸附能常数_GC值的变化。在土-水特征曲线中SH与石灰均起到了增大进气值,降低储水系数的作用,表现出较难失水的特点且复合加固效果会有提升。(3)随着SH固含量增大,土体开始表现出明显斥水性,0.7%固含量时已经属于极端斥水状态,可以认为SH的加入改变了土壤的固液接触角,0.6%是SH固化土亲水-斥水性能的分界点。在水稳性上,石灰的加入对SH的水稳性有促进作用,6%的石灰与SH的复合加固效果好,高剂量石灰与SH复合加固并不利于水稳性的提高。(4)SH具有明显的阻盐效果,SH固含量达到0.6%时已经可以将毛细水限制在20cm高度以内,同时对限制盐分随毛细水的上升和富集有明显作用。试验得到的相关研究成果对SH在土遗址防潮防水保护领域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为向潮湿地区土遗址加固领域扩展做出了探索。(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孙东彦[2](2017)在《冻融循环下镇赉地区非饱和盐渍土及石灰固化土的力学特性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盐渍化对工程建设、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等存在一定的威胁。吉林省镇赉县处于吉林省西部地区,该地区分布大量碳酸盐渍土,同时为典型的季冻土区。盐渍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易溶盐,当含水率较低时,会有部分易溶盐饱和析出,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当含水率逐渐升高时,易溶盐完全溶解于孔隙水中,会造成结构的破坏,降低土体的强度,因此盐渍土受含水率、含盐量等条件的影响极大。镇赉县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冻融循环会逐渐改变土体的内部结构而影响土体的强度。因此,有必要对镇赉地区盐渍土进行不同含水率、含盐量、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力学强度研究。同时,由于盐渍土易吸收外界的水分而不易消散,大大降低土体的强度,需对盐渍土进行改良。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寒旱区土体盐渍化HTSM多场耦合地质环境系统灾变演化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NO.41430642),“松嫩平原分散土成因机制及水热盐耦合离子迁移模型研究”(N0.41372267),以镇赉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盐渍土在不同含水率、含盐量及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但考虑到夏季多雨条件下盐渍土强度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性价比较高的石灰进行改良,研究了石灰固化盐渍土在不同石灰掺量、养护龄期及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考虑到盐渍土为非饱和土,利用滤纸法对各影响因素下的盐渍土进行了基质吸力的量测,并分别建立了基质吸力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的关系式,为从机理上研究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力学性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然后利用压汞法研究了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孔隙分布特征,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微观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从微观角度解释了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变化规律。综合力学试验、非饱和基质吸力试验及微观试验,以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形式讨论了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变化机理。最后基于损伤理论,利用Weibull函数建立了盐溃土的损伤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冻融循环次数考虑进模型中,建立了镇赉地区考虑冻融循环次数的损伤模型。论文共分8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等内容。第2章主要研究了结构性、含水率、含盐量、冻融循环次数对镇赉地区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及石灰掺量、养护龄期、冻融循环次数对石灰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章主要研究了结构性、含水率、含盐量、冻融循环次数对镇赉地区盐渍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及石灰掺量、养护龄期、冻融循环次数对固化盐渍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第4章主要研究了基质吸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同时建立了基质吸力与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关系式。第5章通过压汞试验及电镜试验研究了盐渍土的微观特性。第6章从机理上分析了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强度变化。第7章建立了盐渍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第8章为结论及建议,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3-01)
宁建国,李学慧,宋召军[3](2009)在《石灰固化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同种土样形成的石灰固化土,随石灰掺量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增长大致分为叁个区间:第一区间抗压强度由离子交换反应形成,抗压强度增长较小或基本不增长;第二区间抗压强度由硬凝反应形成,抗压强度增长较快;第叁区间由于石灰过量造成粘聚力和内摩擦系数降低而使抗压强度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土样性质指标与固化土中离子交换的关系,以及固化土pH值和硬凝反应所需Ca(OH)2之间的关系,为固化土固化剂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09年01期)
石灰固化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盐渍化对工程建设、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等存在一定的威胁。吉林省镇赉县处于吉林省西部地区,该地区分布大量碳酸盐渍土,同时为典型的季冻土区。盐渍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易溶盐,当含水率较低时,会有部分易溶盐饱和析出,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当含水率逐渐升高时,易溶盐完全溶解于孔隙水中,会造成结构的破坏,降低土体的强度,因此盐渍土受含水率、含盐量等条件的影响极大。镇赉县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冻融循环会逐渐改变土体的内部结构而影响土体的强度。因此,有必要对镇赉地区盐渍土进行不同含水率、含盐量、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力学强度研究。同时,由于盐渍土易吸收外界的水分而不易消散,大大降低土体的强度,需对盐渍土进行改良。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寒旱区土体盐渍化HTSM多场耦合地质环境系统灾变演化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NO.41430642),“松嫩平原分散土成因机制及水热盐耦合离子迁移模型研究”(N0.41372267),以镇赉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盐渍土在不同含水率、含盐量及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但考虑到夏季多雨条件下盐渍土强度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性价比较高的石灰进行改良,研究了石灰固化盐渍土在不同石灰掺量、养护龄期及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考虑到盐渍土为非饱和土,利用滤纸法对各影响因素下的盐渍土进行了基质吸力的量测,并分别建立了基质吸力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的关系式,为从机理上研究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力学性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然后利用压汞法研究了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孔隙分布特征,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微观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从微观角度解释了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变化规律。综合力学试验、非饱和基质吸力试验及微观试验,以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形式讨论了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变化机理。最后基于损伤理论,利用Weibull函数建立了盐溃土的损伤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冻融循环次数考虑进模型中,建立了镇赉地区考虑冻融循环次数的损伤模型。论文共分8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等内容。第2章主要研究了结构性、含水率、含盐量、冻融循环次数对镇赉地区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及石灰掺量、养护龄期、冻融循环次数对石灰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章主要研究了结构性、含水率、含盐量、冻融循环次数对镇赉地区盐渍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及石灰掺量、养护龄期、冻融循环次数对固化盐渍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第4章主要研究了基质吸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同时建立了基质吸力与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关系式。第5章通过压汞试验及电镜试验研究了盐渍土的微观特性。第6章从机理上分析了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强度变化。第7章建立了盐渍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第8章为结论及建议,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灰固化土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宏伟.SH及石灰固化土吸水和失水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孙东彦.冻融循环下镇赉地区非饱和盐渍土及石灰固化土的力学特性及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宁建国,李学慧,宋召军.石灰固化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研究[J].路基工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