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载荷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荷,力学,损伤,棘轮,静力,屈曲,孔隙。
载荷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景鹏飞,俞树荣,宋伟,何燕妮,邵晨[1](2019)在《接触载荷对TC4钛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不同的载荷和位移幅值下,结合微动图研究微动接触状态、滑移状态、损伤体积叁者对微动摩擦磨损的影响以及不同微动接触状态和滑移状态下材料的损伤机理,为机械构件的微动磨损防护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干摩擦条件下,运用SRV-V摩擦实验机,采用球/平面接触形式研究了TC4钛合金/GCr15钢球摩擦副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实验后,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仪、叁维光学轮廓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自带的EDS,测试TC4试样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弹性模量与硬度、磨损体积与截面形貌和显微结构及磨斑、磨屑形貌成分等。结果在较低法向载荷下,完全滑移(GSR)占主导地位。磨粒磨损、粘着磨损、氧化磨损以及疲劳脱层是主要的损伤机理。另一方面,在较高法向载荷下,混合滑移(MSR)、部分滑移(PSR)占主导地位。损伤机制是由于高的应力集中,导致疲劳裂纹。此外,不同的微动运行条件下和材料损伤区域也不相同。完全滑移条件下,损伤主要集中在磨斑中心,而部分滑移条件下,损伤主要集中在磨斑边缘。结论切向摩擦力、微动振幅是影响微动磨损的重要因素。小位移幅值下,磨屑可以减缓接触面钛合金基体材料的微动磨损;而大位移幅值下,磨屑会加剧接触面基体材料的微动磨损。(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许刚,门玉涛,王鑫,张春秋[2](2019)在《缺损关节软骨在循环压缩载荷下棘轮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缺损软骨在循环压缩载荷下的棘轮应变行为,探索缺损关节软骨的损伤演化规律。方法取新鲜的成年猪股骨远端关节软骨,对不同缺损深度软骨试样进行不同参数的叁角波循环加载。结合非接触式数字图像技术,获得软骨不同层区的棘轮应变。结果随循环加载圈数的增加,软骨各层棘轮应变均表现为先急剧增大,然后缓慢增加并趋于平稳,由浅层到深层棘轮应变逐渐减小。各层区对循环圈数响应不同,浅层在50圈内应变增加较快,中层在100圈内应变增加较快,深层在75圈内应变增加较快。除了中层区域响应有滞后性,浅层、深层的棘轮应变与应力幅值、缺损深度呈正相关,与加载速率呈负相关。结论软骨的棘轮行为受软骨的特殊结构的影响,缺损使软骨各层区的应变增大,易造成损伤加剧。实验结果为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辉,王仁可,陈志永,刘楚明[3](2019)在《冲击载荷下退火纯铜绝热剪切变形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相显微观察、显微硬度测试、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测试,研究了冲击载荷下退火纯铜绝热剪切变形后的微观结构以及显微织构特征。结果表明:在高应变率下,纯铜应力随应变增大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的加工硬化效应。绝热剪切带很容易与基体区分。剪切带内部显微硬度远高于剪切带外部区域。剪切带内部形成纳米级的超细晶。剪切区域内部晶体的<110>方向平行于宏观剪切方向,晶体的{111}面以及{100}面平行于宏观剪切面。旋转动态再结晶可在剪切带内发生。(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2期)
靳瀚超,朱小鹏,孙拓,张书姣,雷明凯[4](2019)在《WC-Ni硬质合金涂层及体材料的水介质环境大载荷冲击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大载荷多次冲击测试方法,以评价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WC-12Ni涂层在水介质环境中的抗冲击性能,并与WC-13Ni硬质合金体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测量了冲击表面最大轮廓深度、孔隙率、粗糙度、显微硬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冲击测试涂层表面形貌,通过能谱仪对其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冲击次数6 000次条件下,随着涂层厚度从100μm增加到300μm,冲击坑轮廓深度由2.2μm减小到0.2μm;冲击导致的表面孔隙率增长率从80%降低至38%,其中,因WC颗粒剥落产生的较大孔隙占比从17%减小至12%。涂层厚度的增加减小了冲击变形量和表面破坏程度。WC-13Ni体材料冲击坑轮廓深度为0.8μm,介于200μm和300μm涂层轮廓深度值之间,表面孔隙率增长率高达160%,较大孔隙占比为58%,均远高于涂层相应值,表面破坏程度大,抗冲击能力较弱。和大气条件下涂层冲击严重氧化现象相比,水介质下冲击后涂层和体材料表面氧含量变化不大,水介质环境有利于减轻因冲击氧化导致的冲击破坏行为。(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9期)
孙昊栋,马连生[5](2019)在《热载荷作用下梯度多孔材料梁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经典梁理论和物理中面概念,研究了梯度多孔材料梁在热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弯曲及过屈曲问题。假设梯度多孔材料性质只沿厚度方向连续变化,用能量法推导了梁的方程,并用打靶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利用数值结果研究了孔隙分布模式、孔隙率系数、热膨胀率系数及边界条件对梯度多孔材料梁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称材料模型下,无论是夹紧梁还是简支梁,均显示出了典型的分支屈曲行为特征,而其临界屈曲热载荷均会随着孔隙率系数的增加而单调增加;非对称模型下,夹紧梁仍显示出分支屈曲行为特征,但其临界屈曲热载荷不再随着孔隙率系数的变化而单调变化,而对于简支梁,从热载荷作用之始,便会产生横向挠度,不会发生分支屈曲现象。材料的梯度多孔性质对梁的热屈曲行为有着复杂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刘永贵,沈玲燕,慧蒙蒙[6](2019)在《冲击载荷下TiNi合金的热力耦合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而言,一阶马氏体相变受应力和温度的控制。冲击载荷下,相变是一热力耦合过程。基于传统SHPB冲击压缩装置,本文采用四点线阵HgCdTe红外探测器系统实时测量了TiNi合金动态相变过程中温度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沿加载方向,不同点位置温度的变化是一致的,并且温度的演化同加载应力脉冲的变化是同步的,这一现象反映了相变变形的均匀性。同准静态条件下局部化相变带相比,动载下的均匀变形机制在于均布成核。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表明,加载相变过程中材料响应具有显着的应变率硬化特征,这一特性同相变应力的温度敏感性有关。在应力-温度空间,表现出相变路径的应变率相关性,反映了相变的热力耦合内禀属性。理论分析表明,相变是一个多时间尺度过程,应变率(相变变形速率)和温度演化速率在动态条件下满足定量关系。进一步计算表明,相变潜热和相变耗散能是温度演化的根本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段爱琴,王振苏,彭欢,马旭颐[7](2019)在《TC4钛合金激光焊对接接头静力拉伸载荷下的变形行为特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静载拉伸试验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对静力拉伸载荷下TC4母材和激光焊缝接头试样红外热像的记录和温度场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揭示激光焊缝的存在对于试样受力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宏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断裂时间都基本相同的焊缝和母材试样,其红外结果存在相同点,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首先,开始出现物理屈服现象的时间以及对应的应力有差异;焊缝和母材试样在物理屈服发生后,其温度分布及演变规律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表明了焊缝的存在对试样的塑性变形规律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刘筱,易宏翔,朱必武,刘文辉,刘锦[8](2019)在《高速冲击载荷下LZ91镁合金的动态变形行为及力学本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结合斯密特因子研究高速冲击载荷下LZ91镁合金的动态变形行为和力学本构。结果表明:流变应力对应变速率不敏感,发生了Portevin-LeChatelier效应;当应变速率为3600 s~(-1)时才出现绝热剪切带,这是由于β-Li相间细小均匀分布的α-Mg相增大了位错运动阻力,导致绝热剪切敏感性减弱;α-Mg相形成了偏离基面织构20o~30o的特殊织构,不需要孪生来协调均匀塑性变形,这是因为α/β相界面取向接近Burgers取向关系;修正了Johnson-Cook力学本构,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王仁可,陈志永,邵建波,肖柱,刘楚明[9](2019)在《压缩载荷下织构对冷轧和退火Cu板力学行为各向异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沿与具有一定初始织构的冷轧和退火Cu板轧向成0°,45°和90°方向取圆柱形试样(样品编号分别为RD-0°,RD-45°和RD-90°),利用Instron电子拉伸机和Split-Hopkinson压杆实验装置,研究织构多晶Cu板压缩力学行为的各向异性。将样品的初始织构用欧拉空间里的一系列分立取向表示,基于多晶体塑性变形模型,定量计算不同方向压缩变形所需外力强度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退火织构多晶Cu板各方向压缩力学行为非常接近,近似为各向同性;冷轧织构多晶Cu板准静态和动态压缩力学行为均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RD-90°样品的屈服强度和流变应力最大,RD-45°的其次,RD-0°的最小;外力强度因子可较好地用于解释织构多晶Cu板力学行为各向异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朱松峰,杨秀萍,栾义超,刘清,张春秋[10](2019)在《压缩载荷下猪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退变及摘除髓核后腰椎间盘的力学行为,对猪腰椎间盘进行压缩实验。髓核摘除并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的椎间盘作为实验组,正常椎间盘作为对照组。考虑载荷大小及加载速率的影响,得到椎间盘应力和应变关系、瞬时弹性模量及蠕变性能,并建立了蠕变本构模型。结果发现:随着压缩载荷和加载速率的增大,实验组的应变及蠕变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大,瞬时弹性模量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减小,这表明髓核摘除后,椎间盘的承载能力受压缩载荷大小及加载速率的影响明显大于正常椎间盘。实验组仍可以采用Kelvin叁参量固体模型描述其蠕变性能,预测腰椎间盘去核后的蠕变行为。研究结果可为椎间盘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术后康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载荷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缺损软骨在循环压缩载荷下的棘轮应变行为,探索缺损关节软骨的损伤演化规律。方法取新鲜的成年猪股骨远端关节软骨,对不同缺损深度软骨试样进行不同参数的叁角波循环加载。结合非接触式数字图像技术,获得软骨不同层区的棘轮应变。结果随循环加载圈数的增加,软骨各层棘轮应变均表现为先急剧增大,然后缓慢增加并趋于平稳,由浅层到深层棘轮应变逐渐减小。各层区对循环圈数响应不同,浅层在50圈内应变增加较快,中层在100圈内应变增加较快,深层在75圈内应变增加较快。除了中层区域响应有滞后性,浅层、深层的棘轮应变与应力幅值、缺损深度呈正相关,与加载速率呈负相关。结论软骨的棘轮行为受软骨的特殊结构的影响,缺损使软骨各层区的应变增大,易造成损伤加剧。实验结果为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载荷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景鹏飞,俞树荣,宋伟,何燕妮,邵晨.接触载荷对TC4钛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2].许刚,门玉涛,王鑫,张春秋.缺损关节软骨在循环压缩载荷下棘轮行为的实验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9
[3].张辉,王仁可,陈志永,刘楚明.冲击载荷下退火纯铜绝热剪切变形行为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9
[4].靳瀚超,朱小鹏,孙拓,张书姣,雷明凯.WC-Ni硬质合金涂层及体材料的水介质环境大载荷冲击行为研究[J].材料保护.2019
[5].孙昊栋,马连生.热载荷作用下梯度多孔材料梁的非线性力学行为[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6].刘永贵,沈玲燕,慧蒙蒙.冲击载荷下TiNi合金的热力耦合行为[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7].段爱琴,王振苏,彭欢,马旭颐.TC4钛合金激光焊对接接头静力拉伸载荷下的变形行为特征(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8].刘筱,易宏翔,朱必武,刘文辉,刘锦.高速冲击载荷下LZ91镁合金的动态变形行为及力学本构[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9].王仁可,陈志永,邵建波,肖柱,刘楚明.压缩载荷下织构对冷轧和退火Cu板力学行为各向异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朱松峰,杨秀萍,栾义超,刘清,张春秋.压缩载荷下猪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