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波酯论文_王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佛波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炎症,细胞,因子,血管,戊酸,蛇床子,模型。

佛波酯论文文献综述

王欢[1](2019)在《佛波酯对白血病DA化疗方案体内外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异常增殖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AML发病率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增加了20%,它成为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急需严格的监测和创新的治疗策略。过去四十年中,治疗AML的基础化疗方案仍为DA(柔红霉素,Daunorubicin;阿糖胞苷,Ara-C,即DA)(3+7)方案,即3天静脉输注柔红霉素联合7天静脉输注阿糖胞苷,此化疗方案在青年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60%-80%,老年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40%-60%,只有20%-30%的患者可以长期无病生存,大多数患者死于耐药或者疾病的复发。DA化疗方案的剂量越大,完全缓解率虽越高,但是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也越大。骨髓抑制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出现严重的感染。因此寻找增加DA疗效和减少其不良反应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佛波酯即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酸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是从巴豆油提取的一种化合物,其与第二信使二酰基甘油性质相似,可以活化蛋白激酶C,激发下游信号通路级联反应,影响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研究较多的是它能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特别是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在较低浓度即可促进THP-1、K562、HL-60、U937和MEG-01等白血病细胞系分化和凋亡、诱导人原代白血病细胞分化、获得部分成熟细胞的标志和功能。和部分化疗药物联合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活性,减少毒性,提示TPA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体内的研究少有报道。TPA也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细胞对细胞因子和其他配体的反应,药代动力学和机体的生物学因素也可能导致体内和体外暴露于TPA之间的作用差异。因此,本研究希望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TPA在白血病动物模型体内是否仍然有治疗作用以及和髓系白血病化疗最常用的DA方案联合,是否可以增强疗效。方法1 TPA对DA化疗方案的体外增效作用1.1细胞培养人源白血病细胞株THP-1用含有10%胎牛血清和1%双抗的RPMI-1640培养基在5%CO_2饱和湿度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隔天传代一次;鼠源白血病细胞株WEHI-3用含有10%胎牛血清和1%双抗的DMEM高糖培养基在5%CO_2饱和湿度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隔天传代一次。1.2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MTT法检测TPA联合DA化疗方案对THP-1、WEHI-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Prism软件绘制量效曲线关系,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2 TPA联合DA化疗方案对白血病小鼠的体内作用2.1 TPA联合DA化疗方案对白血病模型小鼠的死亡率和存活时间的影响Balb/c小鼠共分为八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PA低剂量组,TPA高剂量组,DA低剂量组,DA高剂量组,DA低剂量与TPA联合组(100μg/kg),DA高剂量与TPA联合组(100μ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一次静脉注射1×10~6个WEHI-3细胞后,第十一天开始,TPA低剂量组和高低剂量组分别连续叁天静脉注射TPA50μg/kg和100μg/kg,DA低剂量组连续叁天静脉注射柔红霉素3 mg/kg和阿糖胞苷50 mg/kg,DA高剂量组连续叁天静脉注射柔红霉素5 mg/kg和阿糖胞苷75 mg/kg。一周后DA高、低剂量组与TPA联合组均连续叁天静脉注射TPA 100μg/kg,观察各组小鼠死亡率和存活时间的情况,每天记录动物体重和观察小鼠状态。2.2 TPA联合DA化疗方案对白血病模型小鼠骨髓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的影响Balb/c小鼠共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PA组,DA组,DA与TPA联合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1×10~5个WEHI-3细胞,注射WEHI-3细胞第25天后,TPA组静脉注射TPA 100μg/kg,连续五天,DA组静脉注射柔红霉素4 mg/kg和阿糖胞苷50 mg/kg,连续叁天。DA与TPA联合组在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注射完成后,静脉注射TPA100μg/kg,连续五天。第叁十七天统一处死小鼠,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股骨,离心,弃上清,涂片并用瑞氏吉姆萨染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计数骨髓200个有核细胞中,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随机选取叁个视野,重复计数叁次取均值。2.3 TPA对DA化疗方案引起骨髓抑制的影响动物分组和给药同2.2,注射WEHI-3细胞第25天后,小鼠眼眶采血,检测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待DA方案完成后第二天,DA组、DA+TPA组、正常对照组小鼠眼眶采血,检测骨髓抑制情况。待TPA给药完成后,同样眼眶采血,检测TPA是否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结果1 TPA对DA化疗方案的体外增效作用1.1 TPA、DA对THP-1、WEHI-3细胞增殖的影响TPA在较低浓度对THP-1细胞和WEHI-3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DA方案作用于THP-1细胞48小时后,IC_(50)为15.02/75.10 nmol/L,作用于WEHI-3细胞后,IC_(50)为2.25/11.27 nmol/L。TPA和DA均能对THP-1和WEHI-3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1.2 TPA联合不同浓度的DA化疗方案对THP-1、WEHI-3细胞增殖的影响TPA(1.62 nmol/L)未见显着增加研究浓度范围内(13.80 nmol/L-55.20nmol/L)的DA方案对THP-1的增殖抑制的作用。而TPA(1.62 nmol/L)可以显着增加研究范围浓度内的(2.75 nmol/L-11.04 nmol/L)的DA方案对WEHI-3的增殖抑制的作用。2 TPA联合DA化疗方案对白血病模型小鼠的作用2.1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小鼠注射1×10~6个WEHI-3白血病细胞后,注射WEHI-3细胞后第十天左右小鼠精神状态开始变差,毛色黯淡稀疏,发病晚期小鼠双下肢瘫痪,肝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数值(45.91±24.00)×10~9/L明显高于未注射细胞前白细胞数值(7.02±0.83)×10~9/L(P<0.05),且外周血涂片可发现幼稚细胞,骨髓中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大于20%,说明小鼠注射1×10~6个WEHI-3细胞后,可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2.2 TPA联合DA化疗方案对白血病模型小鼠死亡率和存活时间的影响小鼠注射WEHI-3细胞后,截止到观察终止日期第41天,模型组死亡率为9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明显升高(P<0.001)。TPA高剂量组的死亡率为90%,低剂量组的死亡率为90%。低剂量DA组的死亡率为100%,低剂量DA联合TPA组的死亡率为50%,与模型组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DA组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DA组的死亡率为60%,高剂量DA联合TPA组的死亡率为20%,与模型组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与高剂量DA组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截止到观察终止日期第41天,模型组小鼠中位生存期为25.5天,TPA高、低剂量组的中位生存期均为27.5天,低剂量DA组的中位生存期为37.5天,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DA联合TPA组死亡率小于50%,显着高于模型组的中位生存期(P<0.0001),低剂量DA联合TPA组的中位生存期显着高于低剂量DA组(P<0.01)。高剂量DA组与高剂量DA联合TPA组死亡率均不到50%,高剂量DA组与高剂量DA联合TPA组的中位生存期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001),与高剂量DA组相比,高剂量DA联合TPA组的中位生存期显着延长(P<0.05)。2.3 TPA联合DA化疗方案对白血病模型小鼠骨髓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的影响注射细胞第叁十六天,模型组小鼠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43.70±24.08)%,与正常对照组(5.58±0.89)%相比,明显升高(P<0.05)。经过化疗后,小鼠骨髓象得到缓解,TPA与DA联合组的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6.82±3.13)%与模型组(43.70±24.08)%相比,明显降低(P<0.05),DA组的原始和幼稚细胞(10.75±4.89)%比例趋于正常。2.4 TPA联合DA化疗方案对白血病模型小鼠肝脾病理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脾脏和肝脏可见大量白血病浸润,脾脏结构排列紊乱,局部细胞坏死。肝脏小叶结构基本正常,中央静脉充血,肝细胞肿胀并伴有坏死。其余各组小鼠肝脾无明显白血病细胞浸润。2.5 TPA联合DA化疗方案对白血病模型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1.19±1.11)与正常对照组(0.39±0.0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其余肝脏、心脏、肺脏指数等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2.6 TPA对DA化疗方案引起骨髓抑制的影响化疗结束后第二天,与正常对照组(6.64±2.49)×10~9/L相比,DA组白细胞数(3.73±1.37)×10~9/L和联合组白细胞数值(3.69±1.43)×10~9/L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DA与TPA联合给药组给予TPA后的白细胞数值(12.73±4.56)×10~9/L明显高于DA组的白细胞数值(5.54±2.12)×10~9/L(P<0.05),表明TPA可能加快白细胞回升,减轻DA所致的骨髓抑制。2.7 TPA和DA化疗方案对白血病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注射WEHI-3细胞后第二十四天,模型组小鼠体重(19.81±2.65)g与正常对照组(23.41±1.57)g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PA低剂量组的体重(21.13±0.55)g和TPA高剂量组的体重(20.84±2.03)g与模型组的体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且TPA对DA化疗方案组动物体重无明显影响。结论1 TPA协同DA抑制WEHI-3细胞的增殖。2 TPA在动物体内可以增强DA化疗方案的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姚茹,张锐虎,王璐,王晨阳,郭民[2](2018)在《莲心碱对佛波酯所致耳肿胀炎症模型小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莲心碱对佛波酯(TPA)所致耳肿胀炎症模型小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2.5 mg/kg)和莲心碱低、高剂量组(5、15 mg/kg),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于右耳内外侧涂抹TPA建立耳肿胀炎症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小鼠均按20μL/只于右耳内外侧涂抹相应药液(以丙酮为溶剂),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涂抹等体积丙酮溶液。给药6 h后,测定小鼠耳厚度和耳肿胀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耳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耳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 p65和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小鼠耳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厚度、耳肿胀度和耳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COX-2、iNOS 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耳组织发生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等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耳厚度、耳肿胀度及耳组织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耳组织增厚和炎性细胞浸润等均得到显着减轻。结论:莲心碱对TPA所致耳肿胀炎症模型小鼠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耳组织中NF-κB p65、NF-κB蛋白的磷酸化,进而抑制炎症因子COX-2、iNOS mRNA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8年17期)

刘欣,李萍,张蕾,解欣然,底婷婷[3](2018)在《养血活血解毒方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佛波酯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RK/NF-κB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养血活血解毒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养血活血解毒方拆分为养血活血类药物和解毒类药物。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全方组、养血活血方组、解毒方组,每组20只。全方组、养血活血方组、解毒方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10.18、6.17、4.01 g/(kg·d)剂量灌胃,空白组予4 ml的蒸馏水灌胃,连续4天,制备含药血清。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全方组、养血活血组、解毒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佛波酯诱导细胞活化。同时加入相应药物的10%含药血清作用24 h。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增殖情况、迁移情况、管腔形成情况,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ERK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RK2)mRNA表达,检测VEGF/VEGFR通路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核因子κB(ERK/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迁移细胞数量,管腔形成数量,VEGF、VEGFR、ERK2 mRNA及VEGF/VEGFR通路、EKR/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和解毒组细胞增殖,迁移细胞数量,VEGF、VEGFR mRNA表达和p-ERK1、p-EKR2、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全方组VEGF、p-VEGFR蛋白表达降低,且全方组细胞增殖、ERK2 mRNA表达低于解毒组(P<0.05或P<0.01)。结论养血活血解毒方可通过干预ERK/NF-κB通路,调控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从而对银屑病血管新生的病理环节发挥治疗作用,且全方药效最佳,其养血活血组分未对内皮细胞增生环节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6期)

杨富金,高燕妮,李敏,肖玉娟,江雪[4](2018)在《佛波酯诱导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考察肤光方抗炎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肤光方对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的抗炎疗效。方法:采用佛波酯(TPA)诱导昆明种小鼠耳部的慢性炎症模型,外用阳性药物吲哚美辛、肤光方,每日2次,连续给药3日后,观察药物对实验小鼠的耳厚度、耳重量、组织病理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改变。结果:造模给药后的耳厚度、耳重量及MPO酶活性方面,阳性药吲哚美辛组同模型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肤光方高剂量组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病理切片方面,模型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棘层明显增厚,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用药后,阳性药物组和肤光方高剂量组中增厚的棘层有所恢复,炎症细胞浸润有所改善。结论: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稳定,操作简单,可用于炎症的药效学研究,同时提示肤光方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彭荣荣[5](2018)在《佛波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枢神经系统脑血管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血栓形成可能导致局部缺血或血管破裂出血,往往引起神经功能缺陷。这是最常见的致命神经系统疾病,也是长期致残的首要疾病,许多幸存者留下了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大脑局部血栓、心源性栓塞或脑血管中的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导致血液供应中断引起缺血性脑中风约占脑血管疾病的80%,目前唯一经FDA批准的用于中风患者溶栓的药物是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在中风3小时以内用来溶解血栓、恢复血液的供应。溶栓治疗受时间限制并且实现血栓溶解血液循环可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血液重新进入缺血组织可能会启动再灌注的损伤。对于减少再灌注损伤和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陷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寻找能够治疗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酸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即佛波酯,是一种高效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激活剂,蛋白激酶C(PKC)是由丝氨酸/苏氨酸组成的至少有12种同工酶的蛋白激酶家族。TPA通过激活PKC参与大脑中必需的信号网络和细胞信号的传导,调节细胞功能广泛并涉及多种疾病状态,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突触功能、记忆、行为、认知及再灌注损伤。有文献报道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前60 min或后30min单次给予200μg/kg,24 h后能够降低脑水肿程度,减轻脑损伤。但是TPA 200μg/kg剂量远超出一期临床可接受的安全剂量,因此本实验探讨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给予临床安全剂量的TPA治疗后是否对脑梗死和水肿具有保护作用以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实验目的探讨TP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脑梗死和脑水肿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及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实验方法1 TP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2 h后的保护作用用66只雄性SD大鼠,体重250-280 g,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PA四个剂量组(12.5,25,50,100μg/kg),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2小时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前1h第一次尾静脉注射TPA,之后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3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相同浓度的TPA对照溶剂。手术后24h进行平面上行为学评分排除失败的大鼠模型,再灌注72h后再次平面上行为学评分,然后将大鼠吸入七氟烷麻醉断头取脑,进行2,3,5-叁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并计算大鼠脑梗死和脑水肿体积。2 TP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0天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用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PA 25μg/kg组,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2小时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前1h尾静脉注射TPA,之后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3天,间隔2天,再连续给药5天并同时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 U)5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浓度的TPA对照溶剂。手术后24小时进行平面上行为学评分排除失败大鼠模型,每天记录体重,在2、4、6、8、10天进行综合神经功能(平衡木行走和平面上行为)评分,第10天取脑,脑组织做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Neu 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GFAP、BDNF、Brd U-DCX的表达。结果1.TP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2 h后的保护作用1.1.行为学评分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72 h后,模型组平面上行为学评分3.44±0.73,TPA(12.5,25,50,100μg/kg)四个剂量组在脑缺血再灌注72h后平面上行为学评分分别为3.50±0.71、1.80±1.00、2.33±1.11、2.10±1.52。与模型组相比,TPA(25,50,100μg/kg)评分显着降低(P<0.01,P<0.01,P<0.01),表明TPA能够改善损伤引起的行为学障碍。1.2.TTC染色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72 h后,TTC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脑梗死体积为41.95%,TPA(12.5,25,50,100μg/kg)四组在脑缺血再灌72 h后脑梗死体积分别为45.74%、22.68%、26.91%、26.15%,与模型组相比,TPA(25,50,100μg/kg)叁个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着减小(P<0.01,P<0.01,P<0.01)。模型组脑水肿体积15.8%,TPA(12.5,25,50,100μg/kg)四组在脑缺血再灌注72 h后脑水肿体积分别为6.35%、1.98%、7.58%、8.41%;与模型组相比,TPA(12.5,25,50,100μg/kg)脑水肿体积显着减小(P<0.01,P<0.01,P<0.01,P<0.01),TPA 25μg/kg剂量组对脑水肿减小程度显着优于TPA 100μg/kg剂量组(P<0.05)。2.TP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0天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2.1.大鼠一般生存状况:大鼠在缺血再灌注手术后毛色暗黄、进食饮水量减少、体重降低,活动减少。假手术组初始体重266.7±4.85 g,第3天体重降到最低水平242.6±8.77 g,之后逐渐恢复,到第10天体重为276.9±12.05 g,达到术前体重;模型组初始体重266.4±3.14 g,再灌注第5天体重降到最低水平210.6±17.33 g;TPA给药组初始体重266.8±5.35 g,第5天体重降到216.7±19.52 g,之后体重回升,两组之间每天体重无显着差异,但低于假手术组(P<0.05)。2.2.神经功能综合评分:模型组大鼠2、4、6、8、10天综合评分分别为6.83±3.90、5.67±3.76、2.17±3.18、1.00±1.67、0.33±1.03,TPA组大鼠2、4、6、8、10天综合评分分别为6.29±2.56、3.43±2.13,1.71±1.29,0.86±1.32,0.57±0.91,神经功能缺陷逐渐恢复。与模型组相比,TPA给药组神经功能综合评分在第4天显着降低(P<0.05),表明TPA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2.3.HE染色结果:假手术组正常大脑组织无损伤区域,神经纤维、细胞核排列均匀。模型组大鼠脑缺血梗死区域较大,有空泡组织形成,坏死脑组织稀疏,且出现坏死细胞,细胞核固缩、细胞核染色加深、核溶解及核消失;TPA组大鼠脑缺血损伤区域较小,且出现细胞核固缩聚集,部分区域充满巨噬细胞和炎症细胞聚集浸润现象。2.4.Neu N免疫组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正常脑组织阳性神经元细胞数目占67.08%,模型组和TPA组梗死半暗带阳性细胞数目分别占29.01%和61.64%,与模型组相比,TPA组半暗带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多(P<0.05);结果表明TPA治疗可显着降低损伤期间神经元细胞死亡率。2.5.GFAP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模型组和TPA组的梗死区脑组织GFAP的表达为32.65±3.59和48.14±4.30,均高于对侧GFAP的表达20.66±3.60,39.87±1.24(P<0.01,P<0.01),TPA 25μg/kg组梗死同侧和对侧的脑组织中的GFAP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P<0.01);结果表明梗死发生过程和TPA治疗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2.6.BDNF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模型组梗死同侧和对侧BDNF表达分别为23.06±3.54,27.13±1.08,TPA组同侧和对侧脑组织中BDNF的表达分别为37.60±4.19和31.82±2.49,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P<0.01)。表明TPA能够增加脑中BDNF的表达,提供神经营养。2.7.Brd U-DCX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在脑梗死半暗带上,模型组Brd U-DCX的表达为14.75±3.43,TPA组27.88±5.19,TPA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TPA组大脑皮质区、脑室下区和纹状体Brd U-DCX的表达分别为41.26±7.68、52.98±18.75和20.20±5.52,大脑皮质区和脑室下区Brd U-DCX的表达显着高于纹状体(P<0.05,P<0.05)。表明TPA可以促进阳性新生神经元的分化。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给予TPA治疗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减少神经元的死亡、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产生有关。(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张秋秋,雷铁池[6](2018)在《蛇床子素抑制佛波酯诱导RBL-2H3大鼠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活性成分蛇床子素对大鼠RBL-2H3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细胞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传代培养RBL-2H3大鼠嗜碱性白血病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和佛波酯(PMA)处理;用CCK-8法测定药物处理与未处理细胞的存活率;油镜结合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与脱颗粒变化;测定-氨基己糖苷酶活性估测细胞脱颗粒率;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0.5μmol/L PMA导致细胞明显变圆,胞质内嗜碱性染色(蓝色)的颗粒物减少,-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存在显着增加(P<0.01);透射电镜也观察到PMA处理细胞内存在较多的空泡,电子致密的粗大颗粒减少,提示PMA能有效刺激RBL-2H3细胞脱颗粒。3个浓度(1,10,50μmol/L)蛇床子素联合0.5μmol/L PMA处理细胞,结果显示蛇床子素能剂量依赖地抑制脱颗粒。结论蛇床子素能明显抑制RBL-2H3细胞非Ig E介导脱颗粒反应,可能与其抗过敏活性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杨富金,高燕妮,李敏,肖玉娟,江雪[7](2018)在《用佛波酯诱导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考察肤光方抗炎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科室的协定处方(肤光方)对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的抗炎疗效。方法:采用佛波酯(TPA)诱导昆明种小鼠耳部的慢性炎症模型,外用阳性药物吲哚美辛、肤光方,每日2次,连续给药3日后,观察药物对实验小鼠的耳厚度、耳重量、组织病理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改变。结果:造模给药后的耳厚度、耳重量及MPO酶活性方面,阳性药吲哚美辛组同模型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肤光方高剂量组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病理切片方面,模型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棘层明显增厚,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用药后,阳性药物组和肤光方高剂量组中增厚的棘层有所恢复,炎症细胞浸润有所改善。结论: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稳定,操作简单,可用于炎症的药效学研究,同时提示肤光方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本文来源于《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4-19)

邹明月,席磊,饶菁菁,景一娴,廖飞[8](2017)在《佛波酯联合脂多糖诱导THP-1炎症细胞模型的优化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条件建立人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炎症细胞模型,评价其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类抗炎剂咯利普兰的响应。方法 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脂多糖(LPS)刺激,ELISA检测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考察PMA和LPS剂量及其作用时间获得较优模型;于LPS同时加入咯利普兰考察此THP-1炎症细胞模型对抗炎作用的响应。结果 THP-1单核细胞经PMA诱导分化24 h呈巨噬细胞形态,延长至48 h细胞形态不变,诱导的细胞经LPS刺激产生显着升高的TNF-α和IL-6。PMA在100 ng/mL较50 ng/mL诱导分化THP-1经LPS刺激所产生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且随LPS剂量增加而增加并在LPS达0.2μg/mL后趋于恒定;IL-6在PMA 100 ng/mL及LPS≥1μg/mL时释放明显。100 ng/mL PMA联合0.5μg/mL LPS相较于0.1μg/mL LPS刺激THP-1产生TNF-α被咯利普兰抑制更显著。结论 100 ng/mL 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在LPS刺激下炎性因子水平显着升高;100 ng/mL PMA联合不低于0.2μg/mL LPS刺激THP-1细胞可获较优炎症细胞模型,此模型对抗炎剂作用更敏感。(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马真真[9](2017)在《佛波酯联合丙戊酸钠对注射多柔比星小鼠脏器毒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并且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疗是指采用细胞毒性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一种治疗方式。作为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化疗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但是,细胞毒性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损伤。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肿瘤药物,通过破坏DNA和氧化应激等途径发挥药效。多柔比星是公认的有效治疗实体瘤和白血病的药物,但它对心脏、肾脏等脏器也有十分严重的毒性作用,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酸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是一种已被证实在化疗中具有增效减毒作用的药物。丙戊酸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然而,目前对于佛波酯和丙戊酸钠联合用药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拟探讨佛波酯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对多柔比星诱导的小鼠脏器毒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择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提供实验和理论支持。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Valproat Sodium,VAL)组、佛波酯(12-O-tete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组、联合用药组。建立模型: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3mg/kg/week,累积剂量达36mg/kg。记录小鼠给药前及给药后16周的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分别在多柔比星累积剂量达到12 mg/kg、30mg/kg、36 mg/kg,继续观察四周后测定心、肝、肾等相关功能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功能的特异性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肾功能指标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测定心脏指数、肾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损伤。结果1模型组小鼠体重在前4周持续增加,从第5周开始,呈降低趋势,第16周的体重低于给药前;VAL组、TPA组和TPA+VAL组小鼠的体重在前4周增加,随后2周体重无明显波动,第16周的体重高于给药前,且叁组的体重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模型组。2模型组小鼠的死亡率为52.0%,VAL组、TPA组和TPA+VAL组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26.1%、36%和20%,死亡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VAL组、TPA组和TPA+VAL组的小鼠平均生存天数较模型组明显延长,TPA+VAL组的小鼠平均生存天数较TPA组明显延长。3模型组小鼠的血清CK-M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CK-MB水平随着DOX剂量的增加而增加。VAL组、TPA组和TPA+VAL组的小鼠血清CK-MB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在DOX剂量为30 mg/kg时,TPA+VAL组的小鼠血清CK-MB水平明显低于VAL组。在DOX剂量为36 mg/kg时,TPA+VAL组的小鼠血清CK-MB水平明显低于VAL组、TPA组。4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ALT水平随着DOX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DOX剂量为30 mg/kg和36 mg/kg时,VAL组、TPA组和TPA+VAL组的小鼠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在DOX剂量为36 mg/kg时,VAL组、TPA组的小鼠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TPA+VAL组。5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S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AST水平随着DOX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DOX剂量为12 mg/kg和30 mg/kg时,VAL组、TPA组的小鼠血清AS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在DOX剂量为36 mg/kg时,TPA+VAL组的小鼠血清AS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在DOX剂量为12 mg/kg和36mg/kg时,TPA组的小鼠血清AST水平明显低于TPA+VAL组。在DOX剂量为30 mg/kg时,VAL组、TPA组的小鼠血清AST水平明显低于TPA+VAL组。6各组小鼠的血清BUN水平无明显差异。7模型组小鼠的心脏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胸腺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VAL组、TPA组和TPA+VAL组的小鼠心脏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胸腺指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加;TPA+VAL组的肾脏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TPA+VAL组的小鼠心脏指数较TPA组明显增加;TPA+VAL组的胸腺指数较VAL组、TPA组明显增加。8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间质异常,核溶解,心肌纤维离散,心肌脂肪浸润,大量空泡,有坏死,重度脂肪变性;VAL组心肌水肿,胞浆疏松,着色浅淡,细胞核呈空泡状,可见轻度脂肪变性;TPA组心肌组织出血,胞浆着色浅淡,边界不清,轻度脂肪变性;VAL+TPA组可见心肌细胞界限模糊,核固缩,局灶性细胞核消失,损伤程度减轻。9模型组肾脏病理切片可见血管扩张充血,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灶状浸润,炎症,肾小管内出现蛋白管型,管腔内出现菌质红染,毛玻璃样物质蓄积;VAL组可见少量管型,损伤较轻;TPA组可见少量管型,损伤较轻;TPA+VAL组可见组织较正常。结论TPA和VAL联合用药降低多柔比星脏器毒性的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尤其是降低心脏毒性的效果最明显。(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11-01)

马文强,邱亚,孙立众,王琳璇,韩梅[10](2017)在《佛波酯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诱导U937细胞向破骨样细胞分化的模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佛波酯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U937细胞分化破骨细胞样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以及对破骨细胞样细胞标志性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5%胎牛血清、1%双抗、94%RPMI1640配诱导用培养基,诱导液一中佛波酯10-7 M终浓度,诱导液二中佛波酯10-7 M终浓度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 10~(-8)M终浓度,选取对数生长期形态良好的U937细胞接种到6孔板中,诱导液一培养两天后分离出非贴壁细胞,分别于第2,5天更换诱导液二。实验分组空白组细胞接种10~4/ml,诱导液组10~4/ml组,10~5/ml组,106/ml组。利用形态学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以及破骨细胞标志性基因检测确定破骨细胞样细胞的成熟。结果:空白组细胞各阶段仍为悬浮细胞且数量减少,其它组U937细胞在诱导液一诱导后经历巨噬细胞样细胞贴壁后,在诱导液二中产生了TRAP阳性的多核破骨细胞。而且10~5个/ml组破骨细胞样细胞数量明显优于10~4个/ml组,10~6/ml组表现为最佳数量的贴壁,应用RT-PCR对不同组别对TRAP/MMP-9/RANKL/OPG标志性基因检测鉴定确定细胞成熟。下一步拟应用Westen Blot对不同组别破骨样细胞的标志性活性酶进行检测鉴定。结论:本研究发现佛波酯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诱导U937细胞分化破骨细胞样细胞具有稳定的作用,且106/ml接种6孔板为适宜模型,这将为正畸移牙控制破骨细胞数量,加对速牙移动与控制牙根吸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细胞培养模型。(本文来源于《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7-09-17)

佛波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考察莲心碱对佛波酯(TPA)所致耳肿胀炎症模型小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2.5 mg/kg)和莲心碱低、高剂量组(5、15 mg/kg),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于右耳内外侧涂抹TPA建立耳肿胀炎症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小鼠均按20μL/只于右耳内外侧涂抹相应药液(以丙酮为溶剂),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涂抹等体积丙酮溶液。给药6 h后,测定小鼠耳厚度和耳肿胀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耳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耳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 p65和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小鼠耳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厚度、耳肿胀度和耳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COX-2、iNOS 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耳组织发生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等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耳厚度、耳肿胀度及耳组织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耳组织增厚和炎性细胞浸润等均得到显着减轻。结论:莲心碱对TPA所致耳肿胀炎症模型小鼠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耳组织中NF-κB p65、NF-κB蛋白的磷酸化,进而抑制炎症因子COX-2、iNOS mRNA表达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波酯论文参考文献

[1].王欢.佛波酯对白血病DA化疗方案体内外作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姚茹,张锐虎,王璐,王晨阳,郭民.莲心碱对佛波酯所致耳肿胀炎症模型小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18

[3].刘欣,李萍,张蕾,解欣然,底婷婷.养血活血解毒方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佛波酯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RK/NF-κB通路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8

[4].杨富金,高燕妮,李敏,肖玉娟,江雪.佛波酯诱导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考察肤光方抗炎作用的研究[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5].彭荣荣.佛波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郑州大学.2018

[6].张秋秋,雷铁池.蛇床子素抑制佛波酯诱导RBL-2H3大鼠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

[7].杨富金,高燕妮,李敏,肖玉娟,江雪.用佛波酯诱导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考察肤光方抗炎作用的研究[C].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8].邹明月,席磊,饶菁菁,景一娴,廖飞.佛波酯联合脂多糖诱导THP-1炎症细胞模型的优化及评价[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7

[9].马真真.佛波酯联合丙戊酸钠对注射多柔比星小鼠脏器毒性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7

[10].马文强,邱亚,孙立众,王琳璇,韩梅.佛波酯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诱导U937细胞向破骨样细胞分化的模型探究[C].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7

论文知识图

2种仁粒径对麻疯树籽制备生物柴油和无毒...不同浓度麻疯树佛波酯对菜青虫蛋...不同浓度麻疯树佛波酯对菜青虫SO...7反应时间(t)对麻疯树籽制备生物柴油...4反应压力(p)对麻疯树籽制备生物柴油...倒置显微镜下佛波酯诱导前后THP...

标签:;  ;  ;  ;  ;  ;  ;  

佛波酯论文_王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