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农业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郭栋梁,滕晶[2](2020)在《农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文中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有序前进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而激励机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又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能否发现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所存在的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就决定了农业科研单位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企业的再发展。
李慧泉,毛世平[3](2020)在《人力资源对中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效率的影响——兼论科技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性》文中研究表明以中国农业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定量测算其创新效率,进而构建托宾(Tobit)模型研究人力资源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人才投入对中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大于科研经费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研发人员比例的增加,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效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采取协同创新模式的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15.09%和66.08%时,其创新效率达到峰值,而采取独立创新模式的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15.80%和64.09%时,其创新效率达到峰值;具有高技术能力科技人才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大于高学历科技人才的促进作用;相对于独立创新,协同创新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效率有显着的正向作用。
张静[4](2019)在《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美誉。习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思想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指导思想,实现了扶贫单元从面向区域到瞄准农户的转变,扶贫工作也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党的十九大肯定了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因此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脱贫攻坚有机衔接,互促共进、长效发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企业(以下简称科特派企业)能够将政府、企业、高校、科技和农户等多种资源有效集聚,是有效衔接产业减贫、创业减贫和智力减贫的重要抓手,是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精准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区交通和信息较为闭塞,在农业生产价值链中还处于低端,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供求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贫困户脱贫严重受限。科特派企业通过实施农业产业融合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嵌入企业的社会资本能够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由此可见,基于社会资本和产业融合的视角对科特派企业减贫进行机理分析,并以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为例进行实证验证,在我国当前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实施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双重视角,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六次产业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企业减贫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在系统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下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理论框架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剖析,利用秦巴山区陇南片区科特派企业的案例访谈,以及秦巴山区五省一市的208家科特派企业的数据调研,详细剖析了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及问题,构建了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及其细分维度的表征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测度并解析了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及其细分维度的各项指数,进而运用数理模型及方法深入探究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内在影响机理,对现有的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科特派企业减贫主要从帮扶带动减贫、产业增收减贫和投资收益减贫三个维度分析,帮扶带动减贫中,样本企业帮扶带动减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值为27.71户,从区域平均值比较来看,重庆>河南>四川>甘肃>陕西>湖北;产业增收减贫中,样本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年收入增加额均值16237.98元,从区域中位数比较来看,河南>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甘肃;投资收益减贫中,样本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贷款的数量平均值为9.05户,从区域平均值比较来看,河南>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甘肃。(2)本文所设计的表征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实用、得当。整体来看,产业融合指数高低的区域排序为,河南>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北,其中,河南、四川和重庆高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甘肃、陕西和湖北低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社会资本指数高低的区域排序为,四川>河南>重庆>陕西>湖北>甘肃,其中,四川、河南和重庆高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陕西、湖北和甘肃低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3)基于产业融合视角,采用似不相关模型研究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三个维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创业年限、注册资金和员工数量对科特派企业减贫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产业融合指数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各维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帮扶带动减贫>产业增收减贫>投资收益减贫。(4)基于社会资本视角,采用似不相关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各维度对科特派企业减贫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创业年限、注册资金和员工数量对科特派企业减贫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资本各维度对帮扶带动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关系型>结构型;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产业增收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结构型>关系型;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投资收益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关系型>结构型。(5)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双重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在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中起到的不完全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在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总效应传导中,社会资本起到约22.34%的中介效应。科特派企业减贫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产业融合促进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直接路径,二是科特派企业在产业融合实施过程中通过社会资本促进科特派企业减贫的间接路径。(6)本文从通道优化、服务支撑和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优化的总体思路,并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分别从运行机制、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融资机制和参与机制五个方面对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进行了优化,同时本文还分别从创新科特派企业联盟、构建科特派企业利益共同体、整合科特派企业科技智库以及建立科特派企业农业标准和追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减贫制度的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高春东[5](2019)在《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研产出是科研人员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经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各种科研论文、专着、专利等智力成果,是反映科研人员工作能力最直观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最直观的指标。作为科研活动和科研产出的主体,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机制以提升科研产出效率,科学制定公正合理的科研评价指标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直接影响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科研院所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和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阵地,对其科研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进而对改进科研院所科研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及下属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学科领域科研院所的科研产出效率,分析识别影响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以揭示科研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探讨科研院所的科研产出规律。对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识别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科研院所外部大环境很少发生改变或其作用周期相对比较长,影响科研产出效率的主要是内部小环境。当前影响中国科学院下属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业绩考核等科研管理制度,其次是科研人员收入水平、科研经费、团队科研条件、人才队伍结构等因素。随着近年来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的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将不再是影响一些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一是针对中国科学院下属不同科研院所的发展现状与需求,构建科研产出效率评价模型,基于评价结果揭示了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本文依据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设计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BCC模型和Malmquist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别测算了一定时期内中国科学院下属24个研究所的科研产出效率。研究结果揭示了科研管理制度机制对科研产出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科研产出效率应注重完善业绩考核等科研管理制度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合理配置科研经费投入。在提高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方面,如何有效管理科研人员比提高科研人员数量更加重要。二是针对科研院所以科研团队为基础单元的运行模式,构建科研团队组织的合作博弈模型,揭示了科研团队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科学印证了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极大提高科研产出效率,知识共享水平影响着团队整体科研产出效率,双方合作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各自单独工作时的收益。科研团队应强化合作与知识共享、合理分配利益,通过管理机制建设促进科研产出。三是针对西北地区科研人员持续流失的现象,揭示了区位因素对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区位因素对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科研院所科研投入产出的绝对量有较大影响,但对各科研院所科研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没有太大影响。中西部地区科研院所科研投入产出的绝对量虽然总体上不如东部地区科研院所,但科研产出的相对效率反而更高些,可能是受近年来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影响,边境安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三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等成为研究热点,提升了中西部地区科研院所的区位优势,进而提升了其相对科研产出效率。本文研究增添了我国科研院所与科研产出相关领域的研究案例,对于完善新时期我国科技管理研究体系具有一定理论意义。研究结果对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人员深入认识科研院所科研产出的一般规律有一定帮助,可以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建设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提供决策参考。同时,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及下属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分类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探寻了制约当前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可以为中国科学院深化研究所分类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林青宁,孙立新,毛世平[6](2018)在《协同创新对中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影响研究——基于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文中提出协同创新有助于创新主体实现人才结合、知识共享以及资源优化配置,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加快,协同创新模式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农业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选用2009-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研发禀赋结构为门槛变量,构建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协同创新对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同创新对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基于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只有当农业科研院所研发禀赋结构处于合理区间(1.636,1.920]时,协同创新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农业科研院所本期创新产出受前期影响显着;在研发禀赋结构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以及高质量人力资源投入能显着提高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
王倩[7](2015)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视域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 ——基于陕西猕猴桃产业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主要是指推进农业产业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需要具备新型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致富的核心所在。农业科技培训正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造就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为载体,以人力资本理论、农业科技推广利益驱动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等为指导。从分析农业科技培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通过对陕西省猕猴桃产业科技培训的供给和农户需求意愿的研究,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中政府、农业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多元化供给主体已逐步出现,且各主体之间存在相互合作的培训行为,但其职能定位尚不清晰,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之问无法有效协作来满足农户的实际培训需求;然后,基于农户视角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服务绩效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因子分析和二元离散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满意度,以期从中发现现行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运用多中心理论提出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多元化供给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和运行机制。并通过个案分析,说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可以整合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实现农业技术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的效率,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在分析国内外和陕西省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第一手调查数据对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农户农业科技培训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师和培训形式等环节分析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具体需求。之后,利用序次多值选择模型(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进行数据拟合,研究农户农业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以产业需求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对农业科技的态度和国家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影响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显着性因素。建议要进一步契合农民的科技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2)基于农户视角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评价猕猴桃产业农业科技培训的效果,研究表明在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存在猕猴桃品种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老龄化、种植方式落后等不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生产经营问题。运用因子分析和二元离散模型评价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满意度,说明农户种植猕猴桃的直接目的是取得可持续的经济收入,提升农户的培训满意度应尽可能地将农业科技培训与预期收益结合起来。在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中,不同主体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排序存在差异。因此,提升农户对政府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培训满意度,应从提高农户收入和培训质量着手;提升农户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培训满意度,应关注农户的培训需求意愿。(3)依据多元化供给主体在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中各自的功能和作用,结合我国国情,首次基于多中心理论构建了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在系统内,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整合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实现多元化供给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培训的整体效率,以此体现多中心体系的优越性。在现实工作中,还需要化解各主体在运行中的障碍,促进主体之间的协同运行。(4)通过对汉中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眉县齐峰果业公司和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个案研究,描述了涉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及其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具体情况。实践证明了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促进了多元化主体协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於舟[8](2014)在《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改制科研院所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效仿苏联的先进经验,所建立的科技体制是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方式的,正是这样的体制,使得我国科学技术在能力提升、体系建立上,得到了巨大的帮助。但是,在新时期新环境新要求之下,不断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凸显了这样的服从计划、服从安排的科技体制的弊病,比如科技发展不契合经济发展,比如科技资源分散,比如科研院所活力不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的科技体制也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对我国科技水平起到了显着的作用,建立起科技发展全面支持经济建设的局面。但是,我国的科技体制还是被计划体制所牵制,科技发展仍然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背离的现象。虽然在现阶段,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科技发展有着更高、更快的要求,同时,对特殊科研开发成果的保护,还不能在科研开发工作中让政府离场,战略性的科研开发,必须由政府直接把控。然而,只有市场化,才是我国旧体制下大部分科研院所唯一的出路,只有参与市场竞争,科研院所的研发水平才能得到最大提高,科研开发成果才能高效的转化。现在,科技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国改制科研院所前进的步伐还仍然不够,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政策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拟针对这三方面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以CM研究院为例,探讨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建立有效用人机制、铸造优秀企业文化等人才队伍建设方法,从观念创新、激励制度创新、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等方面讨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最后以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载体建设、科技服务中介设立等内容,对宏观政策进行设想。
王小丽[9](2013)在《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推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依然面临严峻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和农村中的各种矛盾依旧比较尖锐,突出表现在农业产出效率低下,农村发展步伐落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这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农村经济整体欠发达、区域差异化现象严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业技术落后、产业整体效益较差、农民精神面貌落后、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等。这些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程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相比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速度非常缓慢,究其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理论的发展与实际推广应用相脱节。那么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将科学研究开发实际与推广应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将立足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这个现实问题,具体将研究范围缩小到农业科研院所,在总结归纳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在成果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形成对策与建议。文章主体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文章的总体框架进行概括和叙述,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以及创新不足。第二章主要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与之相关的文献综述,在这章中首先对农业科技成果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随后从四个理论出发分别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进行表述,最后整合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综述确立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主要是对目前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推广的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又可以分为成果推广的现状分析,国外先进的成果转化模式以及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借鉴和启示。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选取了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访问和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了相关的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本文的最后一章是从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中提炼出相应的结论,根据结论具体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王骞[10](2012)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面临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集中表现在农业不增效,农村不发展,农民不增收三个方面,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农业效益没有显着提升,农产品严重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只能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根本无法为现代农业建设、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有力支撑。如何促进农业科技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课题,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营销学的视角出发,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和思维,综合运用营销学、推广学、创新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本文首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探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特点等基本理论问题,讨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营销本质。然后综合农业科技成果形态、农业科技活动类型、农业科技活动主体三个维度,论文建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从农业科技活动主体维度,借鉴营销学4P框架,提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满足需求充足、供给有效、中介支撑三个条件,建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分析框架,并从系统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进行思考,建立了由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农业科技中介系统和农业产业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结构、系统运行过程和系统动力问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介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体制、机制的演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取得成效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成果需求、成果供给、中介支撑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而较为深入的剖析。随后,论文围绕这三面问题的解决,从系统的角度,分需求优化、供给优化和中介优化三个方面系统讨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优化。在需求优化方面,讨论了农业科技需求的内涵和分类,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户和农业企业两种农业科技用户的农业科技需求特点,最后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建立了我国农业科技需求优化模型,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需求培育的基本策略;在供给优化方面,本文以实现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为目标,从系统角度,在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农业科技供给优化模型,指出要实现我国农业科技的有效供给,必须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优化、资源供给优化、创新能力优化和激励机制优化四个方面入手,并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我国成果转化导向的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组织架构设想,指明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供给和创新能力优化的着力点,建立了成果转化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激励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激励失效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激励机制的优化思路;在中介优化方面,本文也从系统的角度,在对农业科技中介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农业科技中介系统优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农业科技中介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环境支撑三个方面对我国农业科技中介系统进行优化的思路,并对我国现行公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体制架构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剖析,从农科教一体化角度,提出了我国新的公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体制架构设想。最后,本文就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二、论农业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农业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农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当今农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1.1 企业管理模式陈旧 |
1.2 对于人才引进及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
1.3 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体制 |
1.4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合理 |
1.5 缺少绩效考核机制和快速的反馈渠道 |
2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策略探讨 |
2.1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
2.2 注重企业文化的渗透 |
2.3 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度 |
2.4 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
2.5 建立快速反馈渠道 |
3 结束语 |
(4)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特派企业减贫是推进国家科技扶贫战略的重要路径 |
1.1.2 产业融合是以科特派企业减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
1.1.3 社会资本是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推动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特派企业 |
2.1.2 科特派企业减贫 |
2.1.3 产业融合 |
2.1.4 社会资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六次产业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企业减贫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科特派企业减贫的作用机理 |
2.3.2 产业融合与社会资本影响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剖析 |
3.1 科特派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1 科技特派员的起源——南平经验 |
3.1.2 科特派企业的探索实践——宁夏模式 |
3.1.3 科特派企业的全国推广 |
3.2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多案例剖析 |
3.2.1 案例研究方法与设计 |
3.2.2 案例企业简介 |
3.2.3 案例内分析 |
3.2.4 案例间分析 |
3.2.5 结论与讨论 |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样本描述 |
3.4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剖析 |
3.4.1 全国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 |
3.4.2 样本企业帮扶带动减贫现状 |
3.4.3 样本企业产业增收减贫现状 |
3.4.4 样本企业投资收益减贫现状 |
3.5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存在的现实问题 |
3.5.1 科特派企业同质化严重且发展受限 |
3.5.2 科特派企业减贫模式需要突破创新 |
3.5.3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挖掘不够 |
3.5.4 科特派企业产业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测度及解析 |
4.1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 |
4.1.1 数据说明 |
4.1.2 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测度及结果 |
4.2.1 基于熵值法的科特派企业产业融合测度 |
4.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测度 |
4.3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特征分析 |
4.3.1 产业融合的特征分析 |
4.3.2 社会资本的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融合对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5.2.1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模型构建 |
5.2.2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变量含义 |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5.3.2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3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结果 |
5.3.4 秦巴山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对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1.1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帮扶带动减贫的影响 |
6.1.2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产业增收减贫的影响 |
6.1.3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投资收益减贫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6.2.1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模型构建 |
6.2.2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变量含义 |
6.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3.3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4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结果 |
6.3.5 秦巴山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资本在产业融合影响科特派企业减贫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1.1 产业融合与科特派企业减贫 |
7.1.2 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7.2.1 产业融合、社会资本与科特派企业减贫的模型构建 |
7.2.2 产业融合、社会资本与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变量含义 |
7.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7.3.1 测量模型信度、效度检验 |
7.3.2 Bollen-Stine联合正态检验 |
7.3.3 结构模型拟合优度评价 |
7.3.4 假设检验与路径分析 |
7.3.5 中介效应检验 |
7.3.6 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优化 |
8.1 总体思路 |
8.1.1 通道优化 |
8.1.2 服务支撑 |
8.1.3 保障机制 |
8.2 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的优化 |
8.2.1 运行机制优化 |
8.2.2 合作机制优化 |
8.2.3 利益分配机制优化 |
8.2.4 融资机制优化 |
8.2.5 参与机制优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创新科特派企业联盟,集聚社会资本减贫 |
9.2.2 构建科特派企业利益共同体,引入考核机制减贫 |
9.2.3 整合科特派企业科技智库,引领成果转化减贫 |
9.2.4 建立科特派企业农业标准和追溯体系,运用第六产业减贫 |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秦巴山区陇南片区科特派企业减贫多案例访谈提纲 |
附录2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调研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科研产出国内外研究总体趋势 |
2.2 科研产出效率测算研究 |
2.3 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4 科研产出效率影响机理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模型构建与测算 |
3.1 基于DEA的科研产出效率模型构建 |
3.2 不同领域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测算分析 |
3.3 相同领域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测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与识别 |
4.1 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4.2 基于文献统计的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3 基于问卷调查的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4 科研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科研团队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5.1 科研团队与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的关系 |
5.2 科研团队合作博弈模型构建 |
5.3 基于合作博弈的科研团队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区位因素对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影响分析 |
6.1 科研产出地缘背景分析 |
6.2 中国科学院科研产出空间分布规律 |
6.3 资源环境领域研究所科研产出效率与区位因素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协同创新对中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影响研究——基于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一)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二) 数据样本与变量说明 |
三、实证分析 |
(一) 实证结果 |
(二) 结果分析 |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政策建议 |
(7)农业产业化经营视域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 ——基于陕西猕猴桃产业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民培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农业产业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3 新型农民和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化经营 |
2.1.2 新型农民的概念、特征和培训需求 |
2.1.3 农民培训和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
2.2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培训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结构经济学 |
2.2.3 钻石模型 |
2.2.4 利益驱动理论 |
2.2.5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培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3.1 农业科技培训的发展历程 |
3.1.1 初步建立期(1949-1977年) |
3.1.2 改革变更期(1978-1999) |
3.1.3 创新萌芽期(2000-2005年) |
3.1.4 创新发展期(2006年至今) |
3.2 我国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 |
3.2.1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
3.2.2 科技入户培训项目 |
3.2.3 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
3.2.4 科技特派员项目 |
3.2.5 绿色证书培训项目 |
第四章 农业科技培训的供给分析 |
4.1 农业科技培训的供给主体 |
4.1.1 农业技术推广站 |
4.1.2 农业大专院校 |
4.1.3 农业科研院所 |
4.1.4 涉农龙头企业 |
4.1.5 农民专业合作社 |
4.2 农业科技培训的供给模式 |
4.2.1 太行山道路模式 |
4.2.2 农业专家在线模式 |
4.2.3 科技大篷车模式 |
4.2.4 试验示范站模式——西农模式 |
4.3 农业科技培训供给问题分析 |
4.3.1 单一主体向多主体转变的问题分析 |
4.3.2 培训主体合作的问题分析 |
4.4 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4.4.1 重视农业科技在猕猴桃生产和销售中的作用 |
4.4.2 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坚持把果农利益放在首位 |
4.4.3 立法保障猕猴桃产业发展 |
第五章 猕猴桃主产区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需求分析 |
5.1 国内外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进程 |
5.1.1 国外猕猴桃发展状况 |
5.1.2 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
5.1.3 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
5.2 调查方案和数据来源 |
5.2.1 调查地点的选取 |
5.2.2 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 |
5.3 样本描述 |
5.3.1 样本特征的一般性描述 |
5.3.2 农户农业科技培训需求分析 |
5.4 研究假设和模型选取 |
5.4.1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
5.4.2 模型的选取 |
5.5 研究变量的选取 |
5.6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5.6.1 模型运算 |
5.6.2 模型拟合的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农户视角下农业科技培训的绩效评价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相关数量统计 |
6.2.1 农户参加培训的频次 |
6.2.2 农户对科技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
6.2.3 农户对科技培训增产增收效果的评价 |
6.3 农业科技培训经济效益评价 |
6.3.1 农户收入明显增长,但未形成规模种植 |
6.3.2 种植品种相对单一,结构不合理 |
6.4 社会效益评价 |
6.4.1 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
6.4.2 农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 |
6.4.3 民主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 |
6.4.4 农户仍然秉持传统农业的观念和生产方式 |
6.5 小结 |
6.5.1 优化猕猴桃品种的结构 |
6.5.2 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拓展猕猴桃销售渠道 |
6.5.3 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务农 |
6.5.4 促进农户由传统农业观念向生态农业观念的转变 |
6.5.5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体系 |
第七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业科技培训满意度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因子分析在农户培训满意度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
7.3 满意度的因子分析指标选取 |
7.3.1 选取原则 |
7.3.2 评估指标的选取 |
7.4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
7.4.1 果户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
7.4.2 果农培训满意度主因子的次序性分析 |
7.4.3 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多中心”视角下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
8.1 运用多中心理论解释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逻辑 |
8.2 多中心理论基础 |
8.3 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功能 |
8.3.1 政府--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的中介者 |
8.3.2 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的生产者 |
8.3.3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的提供者 |
8.4 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核心多元化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
8.5 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的运行模式 |
8.5.1 龙头企业+合作社+专家+农户 |
8.5.2 龙头企业+基地+专家+农户 |
8.5.3 合作社+专家+农户 |
8.6 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中主体的运行障碍 |
8.6.1 政府 |
8.6.2 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 |
8.6.3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 |
第九章 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供给主体的实践与调查 |
9.1 汉中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9.1.1 基本情况 |
9.1.2 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
9.1.3 “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模式 |
9.1.4 由企业组建猕猴桃试验站 |
9.1.5 农业科技培训及效果 |
9.2 眉县奇峰果业公司 |
9.2.1 基本情况 |
9.2.2 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情况 |
9.2.3 各级政府的资金资助 |
9.2.4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体系 |
9.2.5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
9.2.6 农业科技培训的形式及效果 |
9.3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的调查—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
9.3.1 眉县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
9.3.2 各级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 |
9.3.3 树立猕猴桃品牌,构建销售网络 |
9.3.4 农业科技培训的形式及效果 |
9.3.5 个案分析 |
9.4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农业科技培训调查问卷 |
附录2: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改制科研院所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背景 |
1. 科技体制初步确立 |
2. 科技体制创新发展 |
(三) 科研院所改制的历程 |
(四) 科研院所改制的必要性 |
二、改制科研院所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
1. 人员结构不合理 |
2. 绩效考核不合理 |
3. 人力资源培训欠缺 |
(二) 自主创新能力问题 |
1. 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
3. 自主创新缺乏外在约束力 |
3. 投融资基础条件薄弱 |
4. 自主创新文化缺乏 |
(三) 宏观政策问题 |
1. 政策引导不足 |
2. 科研经费管理不完善 |
3. 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缺陷 |
三、改制科研院所对策及措施研究 |
(一) 人才队伍建设 |
1. 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
2. 建设有效机制 |
3. 铸造一流企业文化 |
(二)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
1. 思想观念创新 |
2. 激励制度创新 |
3.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
(三) 宏观政策支持 |
1. 推进财税支持政策提供金融保障 |
2.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知识产权 |
3. 增加基础载体投入建设转化平台 |
4. 发展科技服务中介机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推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及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研究简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成果 |
2.1.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市场需求拉动理论 |
2.2.2 政府推动理论 |
2.2.3 农业生产者行为理论 |
2.2.4 复合动力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2.3.1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2.3.2 国内研究进展与现状 |
2.3.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 |
第三章 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推广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推广的现实背景 |
3.2 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推广的现状 |
3.2.1 农业科研机构的体制限制 |
3.2.2 农业与农业科技成果的属性限制 |
3.2.3 科研课题选择偏差限制 |
3.2.4 中试和推广经费缺乏限制 |
3.3 我国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3.4 国外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的主要模式及经验借鉴 |
3.4.1 美国的农业“科教推”一体化模式 |
3.4.2 荷兰公私合作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 |
3.4.3 日本以农协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
3.4.4 法国的企业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 |
3.4.5 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推广的个案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为例 |
4.1 样本来源与数据说明 |
4.1.1 样本来源 |
4.1.2 数据说明 |
4.2 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样本的基本情况 |
4.2.2 科研成果推广的对比分析 |
4.3 农机所未来成果推广模式的探寻 |
4.4 对策与建议 |
4.4.1 调查总结 |
4.4.2 农业院所成果推广的改进建议 |
第五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国外研究现状 |
0.3.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0.4 研究内容 |
0.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0.5.1 研究方法 |
0.5.2 技术路线 |
0.6 主要创新点 |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理论问题 |
1.1 农业科技成果 |
1.1.1 农业科技成果界定 |
1.1.2 农业科技成果的社会功能 |
1.1.3 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 |
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1.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畴 |
1.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性 |
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营销本质 |
1.3.1 营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1.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营销特质 |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型构建与系统分析 |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型构建与讨论 |
2.2 营销视角下基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分析 |
2.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条件 |
2.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条件 |
2.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条件 |
2.3 系统观点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
2.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边界 |
2.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要素 |
2.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结构 |
2.3.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运行过程 |
2.3.5 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动力问题的讨论 |
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与运行机制演变 |
3.1.1 改革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与运行机制 |
3.1.2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历程 |
3.1.3 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与运行机制 |
3.2 国家目前涉农科技计划 |
3.2.1 涉农科技计划 |
3.2.2 涉农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
3.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就与转化率 |
3.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计算公式 |
3.3.2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现状 |
3.4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 |
3.4.1 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 |
3.4.2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脱节 |
3.4.3 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支撑薄弱 |
4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剖析 |
4.1 农业科技需求方面的制约因素 |
4.1.1 农业经营规模小 |
4.1.2 农业科技用户自身的科技投资能力不足 |
4.1.3 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
4.1.4 农业经营的比较利益低 |
4.1.5 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 |
4.1.6 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 |
4.2 农业科技供给方面的制约因素 |
4.2.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 |
4.2.2 农业科研组织体系尚需完善 |
4.2.3 市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
4.2.4 农业科研投入总体强度较低 |
4.2.5 农业科研投入结构不尽合理 |
4.2.6 农业科技投入方式有待优化 |
4.3 农业科技中介方面的制约因素 |
4.3.1 传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功能弱化 |
4.3.2 新型农业科技中介发展还面临一些制约 |
4.3.3 农业科技中介开展高效服务的客观条件还不具备 |
5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需求优化 |
5.1 我国农业科技需求及类型 |
5.2 我国不同类型农业生产者科技需求的特点 |
5.2.1 农户科技需求特点 |
5.2.2 农业企业科技需求特点 |
5.3 我国农业科技需求的培育 |
5.3.1 我国农业科技需求优化模型 |
5.3.2 培育我国农业科技需求的基本策略 |
6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供给优化 |
6.1 农业科技有效供给的内涵 |
6.2 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及其创新过程 |
6.3 我国农业科技供给优化模型 |
6.4 成果转化导向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优化 |
6.4.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优化问题的深层次剖析 |
6.4.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优化的基本目标 |
6.4.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
6.4.4 我国公共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优化方案 |
6.5 成果转化导向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供给优化 |
6.5.1 提高投入总量 |
6.5.2 调整投入结构 |
6.5.3 优化投入方式 |
6.6 成果转化导向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 |
6.6.1 微观层面——建设优秀的农业科研团队 |
6.6.2 宏观层面——推动跨主体的合作创新 |
6.7 成果转化导向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激励机制优化 |
6.7.1 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激励机制的差异 |
6.7.2 成果转化导向的公共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激励模型 |
6.7.3 我国现行公共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激励机制的深层次剖析 |
6.7.4 成果转化导向的公共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激励机制的构建 |
6.7.5 关于公共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激励机制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
7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介优化 |
7.1 我国农业科技中介优化模型 |
7.2 我国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优化 |
7.2.1 我国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构成 |
7.2.2 我国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职能定位与调整 |
7.3 我国农业科技中介运行机制优化 |
7.3.1 准入机制 |
7.3.2 利益驱动机制 |
7.3.3 考核评价机制 |
7.3.4 风险责任机制 |
7.3.5 协调联结机制 |
7.3.6 信用机制 |
7.3.7 契约机制 |
7.4 我国农业科技中介环境支撑体系优化 |
7.4.1 中介流量强化 |
7.4.2 政策法规环境优化 |
7.4.3 人力资本支持 |
7.4.4 资金投入 |
7.5 我国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设立的一般原则 |
7.5.1 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依托 |
7.5.2 发展与规范并举 |
7.5.3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7.5.4 对外开放 |
7.6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优化 |
7.6.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优化 |
7.6.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主体优化 |
7.6.3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媒介优化 |
7.6.4 我国公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优化 |
7.6.5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7.6.6 农业科技推广的质量保证及其防治 |
8 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
8.1 大力培育农业生产者的农业科技需求 |
8.1.1 加强面向农民的教育培训 |
8.1.2 加大对农村的人才支持 |
8.1.3 支持和激励农业企业发展 |
8.1.4 加大农业补贴 |
8.1.5 促进土地生产要素的适度集中经营 |
8.1.6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
8.1.7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8.2 建立健全支撑农业科技有效供给的体制机制 |
8.2.1 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模式 |
8.2.2 加大农业研发投入 |
8.2.3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创新能力建设 |
8.2.4 推进产学研合作 |
8.2.5 引导深化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 |
8.3 壮大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8.3.1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
8.3.2 强化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
8.3.3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方法 |
9 结论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四、论农业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农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郭栋梁,滕晶. 大众标准化, 2020(14)
- [3]人力资源对中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效率的影响——兼论科技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性[J]. 李慧泉,毛世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2)
- [4]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D]. 张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3)
- [5]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高春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6]协同创新对中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影响研究——基于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J]. 林青宁,孙立新,毛世平.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7)
- [7]农业产业化经营视域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 ——基于陕西猕猴桃产业的调查[D]. 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3)
- [8]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改制科研院所现状及对策研究[D]. 於舟. 西南大学, 2014(10)
- [9]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推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小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10]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 王骞.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