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华美协进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华美,中美,美利坚合众国,梅兰芳,胡适,国华,流进。
华美协进社论文文献综述
李庆本,李彤炜[1](2018)在《谈华美协进社在梅兰芳访美演出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华美协进社在梅兰芳1930年的访美演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完全漠视这种作用和盲目夸大这种作用都是不正确的。本文将结合相关原始外文资料,对国内外各种不同论述进行辨析,以求对华美协进社在梅兰芳访美演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客观深入的分析与实事求是的评价。本文认为,华美协进社并不是最早发起邀请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也不是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主办者和资助者。华美协进社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帮助梅剧团在美国进行宣传,在高校中造势,促进社会各界关注中国京剧;二是参与梅兰芳巡回演出、帮助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等。(本文来源于《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马良玉[2](2016)在《华美协进社的抗日爱国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华美协进社作为地处美国由中国人主持的民间教育文化机构,在20世纪叁四十年代的中美教育文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爱国活动。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华美协进社就在社长孟治的领导下发起了对日本的舆论战,比国民政府正式开始抗日国际舆论宣传早了6年。此后,华美协进社根据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变化,不断调整活动重心,从争夺国际舆论到争取国际援助,筹集资金援助战时困难留学生,培育战时急需人才,在争取美国对华援助及服务战时中国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支活跃在美国的重要爱国力量。(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6年08期)
郑砚秋[3](2014)在《郭秉文与华美协进社》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考证近代着名教育家郭秉文参与创建华美协进社的多种史料发现,郭秉文这样的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知识分子促成了在美国有组织地传播中国文化。19世纪中期之前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大多由外国亲华分子促成,其后中国在海外日趋负面的形象也多为外国人宣扬。郭秉文作为一位精于实务的制度建设者,为中国人在美国系统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最初的组织平台。(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何勇,郭晶萍,周棉[4](2014)在《华美协进社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关系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1926年成立于纽约的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是在美国成立的第一个致力于向美国大众介绍中国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文化组织。它与着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主要创办者胡适、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保罗·孟禄(Paul Monroe),华美协进社首任社长郭秉文、继任社长孟治以及此后的继任者,多数是具有哥伦比亚大学背景的学者。1980年代以来,负责华美协进社教育项目的 Marsha Wagner,Morris Rossabi Nancy Jervis以及自2000年以来负责华美协进社语言部工作的本文作者等,也都有哥伦比亚大学背景。自成立至今,华美协进社通过演讲宣传、办展览,设讲座和举办培训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交流中美教育文化信息,增进中美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推动中美两国间交换教授与学生,协助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概况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刘桂荣[5](2013)在《中国艺术在美国的传播及其思考——以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的艺术传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历时46年专门介绍中国艺术,在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产生重大影响,其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及其困境对中国当下的艺术传播具有深刻的启示与警醒,可以引起我们诸多的反思。(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李高峰,周洪宇[6](2009)在《华美协进社社务活动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美协进社以推进对传统和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及遗产的理解和鉴赏为宗旨,这也是其社务活动范围之依据。该社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的自身优势和潜能,起到了政府、企业和个人所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综观当前的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美国汉语教学的现状,与中美交往的需求和两国人民的期待相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华美协进社任重而道远。(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09年11期)
李高峰[7](2009)在《华美协进社之缘起与改组》一文中研究指出华美协进社是一个旨在促进中美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中美人民理解的非盈利性的民间社团,它是中美关系发展的结晶,也是中美人民理解与友谊的象征。本文意欲通过研究华美协进社之缘起与改组,探讨其历史渊源以及与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的关系,以期为今后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某些历史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期刊2009-09-01)
李高峰[8](2009)在《华美协进社社务及其特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美协进社的社务活动主要依照创立初期制定的章程和宗旨进行,积极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艺术和哲学,以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其特质主要体现在非盈利性、民间性和广泛性叁个方面。华美协进社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多渠道筹集资金,从而使社团得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目标是努力成为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桥头堡"。(本文来源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期刊2009-09-01)
陈乐之[9](2009)在《华美协进社:打开一扇窗口 架起一座桥梁》一文中研究指出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 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市中心区65大街东125号一栋典雅的红砖楼里,推开大门,迎面就是一座富于诗情画意的中式花园。协进社由中国知名学者胡适和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导师、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等人于1926年共同创建,是专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09-08-04)
侯隽[10](2009)在《甘维珍与她的华美协进社》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胡适还健在,应该会为他参与缔造的华美协进社的今天感到开心。4月26日,美国华美协进社在北京宣布:开始启用"China360项目"的第一阶段,即启用一个革新性的教育网络平台,通过其开发和使用,对美国在K-12(指美国学校体系中的幼儿园到12年级,等同于中国的幼儿园到高中叁年级)教授中国文化及汉语(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周刊》期刊2009年20期)
华美协进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美协进社作为地处美国由中国人主持的民间教育文化机构,在20世纪叁四十年代的中美教育文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爱国活动。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华美协进社就在社长孟治的领导下发起了对日本的舆论战,比国民政府正式开始抗日国际舆论宣传早了6年。此后,华美协进社根据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变化,不断调整活动重心,从争夺国际舆论到争取国际援助,筹集资金援助战时困难留学生,培育战时急需人才,在争取美国对华援助及服务战时中国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支活跃在美国的重要爱国力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美协进社论文参考文献
[1].李庆本,李彤炜.谈华美协进社在梅兰芳访美演出中的作用[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
[2].马良玉.华美协进社的抗日爱国活动[J].学术交流.2016
[3].郑砚秋.郭秉文与华美协进社[J].教育学报.2014
[4].何勇,郭晶萍,周棉.华美协进社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关系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5].刘桂荣.中国艺术在美国的传播及其思考——以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的艺术传播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
[6].李高峰,周洪宇.华美协进社社务活动之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7].李高峰.华美协进社之缘起与改组[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2009
[8].李高峰.华美协进社社务及其特质探究[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2009
[9].陈乐之.华美协进社:打开一扇窗口架起一座桥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
[10].侯隽.甘维珍与她的华美协进社[J].中国经济周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