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测试治具,通过转轴和紧固部配合实现测试板的旋转和固定,从而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视角来检测显示模组,也可以在测试时灵活调整角度来检测模组;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只能将整个治具抬高压低或者靠人头部的上下转向去实现多角度的检测,操作不便,检测时间较长,测试成本较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侧板以及与侧板通过转动机构连接的测试板;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和紧固部;测试板通过转轴连接于侧板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侧板以及与侧板通过转动机构连接的测试板;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和紧固部;测试板通过转轴连接于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侧板与测试板连接的位置,并未贯穿整个测试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是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安装在侧板的外侧并与转轴连接;用来固定测试板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紧固件是螺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板包括盖板与底板;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待测显示模组位于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角度刻度线,用于测量测试板的旋转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的范围是0度至18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后部,设有限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是透明的亚克力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板、底座均是电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测试显示模组时,需要用到测试治具。治具中被检测的模组相对于人的摆放角度是不变的。随着客户要求越来越来严格,也为了进一步提升检验人员的检测水平,我们需要多角度的检测模组以便发现各种不良。
目前,测试治具要实现多角度检测,只能将整个治具抬高压低或者靠人头部的上下转向去实现多角度的检测,操作不便,检测时间较长,检验成本较高。现提出一种可以手动转换检测视角的模组测试治具;减轻工作人员的劳累,也更进一步的有效的发现模组产品的不良,及时发现并遏止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测试治具,通过转轴和紧固部配合实现测试板的旋转和固定,从而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视角来检测显示模组,也可以在测试时灵活调整角度来检测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侧板以及与侧板通过转动机构连接的测试板;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和紧固部;测试板通过转轴连接于侧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在测试时,转轴和紧固部配合实现测试板的旋转和固定,从而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视角来检测显示模组,也可以在测试时灵活调整角度来检测模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转轴位于侧板与测试板连接的位置,并未贯穿整个测试板。
采用上述结构,转轴不贯穿整个测试板,避免干扰显示模组的测试。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紧固部是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安装在侧板的外侧并与转轴连接;用来固定测试板的旋转。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螺纹紧固件是螺丝。
采用上述结构,螺丝作为常见的紧固件,便于更换。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测试板包括盖板与底板;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待测显示模组位于底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底板上放置待测显示模组,测试时,盖板扣住底板,并锁紧卡扣,避免待测显示模组脱落,提高测试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侧板上设有角度刻度线,用于测量测试板的旋转角度。
采用上述结构,在侧板上增加角度刻度线,能够更准确地根据需要调整测试板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刻度线的范围是0度-180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侧板的后部,设有限位块。
采用上述结构,限位块能够防止误操作时,测试板旋转角度过大,撞坏待测显示模组和治具,起到防呆的作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侧板是透明的亚克力板。
采用上述结构,亚克力板透光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不影响治具的使用,便于观察测试板的位置和刻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测试板、底座均是电木。
采用上述结构,电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绝缘性,耐热、耐腐蚀,使得治具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测试治具,通过转轴和紧固部配合实现测试板的旋转和固定,从而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视角来检测显示模组,也可以在测试时灵活调整角度来检测模组;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只能将整个治具抬高压低或者靠人头部的上下转向去实现多角度的检测,操作不便,检测时间较长,测试成本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的底座和侧板的示意图,主要用来说明转轴、紧固部与限位块。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的侧板的示意图,主要用来说明侧板和刻度线。
附图标记:1、底座;2.侧板;3.测试板;31、盖板;32、底板;4、转动机构;41、转轴;42、紧固部;5.刻度线;6.限位块;7、卡扣;71、尾端的小板;72、压头;8、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及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作进一步详述。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包括测试板3;测试板3包括盖板31与底板32,待测显示模组位于底板32上。底板32与盖板31之间通过卡扣7锁紧固定。测试治具要实现多角度检测,只能将整个治具抬高压低或者靠人头部的上下转向去实现多角度的检测。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2、3所示,一种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包括底座1、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侧板2以及与侧板2通过转动机构4连接的测试板3;所述转动机4构包括转轴41和紧固部42。测试板3包括盖板31与底板32;底板32与盖板31之间通过卡扣7锁紧固定;底板32通过转轴41连接于侧板2上;待测显示模组位于底板32上。
具体的,卡扣7实现盖板31与底板32锁紧与松开,能实现此功能的卡扣都是可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卡扣7包括内部弹簧(图中未示出)、压头72、尾端的小板71,能够较为方便实现盖板31与底板32的锁紧与松开;但是其他能够实现盖板31与底板32的锁紧与松开的卡扣,如:U形卡扣等,也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之内,这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侧板2位于底座1的两端;转轴41位于侧板2与测试板3连接的位置,并未贯穿整个测试板3。
优选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测试的驱动主板(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主板与待测显示模组、测试板3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紧固部42是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安装在侧板2的外侧并与转轴41连接;用来固定测试板3的旋转;具体的,螺纹紧固件为螺丝,螺丝是常见的且有国家标准的零件,损坏时便于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螺纹紧固件还可以为螺母、螺母与螺栓的组合件等,这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测试板3、底座1均是电木。电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绝缘性,耐热、耐腐蚀,使得治具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侧板2和刻度线5进行补充说明。
如图2、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侧板2是透明的亚克力板,且侧板2上设有角度刻度线5,刻度线5的范围是0度-180度。用于测量测试板3的旋转角度;测试时,测试人员通过透明的亚克力板可以方便地观察测试板3的旋转角度;0度至180度是常用的观测角度,如果有特殊需要,刻度线5的范围可以不限于此,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
优选的,所述侧板2的后部,设有限位块6,用于防止测试板3旋转角度过大。限位块6可以不连续,只在靠近侧板2的位置存在,避免干扰显示模组的测试。
显示模组测试治具的工作过程:测试时,先将待测显示模组放置在测试板3内的底板32上,当盖板31低于卡扣7的压头72时,卡扣7的压头72会自动弹出,将盖板31与底板32固定;然后接上外设电源(图中未示出),按下电源开关8,启动驱动底板,此时模组显示画面,进行测试。测试时,通过转轴41调整测试板3使其旋转至所需要的角度,需要固定在某一角度时,拧紧转轴41两侧的紧固部42,测试板即可固定。测试完成,松开紧固部42,旋转转轴41,将测试板3旋转至初始位置;关闭电源开关8与驱动底板,将卡扣7的尾端的小板71按下,卡扣7的压头72在卡扣7的内部弹簧的作用下内缩,再将盖板31打开,取出待测显示模组,完成测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测试治具,通过转轴和紧固部配合实现测试板的旋转和固定,从而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视角来检测显示模组,也可以在测试时灵活调整角度来检测模组;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显示模组测试治具只能将整个治具抬高压低或者靠人头部的上下转向去实现多角度的检测,操作不便,检测时间较长,测试成本较高。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6820.5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42417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G01N 21/01
专利分类号:G01N21/01;G01N21/88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6600 广东省汕尾市区工业大道信利工业城一区第15栋
发明人:黄世盛
第一发明人:黄世盛
当前权利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廖苑滨
代理机构:441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