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灾害论文_艾祖斌,张晨曦,曾兆文,曹振生,孙永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挖灾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隧道,灾害,地质灾害,山区,采空区,断面,瓦斯。

开挖灾害论文文献综述

艾祖斌,张晨曦,曾兆文,曹振生,孙永超[1](2019)在《长大深埋隧道未开挖段岩爆灾害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综合评估长大深埋隧道岩爆灾害风险,基于大量岩爆研究文献及待评估隧道的工程条件建立岩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单轴抗压强度、地应力、岩体完整性系数3个指标,并将岩爆风险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个等级;根据围岩等级将待评估的五老峰隧道未开挖部分划分为4个区段,根据指标体系搜集各区段指标值,并将指标区间划分值与实际指标值归一化;基于重要性排序法和可拓综合评判确定未开挖区段的岩爆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区段1,3和4的岩爆风险为中度,后续施工中应予以监测;区段2的岩爆风险为高度,在后续施工中必须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焦玉勇,张为社,欧光照,邹俊鹏,陈光辉[2](2019)在《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灾害的形成机制及防控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埋隧道具有地应力高、渗透压大和灾害源广等特点,突涌水工程灾害风险较大,部分工段多采用钻爆法开挖。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成灾机制较为复杂,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现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存在着灾害源探测及辨识不明、突涌水灾害形成机制认识不清、恶性灾害预防控制不力等问题,已不能完全适用,工程灾害防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难题。从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的灾害源探测、成灾机制和灾害防控叁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剖析,对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灾害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提出叁点建议:第一,要探明不良地质体和围岩结构,需要基于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结合实际工况融合多种超前地质探测方法,动态补探,充分吸收大数据强大的分析能力进行关联分析、模式识别,逐渐逼近"真解",做到定量化、精确化探测,形成多方法多设备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第二,从能量储存与释放的角度建立灾害源的灾变模式,揭示突涌水灾害的发生条件和突发机制,发展隔水隔泥层安全性计算方法,将现有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方面;第叁,要做到突涌水灾害的准确预警和有效控制,需要研究建立针对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的风险评估理论,根据隧道洞内围岩及其上覆岩层地质条件,将不同的治水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求实现技术、经济、资源和环境利益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期刊2019年01期)

毕钰璋,孙新坡,何思明,单雨,王安辉[3](2018)在《不同采空区开挖滑坡灾害与结构体动力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存在大量的采空区导致的滑坡灾害。人为的扰动是导致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在采空工程中,采空区的高度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一个主要指标。关于采空区导致边坡失稳之后,造成的滑坡与结构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此类灾害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在PFC2D中搭建了二维边坡模型,并且研究了不同采空区高度造成的滑坡灾害与不同距离结构体之间的动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的堆积结果和边坡的角度、结构体的距离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当结构体位于堆积区B内时,冲击力会随着采空区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最终稳定在一个最大值处;而当结构体位于堆积区B之外时,冲击力则只是维持在某一个固定值附近波动。该结果对采空区条件下的边坡治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8年06期)

刘芳[4](2016)在《东山供水工程土洞开挖地质灾害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山供水输水线路施工五标主要是在含砂低液限黏土中开挖长1.6 km的隧洞,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发生坍塌、劈帮、塌方、涌水、涌水泥沙、涌水涌泥等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通过对东山五标土质隧洞地质灾害的处理,总结施工经验,对土质隧洞地质灾害处理工艺进行说明,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山西水利》期刊2016年01期)

王波[5](2014)在《水利小断面长隧道开挖初支及地质灾害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随着国家水利建设的兴起,引水隧洞是水利工程中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具有断面小、洞身长、施工进度缓慢等特点,在各类隧洞中此类隧洞施工难度较大。断面小使得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洞作业,只能采取人工开挖的施工工法,通风、排水、运碴困难;同时隧洞穿越煤层、矿区现象普遍,涌水、突泥、采空区、有害气体、瓦斯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繁。主要探讨小断面长隧道开挖初支的施工方案和地质灾害处理的关键技术,对同类工程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期刊2014年S1期)

崔朋波[6](2014)在《隧道开挖中瓦斯渗流数值模拟及灾害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瓦斯灾害为隧道的建设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隧道瓦斯灾害的发生多是由于开挖活动引起煤岩裂隙结构发生改变,煤岩内的瓦斯气体向外释放而引起的,因此,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瓦斯渗流规律对隧道瓦斯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根据含瓦斯煤岩的孔裂隙结构特征及瓦斯扩散与流动相关理论,构建了煤岩应力场和瓦斯渗流场的气固耦合模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煤层的瓦斯渗流进行了模拟分析,并结合现有研究和工程经验,提出了隧道瓦斯灾害防治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含瓦斯煤岩的应力分析和瓦斯流动理论分析,建立了煤岩瓦斯气固耦合模型。(2)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并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煤岩瓦斯渗流进行模拟,获得了开挖过程中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和瓦斯流速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边界条件和初始瓦斯压力,模拟了隧道埋深和初始瓦斯压力对瓦斯渗流的影响,并通过模拟不同揭煤长度时的瓦斯渗流规律,分析了揭煤长度对煤层中瓦斯渗流的影响。(3)通过分析影响瓦斯灾害发生的几个因素和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了隧道瓦斯灾害防治的施工处治措施和工程结构处治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郭维君,陈学军,肖桂元[7](2010)在《长大隧道施工开挖地质灾害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的隧道逐渐向大断面、大埋深、大长度方向发展。目前制约隧道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地质灾害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控制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以减少复杂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研究结论:在长大隧道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控制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发生成为隧道能否顺利通车的关键。本文根据影响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众多因素,探讨了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控制措施,认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进行;TSP、高密度电阻率等方法为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预警预报需长短结合、上下对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来保证预报的准确性;另外需加强控制爆破、信息化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彭静,柏永岩[8](2010)在《开挖边坡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丘陵山区建设开挖形成的边坡失稳是工程建设引发的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当前在汶川地震灾区进行的相对集中安置点建设平整场地常在斜坡坡角开挖,面临着很多人工开挖边坡失稳的问题。以某地的斜坡拟建设用地为例,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边坡失稳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建设用地挖方削坡,将导致坡项建筑物基础位于边坡潜在塌滑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为边坡失稳,边坡变形造成的后果将十分严重。建设用地适宜性级别为处理前适宜性差,施工前进行边坡支护加固等边坡工程后能有效避免边坡失稳、坡顶建筑物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用地适宜性级别为基本适宜。(本文来源于《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0-09-01)

杨斌[9](2009)在《山区道路开挖边坡灾害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坡开挖在西部山区道路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引起的道路灾害问题也尤为突出。文章首先介绍了西部山区道路建设环境特征,分析了引发道路边坡灾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减轻道路边坡灾害的对策,并通过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09年01期)

傅有机[10](2007)在《山区土坡开挖诱发地质灾害机理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山区广泛分布厚层的变质岩、岩浆岩等风化残积土,因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本文以建瓯市中山街55米大道发生山体滑坡导致在建7层楼房倒塌、死伤11人的严重后果为例,分析探讨山区土坡开挖诱发灾害的一些形成机理,提出几点治理建议供探讨。(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科学教研)》期刊2007年28期)

开挖灾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深埋隧道具有地应力高、渗透压大和灾害源广等特点,突涌水工程灾害风险较大,部分工段多采用钻爆法开挖。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成灾机制较为复杂,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现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存在着灾害源探测及辨识不明、突涌水灾害形成机制认识不清、恶性灾害预防控制不力等问题,已不能完全适用,工程灾害防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难题。从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的灾害源探测、成灾机制和灾害防控叁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剖析,对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灾害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提出叁点建议:第一,要探明不良地质体和围岩结构,需要基于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结合实际工况融合多种超前地质探测方法,动态补探,充分吸收大数据强大的分析能力进行关联分析、模式识别,逐渐逼近"真解",做到定量化、精确化探测,形成多方法多设备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第二,从能量储存与释放的角度建立灾害源的灾变模式,揭示突涌水灾害的发生条件和突发机制,发展隔水隔泥层安全性计算方法,将现有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方面;第叁,要做到突涌水灾害的准确预警和有效控制,需要研究建立针对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的风险评估理论,根据隧道洞内围岩及其上覆岩层地质条件,将不同的治水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求实现技术、经济、资源和环境利益的最大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挖灾害论文参考文献

[1].艾祖斌,张晨曦,曾兆文,曹振生,孙永超.长大深埋隧道未开挖段岩爆灾害风险评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2].焦玉勇,张为社,欧光照,邹俊鹏,陈光辉.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灾害的形成机制及防控研究综述[J].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2019

[3].毕钰璋,孙新坡,何思明,单雨,王安辉.不同采空区开挖滑坡灾害与结构体动力响应研究[J].金属矿山.2018

[4].刘芳.东山供水工程土洞开挖地质灾害处理方法[J].山西水利.2016

[5].王波.水利小断面长隧道开挖初支及地质灾害处理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

[6].崔朋波.隧道开挖中瓦斯渗流数值模拟及灾害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4

[7].郭维君,陈学军,肖桂元.长大隧道施工开挖地质灾害控制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0

[8].彭静,柏永岩.开挖边坡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C].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9].杨斌.山区道路开挖边坡灾害与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2009

[10].傅有机.山区土坡开挖诱发地质灾害机理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论文知识图

中国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区简图顺向坡及路基开挖导致的滑坡2.32省道309线长拉山隧道地质图...2.22侵入接触型致灾系统(1C-HS...基于GIS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治理段涌水图

标签:;  ;  ;  ;  ;  ;  ;  

开挖灾害论文_艾祖斌,张晨曦,曾兆文,曹振生,孙永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