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意识论文_张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香港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香港,意识,身份,青年,新文化运动,意识形态,香港电影。

香港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1](2019)在《香港电影伦理叙事中的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1949—2019)》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电影是有效探询香港人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的重要指标。香港电影伦理叙事常讲述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小人物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并将之延伸至"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伦理层面。从战后多元意识形态的特定历史时空,到当下香港已然回归的新时期,1949年-2019年香港电影伦理叙事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南下怀乡:社会写实""香港是我家:本土意识显影""回归想象:怀旧与寻根""北进神州:家与国的新时代抒写"四个阶段。(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9年04期)

苏晨[2](2019)在《有限认同与曲折表达:《香港船头货价纸》的中国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是中国近代报纸的摇篮与重镇。然而在殖民地环境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办报实践受到诸多限制。身处香港的中国报人,如何以传媒为工具表达自己的家国意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以中国近代第一份华文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考察其新闻内容,探讨该报的中国意识何在,又如何表达。并结合社会历史语境,分析该报的中国意识缘何产生、有何特征。《香港船头货价纸》的新闻内容集中在政治、社会和商业等方面,报道范围涉及香港、中国内地和海外,为我们观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国社会和中外关系提供了一个视角。作为殖民地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在政治上认同英国,塑造港英政府的正面形象,捍卫英国在华利益。不过,其依然怀有一定的中国意识,这种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观念上,部分吸收了中国天下观与民族国家之理念,有限度地认同中国;二是在情感信念上,同情海内外华人的生存状态,批评清廷官吏贪赃枉法,抒发恐民心离散、国运衰微之忧虑,并表达出对中国发展洋务、变法自强的殷切期盼。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近代化转型,诸多方面都发生剧变。《香港船头货价纸》的中国意识亦具有传统与现代相夹杂的特征,并且表达方式因新闻议题而异,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委婉含蓄。《香港船头货价纸》的中国意识并非偶然诞生,香港特殊的社会环境是其孕育的土壤,内地局势是影响其发展的外围因素。通过分析报纸与社会的互动,我们能够认识香港华人社会的发展轨迹,感受到华人编者在洋人掌握传媒控制权下表达自己中国意识的努力。史海钩沉,以期对理解今日港人之国家民族意识带来启示。(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眉[3](2018)在《黄碧云小说中的香港意识与本土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黄碧云,成长于香港"本土意识"逐渐建立的时期,而当她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时,却又恰逢"中英谈判联合声明"的签署,香港开始进入"倒计时"的回归期。故而黄碧云有不少作品描写的是彼时彼地香港社会的变化和香港人的心态和生活状况。文章聚焦于黄碧云笔下的"香港故事",分析其作品中香港本土意识的发展和转变。(本文来源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徐诗颖[4](2018)在《“香港书写”与香港意识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书写"香港"的小说其实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其真正发生应该定位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作家开始持有一种归属香港的本土意识。20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书写进入深层次拓展的实践期,香港作家对本土意识的建构展现出更为复杂曲折的面貌。根据不同的文学形态特征,可将"香港书写"的演变历程以"九七"作为界线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中英草签"联合声明"开始到"九七"香港回归,视为香港书写的转折期;第二阶段为"九七"香港回归以后,也就是后"九七"时代,香港书写进入深化拓展期。香港书写与整个香港历史的演变以及香港这一混杂性多元文化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香港意识"始终贯穿在这一时空之中。(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18年03期)

江贵罗[5](2018)在《港人的国家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七回归之后,香港的政治身份发生转变,“一国两制”维护了香港社会的稳定繁荣,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差异还是导致部分香港民众对自身的身份意识和国家认同出现困境。回归后的香港社会与港人心理上所发生的这些变化,既在这段时期的香港电影中反映了出来,也被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香港电影构建和塑形。本文基于个人实地调研与文献考察基础上,以“后九七”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为脉络,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西方电影理论为基础,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政治学的认同理论等,分析“后九七”香港电影中港人的国家与身份认同形成与转变的轨迹。本论文总共分为叁个章节。第一章“电影意识形态功能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首先界定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然后研究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的特性,最后研究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国家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后九七’香港电影中港人的国家与身份认同”。首先,论述九七回归后港人的国家与身份认同和香港电影的概况。然后,通过研究“后九七”香港电影来梳理港人的国家与身份认同,“后九七”香港电影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身份焦虑的徘徊时期(1997-2003),再国族化的后CEPA时期(2003-2008),本土身份的重构时期(2008-)。最后,分析“后九七”香港电影中“想象共同体”的建构,具体包括香港与内地城市形象、港人与内地人形象、港人价值观以及港人国家与身份认同的建构。第叁章“‘后九七’香港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分析与批判”。首先,梳理出港人的国家与身份认同的形成与转变的轨迹,从经济认同上的“香港人”到国族认同上的“华人”再到政治认同上的“中国人”。接下来,分析造成香港电影中港人的国家与身份认同困惑的原因。最后,对于香港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行分析与批判。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会受制于特定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如果被错误利用就会有很大的负作用。反之,加以善用,则可以促进对价值体系和身份认同的建构。基于前叁章的研究,全文对香港电影与香港身份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后九七”香港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揭示其在香港社会中对身份意识和国家认同的建构作用,了解香港社会回归后港人的国家与身份认同的心态变化,以及今日港人在国家与身份认同上态度变化的历史成因,从而寻求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高港人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推动“一国两制”的不断深化和实践。(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江雪松[6](2018)在《香港青年权利意识结构张力与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逾20年,"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实施成效良好的同时,一国之内也凸显出深层次意识形态对立。法治作为"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最大公约数,法治意识形态的核心指向—权利意识,成为"两制"融通的最佳切入点。香港青年的权利意识表征之下存在权利至上与责任思维失衡、经济权利与政治权利错序、本土优位与融合思维角力的结构性张力。化解张力,重塑香港青年权利意识的可能路径是确立责任、大局、底线之思维基础,将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香港司法系统的社会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夏银平,林滨,李文珍[7](2017)在《香港青年右翼民粹主义形成内因与意识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右翼民粹主义在香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影响到香港的未来社会走向,该方面的研究对于准确把握香港的政治生态和国家政策制定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右翼民粹主义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就香港自身原因来说,右翼民粹主义的出现与其政治和政党的不成熟性相关,也与全球化过程中香港民众置业与就业的困难有关。香港右翼民粹主义特点表现为:①利用地方语言建构出"我们"和"他们"的区别;②反体制性;③反价值性;④政治上的激进性。文章最后提出了对香港右翼民粹主义的批判与反思。(本文来源于《当代港澳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叶隽[8](2018)在《文化转移与碰撞的另类形式——读陈学然《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义及本土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的题目,自然是日久弥新。如果将其作狭隘化的理解,自然是五月四日那天在北京,可如果将眼光放开去,我们就会发觉,上海原来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至于湖南、四川、广东等各地的运动浪潮,其实声势也委实不小;这其中,自然也不应忽略其他各具特征的城市,譬如彼时不乏殖民地色彩的香港、台湾乃至青岛。(本文来源于《北京观察》期刊2018年04期)

伍思敏,梁晓荣,颜华[9](2018)在《香港青年群体身份认同意识及与其交流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香港青年身份认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香港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随着香港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渐进形成,其个人认同意识、社会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在现阶段仍显出"本土意识"因素。英国殖民统治、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其身份认同产生的原因。要构建香港与内地青年群体的长效交流机制,需构建其共同愿景共创未来的动力机制,形成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规范。(本文来源于《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颜华,伍思敏,苏瑞浓[10](2018)在《社会认同视角下香港青年群体意识及与其长效交流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分析香港青年群体社会认同的基本社会心理过程,从社会身份、社会关系、国家意识等角度剖析香港青年群体的社会认同现状;从微观层面上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家庭代际间教育影响,中观层面上社会交往方式转变,分析香港青年群体意识总体现状的主要原因。对香港青年群体意识培育的建议是尊重历史现状,善于运用;重视国情教育,注意方式;着力关注需求,多渠道交往。(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香港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香港是中国近代报纸的摇篮与重镇。然而在殖民地环境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办报实践受到诸多限制。身处香港的中国报人,如何以传媒为工具表达自己的家国意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以中国近代第一份华文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考察其新闻内容,探讨该报的中国意识何在,又如何表达。并结合社会历史语境,分析该报的中国意识缘何产生、有何特征。《香港船头货价纸》的新闻内容集中在政治、社会和商业等方面,报道范围涉及香港、中国内地和海外,为我们观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国社会和中外关系提供了一个视角。作为殖民地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在政治上认同英国,塑造港英政府的正面形象,捍卫英国在华利益。不过,其依然怀有一定的中国意识,这种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观念上,部分吸收了中国天下观与民族国家之理念,有限度地认同中国;二是在情感信念上,同情海内外华人的生存状态,批评清廷官吏贪赃枉法,抒发恐民心离散、国运衰微之忧虑,并表达出对中国发展洋务、变法自强的殷切期盼。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近代化转型,诸多方面都发生剧变。《香港船头货价纸》的中国意识亦具有传统与现代相夹杂的特征,并且表达方式因新闻议题而异,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委婉含蓄。《香港船头货价纸》的中国意识并非偶然诞生,香港特殊的社会环境是其孕育的土壤,内地局势是影响其发展的外围因素。通过分析报纸与社会的互动,我们能够认识香港华人社会的发展轨迹,感受到华人编者在洋人掌握传媒控制权下表达自己中国意识的努力。史海钩沉,以期对理解今日港人之国家民族意识带来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港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张燕.香港电影伦理叙事中的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1949—2019)[J].电影艺术.2019

[2].苏晨.有限认同与曲折表达:《香港船头货价纸》的中国意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张眉.黄碧云小说中的香港意识与本土认同[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4].徐诗颖.“香港书写”与香港意识的建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8

[5].江贵罗.港人的国家认同研究[D].深圳大学.2018

[6].江雪松.香港青年权利意识结构张力与重塑[J].中国青年研究.2018

[7].夏银平,林滨,李文珍.香港青年右翼民粹主义形成内因与意识形态分析[J].当代港澳研究.2017

[8].叶隽.文化转移与碰撞的另类形式——读陈学然《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义及本土意识》[J].北京观察.2018

[9].伍思敏,梁晓荣,颜华.香港青年群体身份认同意识及与其交流机制的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8

[10].颜华,伍思敏,苏瑞浓.社会认同视角下香港青年群体意识及与其长效交流机制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重建项目地盘及嘉咸街市位置数字内容网络游戏产业综述(2)《空中小姐》剧照数字内容网络游戏产业综述(1)《雨过天青》剧照香港翻年以上楼龄相宇曲.分布

标签:;  ;  ;  ;  ;  ;  ;  

香港意识论文_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