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动-静脉内瘘血肿处理与分析

1例动-静脉内瘘血肿处理与分析

(解放军第四七七医院湖北襄阳441000)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151-01

1.临床资料

患者马某,女,40岁,慢性肾脏病5期。外院转入行每周2次规律血液透析治疗。2015-6-25行左前臂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2015-8-19首次使用新内瘘穿刺。2015-8-28于我科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过程顺利,穿刺处无渗血、无疼痛不适。下机拔针后出现左前臂广泛皮下血肿,考虑动脉针口按压不当导致,立即给予按压止血、冰敷处理,急诊行内瘘血管彩超检查,示“动脉针口处约有0.5mm破口,并有少量血液继续流入皮下,未破入深筋膜,内瘘通畅”,继续指压止血、冰敷,密切观察血肿无增大,彩超观察破口处无渗血,消除患者紧张情绪,50%硫酸镁无菌纱布局部湿敷,次日来院查内瘘无闭塞,功能良好,肿痛减轻,左前臂皮下瘀血青紫。3日后透析穿刺顺利,瘀血减轻。

2.讨论

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对内瘘的呵护其实是对生命的珍惜。初期穿刺由于血管内径较细、脆性大、压力较高,无论穿刺或是拔针后按压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局部血肿,直接影响到内瘘的使用,严重者形成血栓,引起内瘘闭塞失功,所以必须重视内瘘血肿处理,提高内瘘使用寿命。

本例患者皮下血肿形成原因是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血管穿刺点压迫不准确,导致出血渗血,预防皮下血肿对策总结如下:

(1)压住皮肤与血管穿刺点,而不是封闭血管内血流,力度以不出血、内触及血管震颤为宜。

(2)止血的效果是表皮不出血,皮下血肿或已有皮下出血无扩大为宜。

(3)透析结束后拔针时动作要快,拔针方向与进针方向一致,避免因方向改变而损伤血管壁,待穿刺针完全拔出后再压迫,不要边拔边压迫,这样易损伤血管内壁,针拔出后需持续压迫血管穿刺点而不是皮肤穿刺点。

(4)皮下出血多发生与拔针后压迫止血,位置不精确或皮肤松弛患者手的翻转压迫纱布错位。

(5)治疗结束后,拔针按压止血时间15-20min,对于凝血机制不好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指导患者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血肿后的处理方法:

(1)24小时禁止热敷。冷敷血肿周围处,一次不可超过20-30min,可以减少渗血、减轻疼痛。冷敷后给予浸有50%硫酸镁无菌纱布局部湿敷。

(2)喜疗妥具有抗血栓形成、消炎止痛、改善患处血液循环等作用,能通过皮肤直接吸收,缓解穿刺部位疼痛和压迫,促进损失组织细胞修复。24小时后用喜疗妥软膏外涂并轻轻按摩,加速皮下血肿的吸收、促进血管软化。

(3)新鲜马铃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解痉消炎之功效,可用鲜马铃薯切片外敷血肿部位。

(4)物理治疗,非热康谱、红外线照射等。

内瘘维护很重要,临床上要指导患者掌握压迫止血方法,教会患者维护内瘘及内瘘压迫失败后急救措施。一旦发生血肿,要消除恐慌,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尽快消除血肿,以便内瘘的正常使用。尤其是早期使用的患者,更应加强相应的健康宣教,防止和降低局部血肿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内瘘血肿的防治与护理.2014.8.5.

标签:;  ;  ;  

1例动-静脉内瘘血肿处理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