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Tn5 gusA5对大豆慢生根瘤菌lrp基因的诱变(论文文献综述)
彭爱琴[1](2012)在《代尔夫特菌MTQ3拮抗相关基因tetR的克隆及功能验证》文中指出以烟草青枯病病原菌-青枯假单胞菌为靶标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2株具有较强且稳定拮抗能力的拮抗菌,编号分别为MTQ3、FGQ5。以16S rRNA基因分子鉴定方法为主要依据,结合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经鉴定,MTQ3为Delftia tsuruhatensis,FGQ5为食酸代尔夫特菌Delftia acidovorans,将16S rRNA基因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MTQ3:HQ327477,FGQ5:HQ327476。用抗生素梯度平板法,对MTQ3和FGQ5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MTQ3、FGQ5均为卡那霉素敏感,能耐受10μg/mL的利福平。分别以MTQ3、FGQ5为受体菌,以E.coliDH5α(pRL1063a)为供体菌,E.coli DH5α(pRK2013)为辅助菌,进行三亲本杂交,得到8896个接合子,建立了Tn5随机插入突变库。采用影印法对突变株进行拮抗性能检测,从MTQ3的突变库中筛选到23个抑菌圈变大的突变株,4个抑菌圈变小的突变株,1个拮抗能力完全消失的突变株(MTQ3-ΔT);从FGQ5的突变库中筛选到12个抑菌圈变大的突变株,5个抑菌圈变小的突变株。根据转座子Tn5-1063上的luxA序列设计引物,以转座子插入突变株总DNA为模板,PCR扩增luxA序列。结果证实,Tn5-1063插入到拮抗菌基因组中。对MTQ3-ΔT进行16S rDNA测序验证,其序列与MTQ3的16SrDNA序列完全一致。从Tn5-1063左末端向上游设计3个嵌套引物,同时设计了7个随机兼并引物,用TAIL-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 laced PCR)方法,从突变株MTQ3-ΔT中克隆获得了转座子左侧翼序列,经比对为tetR基因的下游序列。以得到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继续进行TAIL-PCR扩增,拼接得到1492bp的片段,包含tetR基因的完整序列。将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登录号JQ425693。本实验所得到的tetR基因全长666bp,产物为含有223个氨基酸的TetR蛋白,属于转录调控TetR家族。其与已知基因组全序列的Delftia acidovorans SPH-1及Delftia sp. Cs1-4中tetR基因的相似性均为93%,蛋白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5%和96%。为了验证tetR基因对MTQ3拮抗作用的影响,本工作构建了tetR的互补菌株。选择具有四环素抗性的pBR322质粒作为载体,克隆包含完整tetR基因及其启动子区的1278bp片段,构建了重组质粒pBR322-T。通过三亲本杂交,分别将pBR322和pBR322-T导入突变株MTQ3-ΔT,获得重组菌株MTQ3-ΔT-P和MTQ3-T。采用对峙平板法,检测MTQ3、MTQ3-ΔT、MTQ3-ΔT-P及MTQ3-T的拮抗能力,进行基因功能互补验证。结果表明,MTQ3-T完全恢复了拮抗能力,证实了tetR基因与MTQ3的拮抗性能有关。虽然Delftia acidovorans SPH-1及Delftia sp. Cs1-4的全基因组已经测序,但尚不清楚它们对病原菌的拮抗分子机制。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代尔夫特菌的拮抗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肖文丽[2](2010)在《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黄淮海地区采集大豆根瘤,分离、纯化、回接确认大豆根瘤菌株后,进行IGS-RFLP初步分型,筛选与大豆品种中黄13匹配的菌株并进行荧光标记,采用蛭石盆栽实验测定标记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选取竞争结瘤能力有显着差异的菌株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初步分析,以探寻其竞争结瘤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子。本文结果为筛选强竞争结瘤能力的大豆根瘤菌株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接种菌株的结瘤固氮功效。论文结果如下:从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大豆根瘤中,经过分离、纯化、回接确定大豆根瘤菌190株,用IGS PCR-RFLP可将菌株分成了28个类型;选择每类的代表菌株与中黄13进行匹配性试验,获得与该品种匹配性好的根瘤菌5株,分别是2株快生大豆根瘤菌S. fredii USDA205和S. fredii SR25a、3株慢生大豆根瘤菌B. japonicum 4222、4230和4534。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gene)或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 gene)分别导入这5株大豆根瘤菌中,标记菌株中的外源基因在传代培养和共生条件下均能够遗传稳定,且不影响共生结瘤固氮行为,本标记方法可用于评价菌株竞争结瘤能力。将带有不同荧光蛋白基因的5株根瘤菌两两组合,通过蛭石盆栽实验筛选出了竞争结瘤能力较强的菌株B. japonicum 4534和竞争结瘤能力较差的菌株B. japonicum 4222。用大豆苷元分别处理B. japonicum 4534和B. japonicum 4222,其蛋白质表达分析表明,菌株4534有14个蛋白发生上调,10个蛋白发生下调;而菌株4222有6个蛋白发生上调,4个蛋白发生下调。通过MOLDI-TOF质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确定了菌株4534的7个差异蛋白以及菌株4222的3个差异蛋白。B. japonicum 4534经大豆苷元刺激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是代谢相关蛋白、转运蛋白;B. japonicum 4222差异蛋白主要是代谢、转录及翻译相关蛋白。用大豆苷元及对方的胞外物质分别处理菌株4534及菌株4222,菌株4534有43个蛋白上调,35个蛋白下调,鉴定了44个;菌株4222则有25个蛋白上调,22个蛋白下调,鉴定了16个。菌株4534的差异蛋白主要是鞭毛蛋白、转录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分子伴侣、转运蛋白、翻译相关蛋白、防御蛋白;而菌株4222的差异蛋白主要是代谢相关蛋白、分子伴侣、翻译相关蛋白。在这两种处理下,菌株4534均比菌株4222产生更多的蛋白响应,代谢相关蛋白为结瘤过程提供能量和碳架;转运蛋白能增强结瘤因子的分泌,提高根瘤菌的亲和匹配性;鞭毛蛋白的上调能提高菌株的运动性,从而提高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分子伴侣、翻译相关蛋白能够提高某些蛋白的正确折叠以及表达水平。根瘤菌菌株对大豆苷元及胞外物质引起响应的不同结果,是产生竞争结瘤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陈钢[3](2007)在《费氏中华根瘤菌HNO1 lrp基因的研究》文中指出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是一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它的生长速度快、胞外多糖少,可用作共生固氮研究的模式菌株,也可作为商业化生产的菌剂。本工作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原位杂交,从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基因组文库中钓出含有lrp基因的阳性克隆,亚克隆并测定了lrp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HN01的lrp基因与已报道的苜蓿快生根瘤菌1021相比,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有89%,在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有99%。通过自杀质粒pK18mob同源单交换的方法构建了lrp基因的非极性突变体GXHNLTA和极性突变体GXHNLTB。通过PCR扩增,得到含有完整lrp基因ORF的片段lrpW,连结到pLAFR3上,获得互补质粒pGXHNL100。互补质粒为供体,通过三亲本接合导入突变株,获得互补株GXHNWA、GXHNWB。在以脯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为唯一碳、氮源的MM培养基中,突变体GXHNLTA、GXHNLTB的生长均滞后于出发菌株HN01。植株试验表明,突变体GXHNLTA、GXHNLB比出发菌株HN01开始结瘤时间提前1天,在结瘤效率、单株瘤数、瘤重、固氮酶活性方面均无显着差别。
梁善范[4](2007)在《接种根瘤菌HN01及其突变株GXHN100对大豆根系结瘤及微生物生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与土着根瘤菌相比,接种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接种的效果。在提高接种效果的同时,根瘤菌的环境释放对土着微生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也值得我们关注。早期的研究表明:(1)根系微生物群落因植物种类差异呈现波动变化;(2)根系微生物群落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波动;(3)一些根系微生物群落既不受植物也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本试验将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与其突变株GXHN100接种到大豆根系,以研究田间条件下HN01与GXHN100的结瘤及竞争结瘤能力,及接种后对大豆根系土着微生物微生态效应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接种根瘤菌对大豆根系微生物的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平板分离培养计数、16SrDNA文库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田间竞争结瘤试验混接种处理中,HN01的占瘤率为49.4%,而GXHN100的占瘤率仅为9.4%。平板分离培养计数试验显示种植大豆可以增加大豆根系微生物的数量。DGGE的图谱表明各处理大豆根系微生物群落是相当稳定的,接种根瘤菌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别微小。对比各处理的16SrDNA文库所构建的进化树发现,各处理大豆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很高。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对大豆根系微生物群落影响微小。
曹永强[5](2006)在《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与硫代谢相关基因smrA、smrB和smrC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胞外多糖少被用作共生固氮研究的模式菌株,也适合作为商业化生产的菌剂。本室先前的工作用Tn5gusA5对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进行随机插入诱变,筛选得到一株瘤能力下降、结瘤时间延迟的突变体GXHN100。并得到了其插入位点所在的基因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pmrA。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从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基因组文库中钓出含有pmrA基因的阳性克隆pGXHN300。本工作的目的是在pmrA序列附近寻找新的与竞争结瘤有关的基因。 亚克隆测序得到pmrA两翼序列8kb。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七个完整的ORF和一个不完整ORF。取与pmrA转录方向相同的五个ORF:ORFa、ORFb、ORFc、ORFd(pmrA)ORFe进行研究。其中,ORFa与Rosarita Tare等人在Rhizobium etli发现一个类似于cysG的基因(CAA04958.1)在氨基酸水平一致性为79%,相似性为87%。Rhizobium etli中cysG突变体不能利用硫酸或亚硫酸,硝酸或亚硝酸为硫源和氮源。上株实验证明该突变体竞争结瘤能力下降。ORFc序列分析发现明显的与亚硫酸或亚硝酸还原相关的保守结构域。ORFd与DUF934有很高的一致性。DUF934是未知功能的细菌
龚焘[6](2006)在《费氏中华根瘤菌nifR3-ntrBC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特性》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固氮作用对于环境及世界农业生产而言极为重要,而在各种生物固氮作用中,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费氏中华根瘤菌(以下简称S.fredii)HN01是一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相比大豆慢生根瘤菌而言,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更适合作商业化生产的菌剂。因为它生长快,胞外多糖少。 本研究的目的是克隆nifR3-ntrBC基因,分别构建其基因突变株,研究这些基因对结瘤、固氮和生长的影响,从而揭示nifR3-ntrBC基因在共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本研究利用转座子Tn5gusA5对重组质粒pGXHN300进行诱变,通过插入位点的分析,获得Tn5gusA5插入到ntrB基因的重组质粒pGXHN305。通过测序,获得nifR3-ntrBC基因的全序列。利用pK18mob分别构建,nifR3、ntrB、ntrC基因的突变质粒,经三亲本接合导入HN01,获得突变菌株GXHNR、GXHNB、GXHNC。将pGXHN300亚克隆,获得互补质粒pGXHN306,它包含有完整的nifR3-ntrBC基因。互补质粒pGXHN306通过三亲本接合导入突变体,获得互补菌株GXHNHR GXHNHB、GXHNHC。 通过对HN01、突变体、互补菌株进行生长影响的测试,发现都能正常生长在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但以铵盐为唯一氮源时,突变体不能正常生长,而HN01和互补菌株能正常生长在以铵盐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通过植株试验,发现GXHNR不能结瘤,GXHNB、GXHNC在结瘤时间、固氮酶活性和结瘤效率方面均与HN01有一定差异。这表明nifR3-ntrBC基因与HN01的结瘤效率和固氮酶活性有关。
师尚礼[7](2005)在《甘肃寒旱区苜蓿根瘤菌促生能力影响因子分析及高效促生菌株筛选研究》文中认为提高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量及质量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给苜蓿接种高效固氮根瘤菌,苜蓿根瘤菌除与根系共生结瘤进行固氮之外,是否具有其它生物功能和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随着联合固氮微生物研究的深入,促生菌研究已从固氮范畴扩展到固氮、溶磷和分泌生长激素等多功能范畴(Hendry GS 1983),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促生菌,按照促生微生物存在多功能促进生长的特点,开辟根瘤菌其它促生功能的研究,进一步研究根瘤菌的促生机理和影响根瘤菌结瘤与促生功能影响因子,筛选优质高效多功能促生根瘤菌株尤为重要。本研究对甘肃5个不同生态区域阿尔冈金苜蓿(M. Algonquin)和陇东苜蓿(M. Longdong)草地春、夏、秋三季根瘤菌结瘤能力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大系统多层次权重分析,采用YMA培养基法、回接初筛选试验法、15N同位素稀释法、蒙金娜培养基和PKO培养基溶磷圈法、刚果红液体培养基比色法、YMA培养基附加胁迫因子培养法对根瘤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筛选,对初筛选菌株的固氮能力、溶磷能力、分泌生长素IAA能力和抗逆能力进行了测试,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讨论了影响根瘤菌固氮、溶磷、分泌生长素、抗逆能力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不论是旱作区的长期干旱,还是灌溉区的间隙性干旱,水分因子对根瘤菌结瘤数量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固氮量,表现出干旱地区苜蓿草地的干旱胁迫缺氮。2)供试的两个苜蓿品种,阿尔冈金苜蓿根瘤菌的有效性(结瘤能力)高于陇东苜蓿。并且在甘肃区域苜蓿结瘤主要发生于春季,春季苜蓿根瘤菌的有效性比夏季和秋季高。这一研究结果为甘肃苜蓿栽培应用根瘤菌剂最佳施用时期提供了依据。3)综合考虑各项根瘤测定指标,苜蓿根瘤菌在不同区域土类中的有效性以庆阳黑垆土最好,其次为武威灌淤土和定西灰钙土。甘南亚高山草甸土区,根瘤较大,但数量最少,根瘤菌的有效性不高,气温低和生长季节短是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天水褐土根瘤菌有效性差,与该土粘重、易板结、通气性差有关。4)不同区域苜蓿根瘤菌平均固氮能力差异性较大。庆阳、武威菌株平均固氮能力最强,定西菌株次之。菌株对生物量平均作用的大小与来源地区菌株固氮能力的强弱相对应,亦即庆阳、武威和定西菌株对苜蓿的平均促生能力较好,甘南菌株平均促生能力中等,天水菌株平均促生能力差。5)15N示踪试验表明,苜蓿%15N含量在0.425 %以下时,苜蓿% 15N含量与固
黄胜,柏学亮,马庆生,唐咸来,武波[8](2004)在《不能利用脯氨酸为惟一碳氮源生长的费氏中华根瘤菌突变株的筛选及鉴定》文中研究指明费氏中华根瘤菌可以利用脯氨酸作为惟一碳、氮源生长.利用转座子Tn5gusA5随机插入诱变的方法得到6000多株突变子,并从中筛选到1株脯氨酸分解代谢缺陷的突变子GXHN100.通过插入位点的定位及序列分析,发现插入位点位于一个未确定功能的ORF内,将该ORF命名为pmrA(prolinemetabolicrelative).通过原位杂交,从构建的部分基因文库中获得1个阳性克隆pGXHN100(含有3.3kb外源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它包含了插入基因的完整序列.将3.3kb的pGXHN100外源片段连接到广宿主载体pLAFR3上获得重组质粒pGXHN200,通过三亲接合,将pGXHN200导入GXHN100获得互补菌株GXHN200.植株实验发现,突变体GXHN100结有效瘤,固氮酶活与出发菌株无显着差异,但结瘤时间延迟,结瘤效率及竞争结瘤能力下降,而互补菌株GXHN200与野生型HN01没有明显的差异.
董冰雪[9](2004)在《苜蓿快生根瘤菌Rm1021鸟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研究》文中认为快生型苜蓿根瘤菌Rm1021有鸟氨酸环化脱氨酶活性,可把鸟氨酸转化成为脯氨酸进一步进行代谢,因此,可以鸟氨酸或脯氨酸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本研究采用自杀质粒Pk18mob构建了10个同源单交换重组质粒,通过三亲本接合或电转化方法导入Rm1021,得到8个Rm1021派生突变体。 SMC01053无论是极性突变还是非极性突变都能以脯氨酸或鸟氨酸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在TY中和出发菌株没有大的区别,在脯氨酸中生长稍微滞后于出发菌株。SMC01054,SMC02124,SMC02123,SMC02122无论是非极性突变还是极性突变都可以在脯氨酸培养基中生长,在脯氨酸中生长滞后于出发菌,而不能以鸟氨酸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进行代谢。 以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基因文库中含有和SMC02123,SMC02122同源片段的pGXHN200为供体,通过三亲本接合或电转化导入SMC02123F/Rm1021,SMC02122/Rm102l,得到互补菌rSMC02123F/Rm1021,rSMC02122F/Rm1021,在以鸟氨酸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中恢复了代谢鸟氨酸的能力。 我们认为SMC01054,SMC02124,SMC02123,SMC02122和鸟氨酸代谢有关,SMC01053和鸟氨酸代谢关系不大。
何庆元[10](2004)在《不同生态区苜蓿根瘤菌对宿主竞争结瘤能力变异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从新疆、重庆和北京3个地区收集了7个苜蓿品种,其中新疆3个,分别是新牧1号(MⅠ)、新牧2号(MⅡ)和新疆野生苜蓿(MX),重庆3个,分别是西南农业大学育成的西农1号(MC)、耐湿苜蓿品系(MH)、耐酸苜蓿品系(MA),北京1个(地方品种,MB)。从每个品种的植株上各取一个根瘤,分离出7个纯化的根瘤菌菌株,其菌株分别称为野生型Ⅰ、Ⅱ、X、C、H、A和B菌株。然后,对这7个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用抗生素对其标记,筛选并选取了抗链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和卡那霉素的突变菌株4个,分别是H+Str、A+Neo、I+Spe和X+Kan。经检测,突变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和固氮能力与相应的野生型根瘤菌菌株相同,它们能够代替野生型菌株来做竞争结瘤和固氮能力试验。本研究共进行了2个试验,其一是竞争结瘤试验,即把4个菌株配制成的菌液等数量混合后接种到七个不同品种的苜蓿上,在4个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40d后,取出苜蓿植株,每株分别取根瘤5个,用于鉴定根瘤内根瘤菌菌株的种类,计算各菌株的占瘤率和双感染或多感染的发生率;其二是固氮能力试验,即把四个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7个苜蓿品种上,培养40d后,收获植株,烘干至恒重,称量单株苜蓿总干重。试验结果如下: 在常规、高湿和酸性培养条件下,根瘤菌本身的基因型是影响竞争结瘤能力的主要因素,而苜蓿基因型以及苜蓿品种与根瘤菌菌株相互作用对竞争结瘤能力几乎没有影响。各供试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在这三种培养条件下表现一致,但菌株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X+Kan的竞争结瘤能力显着小于其它三个菌株。高湿和酸性培养条件不能改变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的因素。但在干旱培养条件下,根瘤菌的基因型和苜蓿品种与根瘤菌菌株互作影响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而苜蓿基因型对其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只有干旱胁迫能改变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因素,并且显着地提高I+Spe的竞争结瘤能力,使I+Spe的竞争结瘤能力显着高于其它三个菌株。培养条件对竞争结瘤能力也没有作用。 在试验一中同时发现苜蓿根瘤菌有较高的双感染或多感染发生频率;各种逆境培养条件均能提高双感染或多感染的发生率。在常规培养条件和高湿培养条件下,影响根瘤菌双感染或多感染发生率的因素主要是苜蓿基因型和根瘤菌菌株,与苜蓿品种与根瘤菌菌株相互作用没有关系;在干旱条件下,只有苜蓿基因型才能影响根瘤菌的双感染或多感染的发生率;在酸性条件下,苜蓿基因型、根瘤菌以及苜蓿品种与根瘤菌菌株相互作用对根瘤菌的双感染或多感染的发生率都没有影响,此时双感染或多感染起作用的可能是培养条件。培养条件是否影响苜蓿根瘤菌的双感染或多感染的发生率依苜蓿品种而定,在苜蓿MB和MI两个品种上,生态条件能改变根瘤菌的双感染或多感染的发生率;在其它5个品种苜蓿上,培养条件不能改变根瘤菌的双感染或多感染的发生率。 试验二的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品种、根瘤菌菌株以及苜蓿品种×根瘤菌菌株相互作用都能影响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在试验条件下,所有的菌株在MC植株上都表现出强的固氮能力;西南农业人学缺{学位论文摘要................菌株XK*m在不卜刁的汀怡品种卜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固集吃能力,但是在较好的苗楷「、甘,种MC卜表现出的囚氮能力却不是最好;在品种与lyl株的红作效应中,尤火ISI,e织.合的}占}氮能力比其’自夕}{含都高,M 1 xXK:、;:约介的11钊氮能力同样较.岛,这两个组合的亲和性比较好,按种同源根瘤菌的首讼样t株其}占{氮能力井不一定强,1).1此认为1个具有较强】占1氮能)]的科妙如翔钧株){不一定源自同源的首信品种。 菌株XK;。rl的}古}氮能力显着高丁·菌株ANe。和H Str,也高一于菌株工Sp。们芳异不显着,菌株A Ne。、H众:和ISpe之间的固氮能力没有显着差异;但是菌株XK二竟争结瘤能力最补,该菌株在各酉拾,W,种上的!If瘤率显着小于菌株ANeo、HSt和1 Spe,而菌株A Noo、日出和!渝。〔、的}}.习留率没子J’显着斧异。竟争结瘤能力差的根瘤菌菌株的固氮能力强,这,,丁能’、根瘤菌携带的}占{氮能力川)c1和竟争结瘤华因是连锁的有关。
二、利用Tn5 gusA5对大豆慢生根瘤菌lrp基因的诱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Tn5 gusA5对大豆慢生根瘤菌lrp基因的诱变(论文提纲范文)
(1)代尔夫特菌MTQ3拮抗相关基因tetR的克隆及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代尔夫特菌研究进展 |
1.1.1 分类学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耐药性 |
1.2 烟草青枯病 |
1.2.1 病原菌特性 |
1.2.2 侵染途径 |
1.2.3 发病原因 |
1.2.4 病害症状 |
1.3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 |
1.3.1 抗病品种的选育 |
1.3.2 农艺防治 |
1.3.3 化学防治 |
1.3.4 生物防治 |
1.4 拮抗菌生防机理 |
1.5 PGPR 的应用 |
1.6 TetR 家族研究进展 |
1.6.1 TetR 家族调控蛋白结构域 |
1.7 转座子诱变法基因克隆策略研究进展 |
1.7.1 细菌转座子的插入机制和随机诱变作用 |
1.7.2 转座子标签技术 |
1.8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立项依据 |
1.8.2 研究内容 |
1.8.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与质粒 |
2.2 培养基与培养液 |
2.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1 DNA 提取试剂 |
2.3.2 CaCl2法制备新鲜的 DH5α感受态细胞试剂 |
2.3.3 PCR 试剂 |
2.3.4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 |
2.3.5 连接转化试剂 |
2.3.6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烟草根际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
2.4.2 抗生素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
2.4.3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4.4 PCR 引物 |
2.4.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4.6 PCR 产物的纯化 |
2.4.7 DNA 凝胶回收 |
2.4.8 菌落的快速裂解及质粒大小的检查 |
2.4.9 CaCl2法制备新鲜的 DH5α感受态细胞 |
2.4.10 突变株的筛选 |
2.4.10.1 抗药性实验 |
2.4.10.2 转座子诱变 |
2.4.10.3 拮抗缺失突变株的筛选 |
2.4.10.4 luxA PCR 验证 |
2.4.11 PCR 产物与载体连接 |
2.4.12 克隆中插入片断的验证 |
2.4.12.1 质粒大小快速检测 |
2.4.12.2 菌落 PCR 验证插入片断的大小 |
2.4.13 TAIL-PCR 引物的设计 |
2.4.13.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2.4.13.2 随机兼并引物的设计 |
2.4.14 TAIL-PCR 反应体系的设计 |
2.4.15 TAIL-PCR 反应条件的设计 |
2.4.16 转座子 Tn5-1063 左侧翼序列的获得 |
2.4.17 tetR 全基因的获得 |
2.4.18 互补载体 pBR322-T 的构建 |
2.4.18.1 特异性扩增 tetR 全序列 |
2.4.18.2 酶切和回收 |
2.4.18.3 连接反应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烟草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 |
3.2 拮抗菌的鉴定 |
3.2.1 MTQ3 与 FGQ5 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 |
3.2.2 16S rDNA 序列的扩增 |
3.2.3 鉴定 |
3.3 拮抗缺失突变株的获得 |
3.3.1 MTQ3 及 FGQ5 的耐药性试验 |
3.3.2 拮抗缺失突变株的筛选 |
3.3.3 突变株的验证 |
3.4 转座子 Tn5-1063a 左侧翼序列的获得 |
3.5 tetR 基因全序列的获得 |
3.6 tetR 功能预测 |
3.7 tetR 基因互补验证 |
3.7.1 重组质粒 pBR322-T 构建 |
3.7.2 拮抗验证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根瘤菌竞争结瘤研究进展 |
1.1.1 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过程 |
1.1.2 竞争结瘤的影响因子 |
1.1.3 根瘤菌竞争结瘤的研究方法 |
1.2 根瘤菌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 |
1.2.3 根瘤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2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豆根瘤菌的分离及其与中黄13 的匹配性测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培养基 |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1.3 参比大豆根瘤菌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根瘤的采集 |
2.2.2 根瘤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2.2.3 大豆根瘤菌的回接验证 |
2.2.4 大豆根瘤菌的 DNA 提取 |
2.2.5 IGS PCR-RFLP |
2.2.6 匹配性试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豆根瘤菌株的回接验证 |
2.3.2 大豆根瘤菌的分型 |
2.3.3 匹配性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采用荧光标记技术评价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和质粒 |
3.1.2 培养基 |
3.1.3 抗生素浓度 |
3.1.4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根瘤菌菌株荧光标记 |
3.2.2 标记菌株的发光检测 |
3.2.3 标记菌株在纯培养条件下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
3.2.4 标记菌株在共生条件下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
3.2.5 荧光标记对植株生长和共生固氮的影响 |
3.2.6 竞争能力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根瘤菌的荧光标记 |
3.3.2 标记菌株在纯培养条件下和共生条件下的稳定性检测 |
3.3.3 荧光标记对植株生长和共生固氮的影响 |
3.3.4 菌株的竞争能力检测 |
3.4 讨论 |
第四章 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主要仪器设备 |
4.2.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4.2.3 大豆苷元提取及根瘤菌的培养 |
4.2.4 蛋白质提取 |
4.2.5 蛋白的溶解与定量 |
4.2.6 双向电泳及凝胶染色 |
4.2.7 蛋白质凝胶扫描及图像分析 |
4.2.8 差异蛋白点的质谱分析 |
4.3 结果 |
4.3.1 大豆苷元处理菌株4534 和4222 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4.3.2 大豆苷元和胞外物质处理大豆根瘤菌株4534 和4222 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经大豆苷元处理的 B. japonicum 4534 差异表达蛋白 |
4.4.2 经大豆苷元处理的 B. japonicum 4222 差异表达蛋白 |
4.4.3 经胞外物质和大豆苷元双重处理的 B. japonicum 4534 差异表达蛋白 |
4.4.4 经胞外物质和大豆苷元双重处理的 B. japonicum 4222 差异表达蛋白 |
4.4.5 B. japonicum 4534 与B. japonicum 4222 差异蛋白的比较 |
4.5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费氏中华根瘤菌HNO1 lrp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生物固氮研究进展 |
1.3 与固氮相关基因克隆的主要实验技术 |
1.4 与共生固氮相关的脯氨酸和lrp基因 |
1.5 本工作的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和质粒 |
2.2 培养基及生长条件 |
2.3 抗菌素 |
2.4 溶液、缓冲液和试剂 |
2.5 PCR扩增DNA片段 |
2.6 电泳 |
2.7 质粒DNA的制备 |
2.8 质粒DNA的纯化、定量与沉淀 |
2.9 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
2.10 DNA酶切片段的分离与回收 |
2.11 DNA的连接 |
2.12 质粒DNA的转化 |
2.13 根瘤菌总DNA的提取 |
2.14 DNA-DNA杂交 |
2.15 三亲本接合 |
2.16 根瘤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17 大豆温室水培试验方法 |
2.18 DNA序列分析 |
第三章 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 lrp基因的克隆 |
3.1 引言 |
3.2 HN01 lrp基因的克隆 |
3.3 HN01 lrp基因的亚克隆测序 |
3.4 HN01 lrp基因的序列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突变体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pK18mob单交换重组质粒构建 |
4.3 同源单交换构建突变体 |
4.4 讨论 |
第五章 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突变体互补株的构建 |
5.1 引言 |
5.2 互补株的构建 |
5.3 讨论 |
第六章 lrp基因在根瘤菌结瘤过程中的作用 |
6.1 引言 |
6.2 植株全部结瘤时间的检测 |
6.3 共生固氮效应的测定 |
6.4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接种根瘤菌HN01及其突变株GXHN100对大豆根系结瘤及微生物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根瘤菌的竞争结瘤研究进展 |
1.1.1 土壤环境因素 |
1.1.2 宿主植物 |
1.1.3 根瘤菌自身的竞争结瘤能力 |
1.2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技术 |
1.2.1 荧光定位杂交 |
1.2.2 BIOLOG(群落水平底物利用图谱) |
1.2.3 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 |
1.2.4 基于PCR的研究方法 |
1.3 本工作的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菌种保存 |
2.3 培养基及生长条件 |
2.4 抗生素 |
2.5 溶液、缓冲液和试剂 |
2.6 质粒DNA的制备 |
2.7 质粒DNA的纯化、定量与沉淀 |
2.8 电泳 |
2.9 试剂盒法回收DNA片段 |
2.10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11 DNA的连接 |
2.12 β-葡糖苷酸酶活性检测(β-glucuronidase,GUS) |
2.13 供试菌株 |
2.14 植物材料 |
2.15 实验处理 |
2.16 占瘤率检测 |
2.17 土壤样品的取样方法 |
2.18 土壤pH值测定:电位法 |
2.19 土壤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
2.20 土壤水分测定 |
2.21 碱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
2.22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0.5mol/LHaHCO_3法 |
2.23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NH_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
2.24 土壤样品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培养计数 |
2.25 土壤总DNA的提取 |
2.26 PCR扩增 |
2.27 DGGE凝胶电泳溶液的制备: |
2.28 DGGE电泳凝胶的制备 |
2.29 DGGE凝胶的染色 |
2.30 DGGE凝胶的分析方法 |
2.31 细菌遗传多样性的统计学分析 |
2.32 用"压碎与浸泡法"从DGGE凝胶上回收目的条带 |
第三章 GXHN100与HN01田间试验结瘤及竞争结瘤能力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GXHN100与HN01田间试验结瘤及竞争结瘤能力的研究 |
3.2.1 竞争结瘤 |
3.2.2 共生固氮效应 |
3.3 小结 |
第四章 接种根瘤菌对大豆根系土壤微生态效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取样时间大豆根系微生物数量变化 |
4.2.1 不同取样时间大豆根系细菌数量变化 |
4.2.2 不同取样时间大豆根系放线菌数量变化 |
4.2.3 不同取样时间大豆根系真菌数量变化 |
4.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研究接种根瘤菌到大豆根系土壤的微生态效应 |
4.3.1 土壤样品总DNA的提取 |
4.3.2 16SrDNA可变区V3区片断的PCR扩增结果 |
4.3.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4.4 16Sr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
4.4.1 16SrDNA PCR扩增结果 |
4.4.2 PCR产物的T/A克隆 |
4.4.3 16SrDNA文库克隆筛选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与硫代谢相关基因smrA、smrB和smrC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生物固氮研究进展 |
1.2.1 研究历史概况 |
1.2.2 根瘤菌的侵染过程 |
1.2.3 共生固氮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
1.2.4 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
1.2.5 豆科植物固氮研究的发展趋势 |
1.3 鉴定与固氮相关基因克隆的主要实验技术 |
1.3.1 分离克隆与固氮有关基因的方法 |
1.3.2 鉴定与固氮相关基因克隆的主要实验技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和质粒 |
2.2 培养基及生长条件 |
2.2.1 培养基 |
2.2.2 生长条件 |
2.2.3 菌种保存 |
2.3 抗菌素 |
2.4 溶液、缓冲液和试剂 |
2.5 质粒DNA的制备 |
2.5.1 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 |
2.5.2 大量制备质粒DNA |
2.5.3 试剂盒大量提质粒 |
2.6 质粒DNA的纯化、定量与沉淀 |
2.6.1 酚/氯仿抽提 |
2.7 电泳 |
2.8 DNA酶切 |
2.8.1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
2.9 DNA酶切片段的分离与回收 |
2.9.1 从低熔点胶中回收DNA片段 |
2.9.3 试剂盒法回收DNA片段 |
2.10 DNA的连接 |
2.11 质粒DNA的转化 |
2.12 PCR扩增DNA片段 |
2.13 根瘤菌总DNA的提取 |
2.13.1 快速提取 |
2.13.2 根瘤菌总DNA的大量提取 |
2.14 三亲本接合 |
第三章 亚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ORFa 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2 ORFb 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 ORFc 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4 ORFd 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5 ORFe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四章 突变体的构建 |
4.1 pK18mob(Pknockout vector)单交换重组质粒构建 |
4.1.1 各个ORF部分片段的克隆 |
4.1.2 部分片段的连接及转化 |
4.1.3 片段连接方向验证 |
4.2 同源单交换构建突变体 |
4.2.1 通过三亲本结合及突变体筛选 |
第五章 互补菌株的构建 |
5.1 用来作互补的片段的选择 |
5.1.1 从阳性克隆上切下合适的片段 |
5.1.2 用PCR的方法扩增合适的小片段 |
5.2 互补菌株的构建 |
第六章 突变体及互补菌株的功能验证 |
6.1 各个突变体及互补株在不同硫源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
6.2 用互补法初步验证操纵子结构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讨论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费氏中华根瘤菌nifR3-ntrBC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
1.1 前言 |
1.2 生物固氮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固氮研究的简况 |
1.2.2 我国生物固氮研究状况 |
1.3 根瘤菌的分类 |
1.4 豆科植物中固氮共生体系研究 |
1.4.1 固氮共生体系中的结瘤基因 |
1.4.2 固氮共生体系中的固氮基因 |
1.4.3 豆科植物固氮研究的发展趋势 |
1.5 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 |
1.5.1 分离克隆与固氮有关基因的方法 |
1.5.2 鉴定与固氮相关基因克隆的主要实验技术 |
1.6 nifR3-ntrBC操纵子的研究简况 |
1.6.1 ntrBC基因在其他固氮菌中的研究情况 |
1.6.2 nifR3基因在其他固氮菌中的研究情况 |
1.7 本工作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及质粒 |
2.2 植物材料 |
2.3 培养基及生长条件 |
2.3.1 培养基 |
2.3.2 生长条件 |
2.3.3 菌种保存 |
2.4 抗菌素 |
2.5 溶液、缓冲液和试剂 |
2.6 质粒DNA的制备 |
2.6.1 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 |
2.6.2 大量制备质粒DNA |
2.6.3 试剂盒大量提质粒 |
2.7.质粒DNA的纯化、定量与沉淀 |
2.7.1 酚/氯仿抽提 |
2.7.2 质粒DNA的沉淀与贮存 |
2.7.3 分光光度法测定DNA浓度 |
2.8 电泳 |
2.9 DNA酶切 |
2.9.1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
2.9.2 酶切DNA片段的CIP处理 |
2.10 DNA酶切片段的分离与回收 |
2.10.2 透析袋电泳法分离回收DNA片段 |
2.10.3 试剂盒法回收DNA片段 |
2.11 DNA的连接 |
2.11.1 载体质粒DNA的去磷酸化 |
2.11.2 DNA连接 |
2.12 质粒DNA的转化 |
2.12.1 快速制备E.coli的感受态细胞——CaCl_2法 |
2.12.2 转化反应 |
2.12.3 质粒DNA的电脉冲导入 |
2.13 PCR扩增DNA片段 |
2.17 三亲本接合和两亲本接合 |
2.17.1 三亲本接合 |
2.17.2 两亲本接合 |
2.18 β-葡糖苷酸酶活性检测 |
2.19 根瘤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0 大豆温室水培试验方法 |
2.20.1 供试菌株 |
2.20.2 植物材料 |
2.20.3 大豆水培试验 |
2.20.4 实验处理 |
2.20.5 结瘤时间观察 |
2.20.6 占瘤率检测 |
2.20.7 共生固氮效应的测定 |
第三章 nifR3-ntrBC基因的克隆及测序分析 |
3.1 重组子pGXHN305的获得 |
3.2 重组子pGXHN305的进一步测序分析 |
第四章 HN01突变体及其功能互补菌株的构建 |
4.1 同源单交换重组质粒的构建 |
4.1.1 pnifR3、pntrb、pntrc的克隆 |
4.1.2 载体的酶切、连接、转化 |
4.2 nifR3、ntrB、ntrC基因突变菌株的获得 |
4.3 互补质粒pGXHN306的构建 |
4.4 GXHNR、GXHNB、GXHNC功能互补菌株的获得 |
第五章 突变体生长情况和植株试验 |
5.1 突变体生长情况 |
5.2 植株试验 |
5.2.1 植株全部结瘤时间的检测 |
5.2.2 共生固氮效应的测定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甘肃寒旱区苜蓿根瘤菌促生能力影响因子分析及高效促生菌株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1 苜蓿根瘤菌的研究历史 |
2 苜蓿根瘤菌的研究现状 |
2.1 苜蓿根瘤菌资源调查 |
2.2 苜蓿根瘤菌的应用研究 |
2.3 根瘤菌固氮机理的研究 |
2.4 根瘤菌分类研究 |
2.5 根瘤菌的固氮测定技术研究 |
2.6 根瘤菌的筛选研究 |
2.7 根瘤菌鉴定与检测方法研究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目标 |
4 研究地点与自然概况 |
4.1 研究地点及采样点 |
4.2 自然概况 |
5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1 研究材料 |
5.2 研究方法 |
6 研究内容 |
6.1 苜蓿根瘤菌的调查 |
6.2 苜蓿根瘤菌的分离与纯化 |
6.3 根瘤菌固氮、溶磷、分泌植物生长素能力测定 |
6.4 根瘤菌生态适应性测定 |
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苜蓿根瘤菌的调查、分离及回接鉴定 |
1 根瘤菌的调查 |
1.1 调查区域和苜蓿品种 |
1.2 调查方法 |
2 根瘤菌的分离 |
2.1 分离培养基 |
2.2 根瘤菌分离 |
2.3 根瘤菌纯化 |
3 根瘤菌回接 |
3.1 回接培养液 |
3.2 种子催芽 |
3.3 培养基质准备 |
3.4 接种及培养 |
4 结果 |
4.1 调查结果 |
4.2 根瘤菌分离与回接筛选 |
4.3 根瘤菌的培养特性 |
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苜蓿根瘤菌结瘤能力的影响因子分析 |
1 方法 |
1.1 抽样与数据采集 |
1.2 影响因子分析的原理与步骤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根瘤菌有效性差异分析 |
2.1.1 不同苜蓿品种根瘤数与根瘤重的差异分析 |
2.1.2 不同季节苜蓿根瘤数与根瘤重的差异分析 |
2.1.3 不同类型土壤苜蓿根瘤数与根瘤重的差异分析 |
2.2 苜蓿根瘤菌有效性管理目标及影响因子的权重分析 |
2.2.1 苜蓿根瘤菌有效性管理目标 |
2.2.2 宿主植物的权重分析 |
2.2.3 苜蓿根瘤菌的季节因子权重分析 |
2.2.4 苜蓿根瘤菌的土壤因子权重分析 |
2.2.5 影响苜蓿根瘤菌有效性的因子组合权重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苜蓿根瘤菌固氮能力研究及高效固氮菌株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固氮能力的测定 |
1.2.1 低氮培养基的制备 |
1.2.2 标准悬浮菌液的制备 |
1.2.3 试验设计 |
1.2.4 播种与接种 |
1.2.5 菌株对苜蓿生长的影响观察 |
1.2.6 固氮量的测定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定结果与差异显着性分析 |
2.1.1 供试菌株对紫花苜蓿全氮量和固氮量的影响 |
2.1.2 供试菌株对紫花苜蓿生长量的影响 |
2.1.3 菌株对苜蓿生物量、全N量、15N含量及固N量地上地下分布的影响 |
2.1.4 不同苜蓿品种来源菌株对紫花苜蓿全氮量和固氮量的影响 |
2.1.5 不同地区来源菌株对苜蓿全氮量和固氮量的影响 |
2.1.6 不同地区来源菌株对紫花苜蓿生长量的影响 |
2.2 土壤理化因子对苜蓿根瘤菌株固氮能力影响的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 |
2.3 供试菌株固氮能力综合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苜蓿根瘤菌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研究及高效溶磷、分泌生长素菌株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溶磷能力测定 |
1.3 分泌生长素能力测定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溶磷能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2.1.1 溶磷能力测定结果与差异显着性分析 |
2.1.2 土壤理化因子对菌株溶解有机磷能力影响的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 |
2.2 分泌生长素能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1 测定结果与差异显着性分析 |
2.2.2 土壤理化因子对菌株分泌生长素能力影响的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 |
3 菌株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综合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苜蓿根瘤菌抗逆能力研究及抗逆性菌株筛选 |
1 供试菌株采样地土壤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基础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苜蓿根瘤菌株耐盐性 |
3.1.1 不同地区苜蓿根瘤菌株耐盐性 |
3.1.2 不同苜蓿品种根瘤菌株耐盐性 |
3.2 苜蓿根瘤菌株耐酸碱性 |
3.2.1 不同地区苜蓿根瘤菌株耐酸碱性 |
3.2.2 不同苜蓿品种根瘤菌株耐酸碱性 |
3.3 苜蓿根瘤菌株抗热抗寒能力 |
3.3.1 不同地区苜蓿根瘤菌株耐热、耐寒能力 |
3.3.2 不同苜蓿品种根瘤菌株耐热、耐寒能力 |
4 土壤理化因子对苜蓿根瘤菌抗逆能力影响的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 |
4.1 菌株抗盐能力与土壤理化因子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 |
4.2 菌株抗酸能力与土壤理化因子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 |
4.3 菌株抗碱能力与土壤理化因子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 |
4.4 菌株耐热能力与土壤理化因子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 |
4.5 菌株耐寒能力与土壤理化因子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 |
5 苜蓿根瘤菌株抗逆能力综合分析 |
6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复合功能菌株筛选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不能利用脯氨酸为惟一碳氮源生长的费氏中华根瘤菌突变株的筛选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突变体的构建 |
2.2 Tn5 gusA5插入位点的定位 |
2.3 部分文库构建及筛选 |
2.4 突变体GXHNl00的互补 |
2.5 GXHNl00结瘤时间延迟, 结瘤效率、结瘤竞争性下降 |
3 讨论 |
(9)苜蓿快生根瘤菌Rm1021鸟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1 前言 |
1.2 生物固氮简介 |
1.3 共生固氮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
1.4 竞争结瘤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
1.5 豆科植物固氮研究的发展趋势 |
1.6 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 |
1.7 与共生固氮相关的鸟氨酸代谢 |
1.8 本工作目的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菌株与质粒 |
2.2 培养基及生长条件 |
2.3 抗生素 |
2.4 溶液、缓冲液和试剂 |
2.5 质粒DNA的制备 |
2.6 质粒DNA的纯化、定量与沉淀 |
2.7 聚合酶链式反应 |
2.8 电泳 |
2.9 DNA酶切 |
2.10 DNA酶切片段的分离与回收 |
2.11 DNA的连接 |
2.12 质粒DNA的转化 |
2.13 根瘤菌总DNA的提取 |
2.14 DNA-DNA杂交 |
2.15 三亲本结合 |
2.16 PK18nob诱变野生型菌染色体DNA |
2.17 DNA序列分析 |
第三章 同源单交换重组质粒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pK18mob(Pknockout vector)单交换重组质粒构建 |
3.2.1 SMC01053/DH5a构建 |
3.2.2 SMC02124/DH5a构建 |
3.2.3 SMC02123/DH5a构建 |
3.2.4 SMC02122/DH5a构建 |
3.2.5 SMC01054/DH5a构建 |
3.3 测序结果及比较 |
3.4 讨论 |
第四章 苜蓿根瘤菌Rm1021突变体构建 |
4.1 引言 |
4.2 突变体构建 |
4.2.1 三亲本接合及电转化 |
4.2.1.1 三亲本接合 |
4.2.1.2 电转化 |
4.2.2 筛选 |
4.3 突变体验证 |
4.4 突变体的生长情况 |
4.5 结果 |
4.6 讨论 |
第五章 互补菌的构建 |
引言 |
5.1 互补菌株构建 |
5.1.1 三亲本接合法 |
5.1.2 电转化法 |
5.2 验证 |
5.2.1 r SMC02123/Rm1021互补验证 |
5.2.1.1 r SMC02123/Rm1021酶切验证 |
5.2.1.2 r SMC02123/Rm1021鸟氨酸生长 |
5.2.1.3 r SMC02123/Rm1021脯氨酸生长 |
5.2.2 r SMC02122/Rm1021互补验证 |
5.2.2.1 r SMC02122/Rm1021酶切验证 |
5.2.2.2 r SMC02122/Rm1021鸟氨酸生长 |
5.2.2.3 r SMC02123/Rm1021脯氨酸生长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生态区苜蓿根瘤菌对宿主竞争结瘤能力变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2 供试材料 |
2.2.1 供试苜蓿及其相应的根瘤菌菌株 |
2.2.2 抗生素 |
2.2.3 基本培养基 |
2.2.4 培养用品 |
2.2.5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根瘤菌的纯化和标记 |
2.3.2 植物培养方法 |
2.3.3 实验设计和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耐药能力检测和抗药突变菌株的获得 |
3.2 不同生态区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的变异 |
3.2.1 不同培养条件下各根瘤菌菌株竞争结瘤能力 |
3.2.2 不同培养条件各根瘤菌菌株的双感染或多感染发生率 |
3.3 不同根瘤菌菌株的固氮能力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课题 |
四、利用Tn5 gusA5对大豆慢生根瘤菌lrp基因的诱变(论文参考文献)
- [1]代尔夫特菌MTQ3拮抗相关基因tetR的克隆及功能验证[D]. 彭爱琴.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2]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D]. 肖文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1)
- [3]费氏中华根瘤菌HNO1 lrp基因的研究[D]. 陈钢. 广西大学, 2007(05)
- [4]接种根瘤菌HN01及其突变株GXHN100对大豆根系结瘤及微生物生态的影响[D]. 梁善范. 广西大学, 2007(05)
- [5]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与硫代谢相关基因smrA、smrB和smrC的研究[D]. 曹永强. 广西大学, 2006(12)
- [6]费氏中华根瘤菌nifR3-ntrBC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特性[D]. 龚焘. 广西大学, 2006(12)
- [7]甘肃寒旱区苜蓿根瘤菌促生能力影响因子分析及高效促生菌株筛选研究[D]. 师尚礼.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4)
- [8]不能利用脯氨酸为惟一碳氮源生长的费氏中华根瘤菌突变株的筛选及鉴定[J]. 黄胜,柏学亮,马庆生,唐咸来,武波. 科学通报, 2004(20)
- [9]苜蓿快生根瘤菌Rm1021鸟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研究[D]. 董冰雪. 广西大学, 2004(04)
- [10]不同生态区苜蓿根瘤菌对宿主竞争结瘤能力变异的研究[D]. 何庆元. 西南农业大学, 2004(03)
标签:根瘤菌论文; 微生物培养基的类型论文; 生物固氮论文; 固体培养基论文; 质粒抽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