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发点鉴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多发点鉴别,网络时空核密度估计
多发点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志,王立君[1](2019)在《基于网络时空核密度的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事故多发点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治理对象,如何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对其进行高效鉴别是研究热点。以华东某地为研究区域,以2013~2015年该研究区域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时空道路网络为视角,通过路网匹配和路网裁剪形成事故时空子路段,提出一种基于交通事故场景的网络时空核密度估计值作为鉴别指标,用累计频率法和零膨胀的负二项回归模型确定鉴别阈值的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牛志鹏,祁首铭,吴东玲,刘文佳,廉冠[2](2018)在《考虑系统聚类的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高原地区公路交通环境,提高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的准确性,结合云南省2010—2015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高原地区公路交通事故形态及时空分布特征;以百万车公里事故率和当量事故次数为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法鉴别高原地区公路交通事故;并以昆石高速公路为实例进行分析,鉴别出11个事故多发点段,且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高原地区公路交通事故多发在冬春季,一天中下午及傍晚时分事故率较高;在空间分布上,高原地区县乡道路事故较为高发;从事故形态看,发生正面碰撞、刮撞行人的事故数量约占事故总数的57%,为高原地区的主要事故主要形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王钱[3](2018)在《基于改进累计频率曲线法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交通事故总量仍然很大,特别是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论文就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展开研究,以尽可能减少和防止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改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论文首先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的事故特点,事故在时间、空间、形态上的分布规律以及事故诱因。然后对比研究了国内外传统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及其适用性,针对传统鉴别方法的不足,结合高速公路事故特点及数据采集的具体情况,提出鉴别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的新方法,即改进累计频率曲线法。该方法以传统累计频率曲线法为基础,采用当量事故数计算,利用滑动窗口法分段,通过绘制每公里当量事故数的累计频率散点图,并运用Origin软件拟合,最终得出相应的累计频率曲线。取累计频率刚好达到80%、95%时的当量事故数N_(80)、N_(95)作为临界值,提取事故多发点及潜在事故多发点。以京沪高速河北段的事故调研数据为基础进行实例验证,对比分析传统累计频率曲线法与改进累计频率曲线法鉴别结果的差异性,得出改进累计频率曲线法对线形单元划分更合理、鉴别结果更客观的结论。论文在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的成因问题上,基于一种无监督的模糊聚类法,即FCM聚类法,对各种事故成因展开分析,确定出主要成因、次要成因、诱导成因及隐患成因。最后,结合事故多发点的事故成因,从人、车、路及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可行的治理对策。论文研究成果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提供了技术参考,对改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的交通安全现状,提升高速公路整体的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7)
王海,李瑞敏[4](2016)在《缓冲区分析方法在事故多发点鉴别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路事故多发点鉴别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缓冲区分析技术的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在对叁类"异常数据"进行清洗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点缓冲区分析方法,即采取"变长半径的点缓冲区分析"和"迭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事故多发点鉴别。将该方法在某城市部分交通事故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有关交通事故的3个多发区域和2个多发路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的缓冲区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有效的道路事故多发点鉴别。(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6年01期)
王龙健,成嘉琪[5](2015)在《累计频率法鉴别道路事故多发点中单位取样长度的限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道路事故多发点的鉴别精度,对大广(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江西泰赣(泰和—南康)段近5年的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归纳,利用累计频率曲线法对不同单位取样长度下道路事故多发点进行鉴别,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鉴别精度随单位取样长度的减小而提高;根据临界事故密度及道路设计速度确定了单位取样长度的取值范围,并提出了推荐范围。(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5年05期)
郭洪,刘珍琳,马彦婷[6](2015)在《京台高速长大纵坡路段事故多发点鉴别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京台高速长清段长大纵坡路段公路运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运用累计频率法对事故多发点进行鉴别并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事故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路线形以及车辆超速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长大纵坡综合安全设施设置提供基础数据,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也可运用于其他相似路段。(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5年09期)
陈燕芹[7](2015)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居高不下。仅2013年,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次数占据总数的42.39%,受伤人数占据总数的40.97%。近年来,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统计分析,很少综合考虑道路、环境等因素对事故的影响。因此,结合具体道路环境与事故案例,研究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可以从根源上找到事故的影响因素以及事故多发位置,对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分析比较现有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事故多发点进行分析。采用最小离差平方和聚类法对整个城市路网中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找到路网中危险性较高的道路。针对某一具体道路,采用DBSCAN的空间聚类法和累计频率曲线法对其进行事故多发点分析,找到该条道路中的事故多发点(或路段)。其次,从人文地理、路网概况、交通运输与交通事故四个方面分析了西安市的交通现状。并从人、车、路、环境以及管理等方面,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西安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其事故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得到了影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因素。最后,在收集整理西安市2014年事故案例的基础上,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以西安市为例,采用最小离差平方和聚类法分析整个路网中的道路交通事故,找到西安市危险性较高的道路。针对具体道路,以富鱼路为例,采用DBSCAN空间聚类法和累计频率曲线法对其进行分析,找到该条道路中的事故多发点(或路段)。(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5-05-06)
王海[8](2014)在《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害。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交通事故也呈现多发的态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交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是鉴别出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路段、区域),分析其主要的成因要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交通治理措施,从而提升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等层面应用空间分析技术重点研究了事故多发点的鉴别、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内容。论文首先探讨了国内外学者在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与成因分析,以及空间分析方法在其它专业领域的应用成果,并梳理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本研究所要使用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技术对“不完整的、错误的、重复的”叁大类“事故脏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避免因为事故数据的不完备性影响事故多发点鉴别和成因分析的准确性,并提出采取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多维数据模型进行有序、层次性存储。针对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首先结合事故多发点鉴别及成因分析的需求,介绍了缓冲区分析、迭置分析和核密度聚类叁种空间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方法。之后结合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及成因分析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叁种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方法,包括“变长半径的点缓冲区分析”和“迭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优化窗宽的核密度聚类”的方法。之后基于交通管理部门在杭州市区范围一段时期内采集到的交通事故原始数据,应用提出的叁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区域内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的鉴别,进而分析了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成因,并对不同方法的鉴别、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应用改进的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与成因分析,能够有效地对事故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为日益严峻的交通安全问题研究做出一定的探索。而且,将来可以继续在交通事故预测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4-12-01)
李觅佳[9](2014)在《基于不良天气因素影响下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受到地质情况、道路线形的限制,再加上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论文依据大广高速泰赣段1853起事故统计数据,对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及其成因分析开展了研究工作。论文首先对不利气候等因素对山区高速公路安全事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因不利气候条件下道路抗滑性和能见度的降低这两方面对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总结,给出了改善措施。论文在对传统的交通事故多发点的甄别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变点分析方法,运用4种传统鉴别方法和变点分析法对泰赣高速研究路段事故多发点进行了甄别分析,判别出大广高速泰赣研究路段K2951–K3045段的事故多发点,聚类为10个事故多发路段群。并根据计算结果将变点分析法与传统甄别方法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变点分析方法的优势。论文分析了雨、雪、雾等不良天气条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对应于雾天环境下的山区高速公路管理及预警系统的建立,以及安全设施设置。并简要探讨了我国目前山区高速道路安全审计发展的现状。本研究相关成果可为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与运营管理提供一定技术借鉴,对平原区等其它类型高速公路的安全保障有同样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6-06)
黄曦[10](2013)在《城市下穿隧道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事故等现象频发,城市下穿隧道的修建可以一定程度完善路网结构,减缓拥堵,对城市下穿隧道交通安全事故多发点鉴别的研究十分重要,可以给交通管理者提供指导,通过分析适合于城市下穿隧道实际情况,利用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法设计了城市单一隧道道路段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并以成都市2011年主要下穿隧道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对成都市城市下穿隧道中的事故多发点鉴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指出了城市下穿隧道交通事故多发点和多发段,使城市交通管理者可以以此为安全管理重点,增加管理效率。(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28期)
多发点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改善高原地区公路交通环境,提高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的准确性,结合云南省2010—2015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高原地区公路交通事故形态及时空分布特征;以百万车公里事故率和当量事故次数为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法鉴别高原地区公路交通事故;并以昆石高速公路为实例进行分析,鉴别出11个事故多发点段,且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高原地区公路交通事故多发在冬春季,一天中下午及傍晚时分事故率较高;在空间分布上,高原地区县乡道路事故较为高发;从事故形态看,发生正面碰撞、刮撞行人的事故数量约占事故总数的57%,为高原地区的主要事故主要形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发点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1].王颖志,王立君.基于网络时空核密度的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J].地理科学.2019
[2].牛志鹏,祁首铭,吴东玲,刘文佳,廉冠.考虑系统聚类的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
[3].王钱.基于改进累计频率曲线法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研究[D].长安大学.2018
[4].王海,李瑞敏.缓冲区分析方法在事故多发点鉴别的应用研究[J].公路工程.2016
[5].王龙健,成嘉琪.累计频率法鉴别道路事故多发点中单位取样长度的限定[J].公路与汽运.2015
[6].郭洪,刘珍琳,马彦婷.京台高速长大纵坡路段事故多发点鉴别及成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
[7].陈燕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
[8].王海.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及成因分析[D].清华大学.2014
[9].李觅佳.基于不良天气因素影响下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D].长安大学.2014
[10].黄曦.城市下穿隧道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