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风对青野季吉的超越(论文文献综述)
罗振亚[1](2021)在《理论渊源与创作催发:日本因素对于“七月诗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七月诗派"领袖胡风深受厨川白村的"精神的伤害"观、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和秋田雨雀的"主观战斗精神"说熏陶,将文艺与生活、精神与意志支撑、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创作原则等观念,渗透于《七月》等刊物的编辑过程和自身诗学体系构建,影响了"七月诗派"激越、奔放、崇高风格的塑造;作为"他者"的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催发了"七月诗派"浓郁的民族情绪,使其创作指向"民族国家"形象与话语的建构";七月诗派"的抒情获得了明确的目标与背景,审美格调随之愈加宏大悲壮。
谭田甜[2](2021)在《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从五四时期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直至两次国内革命,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在文化领域一直起着先驱作用。其间,他遭遇了革命的苦闷,产生了自我怀疑。在各种文艺思潮和革命文艺论争的冲击下,他翻译、学习外国革命文艺理论,通过“扬弃”,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革命文艺思想。从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各文学团体就无产阶级文学展开论争时,鲁迅就在不断的学习中探索、形成、完善其革命文艺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利用新的革命文艺理论不断更新、丰富其创作,充分体现了其革命文艺思想。本文将对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形成的国内外缘由、具体内涵以及在其创作中的体现进行阐述。第一章讨论了鲁迅革命文艺思想产生的国内缘由。要研究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土壤。鲁迅革命文艺思想的形成既受到“文学革命”的影响,又受到“革命文学”的影响,而其中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是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同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下,尤其是左翼文坛与各文化团体之间的论争,促使鲁迅进一步完善其革命文艺思想。第二章论述了鲁迅革命文艺思想产生的国际缘由。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备受压迫的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理论武器,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此展开。文艺领域的革命也随之而来,日本、中国纷纷加入世界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在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中,各文化团体利用苏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对鲁迅进行攻击,于是鲁迅开始学习、译介苏俄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托洛茨基等的革命文艺理论进行反攻。另外,许多攻击者是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攻击也带有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的痕迹。因此,鲁迅也对日本革命文艺理论进行了译介、学习和“扬弃”。第三章分析了鲁迅革命文艺思想的具体内涵。在国内外革命文艺理论的洗礼下,在各种文艺论争的冲击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影响下,鲁迅逐渐形成、完善其革命文艺思想。首先,提出独特的文艺本质论,主张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文艺来源于生活等理论。其次,是创作论,鲁迅主张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美化”,还对题材选取以及典型人物创作等提出了新颖的主张。最后,他对文艺批评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第四章剖析了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在其创作中的体现。学习文艺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文艺创作实践。鲁迅在研究革命文艺理论的同时,也积极地利用这些理论进行创作。这些创作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其革命文艺思想:一是革命文艺观下的叙事选择,着重选取反映现实的大众化题材。二是人物形象刻画技巧,主要刻画不同的阶级人物,重点表现不同人物的典型性及个性。三是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体现在文艺影响社会的艺术构思、虚实结合的技巧以及大众化语言的应用等。本章着重论述鲁迅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性、阶级性、功利性、大众化等革命文艺思想。总而言之,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融汇了国内外各派的文艺理论,经过了千锤百炼,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革命文艺思想主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全新的文艺本质观、创作观、批评观。理论指导实践,鲁迅在形成和不断完善其革命文艺思想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小说创作,他的很多小说都体现了其革命文艺思想。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形成不易,他积极学习、寻求真理和不断追求进步的革命精神值得学习。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除了指导其创作实践外,亦丰富了中国文艺理论,指导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在当下仍然值得借鉴与学习。
付甜甜[3](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指出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江守义[4](2020)在《“左联”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三条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左联"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展开了不自觉的探索,其探索路径主要有三条:文艺追随革命、兼顾艺术和现实、政治引领文艺。前期左联主张"文艺追随革命",最终将文艺消融于革命之中,让文艺失去自身的特色;鲁迅等人则"兼顾艺术和现实",这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找微妙平衡,难以把握;瞿秋白则开启"政治引领文艺"的新路径,将文艺方向纳入政治目的,同时注重文艺自身的特性,但"政治引领"决定了政治和文艺之间的平衡取决于前者对后者的姿态。"政治引领文艺"后来被延续下去,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泽南[5](2019)在《1930年代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代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传入中国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理论曾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主要代表而广受质疑与批判。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的传播与影响,为我们反思庸俗社会学和艺术社会学学科提供了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艺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进行思考。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1930年代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过程进行概括分析。传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21年至1930年的早期译介和理论初识阶段中,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初步被译介到中国;1930年至1932年的全面译介与理论反思阶段中,弗理契的主要专着《艺术社会学》等被译介到国内,胡秋原、凌岱最早对弗理契理论进行了学术上的批判反思;1932年以后的政治性批判与论争阶段中,伴随苏联“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国内在左联与“第三种人”胡秋原之间围绕“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展开论争,呈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同理论资源的接受。第三部分通过梳理胡秋原等人对弗理契理论的接受情况,进而对1930年代中国艺术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进行反思。弗理契在《艺术社会学》《艺术社会学的任务及诸问题》等着作中系统阐述了他的艺术社会学理论,其中有关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归属、理论基础等问题的相关论述在传播与译介过程中对胡秋原、凌岱、向培良等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反映出1930年代中国学者对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反思的成果,同时也呈现出时代局限性。第四部分以苏联的“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为背景,以1930年代庸俗社会学批判为视角,重新考察左联与“第三种人”之间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论辩双方的共同基础是弗理契主义批判,而分歧在于:左联以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作为批判弗理契理论的政治标准,通过“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实现“将理论提高到列宁阶段”的目标;而胡秋原等人则坚持文艺理论中“普列汉诺夫的正统地位”,从普列汉诺夫的理论出发对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进行学理性的批判。
白玉兰[6](2018)在《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胡风研究中的“日本因子”论析》文中研究表明胡风研究既是一个老的课题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老"表现在胡风研究很早就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也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新"表现在研究者都聚焦在了胡风思想的研究上,其中"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创伤"、"现实主义文学"等方面的文章居多,而研究胡风与日本关系的成果却非常少,即使有文章论及,也都是附带提及,基本没有专门的这方面的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在一些最基础的研究上也存在不少遗憾,例如胡风的生平研究里面关于他的留日生活,
薛翠渊[7](2018)在《胡风诗歌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胡风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还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胡风从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求学时期开始写诗,此后诗歌创作活动伴随了他的一生。即便是在监狱之中,胡风都没有放弃诗歌的写作。迄今为止的胡风诗歌研究大多只停留在胡风某一阶段的诗歌上面,很少有学者全面研究胡风整个一生的诗歌创作。而且在分析胡风的诗歌作品的时候,大多数学者侧重于内容的梳理和情感的分析,美学方面谈得不多,甚至有的干脆略过不谈。再者胡风的诗歌理论其实和胡风的诗歌作品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在解读胡风具体的诗歌作品的时候,如果能够辅之以胡风的诗歌理论,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胡风诗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正是本文努力予以解决和弥补的。本文正文共分为四大部分。本文第一部分是胡风的诗歌之路,主要将胡风的诗歌创作分为青年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蒙冤时期这四个阶段,然后具体研究每个阶段胡风诗歌创作的大致情况和不同主题。本文第二部分是胡风的诗歌资源,主要研究胡风与早期中国新诗的代表潘漠华、应修人、殷夫的师承关系,以及胡风诗歌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另外还会涉及到胡风与外国诗人勃洛克和高尔基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第三部分是胡风诗歌的美学风格和语言特征。胡风青年时期的诗歌在遣词造句和情感表达方面偏向于婉约、含蓄的优美风格,而到了抗日战争开始后,胡风的诗歌在形式、内容和思想上渐趋豪放、粗犷的崇高美。在研究胡风诗歌的语言特征时,本文主要从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和语体、诗体三个方面进行。本文第四部分内容是胡风诗歌与中国新诗建设,共分两小节,第一节是胡风诗歌与“七月诗派”的形成,主要从胡风个人的诗歌创作对“七月诗派”成员的直接影响,胡风亲力亲为帮助“七月诗派”成员修改诗歌并进行理论上的指导,以及胡风作为名刊主编与着名批评家对“七月诗派”成员的提携这三个方面展开。第二节是胡风诗歌与“政治抒情诗”的构型,将以胡风的政治抒情诗《时间开始了》和《为了朝鲜,为了人类》为例,具体研究胡风的政治抒情诗是如何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诗歌与标语和口号的关系的。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选题,本文将立足于文本细读,辅之以整体性的诗歌史研究、比较研究、作品与理论对照互证等方法。通过以上的努力,企望能够给胡风诗歌的进一步研究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黄念然,高越[8](2017)在《日本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文中指出早期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就其传播特征看,一、以"重译"、"转译"、"节译"、"转述"等为基本方式;二、日本"纳普"文艺理论和"普罗列塔利亚文学"成为译介重点;三、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文艺的"触媒"作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对早期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如福本和夫的"理论斗争主义"、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藏原惟人的"新写实主义"等的吸纳,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建构了政治和大众的关键两极,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些都为当下中国文艺理论界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问题提供了反思的基础。
尹一帆[9](2016)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日本因素”》文中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逐渐成为了西方先进文化理念的亚洲聚集地。借由日本这个桥梁,中国知识分子接触并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先进成果,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早期进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早期进程具体是指1898年至1937年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文章谈早期进程中的“日本因素”,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早期进程中的“日本因素”之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标。第二部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早期进程之“日本因素”的概述。该部分主要从“日本因素”的含义、特点和形成条件三个方面揭示“日本因素”的独特性。第三部分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与日本的渊源关系。该部分通过论述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发展,揭示“俄(苏)—日—中”传播路径存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四部分介绍“日本因素”的具体呈现。该部分首先对影响中国的主要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进行归纳,其次分别论述“日本因素”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运动发展以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形成的影响作用。日本对苏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引介和发展,使整个中国掀起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热潮,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早期发展提供方向和路线。第五部分介绍“日本因素”的当代意义。该部分主要从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术语引入、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体系构建以及“日本因素”的当代启示三部分进行论述。日本作为中介,积极推动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勃兴。这一时期形成的理论成果,也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进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刘畅[10](2014)在《青野季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文中指出青野季吉是1920-1930年代日本极其活跃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他的理论曾被视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第二斗争期”的指导思想。他以“目的意识论”为核心的文艺思想在中国的革命文学发展时期对中国文坛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青野季吉文论着述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综合采用文本细读、影响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力求清晰地勾勒出青野季吉文艺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知识构成,分析研究其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状况。国内学者对青野季吉的研究并不多见,本人尝试在已有的有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对青野季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给予全面的探讨,以便对深入理解左翼文艺思想的知识构成及其所蕴含的启发与局限等等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胡风对青野季吉的超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风对青野季吉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渊源与创作催发:日本因素对于“七月诗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理论源头之一 |
二、作为他者的“日本”与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 |
三、抗战:诗歌抒情的目标与背景 |
结语 |
(2)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形成的国内缘由 |
第一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
一、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影响 |
二、“革命文学”的提出 |
三、革命文学论争 |
第二节 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 |
一、左翼文艺与自由主义文艺的冲突 |
二、文艺自由辩论 |
三、“两个口号”的论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形成的国际缘由 |
第一节 苏俄文艺理论对鲁迅的影响 |
一、普列汉诺夫对鲁迅的影响 |
二、卢那察尔斯基对鲁迅的影响 |
三、托洛茨基对鲁迅的影响 |
第二节 日本文艺理论对鲁迅的影响 |
一、片上伸对鲁迅的影响 |
二、青野季吉对鲁迅的影响 |
三、蔵原惟人对鲁迅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鲁迅革命文艺思想的具体内涵 |
第一节 本质论:“万不要忘记它是艺术” |
一、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影印” |
二、文艺的功利性 |
三、文艺的阶级性 |
四、文艺的形象性与情感性 |
第二节 创作论:“依傍和模仿,绝不能产生真艺术” |
一、文艺的“美化”与真实 |
二、文艺创作的题材 |
三、艺术典型的创造 |
第三节 批评论:“坏处说坏,好处说好” |
一、批评标准 |
二、批评方法 |
三、批评家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在其创作中的体现 |
第一节 鲁迅革命文艺观下的叙事选择 |
一、从时代洪流里汲取 |
二、从熟悉生活里开掘 |
三、题材大众化,多样性 |
第二节 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刻画艺术 |
一、知识分子形象 |
二、民众形象 |
第三节 鲁迅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以文艺影响社会为出发点的艺术构思 |
二、客观真实与艺术加工相结合的创作技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3)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三 研究现状分析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
三 原创性 |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左联”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三条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追随革命 |
二、兼顾艺术和现实 |
三、政治引领文艺 |
四、对三条路径的反思 |
(5)1930年代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0.1.1 艺术社会学反思与庸俗社会学批判 |
0.1.2 庸俗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0.1.3 三十年代知识分子与庸俗社会学 |
0.2 本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
1 1930年代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概述 |
1.1 早期译介与理论初识阶段(1921-1930) |
1.2 全面译介与理论反思阶段(1930-1932) |
1.3 政治性批判与论争阶段(1932年以后) |
2 弗理契与1930年代中国艺术社会学学科反思 |
2.1 艺术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 |
2.1.1 “一般社会学之一部”:弗理契对艺术社会学学科属性的界定 |
2.1.2 胡秋原与凌岱对艺术社会学学科属性的反思 |
2.2 唯物史观艺术论与“科学的艺术社会学” |
2.2.1 唯物史观艺术论与艺术社会学的复杂联系 |
2.2.2 胡秋原与向培良对艺术社会学理论基础的反思 |
2.3 艺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限度 |
2.3.1 弗理契论现代艺术与无产阶级艺术 |
2.3.2 1930年代艺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局限 |
3 弗理契与1930年代中国庸俗社会学批判 |
3.1 庸俗社会学思潮与“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 |
3.1.1 “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前的庸俗社会学 |
3.1.2 “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与庸俗社会学的政治性批判 |
3.2 中国1930年代“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论争 |
3.2.1 关于普列汉诺夫和弗理契理论关系的论争 |
3.2.2 关于弗理契主义批判的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论争 |
3.2.3 关于“普列汉诺夫正统”和“理论的列宁阶段”的论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胡风研究中的“日本因子”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胡风文艺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
二、胡风与外国思想文化的关系研究 |
三、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日本 |
四、结语 |
(7)胡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胡风诗歌研究综述 |
第二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胡风的诗歌之路 |
第一节 “我从田间来”——青年时期的诗歌及其主题 |
第二节 “为祖国而歌”——抗战时期的诗歌及其主题 |
第三节 “时间开始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诗歌及其主题 |
第四节 “沉潜的声音”——蒙冤时期的诗歌及其主题 |
第二章 胡风的诗歌资源 |
第一节 胡风诗歌与早期中国新诗 |
第二节 胡风诗歌与古典诗词 |
第三节 胡风诗歌与外国文学 |
第三章 胡风诗歌的美学风格与语言特征 |
第一节 胡风诗歌的美学风格 |
第二节 胡风诗歌的语言特征 |
第四章 胡风诗歌与中国新诗建设 |
第一节 胡风诗歌与“七月诗派”的形成 |
第二节 胡风诗歌与“政治抒情诗”的构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日本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学界传播早期日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 |
二、中国文艺界译介早期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的基本特点 |
三、左翼文艺运动对早期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吸纳 |
1. 福本和夫的“理论斗争主义”。 |
2. 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青野季吉的“目 |
3. 藏原惟人的“新写实主义”。 |
四、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影响 |
1. 高度重视文学的阶级性和政治功能。 |
2. 提倡文艺大众化。 |
(9)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日本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背景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早期进程之“日本因素” |
第一节“日本因素”的含义 |
一、“日本因素”的内涵 |
二、“日本因素”的意义 |
第二节“日本因素”的特点 |
一、本质特点 |
二、具体特性 |
第三节“日本因素”的形成条件 |
一、主观条件 |
二、客观条件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与日本的渊源 |
第一节 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兴起 |
二、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流变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
第三节“日本因素”的中介性 |
一、“俄(苏)—日—中”模式 |
二、俄(苏)、中、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同源性 |
第三章“日本因素”的具体呈现 |
第一节 影响中国的主要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 |
一、青野季吉与“目的意识论” |
二、藏原惟人与“无产阶级写实主义论” |
第二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运动发展的“日本因素” |
一、中国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 |
二、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形成的“日本因素” |
一、中国现实文艺观的形成 |
二、中国大众文艺观的形成 |
第四章“日本因素”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术语引入 |
一、“日源新语”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二、“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 |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体系构建 |
一、蔡仪与中国现代文论体系的构建 |
二、周扬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构建 |
第三节“日本因素”的当代启示 |
一、文艺与政治 |
二、西化与本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青野季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青野季吉的生平及着作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第一章 青野季吉与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
第一节 青野季吉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的地位 |
第二节 青野季吉的文艺思想 |
第三节 青野季吉文艺思想的来源 |
第二章 1920-1930年代青野季吉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
第一节 青野季吉在中国的译介 |
第二节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对青野季吉的接受 |
第三节 1930年代文艺论争时期对青野季吉的批判 |
第三章 青野季吉与现代中国文学 |
第一节 青野季吉与鲁迅 |
第二节 青野季吉与胡风 |
第三节 青野季吉与现代中国文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胡风对青野季吉的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渊源与创作催发:日本因素对于“七月诗派”的影响[J]. 罗振亚. 求是学刊, 2021(06)
- [2]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研究[D]. 谭田甜. 湖北民族大学, 2021
- [3]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4]“左联”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三条路径[J]. 江守义.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0(02)
- [5]1930年代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D]. 吴泽南. 辽宁大学, 2019(01)
- [6]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胡风研究中的“日本因子”论析[J]. 白玉兰. 百家评论, 2018(04)
- [7]胡风诗歌研究[D]. 薛翠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日本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J]. 黄念然,高越. 长江学术, 2017(02)
- [9]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日本因素”[D]. 尹一帆.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4)
- [10]青野季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D]. 刘畅. 厦门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