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5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要求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意味着届时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范围更加广泛、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高。社会力量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本文从社会力量这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困境,侧重能力提升,对提升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路径进行探索,力图为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社会力量;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一、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困境
1.社会力量自身条件不成熟,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限
“能力是承担的前提”在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相当适用。社会力量自身能力弱小,就遑论积极主动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了。我国社会力量自身条件的不成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力量经济支撑不够稳固。目前来说我国社会力量中存在着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和组织,它们大都在起步或发展阶段,企业和组织内部不够成熟,自然缺乏稳定且多样化的资金来源。
二是社会力量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不足。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承接力差是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缺乏安全的生产环境、完善的生产设备、专业的生产人员和科学的生产制度,难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和管理。
三是社会力量抗风险能力较弱。中小企业的抗压、抗风险能力弱小,对于风险缺乏防范意识,忽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在风险发生时无力应对,断送社会力量自身生命不在少数,更无暇顾及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了。
2.社会力量支持政策不健全,供给公共文化服务动力不足
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要想获得快速长足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科学和加快形成社会监督、法制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全面监管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
完善更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法律对于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给予的是最具权威性、最不容侵犯的保障。国家对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合法权益和应尽职责进行统一规范,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力量的性质、组织权限、组织义务、活动范围以及社会力量自身合法地位、组织形式等给予最权威的法律保护。
当前我国社会力量监管体制不完善最明显的表现在于监管意识薄弱、监管效率低下以及监管工具落后三个方面。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大部分退出,转交给市场和社会力量,这样容易导致政府责任的淡化。尽管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时的主体在于社会力量,但政府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对于社会力量在各自职能领域内不同层次的监督、登记审批、信息披露、日常监管等仍然存在且相互独立,缺乏共通性,极大地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监管工具偏重于登记审批等程序工作,忽视了日常监管、业务监管、活动监管等方面的重要性,社会监督、法制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仍未形成。
提供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过程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行补贴,促使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能够顺利有序地展开。差别税收优惠,根据不同所有制企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不同社会力量的服务性质和活动领域,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满足政府对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支持。
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我国当前在政府对社会力量各个企业或组织的收入征税制度,以及公益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两方面明显存在问题。另外,我国政府更加重视财政收入情况,所以我国对于企业的公益捐赠,采取的是不完全税收优惠政策,这也大大削弱了企业主动供给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3.社会力量监管体制不完善,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心缺乏
民主的管理以及一个健全的、科学的政策框架。目前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无法为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足够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提升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路径探索
1. 注重社会力量自身内部建设,提升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在众多报道中,德国友人关于画家另一段评价,我甚为欣赏。他们指出:“画家笔下的人物表现了中国北方人民的勤劳和质朴、豪爽和真诚,它是植根在那块土地上的画家,每张作品都散发着北方人的性格气质,以及黑色土地的芬香。雄浑的气势又与结实细腻的深入刻画相结合,具有一种德国近年来少见的特有风格和深邃的功力,表现了画家的敏锐观察力。一代了不起的表现人的艺术大师,正在成长和成熟起来!”这段话道出了我的心声。
提高社会力量自身生产水平。社会力量生产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环境专业化,干净、整洁、分布合理、排列有序、便于操作的生产环境为生产人员提供优质生产结果创造条件;二是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设备,以及现代化、科技化的生产技术使社会力量供给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可能;三是生产人员专业化,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社会力量强化内部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
夯实社会力量自身经济基础。财政资金是制约我国社会力量发展的重要“瓶颈”,社会力量应多方位、多途径地广泛吸收来自社会各界的有效资金,如通过社政合作获得财政补贴、通过跨国交流与合作获得国外资金来源、通过扩大社会力量认知度与公信力获得民间捐赠等多种资金来源渠道获取资金,巩固社会力量自身财政能力。
2.加快完善政府支持, 加固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微波加热预处理后的试样采用自然冷却或水冷却后进行磨矿试验。未处理样品、微波加热预处理后自然冷却的样品、微波加热预处理后水冷却的样品的磨矿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在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再者,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社会力量合法权益的维护和日常工作监管方面还有所欠缺,使得社会力量在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缺乏连贯性和规范性。
3. 强化政府部门监管力度,规范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行为
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政府对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审核管理,建立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考核制度,尽量细化考评指标,并保证考评过程公开透明,考评结果公正有效。建立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问责机制,对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的年检资料、财务信息、项目实施情况等,进行不定期抽查或持续关注,对质量不达标的,坚决执行必要的问责。
服务态度决定了服务的实施质量,为了保证高服务质量,必须先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应该转变仅遵医嘱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的观念和态度,将积极性和主动性融入到产科护理工作中,在护理工作开展时始终保持积极的热情,坚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满足患者的各项护理服务需求为目的开展护理工作[4]。只有转变理念及态度,才能够转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患者也更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实现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
二、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要达至上述目标,就必须要调动村民和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深度参与,在文本中彰显民间立场,赋予村落民俗志书写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真正的村落民俗志,既应以写实笔法呈现真实村落生活,向社会提供一份可信的国情资料,其书写过程本身又构成一种社会实践,促进村民在当代乡村文化传承乃至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自觉行动,探索在政府和民间搭建起关于当代社会发展的磋商平台。
创新社会监督途径。社会监督是最广泛的监督,要求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时做到公正公开,社会力量中有一部分属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通过公开其财务信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展、组织内部管理等,以便开展有效的社会监督。加快形成社会监督、法制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全面监管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6-0088-01
标签:力量论文; 社会论文; 文化论文; 能力论文; 社会监督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第6期论文;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