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前侧设有三个导线管,每个导线管中均设有一根充电线,每个充电线的端部连接有一个充电头,机壳的内部设有蓄电池和电源模块,蓄电池通过电源模块与各充电线电连接;充电线卷绕在一个卷线盘的外周,卷线盘的一侧设有一个自锁部件,自锁部件包括一根同轴设置在卷线盘的一侧的转轴,卷线盘通过该转轴设置在机壳的内部,该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中,通过自锁部件能够防止充电线拉扯过猛发生松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充电装置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机壳的前侧设有三个导线管,每个导线管中均设有一根充电线,每个充电线的端部连接有一个充电头,机壳的内部设有蓄电池和电源模块,蓄电池通过电源模块与各充电线电连接;充电线卷绕在一个卷线盘的外周,卷线盘的一侧设有一个自锁部件,自锁部件包括一根同轴设置在卷线盘的一侧的转轴,卷线盘通过该转轴设置在机壳的内部,且机壳的两侧内壁设有一个竖向设置的移动槽,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移动槽的内部,转轴的端部与移动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三弹簧,卷线盘的另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转盘,转盘的外侧设有一个销轴,销轴处设有一个离合器杆,离合器杆的前端为凸起,且该凸起位于转盘的边缘,离合器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离合器杆的后端通过该第一弹簧连接有一个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转盘上,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转盘同轴设置有一个凸轮,凸轮与转轴铰接,且绕着转轴转动,转轴还同轴设置有棘轮,棘轮的下方设有棘爪,棘爪固定在机壳的内壁,棘爪与棘轮啮合,棘爪位于凸轮的一侧,且与棘轮位于凸轮的同侧,棘爪上设有一个弧形导槽,弧形导槽的内部设有一个滑动销,滑动销固定在凸轮的凸起部,凸轮的凸起部的上端设有一根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端设有定位块,第二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机壳的底部设有四个移动部件。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机壳的前侧设有三个导线管,每个导线管中均设有一根充电线,每个充电线的端部连接有一个充电头,机壳的内部设有蓄电池和电源模块,蓄电池通过电源模块与各充电线电连接;
充电线卷绕在一个卷线盘的外周,卷线盘的一侧设有一个自锁部件,自锁部件包括一根同轴设置在卷线盘的一侧的转轴,卷线盘通过该转轴设置在机壳的内部,且机壳的两侧内壁设有一个竖向设置的移动槽,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移动槽的内部,转轴的端部与移动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三弹簧,卷线盘的另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转盘,转盘的外侧设有一个销轴,销轴处设有一个离合器杆,离合器杆的前端为凸起,且该凸起位于转盘的边缘,离合器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离合器杆的后端通过该第一弹簧连接有一个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转盘上,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转盘同轴设置有一个凸轮,凸轮与转轴铰接,且绕着转轴转动,转轴还同轴设置有棘轮,棘轮的下方设有棘爪,棘爪固定在机壳的内壁,棘爪与棘轮啮合,棘爪位于凸轮的一侧,且与棘轮位于凸轮的同侧,棘爪上设有一个弧形导槽,弧形导槽的内部设有一个滑动销,滑动销固定在凸轮的凸起部,凸轮的凸起部的上端设有一根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端设有定位块,第二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机壳的底部设有四个移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固定在机壳底部的支座,支座的下方螺纹连接有一根螺柱,螺柱的下方固定有一块固定块,固定块下方设有一个移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外周涂有防腐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左侧设有一个把手。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气自动化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一般由工作人员手持进行充电,工作人员在把持充电线的时候,会因为拉扯过猛,导致了充电线断裂或者装置内部连接处松动,影响了充电效果,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前侧设有三个导线管,每个导线管中均设有一根充电线,每个充电线的端部连接有一个充电头,机壳的内部设有蓄电池和电源模块,蓄电池通过电源模块与各充电线电连接;
充电线卷绕在一个卷线盘的外周,卷线盘的一侧设有一个自锁部件,自锁部件包括一根同轴设置在卷线盘的一侧的转轴,卷线盘通过该转轴设置在机壳的内部,且机壳的两侧内壁设有一个竖向设置的移动槽,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移动槽的内部,转轴的端部与移动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三弹簧,卷线盘的另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转盘,转盘的外侧设有一个销轴,销轴处设有一个离合器杆,离合器杆的前端为凸起,且该凸起位于转盘的边缘,离合器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离合器杆的后端通过该第一弹簧连接有一个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转盘上,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转盘同轴设置有一个凸轮,凸轮与转轴铰接,且绕着转轴转动,转轴还同轴设置有棘轮,棘轮的下方设有棘爪,棘爪固定在机壳的内壁,棘爪与棘轮啮合,棘爪位于凸轮的一侧,且与棘轮位于凸轮的同侧,棘爪上设有一个弧形导槽,弧形导槽的内部设有一个滑动销,滑动销固定在凸轮的凸起部,凸轮的凸起部的上端设有一根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端设有定位块,第二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机壳的底部设有四个移动部件。
该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中,充电头可以连接待充电设备,由装置内部的蓄电池通过电源模块来进行充电;
其中充电线卷绕在卷线盘上,可以进行拉伸,为了防止工作人员拉扯过快,拉块充电线;
此时如果工作人员拉动充电线过快,则转盘就会随着快速转动,则离合器杆由于离心力作用,离合器杆的前端就会露出转盘,随后来推动凸轮移动,凸轮就会绕着转轴摆动起来,在弧形导槽和滑动销的共同作用下,而且凸轮的基准圆与转轴同轴设置,所以凸轮就会控制转轴下移,随后棘轮往下移动,就会与棘爪啮合,对棘轮、转盘和卷线盘进行了锁定;
松开充电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离合器杆复位,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凸轮复位,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转轴复位,从而能够继续进行拉扯充电线。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固定在机壳底部的支座,支座的下方螺纹连接有一根螺柱,螺柱的下方固定有一块固定块,固定块下方设有一个移动轮;能够实现装置的灵活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的外周涂有防腐漆;提高了装置的防腐蚀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的左侧设有一个把手,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中,通过自锁部件能够防止充电线拉扯过猛发生松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充电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机壳,2. 把手,3. 移动部件,4. 导线管,5. 充电线,6. 充电头,7. 转盘,8. 销轴,9. 离合器杆,10. 第一弹簧,11. 固定轴,12. 凸轮,13. 棘轮,14. 第二弹簧,15. 定位块,16. 棘爪,17. 弧形导槽,18. 滑动销,19. 支座,20. 螺柱,21. 固定块,22. 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的前侧设有三个导线管4,每个导线管4中均设有一根充电线5,每个充电线5的端部连接有一个充电头6,机壳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和电源模块,蓄电池通过电源模块与各充电线5电连接;
充电线5卷绕在一个卷线盘的外周,卷线盘的一侧设有一个自锁部件,自锁部件包括一根同轴设置在卷线盘的一侧的转轴,卷线盘通过该转轴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且机壳1的两侧内壁设有一个竖向设置的移动槽,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移动槽的内部,转轴的端部与移动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三弹簧,卷线盘的另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转盘7,转盘7的外侧设有一个销轴8,销轴8处设有一个离合器杆9,离合器杆9的前端为凸起,且该凸起位于转盘7的边缘,离合器杆9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0,且离合器杆9的后端通过该第一弹簧10连接有一个固定轴11,固定轴11固定在转盘7上,第一弹簧10处于正常状态;
转盘7同轴设置有一个凸轮12,凸轮12与转轴铰接,且绕着转轴转动,转轴还同轴设置有棘轮13,棘轮13的下方设有棘爪16,棘爪16固定在机壳1的内壁,棘爪16与棘轮13啮合,棘爪16位于凸轮12的一侧,且与棘轮13位于凸轮12的同侧,棘爪16上设有一个弧形导槽17,弧形导槽17的内部设有一个滑动销18,滑动销18固定在凸轮12的凸起部,凸轮12的凸起部的上端设有一根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上端设有定位块15,第二弹簧14处于正常状态;
机壳1的底部设有四个移动部件3。
该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件3包括固定在机壳1底部的支座19,支座19的下方螺纹连接有一根螺柱20,螺柱20的下方固定有一块固定块21,固定块21下方设有一个移动轮22。
该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的外周涂有防腐漆。
该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轮22为万向轮。
该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的左侧设有一个把手2。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3036.4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200725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H02J 7/00
专利分类号:H02J7/00;B65H75/44;B65H75/48
范畴分类:37C;38G;
申请人:华君宪;朱晓琴;董津敏
第一申请人:华君宪
申请人地址:455004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钢花路10号院8号楼1号
发明人:华君宪;朱晓琴;董津敏
第一发明人:华君宪
当前权利人:华君宪;朱晓琴;董津敏
代理人:高志永
代理机构:61248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