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论文和设计-高忠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该系统包括势能回收系统、绳拉动升降机构、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势能回收系统实现了车辆降落时的势能回收及系统减震的良性结合。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和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自旋转机构的有机结合使本系统具有不用横移底层车辆就能实现上层车辆降落,并可横向无电驱动旋转及复位。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故障解耦、故障率低、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尤其对居民小区的立体停车改造需求非常实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势能回收系统(1)、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2)、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3)、绳拉动升降机构(4)、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5);所述势能回收系统(1)包括提供上层停车平台升降动力的液压缸(11)、能量储存器(15)、液压泵(16)组成;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2)包括架体导轨(25)两个向降落地方向转动时可平行依次展开导出下降、拉升复位时可依次弧状刚性卷起的节状支撑机构(21,22,210,211,212)组成;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3)包括上层转台(31)、下层支架(32)、旋转盘(38)和提供旋转动力的齿轮(34)和弧状齿形结构(33)组成;所述绳拉动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导引滑道(47)、钢丝绳(43,49)及滑轮(41,42,44,45,46)组成;所述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5)包括两个圆柱体(52,51)、传送带(53)组成。

设计方案

1.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势能回收系统(1)、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2)、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3)、绳拉动升降机构(4)、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5);

所述势能回收系统(1)包括提供上层停车平台升降动力的液压缸(11)、能量储存器(15)、液压泵(16)组成;

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2)包括架体导轨(25)两个向降落地方向转动时可平行依次展开导出下降、拉升复位时可依次弧状刚性卷起的节状支撑机构(21,22,210,211,212)组成;

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3)包括上层转台(31)、下层支架(32)、旋转盘(38)和提供旋转动力的齿轮(34)和弧状齿形结构(33)组成;

所述绳拉动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导引滑道(47)、钢丝绳(43,49)及滑轮(41,42,44,45,46)组成;

所述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5)包括两个圆柱体(52,51)、传送带(53)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势能回收系统(1)包括液压缸(11)、能量储存器(15)的能量交换,通过液压泵(16)及电磁阀实现压强不平衡状态下的液压缸(11)的升降功能;液压缸(11)上升通路由能量储存器(15)、电磁阀(19)、液压泵(16)、电磁阀(18)、液压缸(11)、电磁阀(17)、过滤器(111)、油箱(112)连接组成;液压缸(11)下降通路由油箱(112)、过滤器(111)、电磁阀(110)、液压泵(16)、电磁阀(17)、液压缸(11)、电磁阀(18)、电磁阀(19)、能量储存器(15)连接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2)包括架体导轨(25)、两个向降落地方向转动时可平行依次展开导出下降,拉升复位时可依次弧状刚性卷起的节状支撑机构(21,22,210,211,212)组成;其主要特征就是上层停车平台后端通过导轨(25)升降;上层停车平台前端通过向降落地方向转动可平行依次展开导出下降,拉升复位时可依次弧状刚性卷起的节结构(21,22,210,211,212)升降;节状结构可由扭簧(29)起到助展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3)包括上层转台(31)通过旋转盘(38)与下层支架(32)相连;上层停车平台在弧状齿形结构(33)上升降时齿轮(34)通过旋转牵引钢丝绳(37)提供旋转动力转动旋转盘(3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拉动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导引滑道(47)、液压缸(11)、钢丝绳(43,49)及滑轮(41,42,44,45,46)组成;由液压缸(11)沿导引滑道(47)升降、钢丝绳(43)通过滑轮组(41,42,44,45,46)拉动滑轮(48);钢丝绳(49)与上层停车平台及支撑架(24)相连;滑轮(48)与钢丝绳(49)耦合连接拉动上层停车平台升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5)包括无电方式时的两个平行放置的圆柱体(52,51)或用电时的电机、传送带(53)组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势能回收系统(1)包括上层停车辆下降时通过液压泵(16)调节液压油向能量储存器(15)反向冲压达到蓄能的目的;当能量储存器(15)用于升高上层停车辆时,通过液压泵(16)调节匹配能量储存器(15)的压力。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3)在上层停车平台上升时通过钢丝绳(49)的拉动,齿轮(34)在弧状齿形结构(33)上滚动上升,旋转牵引钢丝绳(37)反向拉动上层停车平台的上层转台(31)自动复位;上层停车平台降落时齿轮(34)在弧状齿形结构(33)上滚动下降自动实现上层停车平台的上层转台(31)的横向旋转。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3)的上层转台(31)包括上层转台上车桥(35)和上层转台下车桥(36)。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拉动升降机构(4)包括钢丝绳(49)与上层停车平台及支撑架(24)相连,滑轮(48)与钢丝绳(49)的耦合连接起到改变钢丝绳(49)拉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功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停放装置,特别是停车平台可自动旋转,且能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车辆数量的逐年上升,停车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公共场所停车问题尤为突出,立体停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现有技术上层停车平台车辆下降势能不能回收,造成巨大能源浪费;而且上层停车车辆降落需要横移下面车辆,横移线路上的任意环节故障都会影响所有上层停车车辆降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装置;这种立体停车装置的特点是:该系统包括势能回收系统、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绳拉动升降机构、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势能回收系统、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绳拉动升降机构、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

所述势能回收系统包括提供上层停车平台升降动力的液压缸、能量储存器、液压泵组成;

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架体导轨、两个向降落地方向转动时可平行依次展开导出下降,拉升复位时可依次弧状刚性卷起的节状支撑机构组成;

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包括上层转台、下层支架、旋转盘和提供旋转动力的齿轮和弧状齿形结构组成;

所述绳拉动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导引滑道、钢丝绳及滑轮组成;

所述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包括两个圆柱体、传送带组成。

为回收停车势能,所述势能回收系统包括液压缸能量储存器的能量交换,通过液压泵及电磁阀实现压强不平衡状态下的液压缸的升降功能;液压缸(11)上升通路由能量储存器(15)、电磁阀(19)、液压泵(16)、电磁阀(18)、液压缸(11)、电磁阀(17)、过滤器(111)、油箱(112)连接组成;液压缸(11)下降通路由油箱(112)、过滤器(111)、电磁阀(110)、液压泵(16)、电磁阀(17)、液压缸(11)、电磁阀(18)、电磁阀(19)、能量储存器(15)连接组成。

为提供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架体导轨、两个向降落地方向转动时可平行依次展开导出下降,拉升复位时可依次弧状刚性卷起的节状支撑机构组成;其主要特征就是上层停车平台后端通过导轨升降;上层停车平台前端通过向降落地方向转动可平行依次展开导出下降,拉升复位时可依次弧状刚性卷起的节结构升降;节状结构可由扭簧起到助展作用。

为上层停车平台旋转,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包括上层转台通过旋转盘与下层支架相连;上层停车平台在弧状齿形结构上升降时旋转盘通过旋转牵引钢丝绳提供旋转动力。

为通过液压缸升降拉动上层停车平台,所述绳拉动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导引滑道、钢丝绳及滑轮组成;钢丝绳通过变长滑轮组拉动与牵引绳耦合的滑轮,钢丝绳与上层停车平台及支撑架相连;滑轮与钢丝绳耦合连接拉动上层停车平台升降。

为提供动力及补充损耗,所述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包括无电方式时的两个平行放置的圆柱体组成的可提取车轮动力的机构,当然也可以用电机驱动。

为回收上层停车的势能,由液压泵调节能量储存器和液压缸匹配的压力。

为使上层停车平台旋转,上层停车平台上的齿轮旋转牵引钢丝绳拉动上层停车平台实现平台的旋转。

为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自动旋转,所述上层停车平台上升时通过钢丝绳的拉动,齿轮在弧状齿形结构上滚动上升,旋转牵引钢丝绳反向拉动上层停车平台的上层转台自动复位;上层停车平台降落时齿轮在弧状齿形结构上滚动下降自动实现上层停车平台的上层转台的横向旋转。

为上层停车车辆的操作方便,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包括:上层转台上车桥和上层转台下车桥。

为改变拉力,所述绳拉动升降机构包括钢丝绳与上层停车平台及支撑架相连,滑轮与钢丝绳的耦合连接起到改变钢丝绳拉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立体停车装置可回收车辆势能,具有不用横移底层车辆就能实现上层车辆降落,并可横向无电驱动旋转及复位;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故障解耦、故障率低、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尤其对居民小区的立体停车改造需求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立体停车系统总图。

图2为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中的支架图。

图3为上层停车平台降落时的旋转机构图。

图4为绳拉动升降机构图。

图5为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中的节状结构图。

图6为动力提供及损耗补给机构图。

图7为上层停车平台降落旋转后的位置图。

图8为液压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 1所示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包括势能回收系统、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时的旋转机构、绳拉动升降机构、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

如图2所示,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机构(2)包括架体导轨(25)、两个向降落地方向转动时可平行依次展开导出下降、拉升复位时可依次弧状刚性卷起的节状支撑机构组成;节状结构可由扭簧(29)起到助展作用。

如图3所示,上层转台通过旋转盘(38)与下层支架(32)相连;上层停车平台在弧状齿形结构上升降时旋转齿轮(34)拉动旋转牵引钢丝绳(37)提供旋转动力。

如图4所示绳拉动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导引滑道(47)固定的液压缸(11)、钢丝绳(43)及滑轮组(41,42,44,45,46,48)组成;钢丝绳(43)通过滑轮(41,42,44,45,46)拉动滑轮(48);钢丝绳(49)与上层停车平台及支撑架(24)相连;滑轮(48)与钢丝绳(49)耦合连接拉动上层停车平台升降。

如图5所示,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支撑结构是可依次弧状刚性卷起的节结构使上层停车实现升降;节状结构可由扭簧(29)起到助展作用。

如图2所示,上层转台(31)在弧状齿形结构(33)上升降时齿轮(34)与弧状齿形结构(33)啮合,通过带动旋转牵引钢丝绳(37)提供旋转动力,转动旋转盘(38)。

如图6所示,所述动力提供及损耗补充机构(5)包括无电方式时的两个平行放置的圆柱体(51,52)或用电时的电机、传送带(53)组成。

如图7所示上层转台上车桥(35)和上层转台下车桥(36)与上层转台(31)通过弹簧连接。

如图8所示液压系统原理图包括:势能回收系统(1)液压缸(11)、能量储存器(15)的能量交换,通过液压泵(16)及电磁阀实现压强不平衡状态下的液压缸(11)的升降功能;液压缸(11)上升通路由能量储存器(15)、电磁阀(19)、液压泵(16)、电磁阀(18)、液压缸(11)、电磁阀(17)、过滤器(111)、油箱(112)连接组成;液压缸(11)下降通路由油箱(112)、过滤器(111)、电磁阀(110)、液压泵(16)、电磁阀(17)、液压缸(11)、电磁阀(18)、电磁阀(19)、能量储存器(15)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之一就在于:由液压缸升降通过滑轮组变长拉动上层停车平台升降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之二就在于:上层停车平台升降,由导轨和节状支撑机构起到支撑作用,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围。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之三就在于:通过钢丝绳拉动转盘实现上层转台自动复位和降落时自动实现上层转台的横向旋转,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围。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之四就在于:液压缸、能量储存器的能量交换,通过液压泵及电磁阀实现压强不平衡状态下的液压缸的升降功能,进而实现势能回收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2293.8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3(哈尔滨)

授权编号:CN209637310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E04H 6/06

专利分类号:E04H6/06;E04H6/42

范畴分类:36C;32B;32F;

申请人:高忠文

第一申请人:高忠文

申请人地址: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哈尔滨理工大学家属楼20栋701

发明人:高忠文

第一发明人:高忠文

当前权利人:高忠文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可回收势能的立体停车系统论文和设计-高忠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