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主体性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体性,中国,瑶族,乌托邦,主体,鲁迅,自我。
主体性建构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婷婷[1](2019)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城市女性主体性建构——论多丽丝·莱辛的《好邻居日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丽丝·莱辛作品中多处描写了城市女性的消费现象。《好邻居日记》是一部反映后现代城市女性生活的经典之作。莱辛以其细腻而独特的笔触揭示了20世纪八十年代伦敦女性面临的社会问题。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城市女性面临危机,处于主体性丧失的边缘。我们将立足当代消费文化语境,借鉴鲍德里亚等人的消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的主体学说,采用文体析读与社会文化语境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消费对于揭示城市女性主体生存现状的价值和建构主体性的意义。小说展现了莱辛对消费时代城市女性的独特思考和人文关怀。(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仲义[2](2019)在《诗人主体性的正面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主体形塑与分级“价位”谈论诗歌和诗歌文本,无法回避它的生发者、主宰者——诗人主体性。站在文明“制高点”上,人们希望诗人的主体性除了表现对历史、文化的批判外,还表现在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揭示,在终极意义上对人类整体生命的悲悯关怀而有所“救赎”。由于文体(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12-13)
蔡洁[3](2019)在《国难下的儿童修学旅行与儿童主体性身份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1936年间,为践行知行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了解国难形势,江苏淮安新安小学、浙江西湖翁家山小学先后组织了新安儿童旅行团、新安旅行团和西湖儿童旅行团赴上海游历,开创了近代中国儿童自主修学旅行的先河,既切身体验到摩登都市的繁华,也见证了帝国主义入侵的国耻印迹。绥远抗战爆发后,新安旅行团借助慰劳绥远前线的契机,领略了塞北自然风光与少数民族风俗,并辗转华中、西南各地,观察记录了抗战前线与大后方的社会生态,探索出有益于军民合作和民族团结的动员策略,并由此萌生了关于抗战中儿童角色的思考。从自主出行了解国情,到深入边疆宣传国难,再到推动儿童群体从区域团结走向全国联合,儿童团员逐步摸索出了民族复兴语境下儿童主体性身份建构的独特路径。(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雷文彪[4](2019)在《主体性视域下瑶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建构——基于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对国家认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性认同与建构是维护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体现。培育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需要积极倡导国家认同意识,而且需要深入挖掘各民族长期积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记忆与文化传统。文章从学理上诠释了主体性的内涵,分析了主体性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主体性的视角阐释了广西大瑶山瑶族的国家认同问题。大瑶山瑶族对伏羲、蚩尤以及盘瓠龙犬的崇拜表征自我与华夏民族之间是一脉相承,通过《评皇券牒》记忆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制定的《大瑶山团结公约》是大瑶山瑶族在国家引导下融入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表征。(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婧妍[5](2019)在《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余华与鲁迅小说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从人作为生存主体和发展主体两个层面构筑起了其独特的主体性体系,并在作品中主要清算了两个影响其独立性的因素:群体对个体存在的压制以及旧道德对个体思想的压制。而作为当代先锋派的余华在对个体存在的指认上呈现着某种对主体消解的倾向,这种消解的过程同样是基于以上两个层面展开的,由此可见鲁迅对其的影响。从鲁迅和余华对主体存在的指认、主体发展的展望的不同解读,来对比鲁迅与余华小说的异同,到以主体性的视域来分析这种差异让人感到,首先,余华作为对鲁迅作品的接受者,何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对鲁迅思想的超越,以及自身的再创造。其次,余华作为创作者,是如何实现超常性、超前性以及超我性的。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呈现出余华对鲁迅的接受,以及其自身思想的独特性和局限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龙其林[6](2019)在《中国现代诗学如何建构主体性——读陈希《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诗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化资源来表达自我的尴尬处境。究其根本,则是西方中心论、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还在潜在地制约中国学者的观念,使许多受西方文学理论滋养成长起来的学人难以摆脱思维的桎梏,从而导致中国现代诗学因袭西方话语、套用西方理论。着名文艺理论家张江用"强制阐释"这个概念来形容西方文学理论的霸权,即背离(本文来源于《星星》期刊2019年32期)
石嵩,丁明瑾[7](2019)在《海外亚洲电影研究的方法:主体性建构与多元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作为方法的思考方式为理解亚洲电影在国际舞台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开启了全新的路径。海外学术界围绕亚洲电影所进行的研究,对于亚洲电影主体性的建构起到了参照系与外部催化的重要作用。亚洲电影是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多元主体组成的集合,具有其内在的多样性。我们应该以超越和多元异质的研究视角,考察亚洲电影与民族电影、第叁电影、好莱坞电影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一种开放、动态的批判性亚洲电影研究话语,推进亚洲电影的主体性建构与多元转化。(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9年06期)
苏聪聪[8](2019)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治理的主体性分析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家长参与教育治理是学校建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但在实践中,受制度缺乏、意识淡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家校合作中家长参与教育治理的主体性不够突出。为了建构家长教育治理的主体性,需要在学校教育治理体系中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形成相应的制度规定予以保障,同时,还需要家长组织本身优化建设、增加自身的可靠性。只有结构、制度、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推进,家长在学校教育治理中的主体性才能得以有效建构。(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9期)
张现洪[9](2019)在《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斗争意志,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建(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0-17)
包圆圆[10](2019)在《本质性互动视阈下新媒体用户的主体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人们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在对新媒体和本质性互动进行阐释分析的基础上,从信息接收者、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叁个角度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角色进行了详细解读,继而对新媒体用户本质性互动的特征做了深入剖析,包括日常性、自主性和对等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用户在发生本质性互动过程中建构主体性的叁种方式,即自我控制的主体性建构、他者控制的主体性建构和多方参与的主体性共构。(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主体性建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体形塑与分级“价位”谈论诗歌和诗歌文本,无法回避它的生发者、主宰者——诗人主体性。站在文明“制高点”上,人们希望诗人的主体性除了表现对历史、文化的批判外,还表现在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揭示,在终极意义上对人类整体生命的悲悯关怀而有所“救赎”。由于文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体性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婷婷.消费文化语境中城市女性主体性建构——论多丽丝·莱辛的《好邻居日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陈仲义.诗人主体性的正面建构[N].文艺报.2019
[3].蔡洁.国难下的儿童修学旅行与儿童主体性身份的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9
[4].雷文彪.主体性视域下瑶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建构——基于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对国家认同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9
[5].李婧妍.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余华与鲁迅小说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龙其林.中国现代诗学如何建构主体性——读陈希《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J].星星.2019
[7].石嵩,丁明瑾.海外亚洲电影研究的方法:主体性建构与多元转化[J].电影艺术.2019
[8].苏聪聪.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治理的主体性分析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9].张现洪.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10].包圆圆.本质性互动视阈下新媒体用户的主体性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