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层论文_罗佳,田育新,周小玲,曾掌权,姚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林冠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林冠,性状,植被,太行山,透雨,类型,经济林。

林冠层论文文献综述

罗佳,田育新,周小玲,曾掌权,姚敏[1](2019)在《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对降水再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林冠层对降水再分配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降雨量达到1971.80 mm,降雨次数为83次。不同植被类型杜仲林、枫樟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林冠截留量分别为289.75 mm、358.78 mm和351.46 mm,林冠截留率分别为14.69%、18.19%和18.79%。随着降雨量增大,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冠截留量也增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混交林的穿透雨量和林冠截留量大于纯林,而纯林的树干茎流量大于混交林;不同植被类型林冠层对降雨的分配表现为穿透雨最多,其次是林冠截留,树干茎流最小。(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权园园,邓丽芳[2](2019)在《热带雨林林冠层和林下层生物捕食水平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热带雨林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有着复杂的物理结构和生物交互。林冠层和林下层由于接受光照等条件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微环境。在不同的微环境里,蚂蚁和鸟类等捕食者对植食性昆虫的捕食水平可能有所差异。利用绿色橡皮泥制作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毛毛虫,探究了其在热带雨林林冠和林下层的被捕食的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林下层的捕食水平显着高于林冠层,并且蚂蚁有着显着高于鸟类的捕食水平。这说明热带雨林的林冠层资源丰富、结构复杂,在为植食性昆虫提供大量食物资源的同时也能为其提供庇护从而躲避天敌,尤其是鸟类的捕食。(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刘希庆,邢晓光,刘凤婵,刘斌,王淮亮[3](2019)在《河北省太行山4种经济林林冠层的水文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河北省太行山区4种经济林林冠层的水文效应,揭示其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选取位于石家庄市西南部山区的核桃、苹果、杏、樱桃成林,雨量筒测定穿透雨量,树干缠绕法测定树干径流量,分析林冠层水文效应。[结果] 4种经济林的林内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均随林外降雨量增加而增大;林外降雨量达到45.1 mm之前,林冠截留量随之增加而增大,之后增大趋势减缓;次降雨量在14.3~29.5 mm时,4种经济林的林冠截留作用最大,截留量占比均在20%以上;林外降雨量一定的情况下,4种经济林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量有较大差异,其排序为:樱桃>苹果>核桃>杏,与郁闭度大小排序一致,林内穿透雨量与截留量排序相反;树干径流量排序为:樱桃>杏>核桃>苹果,与平均地径大小排序基本一致。[结论] 4种经济林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明显,林冠截留作用主要与林外降雨量有关,受林分类型、树冠结构特征如郁闭度、树木地径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何学敏,吕光辉,秦璐,李岩,杨晓东[4](2019)在《荒漠杜加依林冠层水热变化及CO_2交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杜加依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通量塔连续观测数据分析新疆艾比湖流域内杜加依林冠层界面水热垂直变化和CO_2交换特征,进一步比较了冠层界面湍流碳通量、植物冠层储存碳通量及净碳交换量,探讨了不同时间和垂直空间序列下杜加依林冠层界面温湿廓线与CO_2交换过程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新疆艾比湖流域内杜加依林冠层上方大气稳定度生长季的6—9月为中性(z/L=0.009),非生长季为不稳定(z/L=-0.449),全年总体呈不稳定水平(z/L=-0.194);冠层界面上气温垂直变幅小于5℃,随高度呈递增趋势,湿度垂直变幅超过40%;地-气碳通量呈秋冬小春夏大规律,年碳收支高于干旱区平均水平,为-0.026 mg CO_2m~(-2)s~(-1),表现为碳汇;垂直空间尺度上垂直温湿度差与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NEE,Net Ecosystem Exchange)拟合较好,温度拟合结果为R~2=0.7350(P﹤0.01),湿度拟合结果为R~2=0.3627(P﹤0.01),水热变点分别为5%和1℃,而季节尺度上温度拟合结果较好,温度拟合结果为R~2=0. 5221(P﹤0. 01),湿度拟合结果为R~2=0.1716(P﹤0.01),变点为55%和18℃。生长季较小的冠层垂直温差有利于杜加依林对大气CO_2的吸收,而冠层高湿环境则会抑制杜加依林对CO_2的吸收。(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罗佳,田育新,周小玲,牛艳东,曾掌权[5](2018)在《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穿透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一次性降雨下穿透水与林外降雨的关系、穿透水对不同降雨强度的响应两个方面对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穿透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显着的线性关系,随着降雨量增加,穿透水量随之增加,当降雨量为最高的206 mm时,杜仲林、枫樟混交林、马尾松林对应的穿透雨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9. 61 mm、156. 30 mm、176. 77 mm,一次性降雨下不同植被类型穿透雨均值大小排序表现为马尾松林>杜仲林>枫樟混交林。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冠层穿透雨量、穿透雨量比和穿透率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降雨量的减小而减小,降雨量与林冠层穿透雨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房以好,任国鹏,高颖,张淑霞,王浩瀚[6](2018)在《红外相机安放于地面和林冠层对野生动物监测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日趋普及,逐渐成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手段。过去的监测常局限于地面,而针对林冠层的监测较少,这对野生动物的多样性评估影响尚未可知。为此,本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碧罗雪山南段,将20台红外相机分别拍摄地面层(0.5–1.5 m)和林冠层(5–10 m)配对比较,累计拍摄2,319个有效相机日,平均每对相机同步进行112.5 d的监测。监测期间共拍摄到44种野生动物(不包括鼠形啮齿类),其中兽类20种,鸟类24种;冠层和地面红外相机监测的物种相似度为29.54%;15种动物仅拍摄于林冠层,16种动物仅拍摄于地面,13种动物拍摄于两个林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层监测的物种组成存在显着差异,林冠层与地面层监测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同林层红外相机的监测手段也能用于研究野生动物的空间选择和生态位分化。红外相机监测中根据目标物种的习性在相应的林层设置相机能提高物种发现率;为全面掌握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的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需要兼顾不同林层这一点需要在监测规范中明细。(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8年07期)

张娜,巩在武[7](2018)在《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CO_2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5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群落冠层植物表面温度以及林冠上、林冠下的气温资料,对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层CO_2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地层地温呈现正弦变化趋势;深层地温相对稳定,随深度增加地温日变幅减小;地温峰值出现时刻随深度增加而呈现滞后现象;地温季节差异明显,平均地温在雨季较高,雾凉季较低,干热季居中。(2)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CO_2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林冠上下差异。在日尺度上,林冠上方的CO_2浓度时间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林内近地层CO_2浓度时间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在季节尺度上,林冠上方和林内近地层CO_2浓度均呈现雨季低、干季高的特点,并且林冠上方CO_2浓度低于林内近地层CO_2浓度。(3)热带季节雨林土壤呼吸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随时间变化表现为单峰型,且峰值出现的时间在14:00左右,对于季节变化规律,在7—8月份达到峰值,8月份以后,土壤呼吸急剧下降,在12月份最低。(4)不同季节热带季节雨林土壤呼吸、CO_2浓度均与林冠温度的指数关系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且指数模型的决定系数最大,故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5)林冠上方CO_2浓度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皆表现出正相关,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CO_2浓度相应地升高;林内近地层CO_2浓度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较林冠上方强,地温与林冠上方CO_2浓度和林内近地层CO_2浓度均没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林内近地层CO_2浓度与土壤温度以及土壤呼吸的相关系数为正,土壤呼吸可以认为是影响和控制近地层CO_2浓度的主要因子。(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黄团冲,贺康宁,王先棒[8](2018)在《青海大通白桦林冠层降雨再分配与冠层结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不同密度的12个样地,测定降雨再分配与冠层结构指标的关系以及不同降雨量下降雨再分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降雨量<10mm时,穿透雨量与冠层结构特征关系并不明显,但是其空间变化明显,变异系数较大;降雨量>10mm后,叶面积指数、郁闭度均与穿透雨量呈多项式函数关系,穿透雨量随着叶面积指数、郁闭度的增大而减小,穿透雨量与冠层孔隙度呈负相关的多项式函数关系;林冠截留率随着叶面积指数和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冠层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叶面积指数、冠层孔隙度和郁闭度3个冠层结构指标之间,叶面积指数对穿透雨和林冠截留影响最大。研究期间,林外降雨总量为243.24mm,白桦林的总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截留量分别为185.61、2.49mm和56.55mm,分别占大气降雨总量的76.31%、1.02%和23.24%;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截留量均与林外降雨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穿透雨率、树干茎流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截留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降雨量>3.32mm时才开始产生树干茎流。(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克里斯廷·埃尔哈特,程雪[9](2017)在《荒野挑战 雨林迷踪 5 疯狂的林冠层》一文中研究指出"荒野世界"即将开赛!你准备好了吗?没过多久,罗素就从独木舟上远远地看到了一个长长的码头,有几艘快艇正停在那里。哈维尔帮忙将独木舟靠岸,并向其中一位船长简单介绍了自己。这位船长将带领这支队伍前去完成高空绳网的挑战。"你们好!"船长摘下他那顶旧棒球帽,(本文来源于《红领巾(探索)》期刊2017年05期)

许格希,史作民,刘顺,陈欢欢,唐敬超[10](2017)在《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层乔木某些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关联性及其演化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带雨林林冠层具有丰富的物种、功能和系统发育(谱系)多样性,能够显着影响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调节大气水热平衡,缓解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的负面作用。因此热带雨林林冠层功能和谱系生态学研究是目前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选取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3个1 hm2样地的林冠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样地林冠树种清查数据基于APG III系统发育结构重建样地林冠层系统发育树。利用Blomber's K对和Pagel'sλ指标结合系统发育独立性比较法对组成林冠层乔木树种的结构、化学计量和水力学功能性状(11个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关联性和演化模式进行研究,以探讨物种亲缘关系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层多维功能性状关联性及其动态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8个功能性状(叶面积、叶厚度和潜在最大高度除外)具有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通过P<0.05的显着性检验),Blomber's K值和Pagel'sλ值分别介于0.202—0.392和0.277—0.847之间,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层功能性状普遍存在系统发育保守性。在系统发育背景下,林冠层乔木树种结构、化学和水力学功能性状在物种水平普遍存在显着关联性(P<0.05),表现出趋同或趋异进化;而且林冠层乔木随物种分化其功能性状分化模式大致呈水平"漏斗"状,姐妹类群功能性状间差异性在物种分化早期(大约1亿2千万年前至6000万年前)明显小于其在中后期(大约6000万年前至今)的差异性,导致了林冠层性状空间在中后期迅速膨大。然而林冠层主要功能性状在系统发育树内部每一节点上姊妹类群分化产生的系统发育独立性比较值绝大部分与零模型随机模拟值并无显着性差异。了解系统发育背景下林冠层功能性状的权衡关系及其随物种演化的分化模式与时间动态为进一步探究热带雨林林冠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17期)

林冠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出了热带雨林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有着复杂的物理结构和生物交互。林冠层和林下层由于接受光照等条件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微环境。在不同的微环境里,蚂蚁和鸟类等捕食者对植食性昆虫的捕食水平可能有所差异。利用绿色橡皮泥制作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毛毛虫,探究了其在热带雨林林冠和林下层的被捕食的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林下层的捕食水平显着高于林冠层,并且蚂蚁有着显着高于鸟类的捕食水平。这说明热带雨林的林冠层资源丰富、结构复杂,在为植食性昆虫提供大量食物资源的同时也能为其提供庇护从而躲避天敌,尤其是鸟类的捕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冠层论文参考文献

[1].罗佳,田育新,周小玲,曾掌权,姚敏.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对降水再分配研究[J].生态科学.2019

[2].权园园,邓丽芳.热带雨林林冠层和林下层生物捕食水平的调查[J].绿色科技.2019

[3].刘希庆,邢晓光,刘凤婵,刘斌,王淮亮.河北省太行山4种经济林林冠层的水文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9

[4].何学敏,吕光辉,秦璐,李岩,杨晓东.荒漠杜加依林冠层水热变化及CO_2交换特征[J].生态学报.2019

[5].罗佳,田育新,周小玲,牛艳东,曾掌权.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穿透雨特征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8

[6].房以好,任国鹏,高颖,张淑霞,王浩瀚.红外相机安放于地面和林冠层对野生动物监测结果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8

[7].张娜,巩在武.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CO_2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18

[8].黄团冲,贺康宁,王先棒.青海大通白桦林冠层降雨再分配与冠层结构关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

[9].克里斯廷·埃尔哈特,程雪.荒野挑战雨林迷踪5疯狂的林冠层[J].红领巾(探索).2017

[10].许格希,史作民,刘顺,陈欢欢,唐敬超.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层乔木某些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关联性及其演化模式[J].生态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分析度时,波形难,但是回图析了研究...长江上游森林林冠层截留能力空...各林冠层最大截留量空间分布图林冠层Ⅰ0·5m处空气湿度变化特征...马占相思林冠层平均气孔导度的...林冠层Ⅰ0.5 m处空气湿度变化特征...

标签:;  ;  ;  ;  ;  ;  ;  

林冠层论文_罗佳,田育新,周小玲,曾掌权,姚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