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包括衡重式挡土墙(1)、路面排水沟(2)、胶泥隔水层(3)、泄水管(4)、塑料排水板(5)、截水沟(6)、预应力锚索(7)、坡面格构(8)、道路路面(9)、边坡坡面(10)和潜在滑动面(11)。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应力锚索和衡重式挡土墙组合的方案,预应力锚索在坡面格构交汇处打入坡体内部,穿过潜在滑动面,衡重式挡土墙布设在路堑边坡坡底,墙身内设有泄水管,并在墙背采用塑料排水板排水。本实用新型在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解决路堑边坡潜在滑动面的稳定性问题的同时;墙背塑料排水板排水迅速,不易淤积,更能减少病害及安全事故,延长挡土墙寿命,进而提高高路堑边坡的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包括:衡重式挡土墙(1)、路面排水沟(2)、胶泥隔水层(3)、泄水管(4)、塑料排水板(5)、截水沟(6)、预应力锚索(7)、坡面格构(8)、道路路面(9)、边坡坡面(10)及潜在滑动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面格构(8)固定在边坡坡面(10)上,所述的预应力锚索(7)在坡面格构(8)交汇处打入坡体内部,穿过潜在滑动面(11),所述的截水沟(6)设置在路堑边坡坡底表面,所述的衡重式挡土墙(1)布设在路堑边坡坡底,所述的泄水管(4)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1)内,其末端露于路面(9)与衡重式挡土墙(1)之间的路面排水沟(2),所述的塑料排水板(5)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1)的墙背,其上端至边坡表面,下端至底部泄水孔,所述的胶泥隔水层(3)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1)墙背的塑料排水板(5)底端。
设计方案
1.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包括:衡重式挡土墙(1)、路面排水沟(2)、胶泥隔水层(3)、泄水管(4)、塑料排水板(5)、截水沟(6)、预应力锚索(7)、坡面格构(8)、道路路面(9)、边坡坡面(10)及潜在滑动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面格构(8)固定在边坡坡面(10)上,所述的预应力锚索(7)在坡面格构(8)交汇处打入坡体内部,穿过潜在滑动面(11),所述的截水沟(6)设置在路堑边坡坡底表面,所述的衡重式挡土墙(1)布设在路堑边坡坡底,所述的泄水管(4)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1)内,其末端露于路面(9)与衡重式挡土墙(1)之间的路面排水沟(2),所述的塑料排水板(5)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1)的墙背,其上端至边坡表面,下端至底部泄水孔,所述的胶泥隔水层(3)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1)墙背的塑料排水板(5)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面格构(8)采用钢筋混凝土格构,采用C25号混凝土,HRB335级螺纹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锚索(7)采用1×7标准型、直径15.2mm、公称抗拉强度1860MPa、截面积139mm2<\/sup>钢绞线,钢绞线表层镀锌防腐,锚索长度与设计倾角根据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水沟(6)以及路面排水沟(2)采用C45号水泥混凝土浇筑,深度为3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衡重式挡土墙(1)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水管(4)为直径50mm,厚度5mm的PVC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排水板(5)的板厚为7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泥隔水层(3)厚度为300mm,宽度为15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中的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经过工程地质不良的地区或者自然天气恶劣的地区,高路堑边坡经常出现沉陷、冲刷等病害,严重时更会引起边坡滑塌事故,造成交通中断。这时人们通常会采取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对路堑边坡进行加固,传统的抗滑桩支护或者挡土墙支护只能用于路堑边坡坡底支挡,无法解决路堑边坡浅层拉裂以及路堑边坡潜在滑动面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在挡土墙墙后排水方面,传统的砂砾反滤层挡土墙排水存在着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排水不畅、泄水孔容易冻塞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包括:衡重式挡土墙、路面排水沟、胶泥隔水层、泄水管、塑料排水板、截水沟、预应力锚索、坡面格构、道路路面、边坡坡面及潜在滑动面;其中,所述的坡面格构固定在边坡坡面上,所述的预应力锚索在坡面格构交汇处打入坡体内部,穿过潜在滑动面,所述的截水沟设置在路堑边坡坡底表面,所述的衡重式挡土墙布设在路堑边坡坡底,所述的泄水管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内,其末端露于路面与挡土墙之间的路面排水沟,所述的塑料排水板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的墙背,其上端至边坡表面,下端至底部泄水孔,所述的胶泥隔水层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墙背的塑料排水板底端。
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面格构(8)采用钢筋混凝土格构,采用C25号混凝土,HRB335级螺纹钢。
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锚索(7)采用1×7标准型、直径15.2mm、公称抗拉强度1860MPa、截面积139mm2<\/sup>钢绞线,钢绞线表层镀锌防腐,锚索长度与设计倾角根据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决定。
4.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水沟(6)以及路面排水沟(2)采用C45号水泥混凝土浇筑,深度为350mm。
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衡重式挡土墙(1)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6.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水管(4)为直径50mm,厚度5mm的PVC管。
7.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排水板(5)的板厚为70mm。
8.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泥隔水层(3)厚度为300mm,宽度为1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应力锚索和衡重式挡土墙组合的方案,有效地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同时还防止路堑边坡浅层拉裂,解决了路堑边坡潜在滑动面的稳定性问题;并且在衡重式挡土墙的墙背采用塑料排水板排水,相比较于传统的砂砾反滤层挡土墙排水所存在的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排水不畅、泄水孔容易冻塞等问题,墙背塑料排水板排水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且排水迅速,不易淤积,更能减少病害及安全事故,延长挡土墙寿命,进而提高高路堑边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衡重式挡土墙、2.路面排水沟、3.胶泥隔水层、4.泄水管、5.塑料排水板、6.截水沟、7.预应力锚索、8.坡面格构、9.道路路面、10.边坡坡面、11.潜在滑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复合型路堑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包括衡重式挡土墙(1)、路面排水沟(2)、胶泥隔水层(3)、泄水管(4)、塑料排水板(5)、截水沟(6)、预应力锚索(7)、坡面格构(8)、道路路面(9)、边坡坡面(10)及潜在滑动面(11);其中所述坡面格构(8)固定在边坡坡面(10)上,预应力锚索(7)在坡面格构(8)交汇处打入坡体内部,穿过潜在滑动面(11),所述截水沟(6)设置在路堑边坡坡底表面,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布设在路堑边坡坡底,泄水管(4)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1)内,其末端露于路面(9)与衡重式挡土墙(1)之间的路面排水沟(2),塑料排水板(5)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1)的墙背,其上端至边坡表面,下端至底部泄水孔,所述胶泥隔水层(3)布设在衡重式挡土墙(1)墙背的塑料排水板(5)底端。
1、根据测量放线,确定衡重式挡土墙(1)和预应力锚索(7)的位置。
2、施工衡重式挡土墙(1),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并在衡重式挡土墙(1)内布设泄水管(4),泄水管(4)末端露于路面(9)与衡重式挡土墙(1)之间的路面排水沟(2),所述的泄水管(4)的竖向和水平间距为2m,所述的排水沟采用C45号水泥混凝土浇筑,深度为350mm。
3、在衡重式挡土墙(1)后布设厚度为70mm的塑料排水板(5),并在塑料排水板(5)底端布设胶泥隔水层(3),所述的胶泥隔水层(3)厚度为300mm,宽度为150mm。
4、进行挡土墙浇筑的同时,在边坡坡面(10)施工坡面格构(8)及预应力锚索(7),所述的坡面格构(8)采用钢筋混凝土格构,采用C25号混凝土,HRB335级螺纹钢,所述的预应力锚索(7)采用1×7标准型、直径15.2mm、公称抗拉强度1860MPa、截面积139mm2<\/sup>钢绞线,钢绞线表层镀锌防腐,并对预应力锚索(7)施加预加力。
5、在边坡坡面(10)上距离塑料排水板(5)顶端1m处开挖截水沟(6),所述截水沟(6)采用C45水泥混凝土浇筑,深度为350mm。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1072.X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468773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E02D 17/20
专利分类号:E02D17/20;E02D29/02;E02D3/10;E02D5/76;E01C11/22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第一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申请人地址:410114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发明人:何忠明;向达;邱俊筠;黄科
第一发明人:何忠明
当前权利人:长沙理工大学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