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操纵治理论文_张云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润操纵治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利润,对策,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方式,方法,动因。

利润操纵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华[1](2017)在《中小企业利润操纵及治理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企业现在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象却十分普遍。虽然其动机各不相同,但主要为了避税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运用长期挂账、提前或递延确认收入、调节资产减值等方式对利润人为操纵,扰乱经济市场。净化中小企业投资环境,仅靠现行相关法律的规定还不够,要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的利润操纵手段采取的治理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7年35期)

鹿敏[2](2017)在《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成因及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信息需求逐渐多元化,上市公司将资产减值准备演化为操纵利润的手段,使得会计数据信息丧失其真实可靠性。为了遏制此种现象,保证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加强监督管理,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文章重点分析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7年13期)

管慧[3](2016)在《我国中小企业利润操纵及治理的博弈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象日益普遍,致使企业资产不实、利润虚增或虚减、所有者权益不实等现象,既影响了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严重损失。文章以此背景进行了探讨,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利润操纵和利益相关者中显着相关的税务部门进行动态博弈分析,探究规范我国中小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途径,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治理提出了最终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6年30期)

于宝林[4](2015)在《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式与治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股票和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我国上市公司往往利用各种利润操纵的方式来试图实现自身的各项目的,这样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还严重扰乱了我国股票和证券市场的运营秩序。文章将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式来探讨有效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5年25期)

范婧[5](2014)在《论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的动因及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现象频繁出现。本文首先概述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财务处理的相关理论和准则规定,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现象导致的前期差错更正,结合案例进行理论分析。然后结合盈余管理的理论,对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来操纵利润的不正当动机进行了分析。以案例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来操纵利润的表现形式,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来操纵利润的防范对策及建议。(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财会》期刊2014年09期)

马玉婷[6](2014)在《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方法及治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假成分将对决策者产生错误的影响,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利润操纵是形成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本文首先对利润操纵的原因和操纵方法进行分析,并就规范市场运作,加大处罚力度、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对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对利润操纵的应对措施,以此来抑制利润操纵的现象。(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4年10期)

敬海涛,伏柏宇[7](2014)在《论利润操纵的成因及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际竞争力日益加剧,对我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只有适者生存,一些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不惜会计舞弊造假。利润操纵者通过操纵利润进而达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本文从利润操纵的动机、手段入手,提出了治理利润操纵的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致富时代》期刊2014年04期)

王文斌[8](2014)在《论企业利润操纵表现形式与治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会计信息以及会计报表应该遵循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以及及时性等相关会计原则,准确、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经营者为粉饰企业经营业绩、虚增企业利润等目的而大肆进行利润操纵。本文旨在分析企业利润操纵的表现形式,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防范企业利润操纵。(本文来源于《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期刊2014年02期)

李海霞[9](2012)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式及治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当今世界范围看,困扰上市公司质量信号显示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利润操纵。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利润操纵日益受到上市公司重视。利润操纵有双重性,它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作用。显然,它降低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可靠性,利润操纵的负面效应又势必造成欺诈和取巧,危害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极大的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限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2年23期)

陈秋英[10](2012)在《中小企业利润操纵及治理的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企业为了整体利益的发展往往会出现通过一定的会计技术处理实现虚增或者虚减利润的现象,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市场发展,政府必须遏制此现象的发生。本文首先介绍了利润操纵的概念和特点,然后从叁个方面分析了利润操纵行为中存在的叁种博弈:会计人员和企业领导者之间的博弈、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中小企业与税务稽查人员的博弈,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利润操纵行为能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2年30期)

利润操纵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信息需求逐渐多元化,上市公司将资产减值准备演化为操纵利润的手段,使得会计数据信息丧失其真实可靠性。为了遏制此种现象,保证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加强监督管理,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文章重点分析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润操纵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云华.中小企业利润操纵及治理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

[2].鹿敏.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成因及治理[J].经贸实践.2017

[3].管慧.我国中小企业利润操纵及治理的博弈模型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

[4].于宝林.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式与治理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

[5].范婧.论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的动因及治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4

[6].马玉婷.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方法及治理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

[7].敬海涛,伏柏宇.论利润操纵的成因及治理[J].致富时代.2014

[8].王文斌.论企业利润操纵表现形式与治理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9].李海霞.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式及治理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

[10].陈秋英.中小企业利润操纵及治理的博弈分析[J].现代商业.2012

论文知识图

一2可操纵应计利润(绝对值)的折线图应用经济青年项目清华大学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清华大学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

标签:;  ;  ;  ;  ;  ;  ;  

利润操纵治理论文_张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