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济道德层次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层次,市场经济,经济,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道德层次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孙晓娟,冯尚春[1](2010)在《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道德层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道德也具有多重性,按照方向划分,既包含符合伦理要求的正向道德,又包括逆伦理要求的负向道德;按照经济文化影响划分,包括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市场经济道德是基于底线伦理之上的道德层次。只有互利和信任才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朱有志[2](2002)在《经济道德层次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博士生是我国伦理学界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所撰写的论文 ,凝聚了他们的智慧 ,展示出我国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这些论文中 ,也许有些地方不够成熟 ,甚至稍嫌稚嫩 ,却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 ,代表着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前途和未来。本刊拟从今年开始 ,开辟专栏进行介绍 ,希望广大博士生踊跃投稿(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02年04期)
朱有志[3](2002)在《经济道德层次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既成的话语系统缺乏应有的解析力和规导力时,理论的现状就呼唤理论工作者进行新的探索,提出新的观念,以解析新的现象和规导新的行为。 在波涛汹涌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如火如荼的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曾几何时,当听到有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道德“攻讦”而我们又只能施以单纯的政治“说服”时,我们深感内疚;当看到主流意识形态与特殊经济力量在形式上处于“矛盾”之中而人们却不知何时该“大胆谋利”、何时当“无私奉献”时,我们自觉困惑……而当我们重温恩格斯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时,我们又理性地意识到自己的神圣职责! 是的,当人们在变化着的经济现实中遇到无法回避的“形而下”的问题时,作为理论工作者为什么不能给予基于经济之本而又超乎经济之上、游乎经济之外而又归于经济之中的“形而上”的解说呢?当见到“道德语言的混乱,不仅导致理论上的混乱,而且也会导致不必要的实践中的困惑”时,作为道德理论的学人,我们从自己所处的变化了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又获得了什么样的变化了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呢?! 出于这种理论上的冲动,本文试图构建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次相对应的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次的道德观念系统,并分别命之为“经济发展道德”、“经济运行道德”、和“经济交往道德”,统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层次论”,简称为“经济道德层次论”。其图式如下: 从图式中可见一一 (一)本文以经济活动层次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叁个概念:经济发展道德、经济运行道德、经济交往道德。 提出这叁个概念的目的在于“构筑”、“拓宽”、“界定”相应的道德思维空间,为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的准确性、清晰性提供理论“网眼”。 (二)与这叁个概念相对应,本文提炼了叁条原则:利群、互利、利他。 本文提出上述叁个概念和经济活动中的叁条原则,包含着如下理论预期: 首先,能够为规范社会主义经济道德活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这里说的思路是指理论构建的思路。上述图式中的“原则”不是原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的简单重复,而是以“经济”这一特殊领域中具有特色的“利”作为理论思维的切入点和理论红线串起“利群”、“互利”、“利他”叁个“纽结”,且这叁个“纽结”中都体现了集体主义的内核,贯穿着集体主义精神,这既是对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更是在“经济”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具体化。 其次,对叁条原则在经济活动不同层次中的地位和涵义作出明确的定位和确定的规定。本文充分肯定了“利群”在经济决策领域道德活动中的首要地位;“互利”在经济运行领域道德活动中的合法地位;“利他”在经济交往领域道德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在此墓础上阐述了诸如“互利”既不是为个人利益而相“互”串通以共取公利的“利”私;也不是违反市场经济运行通则的“互”谋“利”益;更不是权钱交易的“互”相“利”用。正因为思路、规定即内涵是新的,这就使一般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互利”规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了新的道德意蕴,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市场经济的互利互惠的运行“通则”在“新的内涵”的理论天地里得到了有机地统一。 (叁)以叁条新原则为依据,构筑了十二条新准则。从上述“图式”中可以看出,十二条“准则”是叁个“原则”的逻辑展开,或者说是叁个“原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表征。本文认为,应该将经济活动的要求提升为经济道德准则,如将经济发展活动中的“效率兼顾公平”的决策要求提升为经济道德准则;将一般道德规则注入经济道德的意蕴,如肯定“公平竞争”的经济道德意义;将经济行为的外在要求转化为经济道德主体的内在需求。各项准则均是如此。之所以作出如此的思考,是本文认为经济活动中“必然”和“应然”本质上是应该而且可以统一的。 本文还认为,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层次论时需注重: 一2一 (一)理论墓础的现实性。理论研究最忌囿于书斋的无病呻吟和脱离现实的搔首弄姿。本文研究起因于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观念的陈旧、标准的紊乱、结论的矛盾和思想的困惑”的生活现实,以及时下学界多有“呼唤”少有“建设”、勤于“呐喊”而疏于“构筑”的理论现实。 (二)理论成果的新颖性。“理论”没有创新,就没有立足之地。在本文理论框架的建构中,概念的独立提出、原则的特殊规定、准则的恰适提炼等都在理论研究的创新上试图作出自己的尝试。 (叁)理论研究的继承性。本文在谈及“互利”的具体原则时不偏离“集体主义”的根本原则;论“互利”的内在要求则吸取了唐凯麟教授关于马克思论“人一社会一经济”关系的研究成果;述经济道德的具体准则沿用了温克勤教授的“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最佳的管理道德”研究技术。(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叶雪梅[4](200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层次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和调节,既要重视传统道德、西方资本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主义现实道德层次的现实指导作用;既需要社会主义一般道德的普遍引导,又需要市场经济道德的具体调节;既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觉悟层次出发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又要区分市场经济道德的不同层面的作用;既要坚持集体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又要明确集体主义原则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层次要求。(本文来源于《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1期)
李佳圣[5](2001)在《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道德层次划分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切实贯彻江泽民“以德治国” 的重要思想,一方面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必须对现实人们道德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准确地把握人们道德层次的特点,从而找到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道德境界可分为不顾一切的自私自利、不妨碍他人的自私原则、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七个层次。道德建设的任务,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力措施,促使人们道德水平不断地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升华。(本文来源于《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经济道德层次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博士生是我国伦理学界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所撰写的论文 ,凝聚了他们的智慧 ,展示出我国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这些论文中 ,也许有些地方不够成熟 ,甚至稍嫌稚嫩 ,却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 ,代表着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前途和未来。本刊拟从今年开始 ,开辟专栏进行介绍 ,希望广大博士生踊跃投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济道德层次论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晓娟,冯尚春.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道德层次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2].朱有志.经济道德层次论[J].道德与文明.2002
[3].朱有志.经济道德层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2
[4].叶雪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层次的探讨[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5].李佳圣.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道德层次划分的思考[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