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正义理论论文_黄雪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配正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正义,分配,马克思,理论,马克思主义,罗尔斯,收入分配。

分配正义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黄雪彬[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分配正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对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理论的实际内容进行分析,并通过所有制模式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分配形式创新叁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性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董键铭[2](2019)在《生产正义还是分配正义——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研究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澄清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的合理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生产正义观念强调扬弃雇佣劳动关系及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正义的实现间的必要性关系,并反对分配正义观念。但事实上,生产正义所反对的只是配给正义的观念,而"正义的环境"的存在意味着生产正义不能取消分配正义问题。与此同时,以社会基本结构为对象,关注生产资料的分配的分配正义观念是能够容纳生产正义观念的全部要求的。因此,将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理解为容纳生产正义的分配正义理论是合理并且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熊义刚,周林刚[3](2019)在《分配正义理论的两种辩护路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分配正义理论有两种辩护路径。第一种是从基础性的特定价值观念推导出具体的分配理论;第二种是从契约与程序引出分配原则,力图尽可能排除特定宗教、形而上学、道德价值观念对正义理论辩护的作用。通过对罗尔斯契约论的解析发现,第二种路径最终可以还原到第一种路径,这意味着契约程序路径的辩护效力被削弱了。本文试图论证,在正义理论的辩护上,诉诸程序的论证在道义上并不太可取,最终的辩护离不开特定价值观念。因而,对正义的辩护仍然依赖第一种路径。在理论上,该论证有助于局部理清当代分配正义及其牵涉的诸多纷争;在中国实践上,这有助于为中国当下分配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选择与启示,提示我们应当营造更深厚的社会正义的土壤和共识,以化解收入分配改革的巨大阻力。为此,应当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诸多伦理、形而上学概念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构建出支撑当代中国社会分配理论的理论素材和公共文化。(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文[4](2019)在《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罗尔斯在《正义论》的第五章中阐述了有关"分配正义"的理论,指明了两个正义原则可能成为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也强调两个正义原则自身孕育了某种社会制度的理想。从"分配正义"这一角度出发,梳理了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的本质和其理论的实践性。同时又借鉴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和分配正义的背景制度,以及代际正义的问题,在实现机会公平平等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最终实现"橄榄型"的最佳分配格局。(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1期)

史瑞杰[5](2019)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晚期以来,在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研究占有核心位置。围绕"塔克—伍德命题"的争论,近年来有关马克思有没有正义理论以及分配正义理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意涵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分配"、"谁来分配"和"分配的依据"叁个核心问题:"每个人"和"一切人"是其主体基础;自由人"联合体"是其制度保障;"自由发展"是其价值目标。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黄雪彬[6](2019)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度分析后产生的。该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构想,最终通过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方式,旨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每个个体全面、自由、公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收入分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马克思分配正义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将基于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该理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体系,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公平公正的社会格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09期)

魏传光[7](2019)在《利益、正当与分配正义——评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功利主义”归类》一文中研究指出霍耐特、艾伦、布坎南等西方学者或以"利益论"、或以"结果论"、或以"总和论"等理由把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归类为功利主义,显然误解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元典精神、道德批判的元哲学叙事以及道德建构的经济—阶级性格。实际上,马克思主义通过给予利益以历史性的理解、对私人利益的超越性理解以及利益与道德的统一性理解,实现了对功利主义利益范畴的超越;马克思主义用经济基础解释正当,以物质生产活动规约正当,立足于人类社会理解正当,从根本上否定了正当是善的增加这一功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深入资本主义经济的制度根源,在对私有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了分配正义与生产正义统一的正义观,既超越了功利主义分配正义的缺失,同时又超越了资产阶级以平等权利为核心的正义观。总之,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从物质实践出发思考利益、正当与分配正义,把价值理想的实现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用道德的实践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真实的、革命性的道德观。(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叶宁[8](2018)在《分配正义视野下环境难民权利救济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罗尔斯的民族国家理论和贝茨的世界主义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各观点在环境难民权利上的适用,并对权利救济理论进行讨论,探求最为合理的环境难民权利救济理论。(本文来源于《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杨儒[9](2018)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视域下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入分配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关乎党和国家对于国计民生决策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深刻地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能否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不断认识和逐渐深化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相关研究,注重收入分配问题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尤其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的情况下,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严格按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启示。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进行了梳理;其次,论述和分析了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论特征及其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从城乡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东、中、西和东北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大,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收入差距较大叁个方面指出所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针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所存在的问题,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首先,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坚持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其次,加强对收入分配过程的监管;再次,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更好地发挥分配杠杆的作用;最后,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把扶贫、扶智和扶志相结合,补齐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8-06-01)

黄帅[10](2018)在《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差别原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正式问世,自此,他提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将处于当时社会主流的功利主义从绝对制霸的地位上拉下来,并开启了关于正义的新一轮的探讨。其中,基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预设前提而提出的差别原则成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也引发了大量争议。差别原则本身的理论构图是在吸收改进百家之长的基础上建立的,同时又兼备非常强烈的现实考量。它强调社会中分配正义的实现必须要做到利益倾向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成员、倾向于最少受益者。这也是罗尔斯在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做出的向平等主义的迈步,毫无疑问这必然遭受到各派的抨击。本文论述的是差别原则本身的理论内容和思想构图,再从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社群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批判进而指出该原则的理论缺陷,实现尽可能全面地认识差别原则。同时结合我们当今所处时代的特点,考虑差别原则对于当代中国的理论启示。(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1)

分配正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澄清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的合理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生产正义观念强调扬弃雇佣劳动关系及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正义的实现间的必要性关系,并反对分配正义观念。但事实上,生产正义所反对的只是配给正义的观念,而"正义的环境"的存在意味着生产正义不能取消分配正义问题。与此同时,以社会基本结构为对象,关注生产资料的分配的分配正义观念是能够容纳生产正义观念的全部要求的。因此,将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理解为容纳生产正义的分配正义理论是合理并且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配正义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黄雪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分配正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2].董键铭.生产正义还是分配正义——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研究主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熊义刚,周林刚.分配正义理论的两种辩护路径比较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李文.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

[5].史瑞杰.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若干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19

[6].黄雪彬.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9

[7].魏传光.利益、正当与分配正义——评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功利主义”归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叶宁.分配正义视野下环境难民权利救济理论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

[9].王杨儒.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视域下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8

[10].黄帅.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差别原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1分配正义的理论框架清华大学2006年度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清华大学2006年度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年-2016年我国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的作用机理由两...

标签:;  ;  ;  ;  ;  ;  ;  

分配正义理论论文_黄雪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