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制定适合该患者健康教育方案,进行一对一的专人指导。结果:通过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增强了健康保健知识,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冠心病;自我护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86-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及人口老化等综合因素,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1]。由于冠心病患者的文化水平、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同,造成患者对待疾病有着不同的观点,从而影响疾病的转归,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在冠心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科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提升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4月在我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8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20例,合并糖尿病8例,男36例,女32例,平均年龄(70.5±1.28岁)。所有患者意识清醒,排除有精神疾病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般资料比较(性别、年龄、体重、危险因素、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根据病历中的健康教育评价表所要求的宣教内容,逐条给患者讲解,内容只涉及评价表所包含的项目。
1.3实验组患者入院后除常规健康教育内容外,结合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3.1选定责任护士首先由参与此项研究的护士作为患者的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注意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的护患关系,以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更容易让患者接受配合。
1.3.2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责任护士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性格心理特点,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对疾病的认知、社会背景、家庭成员组成及关系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
1.3.3系统的有计划的实施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以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理解程度等,制定出适合该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心理疗法教育、药物治疗教育以及出院的健康教育和指导[2]。在患者住院期间有计划的实施,务必让患者掌握冠心病的相关疾病知识、冠心病的饮食原则、活动方法以及冠心病的自我防护方法,充分认识到冠心病是长期慢性疾病,使患者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护理的方法。
1.3.4加强沟通与交流由于健康教育涉及内容较多,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及患者的不合作,确保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实施,实施过程中注重方式多样化,语言交流力求通俗易懂,确保在住院期间所安排的健康教育内容患者能全部掌握。
1.3.5鼓励家庭成员参与由于冠心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患者会对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产生恐惧心理,加之在治疗过程中,要戒烟限酒,在无家庭成员的监督下,往往难以长期坚持[3]。因此,要把对家属的说服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积极动员。同时,家属的参与也能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情,使得患者对治疗更有信心。
1.4研究工具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定。该量表是由美国学者Kearney和Fleischer根据Orem的自我护理理论设计制订的,包括43项,分为5个维度,即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采用5分评价法,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4]。
1.5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所有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后,除了自我护理责任感这一维度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四个方面分值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讨论
冠心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导致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减退;同时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偏大,出院后依从性和执行力不足,对自我效能造成明显影响[5]。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6]。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最早出现在国外及香港地区,近几年才在国内护理界推广使用。是一项集思路、判断、决策于一体的立体式护理,由于它具有灵活可持续性,更容易使患者及家属接受。通过采取口头教育、图片讲解、幻灯片授课、发放疾病宣传小手册、出院随访、举办冠心病之家、发放医护明信片等多向交流互动的平台等形式,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
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准确性。由于信息的多元化,将会使患者产生误解以及对你的理论知识水平产生质疑,导致健康教育无法进行;同时护士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的放矢的进行。另外要注意尊重患者,态度和蔼,避免使用医学用语。学会倾听,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及时进行引导,采用讨论、交谈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促进健康教育的达成。
本研究通过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患者的个人需求,一方面丰富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同时为患者的自我护理提供专业的指导,增加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出院后的进一步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李丽.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从社区开始[J].医学信息,2015.33.306-307.
[2]王瑞风.青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1).
[3]许梦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状况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
[4]冯紫微.护理本科生自我护理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
[5]张海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4).
[6]陈芳.冠心病患者应用二级预防规范化治疗的效果随访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