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击败对雄性棕色田鼠配偶关系形成的影响及其神经内分泌学机制

社会击败对雄性棕色田鼠配偶关系形成的影响及其神经内分泌学机制

论文摘要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与此同时来自社会的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人群中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高发已经成为了阻碍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社会压力不但是导致精神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积极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行为。成年男性和女性之间形成的稳定的配偶关系是人类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表明,有稳定配偶关系的个体寿命更长,伴侣间的亲密程度与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成正相关,与免疫功能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成负相关。此外,稳定的配偶关系对后代的生理、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极为重要。长期社会击败应激(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CSDS)作为一种社会应激源被认为与人类遭受的社会压力相似,因为暴露于紧张的生活事件是导致精神障碍和社交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社会击败应激会导致个体表现出情绪异常和社会行为紊乱等症状,这些情绪以及行为的异常变化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密不可分,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的过度活跃,多巴胺系统、催产素系统以及加压素系统等的改变。多巴胺系统、催产素系统以及加压素系统与配偶关系的形成与维持密切相关。所以长期社会击败应激是否会影响配偶关系的形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命题。近年来,长期社会击败应激模型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对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研究,但由于传统实验动物的社会性较低、非单配制等因素的限制,对配偶关系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的研究还不普遍,尤其是对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个体的配偶关系的研究更为稀少。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具有高社会性、单配制等特点,成为了研究亲社会行为的理想的动物模型,本研究将对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的配偶关系形成进行初步探索。本实验分为行为学和相关分子机制两个研究内容。行为学实验部分利用接近回避实验和社会互作实验对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的社会性进行探究;利用配偶偏好实验对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的配偶关系的形成时间及稳定性进行探究。分子学实验部分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在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c)、外侧隔阂(Lateral septum,LS)、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处多巴胺 1 型受体(D1-like receptor,D1R)、多巴胺 2 型受体(D2-1ike receptor,D2R)、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TR)、加压素受体(Vasopressin 1a receptor,V1aR)和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的水平变化以及NAcc中络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水平变化;利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技术检测PVN中OT和VTA中TH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根据以上行为学和分子机制探究结果,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在NAcc处双侧微注射多巴胺1型受体激动剂SKF38393,以测试多巴胺1型受体激动剂SKF38393的处理对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成年雄性棕色田鼠配偶关系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行为学检测结果1.1接近回避实验利用接近回避实验检测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对同种个体的接近、回避行为。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第二阶段(Target)在互作区的活动时间百分比极显著地高于第一阶段(No Target);长期社击败组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第二阶段(Target)在互作区的活动时间百分比显著地低于第一阶段(No Target)。以上结果表明,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出现了对同种个体的回避行为。1.2社会互作实验利用社会互作实验评估社会互作中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各类行为的表现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的攻击行为显著降低,防御行为极显著增加,回避行为显著增加,亲密行为极显著降低,探究行为显著降低,嗅闻对方的行为显著降低,静止行为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与陌生同种个体间的互作减少,降低了其对环境和陌生个体的探究行为以及社会行为。1.3配偶偏好实验利用配偶偏好实验评估成年雄性棕色田鼠配偶关系的形成时间和维持情况。实验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长期社会击败组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在配偶鼠室内的总时间降低,与配偶鼠靠在一起的总时间显著或极显著降低。(2)对照组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在配偶鼠室内的总时间均高于或显著/极显著地高于在陌生鼠室内的时间。与配偶鼠靠在一起的时间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与陌生鼠靠在一起的时间。对陌生鼠的攻击行为时间均高于对配偶鼠的攻击行为时间,并且随着配对时间的延长对陌生鼠的攻击行为时间呈现增长趋势。长期社会击败组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在配偶鼠室内的总时间均高于在陌生鼠室内的时间。与配偶鼠靠在一起的时间在配对1天、3天、9天和1 1天后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与陌生鼠靠在一起的时间,在配对5天、7天后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对陌生鼠的攻击行为时间均高于对配偶鼠的攻击行为时间,但对陌生鼠的攻击时间并没有随着配对时间的延长表现出规律性变化。(3)在1-11天的配对过程中,对照组对配偶鼠的营救行为时间均高于(趋于显著性)或显著高于对陌生鼠的营救行为。长期社会击败组在配对7天后开始表现出显著性。以上结果表明,对照组与长期社会击败组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在配对1天后可以形成配偶偏好,但长期社会击败应激会导致成年雄性棕色田鼠与配偶鼠形成的配偶关系不稳定。长期社会击败应激也可能会影响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对配偶鼠的共情行为。2分子机制研究结果2.1 Western Blot 实验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NAcc处D2R水平显著增加,LS、PVN和VTA处D2R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NAcc处的D1R水平极显著降低,LS、PVN和VTA处D1R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PVN处OTR水平显著降低,NAcc、LS和PVN处OTR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NAcc、LS、PVN和VTA处的AVP和V1aR水平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NAcc处TH水平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上调了成年雄性棕色田鼠NAcc处的D2R水平,下调了 NAcc处的D1R水平以及PVN处的OTR水平。2.2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实验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PVN处的OT免疫阳性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VTA处的TH免疫阳性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下调了 VTA处的TH免疫阳性神经元水平。2.3脑立体定位与微注射对照组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NAcc处双侧微注射生理盐水后在配偶偏好测试中表现出:在配对1天、3天、5天、7天和9天后与配偶鼠靠在一起的时间均显著地高于与陌生鼠靠在一起的时间。暴露于长期社会市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NAcc处双侧微注射生理盐水后在配偶偏好测试中表现出:在配对1天和9天后与配偶鼠靠在一起的时间均显著地高于与陌生鼠靠在一起的时间。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NAcc处双侧微注射多巴胺1型受体激动剂(SKF38393)后在配偶偏好测试中表现出:在配对1天、3天、5天、7天和9天后与配偶鼠靠在一起的时间均显著地高于与陌生鼠靠在一起的时间。以上结果表明,多巴胺1型受体激动剂SKF38393的处理改善了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出现的配偶关系不稳定现象。综上所述,本实验证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影响了成年雄性棕色田鼠的社会性,同时也导致了成年雄性棕色田鼠配偶关系稳定性的改变,配偶关系不稳定这一改变可能与暴露于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后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NAcc处D1R水平降低有关,并且这一改变可以利用D1R激动剂SKF38393逆转。此外本实验也证明了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引起了 NAcc处D2R水平的增加、PVN处OTR水平的降低、VTA处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的降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应激
  •   1.2 长期社会击败应激
  •   1.3 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   1.4 配偶关系
  •   1.5 OT系统在配偶关系中的作用
  •   1.6 AVP系统在配偶关系中的作用
  •   1.7 DA系统在配偶关系中的作用
  •   1.8 DA、OT、AVP相互作用共同调节配偶关系
  •   1.9 动物模型的选择
  •   1.10 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药品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实验流程
  •     2.2.2 实验动物分组
  •     2.2.3 长期社会击败模型建立
  •     2.2.4 行为测试
  •     2.2.5 Western Blot实验
  •     2.2.6 免疫荧光实验
  •     2.2.7 棕色田鼠脑立体定位和微注射
  •     2.2.8 数据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行为测试结果
  •     3.1.1 接近回避行为结果
  •     3.1.2 社会互作行为结果
  •     3.1.3 配偶偏好行为结果
  •   3.2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     3.2.1 NAcc、LS、PVN、VTA的D2R的表达量
  •     3.2.2 NAcc、LS、PVN、VTA的D1R的表达量
  •     3.2.3 NAcc、LS、PVN、VTA的OTR的表达量
  •     3.2.4 NAcc、LS、PVN、VTA的AVP的表达量
  •     3.2.5 NAcc、LS、PVN、VTA的V1aR的表达量
  •     3.2.6 NAcc的TH的表达量
  •   3.3 免疫荧光实验结果
  •     3.3.1 PVN处OT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
  •     3.3.2 VTA处TH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
  •   3.4 注射D1R激动剂对配偶选择行为的影响
  •     3.4.1 在配偶鼠和陌生鼠室的总时间
  •     3.4.2 与配偶鼠和陌生鼠靠在一起的时间
  • 第4章 讨论
  •   4.1 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和社会行为
  •   4.2 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和配偶关系
  •   4.3 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对OT系统的影响以及与配偶关系的联系
  •   4.4 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对AVP系统的影响以及与配偶关系的联系
  •   4.5 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对DA系统的影响以及与配偶关系的联系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杨洋

    导师: 邰发道

    关键词: 棕色田鼠,长期社会击败,配偶关系,神经生物学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分类号: Q42

    DOI: 10.27292/d.cnki.gsxfu.2019.000723

    总页数: 81

    文件大小: 5434K

    下载量: 15

    相关论文文献

    • [1].慢性肾脏病病人与其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的相关性[J]. 护理研究 2019(23)
    • [2].二元应对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其配偶应对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9(09)
    • [3].癌症患者与配偶亲密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11)
    • [4].涉外配偶间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17(06)
    • [5].乳腺癌患者配偶照顾负担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06)
    • [6].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乳腺癌患者及配偶需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7(18)
    • [7].配偶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的消解[J]. 法制与社会 2015(08)
    • [8].中年癌症患者配偶压力负荷现况及应对措施[J]. 河北医药 2015(18)
    • [9].如何应对配偶恋“旧情”?(一)[J]. 妇女生活 2008(11)
    • [10].酒精依赖患者配偶应对方式相关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 [11].配偶同步教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10)
    • [12].个体怀旧疗法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配偶积极感受及悲伤情绪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7(05)
    • [13].前列腺癌配偶照顾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 全科护理 2016(07)
    • [14].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01)
    • [15].Office配偶[J]. 女性天地 2010(04)
    • [16].孕妇及其配偶焦虑状况及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12(19)
    • [17].直肠癌患者配偶焦虑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7)
    • [18].实施配偶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13)
    • [19].中国老人丧偶与其死亡风险的关系分析——配偶照顾的作用[J]. 人口研究 2010(03)
    • [20].中国配偶年龄差初步研究[J]. 南方人口 2009(01)
    • [21].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22)
    • [22].配偶法在解题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9)
    • [23].“渐冻症”病人配偶照顾者的负担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J]. 全科护理 2019(35)
    • [24].颅脑疾病致昏迷的患者配偶焦虑和抑郁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04)
    • [25].中青年永久腹壁造口患者配偶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S2)
    • [26].乳腺癌患者配偶夫妻沟通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现状[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06)
    • [27].中年癌症患者配偶积极感受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5)
    • [28].输卵管妊娠患者配偶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11)
    • [29].团体怀旧疗法对肺癌患者配偶照顾者抑郁及疲乏水平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09)
    • [30].台湾大陆籍女性配偶的心理辅导[J]. 现代台湾研究 2009(01)

    标签:;  ;  ;  ;  

    社会击败对雄性棕色田鼠配偶关系形成的影响及其神经内分泌学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