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闲暇消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休闲娱乐空间,城市意象,闲暇消费
闲暇消费论文文献综述
陈雅男,李薇,刘印梅[1](2019)在《闲暇消费与“空间意象”的构筑——休闲娱乐空间特辑》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杰出的城市规划家凯文·林奇在其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中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城市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观察而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的本质。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是适宜、独特且不寻常的。"城市意象"帮助观察者认识城市,并产生良好的体验感。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发展,具有高度辨识性的城市,更有助于人们增加内在体验的深度与强度。(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期刊2019年10期)
石亚兵[2](2016)在《乡村青年教师的“闲暇消费”》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青年教师通过“闲暇消费”不仅可以建构一种区别于其他乡村群体的形象,还能通过合理的“闲暇消费”尤其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达致精神的自足,进而形成对自我、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认同。乡村青年教师在进行“闲暇消费”的过程中,应该以体现学校教师身份需求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6-06-02)
陈梦颖[3](2014)在《当前我国闲暇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一大热点和趋势,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闲暇消费的现状,提出了闲暇消费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4年11期)
舒煜洲[4](2014)在《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闲暇消费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闲暇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对经济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我国闲暇消费总量持续攀升,增长态势良好,但也反映出许多问题。本文从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闲暇消费的比较入手,从发展历史、消费环境、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成本几方面寻找差异原因,最终探究出适合我国自身发展的新方法,使其既不失传统根基,又能借鉴优秀的西方发展经验。(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4年06期)
丁玲,崔佳[5](2013)在《我国居民闲暇消费行为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闲暇消费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居民闲暇消费行为,不仅可丰富我国起步较晚的闲暇消费现有研究成果,而且更清晰地阐述了有无存在流动性约束,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对于闲暇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指出我国闲暇消费市场的发展困境,为从收入瓶颈、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方面合理规划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参考,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3年22期)
李正明[6](2013)在《提升闲暇消费的正外部效应——尹世杰消费经济思想研究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闲暇消费论》对闲暇消费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论述《闲暇消费论》于尹老八十五岁高龄时出版,该着是我国第一部研讨闲暇消费的专着。尹老作为我国消费经济学界的领军者,他不断开拓消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轨迹可作如下描述:首先是研究消费如何促进生产;然后拓展到消费如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进入绿色消费阶段;之后又延伸到精神消费层面,研究消费对于提高人们思想境界的积极作用。2007年出版《闲暇消费论》,可以说是一本引导人们进行高雅消费的"教科书"。该书界定了"闲暇消费"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影(本文来源于《消费经济》期刊2013年01期)
陈靖[7](2011)在《闲暇消费中的妇女与村庄秩序——以鄂西北化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机械化与化学农业为主要手段的生产方式下,农业劳动不再是耗时耗力的活动,农民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闲暇。在以妇女为主要群体的村庄,闲暇消费成为村庄活动的重要的内容,而妇女在闲暇消费中的关系建构与享受态度,使以闲暇消费为中心的"圈子"成为新的村庄核心关系,由此改造了村庄中的关系结构、整合机制与村庄秩序。(本文来源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邹功达,许江山[8](2009)在《从税收角度看中西方的闲暇消费》一文中研究指出闲暇作为一种重要的广义消费品,对人类福利的影响非常大,但我国研究闲暇的文献并不多。本文基于中西方在闲暇消费方面的重大差异,应用简单的经济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对中西闲暇消费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单探讨。本文主要是从中西方税收结构差异和消费习惯差异的角度去分析(本文来源于《期货日报》期刊2009-12-16)
孙慧敏[9](2009)在《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闲暇消费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闲暇消费的现状、闲暇消费的特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行为价值取向,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引领消费潮流、消费趋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篇综述归纳了大学生闲暇消费的基本状况以及特征,讨论了大学生闲暇消费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闲暇消费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09年23期)
朱凡,许江山[10](2009)在《中西方关于闲暇消费的比较:从税收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闲暇作为一种重要的广义消费品,对人类福利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我国研究闲暇的文献却不多。文章基于中西方在闲暇消费方面的重大差异,应用简单的经济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对中西闲暇消费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造成中西闲暇消费差异的原因很多,文章对大部分的原因只做了简单的定性分析。关于中西方在税收政策和中西方的消费文化对闲暇消费的影响,文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并结合数据做了较为详尽的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09年08期)
闲暇消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乡村青年教师通过“闲暇消费”不仅可以建构一种区别于其他乡村群体的形象,还能通过合理的“闲暇消费”尤其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达致精神的自足,进而形成对自我、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认同。乡村青年教师在进行“闲暇消费”的过程中,应该以体现学校教师身份需求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闲暇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雅男,李薇,刘印梅.闲暇消费与“空间意象”的构筑——休闲娱乐空间特辑[J].现代装饰.2019
[2].石亚兵.乡村青年教师的“闲暇消费”[N].中国教育报.2016
[3].陈梦颖.当前我国闲暇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田.2014
[4].舒煜洲.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闲暇消费的比较[J].东方企业文化.2014
[5].丁玲,崔佳.我国居民闲暇消费行为解析[J].商业时代.2013
[6].李正明.提升闲暇消费的正外部效应——尹世杰消费经济思想研究之一[J].消费经济.2013
[7].陈靖.闲暇消费中的妇女与村庄秩序——以鄂西北化村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
[8].邹功达,许江山.从税收角度看中西方的闲暇消费[N].期货日报.2009
[9].孙慧敏.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闲暇消费现象[J].黑龙江史志.2009
[10].朱凡,许江山.中西方关于闲暇消费的比较:从税收的角度[J].经济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