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钢柱吊装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该装置包括提升杆和水平移动装置;提升杆呈垂直状,下端固定在预先固定好的底座上,提升杆侧部铰接有多根用于固定提升杆的支撑部件,提升杆顶部设置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吨位根据构件重量确定,电动葫芦吨位大于构件重量;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一端抵达在底座处,一端抵达在钢柱处,用于将钢柱水平移动至吊装位置。本方案提升了建筑行业中钢柱的安装速度及安全性,同时保证构件施工的安装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杆和水平移动装置;提升杆呈垂直状,下端固定在预先固定好的底座上,提升杆侧部铰接有多根用于固定提升杆的支撑部件,提升杆顶部设置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吨位根据构件重量确定,电动葫芦吨位大于构件重量;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一端抵达在底座处,一端抵达在钢柱处,用于将钢柱水平移动至吊装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杆和水平移动装置;
提升杆呈垂直状,下端固定在预先固定好的底座上,提升杆侧部铰接有多根用于固定提升杆的支撑部件,提升杆顶部设置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吨位根据构件重量确定,电动葫芦吨位大于构件重量;
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一端抵达在底座处,一端抵达在钢柱处,用于将钢柱水平移动至吊装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滑轮车和导轨;
所述滑轮车下端设置有分布在两端的至少两对高滑轮及位于中间的至少一对低滑轮,所述高滑轮中间加工有卡槽,与导轨之间通过卡槽连接限位,低滑轮抵至导轨腹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车下端设置有分布在两端的4个高滑轮及位于中间的2个低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为传送带,传送带包括皮带和分布在皮带两端并被皮带所包裹的滚筒,滚筒是驱动输送带或改变其运行方向的圆筒形组件,分驱动辊和从动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与底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或
底座侧面上设置一根垂直于底座的固定桩,在提升杆的下端设置若干个与固定桩相匹配的安装孔,通过将固定桩穿插在安装孔中的方式将提升杆与底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与底座的固定处还设置有倾斜肋,倾斜肋的一端固定在提升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顶部设置有吊点,所述电动葫芦固定在吊点上;
所述提升杆采用无缝钢管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支撑杆或缆风绳,支撑杆或缆风绳一端固定在提升杆顶端,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环上,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吊装位置周边的建筑体内,支撑杆或缆风绳的水平角度不低于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上设置有爬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车的顶板宽度根据构件放置后与滑轮车接触面宽度确定,顶板宽度比接触面宽度两边各宽预设距离h1;
所述导轨采用H型钢制作,所述导轨两端及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散力板,所述导轨宽度比滑轮车宽度小预设距离h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钢柱吊装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因施工现场限制,存在部分钢柱无法采用吊车或塔吊进行吊装的构件,现有已公开技术为在吊装位置搭设脚手架,然后采用电动葫芦进行吊装,构件采用下面放置钢管滑移至吊装位置。
以上敷设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人工支出较大,同时功效较低;2.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脚手架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坍塌;3.构件运输过程中对已完工地面造成二次损坏;4.施工质量受制于人的因素,无法稳定保障。
随着建筑行业人工费所占建设工程总造价的比重增加以及对人工增效观念的深化,近些年来,机械化设备代替人工操作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相应的机械化安装设备种类也显著增多,且各有所长,有的可以达到较好的替代效果,可是设备后期的维护和清理工作较为繁琐,且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有的设备成本低,结构简单,可是达不到理想的安装效果。
基于以上描述,亟须一种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安装功效较低,同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该装置代替人工将钢柱提升至安装高度,提升了构件吊装安装速度和安全性,节省了人工,同时保证构件施工的安装质量,达到了提速增效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杆和水平移动装置;
提升杆呈垂直状,下端固定在预先固定好的底座上,提升杆侧部铰接有多根用于固定提升杆的支撑部件,提升杆顶部设置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吨位根据构件重量确定,电动葫芦吨位大于构件重量;
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一端抵达在底座处,一端抵达在钢柱处,用于将钢柱水平移动至吊装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滑轮车和导轨;
所述滑轮车下端设置有分布在两端的至少两对高滑轮及位于中间的至少一对低滑轮,所述高滑轮中间加工有卡槽,与导轨之间通过卡槽连接限位,低滑轮抵至导轨腹板。
作为优选,所述滑轮车下端设置有分布在两端的4个高滑轮及位于中间的2个低滑轮。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为传送带,传送带包括皮带和分布在皮带两端并被皮带所包裹的滚筒,滚筒是驱动输送带或改变其运行方向的圆筒形组件,分驱动辊和从动辊。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杆与底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或
底座侧面上设置一根垂直于底座的固定桩,在提升杆的下端设置若干个与固定桩相匹配的安装孔,通过将固定桩穿插在安装孔中的方式将提升杆与底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杆与底座的固定处还设置有倾斜肋,倾斜肋的一端固定在提升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杆顶部设置有吊点,所述电动葫芦固定在吊点上;
所述提升杆采用无缝钢管制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件为支撑杆或缆风绳,支撑杆或缆风绳一端固定在提升杆顶端,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环上,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吊装位置周边的建筑体内,支撑杆或缆风绳的水平角度不低于45°。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杆上设置有爬梯。
作为优选,所述滑轮车的顶板宽度根据构件放置后与滑轮车接触面宽度确定,顶板宽度比接触面宽度两边各宽预设距离h1;
所述导轨采用H型钢制作,所述导轨两端及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散力板,所述导轨宽度比滑轮车宽度小预设距离h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提供的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通过电动葫芦提供动力,将钢柱匀速滑移至吊装位置,然后吊装至安装位置,之后进行固定焊接,从而完成钢柱安装过程。本方案提升了建筑行业中钢柱的安装速度及安全性,同时保证构件施工的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钢柱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提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滑轮车与导轨及底座之间的装配图。
图中:1-提升杆、2-滑轮车、3-导轨、4-支撑部件、5-底座、6-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杆1、滑轮车2和导轨3。提升杆1呈垂直状,下端固定在预先固定好的底座5上,提升杆1侧部铰接有多根用于固定提升杆的支撑部件4,提升杆1顶部设置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吨位根据构件重量确定,电动葫芦吨位大于构件重量。
所述滑轮车2下端设置有分布在两端的两对4个高滑轮及位于中间的一对2个低滑轮,所述高滑轮中间加工有卡槽,与导轨3之间通过卡槽连接限位,2个低滑轮抵至导轨腹板。当然,高滑轮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低滑轮的数量也并不局限于此。
于本实施例中,滑轮车2与导轨3的配合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滑轮车2下端直接设置卡槽,卡槽的长度与滑轮车2的长度相同或比滑轮车2的长度短,卡槽直接卡在导轨3上。
所述提升杆1与底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具体的,顺底座5的垂直方向设置两个焊接点,两个焊接点之间的间距为800mm,但并不局限于此距离。
当然,提升杆1与底座5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在底座5侧面上设置一根垂直于底座5的固定桩,在提升杆1的下端设置若干个与固定桩相匹配的安装孔,通过将固定桩穿插在安装孔中的方式将提升杆1与底座5固定。为了进一步的巩固提升杆1与底座5的稳固性,还设置有倾斜肋,倾斜肋的一端固定在提升杆1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5上。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提升杆1顶部设置有吊点,所述电动葫芦固定在吊点上。所述吊点采用30mm厚Q345B钢板制作。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提升杆1采用无缝钢管制作。但并不局限于此制作材料。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件4为支撑杆或缆风绳,支撑杆或缆风绳一端固定在提升杆1顶端,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环上,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吊装位置周边的建筑体内,支撑杆或缆风绳的水平角度不低于45°。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固定环,将支撑杆或缆风绳的另一端直接固定在已有的建筑物体上面。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提升杆1上设置有爬梯6。爬梯6采用φ25钢筋制作,整体长度优选为500mm,但并不局限于该长度。爬梯6上的两层爬梯的高度为300mm,但并不局限于此距离。为了方便攀爬,爬梯6可以与提升杆1垂直方向呈一定角度。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轮车2采用30mm厚Q345B钢板制作。滑轮车2长度为500mm,但并不局限于该长度。每个钢柱前后位置各设置一个滑轮车2。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轮车2的顶板宽度根据构件放置后与滑轮车2接触面宽度确定,顶板宽度比接触面宽度两边各宽预设距离h1。预设距离h1的取值优选为200mm,但并不局限于该值。
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轨3采用H型钢制作,所述导轨3两端及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散力板,所述导轨3宽度比滑轮车2宽度小预设距离h2。预设距离h2的取值优选为100mm,但并不局限于该值。导轨3的高度为200mm,但并不局限于该值。
建筑施工中,先将导轨3铺设至吊车或塔吊可以吊装的位置,滑轮车2在钢柱前后位置各设置一个,钢柱通过滑轮车2在导轨3上滑移至吊装位置,然后采用提升杆1上的电动葫芦将构架吊装至安装位置。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采用钢柱水平运输和提升装置进行钢柱安装,从速度、持久性、安全和质量四个方面全面优于人工提升钢柱施工。
具体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没有设置滑轮车和导轨,而是设置传送带来代替滑轮车和导轨,通过传送带水平方向运输钢柱,将钢柱放在传送带上滑移至吊装位置,然后采用提升杆上的电动葫芦将构架吊装至安装位置。
具体的,传送带包括皮带和分布在皮带两端并被皮带所包裹的滚筒,滚筒是驱动输送带或改变其运行方向的圆筒形组件,分驱动辊和从动辊,通常采用无缝钢管制成,也有视不同工艺需要采用诸如铝合金6061T5,304L\/316L不锈钢,2205双相不锈钢,铸钢件,实心锻打合金钢芯为材料的。
所述滚筒优选为包胶滚筒。其能有效改善输送系统的运行状况,保护金属滚筒不被磨损,防止输送带的打滑,使滚筒与皮带同步运转,从而保证皮带高效的、大运量的运转。包胶滚筒还能有效的防止滚筒与皮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减少滚筒表面的物料粘结,减小皮带的跑偏和磨损。
除此之外,其它部件和具体实施例一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460.X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383344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B66F 19/00
专利分类号:B66F19/00;E04G21/16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北里51号楼
发明人:卫民;刘海泉;王浩鸣;武世平;马跃;燕翔;王涛;张孝军;田磊;张争
第一发明人:卫民
当前权利人: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小伟;晁璐松
代理机构:1100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