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管道反应器,包括反应腔、进气管道、进液管道、出气管道、出液管道、扰流装置、防尘装置和防堵塞装置,进气管道一端焊接在反应腔外部,进液管道一端焊接在反应腔外部,出气管道一端焊接在反应腔上方,出液管道一端焊接在反应腔下方,扰流装置设置在反应腔侧面,防尘装置安装在进气管道、进液管道、出气管道、出液管道的另一端,防堵塞装置设置在出液管道与反应腔连接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防堵塞装置,防堵塞装置包括管口罩和清淤拉杆,反应腔长期使用后底部会有污垢堆积,管口罩的设置使污垢堆积在管口罩外侧,防止污垢堵塞管口,当污垢堆积过多时,拉动清淤杆将反应腔底部堆积的污垢清除,防止污垢堆积过多堵塞反应管道。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管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腔(1)、进气管道(2)、进液管道(3)、出气管道(4)、出液管道(5)、扰流装置(6)、防尘装置(7)和防堵塞装置(8),所述进气管道(2)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外部与反应腔(1)连通,所述进液管道(3)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外部,所述进液管道(3)一端与反应腔(1)连通,所述出气管道(4)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上方,所述出液管道(5)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下方,所述扰流装置(6)设置在反应腔(1)侧面,所述防尘装置(7)安装在所述进气管道(2)、进液管道(3)、出气管道(4)、出液管道(5)的另一端,所述防堵塞装置(8)设置在所述出液管道(5)与反应腔(1)连接处。
设计方案
1.一种管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腔(1)、进气管道(2)、进液管道(3)、出气管道(4)、出液管道(5)、扰流装置(6)、防尘装置(7)和防堵塞装置(8),所述进气管道(2)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外部与反应腔(1)连通,所述进液管道(3)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外部,所述进液管道(3)一端与反应腔(1)连通,所述出气管道(4)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上方,所述出液管道(5)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下方,所述扰流装置(6)设置在反应腔(1)侧面,所述防尘装置(7)安装在所述进气管道(2)、进液管道(3)、出气管道(4)、出液管道(5)的另一端,所述防堵塞装置(8)设置在所述出液管道(5)与反应腔(1)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内部设有上隔板(1a)和下隔板(1b),所述上隔板(1a)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出气管道(4)焊接在上隔板(1a)的通孔中,所述下隔板(1b)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出液管道(5)焊接在下隔板(1b)的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2)共设有四个,所述反应腔(1)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进气管道(2),所述进液管道(3)共设有四个,所述反应腔(1)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进液管道(3),所述焊接在反应腔(1)同一侧的进液管道(3)与进气管道(2)沿反应腔(1)轴线间隔设置,所述反应腔(1)一侧的一个进液管道(3)与所述反应腔(1)另一侧的进气管道(2)沿同一轴线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6)包括扰流罩(6a)、扰流扇叶(6b)、电机座(6c)和扰流电机(6d),所述电机座(6c)焊接在所述反应腔(1)平面一侧,所述扰流电机(6d)安装在电机座(6c)上,所述扰流罩(6a)安装在反应腔(1)内部,所述扰流扇叶(6b)设置在扰流罩(6a)内,所述扰流扇叶(6b)安装在扰流电机(6d)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7)包括四个防尘盒(7a)和四个防尘盖(7b),四个所述防尘盒(7a)分别焊接在进气管道(2)、进液管道(3)、出气管道(4)、出液管道(5)上,四个所述防尘盖(7b)分别卡合在一个防尘盒(7a)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装置(8)包括管口罩(8a)和清淤拉杆(8b),所述管口罩(8a)焊接在出液管道(5)与反应腔(1)连通处上方,所述管口罩(8a)焊接在下隔板(1b)上,所述清淤拉杆(8b)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清淤拉杆(8b)分别设置在所述管口罩(8a)一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焦炉煤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道反应器。
背景技术
管道反应器,是指一种呈管状、长径比很大的连续操作反应器,其优点是能够将较多反应物逐一分配给不同的管道,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并将反应后的产物输送至下一设备,但是,其主要的缺点是:反应的容积较小导致流动量低,在对管道内持续加反应物的时候容易使得管道堵塞,特别在加入一些具有一定粘稠度的反应物,则更容易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导致输送不畅,影响生产效率;在存放管道反应器时,空气中的杂质会进入管道反应器内,从而降低管道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反应容积小导致流动量低、管道易堵塞、空气中的杂质会进入管道反应器内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反应器,包括反应腔、进气管道、进液管道、出气管道、出液管道、扰流装置、防尘装置和防堵塞装置,所述进气管道一端焊接在反应腔外部与反应腔连通,所述进液管道一端焊接在反应腔外部,所述进液管道一端与反应腔连通,所述出气管道一端焊接在反应腔上方,所述出液管道一端焊接在反应腔下方,所述扰流装置设置在反应腔侧面,所述防尘装置安装在所述进气管道、进液管道、出气管道、出液管道的另一端,所述防堵塞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液管道与反应腔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应腔内部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出气管道焊接在上隔板的通孔中,所述下隔板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出液管道焊接在下隔板的通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共设有四个,所述反应腔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进气管道,所述进液管道共设有四个,所述反应腔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进液管道,所述焊接在反应腔同一侧的进液管道与进气管道沿反应腔轴线间隔设置,所述反应腔一侧的一个进液管道与所述反应腔另一侧的进气管道沿同一轴线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扰流装置包括扰流罩、扰流扇叶、电机座和扰流电机,所述电机座焊接在所述反应腔平面一侧,所述扰流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所述扰流罩安装在反应腔内部,所述扰流扇叶设置在扰流罩内,所述扰流扇叶安装在扰流电机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四个防尘盒和四个防尘盖,四个所述防尘盒分别焊接在进气管道、进液管道、出气管道、出液管道上,四个所述防尘盖分别卡合在一个防尘盒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管口罩和清淤拉杆,所述管口罩焊接在出液管道与反应腔连通处上方,所述管口罩焊接在下隔板上,所述清淤拉杆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清淤拉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管口罩一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管道反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设置有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包括所述扰流装置包括扰流罩、扰流扇叶、电机座和扰流电机,当反应腔内充入液体后,扰流电机动作带动扰流扇叶转动,扰流扇叶配合扰流罩形成液流使液体在反应腔内流动,增加了液体的流动量,解决了因管道容积小造成的液体流动量偏小的问题。
其二,设置有防堵塞装置,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管口罩和清淤拉杆,反应腔长期使用后,在反应腔底部会有污垢堆积,管口罩的设置可以使污垢堆积在管口罩外侧,防止污垢堵塞管口,当污垢堆积过多时,拉动清淤杆可以将反应腔底部堆积的污垢清除,防止污垢堆积过多堵塞反应管道。
其三,设置有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四个防尘盒和四个防尘盖,当管道反应器拆下后,防尘盖盖在防尘盒上,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管道反应器内,对管道反应器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反应腔1,进气管道2,进液管道3,出气管道4,出液管道5,扰流装置6,防尘装置7,防堵塞装置8,上隔板1a,下隔板1b,扰流罩6a,扰流扇叶6b,电机座6c,扰流电机6d,防尘盒7a,防尘盖7b,管口罩8a,清淤拉杆8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管道反应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反应腔1、进气管道2、进液管道3、出气管道4、出液管道5、扰流装置6、防尘装置7和防堵塞装置8,所述进气管道2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外部与反应腔1连通,所述进液管道3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外部,所述进液管道3一端与反应腔1连通,所述出气管道4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上方,所述出液管道5一端焊接在反应腔1下方,所述扰流装置6设置在反应腔1侧面,所述防尘装置7安装在所述进气管道2、进液管道3、出气管道4、出液管道5的另一端,所述防堵塞装置8设置在所述出液管道5与反应腔1连接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进行液气反应时,气体从进气管道2进入反应腔1,液体从进液管道3进入反应腔1,由于进气管道2与进液管道3对应设置,气流会与液流对冲,进行反应,反应后的废液和未完全反应的反应液落在反应腔1下部,反应完成后的气体从反应腔1上方的出气管道4排出,扰流装置6工作增加反应腔1底部的液体流动量,使液体与气体充分反应,反应完成的液体从反应腔1底部的出液口流出,当管道反应器拆下不用后,防尘装置7将管道反应器管道密封,防止空气中杂质进入管道反应器内部,有利于管道反应器的长期保存。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反应腔1内部设有上隔板1a和下隔板1b,所述上隔板1a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出气管道4焊接在上隔板1a的通孔中,所述下隔板1b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出液管道5焊接在下隔板1b的通孔中。下隔板1b的设置使反应腔1内的污垢可以集中在下隔板1b上,便于对反应腔1内污垢的清洁。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道2共设有四个,所述反应腔1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进气管道2,所述进液管道3共设有四个,所述反应腔1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进液管道3,所述焊接在反应腔1同一侧的进液管道3与进气管道2沿反应腔1轴线间隔设置,所述反应腔1一侧的一个进液管道3与所述反应腔1另一侧的进气管道2沿同一轴线对应设置。进气管道2与进液管道3对应设置使气流与液流可以产生对流,使反应更充分,同时进液管道3与进气管道2间隔设置,使液流和气流间隔排放,使液体与气体接触更加充分,增加了气体与液体的反应面积。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扰流装置6包括扰流罩6a、扰流扇叶6b、电机座6c和扰流电机6d,所述电机座6c焊接在所述反应腔1平面一侧,所述扰流电机6d安装在电机座6c上,所述扰流罩6a安装在反应腔1内部,所述扰流扇叶6b设置在扰流罩6a内,所述扰流扇叶6b安装在扰流电机6d上。当反应腔1内充入液体后,扰流电机6d动作带动扰流扇叶6b转动,扰流扇叶6b配合扰流罩6a形成液流使液体在反应腔1内流动,增加了液体的流动量,解决了因管道容积小造成的液体流动量偏小的问题。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防尘装置7包括四个防尘盒7a和四个防尘盖7b,四个所述防尘盒7a分别焊接在进气管道2、进液管道3、出气管道4、出液管道5上,四个所述防尘盖7b分别卡合在一个防尘盒7a上。当管道反应器拆下后,防尘盖7b盖在防尘盒7a上,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管道反应器内,对管道反应器造成污染。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装置8包括管口罩8a和清淤拉杆8b,所述管口罩8a焊接在出液管道5与反应腔1连通处上方,所述管口罩8a焊接在下隔板1b上,所述清淤拉杆8b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清淤拉杆8b分别设置在所述管口。反应腔1长期使用后,在反应腔1底部会有污垢堆积,管口罩8a的设置可以使污垢堆积在管口罩8a外侧,防止污垢堵塞管口,当污垢堆积过多时,拉动清淤拉杆8b可以将反应腔1底部堆积的污垢清除,防止污垢堆积过多堵塞管道。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7072.4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696894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B01J19/18
专利分类号:B01J19/18;B01J19/00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泉路68号
发明人:刘明;刘雷;张盟;梁鹏野
第一发明人:刘明
当前权利人: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
代理人:宋涛
代理机构:116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