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某些甲藻在面对不良环境时,机体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失去鞭毛、积累营养物质形成甲藻包囊沉入水层底部,一旦周围环境适宜,沉积物中甲藻包囊便可以萌发形成营养细胞再次进入水体.甲藻包囊的大量萌发极易形成甲藻优势种爆发,进而出现有害藻华现象.作为甲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包囊对甲藻种群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甲藻包囊组成与分布可以间接反映一段时期内上层水体的营养状况,继而推测出调查海域是否有藻华爆发的潜在威胁.本文主要阐述了甲藻包囊的基本形态分类和术语,甲藻包囊沿革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甲藻包囊与上层水体浮游植物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孙军,杨双,张晓东
关键词: 甲藻包囊,生活史,藻华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印度洋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17JCZDJC40000),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项目(T2014253)
分类号: Q178.1
DOI: 10.13364/j.issn.1672-6510.20190101
页码: 1-12+20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1149K
下载量: 48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洋发光甲藻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 2018(07)
- [2].一株裸甲藻类似种的形态和系统进化分析[J]. 科学通报 2008(03)
- [3].中国海梨甲藻科几种甲藻的分类与形态鉴定[J]. 生物多样性 2014(03)
- [4].盐碱水池塘防治裸甲藻危害实例[J]. 河北渔业 2018(08)
- [5].台湾海峡浮游甲藻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英文)[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2(01)
- [6].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J]. 海洋与湖沼 2017(04)
- [7].甲藻暴长的原因及危害[J]. 海洋与渔业 2016(10)
- [8].淡水甲藻水华研究综述[J]. 水生生物学报 2012(02)
- [9].不同温度下脉冲式磷酸盐输入对裸甲藻生长的影响[J]. 海洋科学 2014(05)
- [10].海洋有毒甲藻Coolia monotis的研究概况[J]. 海洋科学 2012(01)
- [11].稀土元素锶、镧对薄甲藻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3)
- [12].10种常见甲藻细胞体积与细胞碳、氮含量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1(21)
- [13].2014年春季黑潮与邻近海域甲藻组成及其对水团的指示作用[J]. 海洋与湖沼 2017(05)
- [14].寇氏隐甲藻不同破壁方法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1(08)
- [15].有害甲藻孢囊的分类鉴定研究进展[J]. 生物安全学报 2016(04)
- [1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短裸甲藻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2(02)
- [17].大亚湾裸甲藻种群动态及其关键调控因子[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3)
- [18].源于中国东海的有毒裸甲藻Karlodinium micrum的显微观察和分子鉴定[J]. 海洋通报 2008(03)
- [19].江阴港口外来船舶压载舱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种类及组成[J]. 生物多样性 2020(02)
- [20].海洋环境中甲藻磷营养生理研究进展[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01)
- [2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短裸甲藻的抑制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 2012(01)
- [22].福建某河流甲藻水华与污染指标的关系[J]. 湖泊科学 2010(03)
- [23].DHA的来源及寇氏隐甲藻生产DHA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03)
- [24].隐甲藻和裂殖壶藻醇水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7(09)
- [25].寇氏隐甲藻发酵产DHA藻油的动力学模型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6(09)
- [26].2015—2016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甲藻群落与阿米巴藻感染的周年变化[J]. 海洋与湖沼 2019(01)
- [27].有害甲藻Stoeckeria algicida在辽东湾的时空分布[J]. 生态学报 2017(04)
- [28].一株淡水水华胞甲藻的形态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04)
- [29].疑似甲藻水华监测及应急管理探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10)
- [30].短裸甲藻对四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吸附降解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