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主体论文-狄晓园

城市化主体论文-狄晓园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化主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体功能,西部城市化地区,发展成果,综合评价

城市化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狄晓园[1](2018)在《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西部城市化地区发展成果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地区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发内容划分的区域,主要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是未来集聚人口和经济的中心。西部城市化包括以下10个区域,分别为呼包鄂榆地区、广西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宁夏沿黄河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天山北坡地区和臧中南地区。本文的发展成果是指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一个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取得的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成果。对西部城市化地区发展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更深刻全面地了解西部地区,有利于更合理地制定区域政策,同时为未来西部城市化地区发展提出思路和建议。本文首先从主体功能区的角度出发,依据发展成果的概念和内涵,围绕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发展,遵循发展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各项原则,结合西部城市化地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目标,构建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为一级指标,一共有2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又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结合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和侧重点,选择以主成分分析、熵值法、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四种单一评价方法为基础的改进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然后在实证分析部分对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描述统计分析,选取2015年与2016年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动态综合评价,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叁个维度运用四种单一评价方法及组合评价计算每个地区的动态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接着对发展成果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别得到2015年和2016年各个西部城市化地区的得分及排名,其中呼包鄂榆地区得分最高,成渝地区排在第二位,关中-天水地区排在第叁位,得到西部城市化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地区内部发展不协调等结论,最后提出了包括发展特色产业、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等在内的多条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期刊2018-03-19)

谢忱[2](2016)在《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武汉城市化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新思维,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进行城市化发展策略选择,将会给城市城市化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武汉城市化战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武汉城市化战略研究的发展现状。其次,对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武汉城市化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进而对武汉城市化战略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有益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对国内外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以期实现现代城市化的科学发展。(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6年12期)

邵峰[3](2015)在《让农民成为发展进程中的创业者》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将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不甘贫穷落后的浙江农民在农村内部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发展工业的资本,掀起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浪潮,成了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主体力量。这条独特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是以农民群众为主体、民营经济为主导、县域范围为主战(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15-01-14)

唐宇婷[4](2014)在《农民工“半城市化”分析——基于主体资本存量的分析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农民工在城市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既不利于农民工发展也不利于城市化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农民工的各方面资本存量不足。资本存量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框架。首先,农民工与土地资本存在着矛盾的关系,土地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之一;其次,影响农民工城市化的资本因素分别是来自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来自政府的制度、经济资本,以及在市场化运作下,农民工在城市消费支出扩大,导致城市化成本增加也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从主体资本存量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半城市化原因,能从与农民工相关的主体方面更加详细地对原因进行探讨,以便于化解农民工城市化的困境。(本文来源于《创新》期刊2014年06期)

邵挺[5](2014)在《高度城市化地区改造政府不做唯一组织主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市城市更新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表明,深圳市的土地面积是1991.71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约为900平方公里,但到2013年年底,仅有8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开发。新增用地即将耗尽,决定了深圳市下一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4-10-24)

薛玉燕[6](2014)在《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武汉市城市化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以武汉市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级的重点开发区,武汉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何增加城市空间开发的紧密性和有序性,治疗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城市病,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越来越多的引起了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对主体功能区和城市化战略进行理论分析,对己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综述;其次全面客观的分析了武汉市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城市发展定位,构建了“武汉市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和“武汉市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体系”,对武汉市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划分和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测度;最后提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城市化整体战略格局,并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化路径选择,形成一体化格局。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主城功能优化开发区集中在汉口中心地区,城镇化重点开发区域分布面积广阔,所占街道数量比重大,生态涵养限制开发区多位于远郊区。②武汉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各辖区城市化发展空间差异大,江汉区城市化水平最高,江岸、硚口、武昌次之,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和新洲的城市化水平较低。③主城功能优化开发区域选择疏散人口、集聚高端产业、保障现代服务业用地和更新基础设施等路径进行城市化建设;城镇化重点开发区域选择吸纳人口、集聚经济、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路径进行城市化建设;生态涵养限制开发区选择鼓励生态移民、限制工业开发、限制建设用地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路径进行城市化建设;禁止开发区不进行城市化建设。(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刘欣英,安树伟[7](2014)在《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西部城市化地区评价及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部城市化地区是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层面开发内容划分的西部城市功能区。西部城市化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发展潜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存在产业趋同、发展理念和市场化相对落后、多极中心城市辐射的增长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未来,西部城市化地区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城市发展长效机制,形成多极增长格局,建设文明富裕的城市化区域。(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4年03期)

刘爱刚[8](2014)在《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但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城市人口激增、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关系淡漠化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给社会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命题。因此,仅仅依靠以前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它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并且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它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作为有效落实社区教育政策的责任人,在整个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将社区教育政策落实到社区居民的中介点,直接关系到社区教育政策能否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自20世纪80年代社区教育进入我国以来,我国社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国家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树立社区教育发展的标准,规范社区教育发展相关资源的使用,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成,最终建成学习型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执行偏差造成的政策失效就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可能由于客观政策环境不足,也可能由于自身知识和素质的欠缺,导致在执行社区教育政策的过程当中,出现各种形式的执行偏差行为,这些偏差行为模式造成了政策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政策的可操作性,最终导致政策目标的落空。本文基于终身教育理论、公共政策执行理论,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以及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进行梳理归纳,并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成都市温江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主要分为叁种方式:一是,在导师的安排下在温江区永宁镇社区教育学院进行实习,获取第一手相关资料;二是在导师的带领下对万春青少年空间以及永宁镇城武社区进行了调研,并与温江区社区教育学院办公室老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叁是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永宁镇城武社区、和盛镇广水社区以及涌泉街道瑞泉馨城社区进行社区居民调查问卷,并分析所得问卷数据。在获得大量资料信息的基础上,从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偏差基本标准分析入手,以成都市温江区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偏差主要表现为基础,分别总结出了温江区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五种偏差行为:机械执行、观望执行、象征执行、选择执行、无律执行。在此基础上,对导致成都市温江区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出现执行偏差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温江区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执行偏差行为的五种表现,提出纠偏对策思考。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共分叁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其次,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介绍。第二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第叁章和第四章的内容。首先论述了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理论中对于政策执行主体执行偏差模式的研究,从而提出研究框架、政策标准、政策执行主体和偏差模式四个研究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执行偏差的研究依据。其次,结合成都市温江区社区教育政策执行总体状况,分析温江区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社区教育政策过程当中存在的五种偏差行为表现,主要包括:机械执行偏差、观望执行偏差、象征执行偏差、选择执行偏差以及无律执行偏差。通过对这五种执行偏差的分析,为下文分析原因,进而提出纠偏对策奠定基础。第叁部分主要由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组成。首先,针对上文对温江区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五种执行偏差的分析,从社区教育政策立法、政策滞后、政策执行体制行政化(包括执行路径狭窄、执行力量薄弱)以及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资源短缺5个方面分析了成都市温江区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其次,在对执行偏差及导致执行偏差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社区教育政策立法保障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即从社区教育政策本身、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体制、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资源整合机制等提出相应的纠偏对策思考。(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4-03-01)

高艳平[9](2013)在《华生:城市化主体不应被漠视》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年以来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已经成了"生了不增,死了不减"的分田到户;目前正在推行的土地确权颁证,又进一步强化了已分得土地农民的财产权利。这事实上已经不声不响地废除了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已经悄悄变成了现有有地农民的财产。(本文来源于《社会观察》期刊2013年12期)

刘洁,杨林娟[10](2013)在《城市化主体的再认识——基于农民角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各种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本应处于主体地位的农民反而被动地接受各种外部力量强加给他们的"城市化"。各级政府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利益的诉求,并竭力消除各种制度性障碍,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农民在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13年05期)

城市化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新思维,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进行城市化发展策略选择,将会给城市城市化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武汉城市化战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武汉城市化战略研究的发展现状。其次,对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武汉城市化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进而对武汉城市化战略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有益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对国内外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以期实现现代城市化的科学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化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1].狄晓园.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西部城市化地区发展成果综合评价[D].重庆工商大学.2018

[2].谢忱.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武汉城市化战略研究[J].城市地理.2016

[3].邵峰.让农民成为发展进程中的创业者[N].农民日报.2015

[4].唐宇婷.农民工“半城市化”分析——基于主体资本存量的分析视角[J].创新.2014

[5].邵挺.高度城市化地区改造政府不做唯一组织主体[N].中国经济时报.2014

[6].薛玉燕.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武汉市城市化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7].刘欣英,安树伟.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西部城市化地区评价及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4

[8].刘爱刚.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9].高艳平.华生:城市化主体不应被漠视[J].社会观察.2013

[10].刘洁,杨林娟.城市化主体的再认识——基于农民角度的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3

标签:;  ;  ;  ;  

城市化主体论文-狄晓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